名句出处
出自宋代释遵式的《放生慈济法门》
全文: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业因缘,皆从妄想起。
妄想如幻焰,亦若空中花。
迷倒不觉知,为诸惑业缚。
永堕三途界,没在众苦中。
不闻正*法音,何曾知忏悔。
惟愿十方佛,菩萨众大师。
慈力与冥加,令其知发露。
无始一切恶,今日悉消除。
毕故不造新,常当修梵行。
未脱傍生难,余命愿安乐。
筌网及虞罗,愿不相值遇。
饮啄随时足,饥渴永不逢。
相见起慈心,愿不相吞噉。
当承三宝力,誓脱众尘劳。
毕此苦类身,愿生诸佛国。
弥陀广慈愿,不舍一切生。
观音慈愿深,常游五道界。
愿舒五色臂,拔我出轮回。
傥若命终时,愿垂亲接引。
救我厄难得,菩萨大檀那。
悯我临汤火,舍财赎我命。
须弥与大海,徒自谓高深。
檀那今日恩,高深不可比。
现生增福寿,眷属悉团圆。
来世受身时,愿同生佛国,和南贤圣众。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不造
(1).不幸。《诗·周颂·闵予小子》:“閔予小子,遭家不造。” 马瑞辰 通释:“不,为语词。造与戚一声之转,古通用。则《诗》云‘遭家不造’,犹云遭家戚,即后世所谓丁家艰也。”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嗟余薄祜,少遭不造。” 唐 陈子昂 《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府君不造,遭此閔凶。” 廖仲恺 《幽禁中感赋》:“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
(2).不往,不至。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不造其堂,不嚌其胾。”
梵行
佛教语。谓清净除欲之行。 晋 法显 《佛国记》:“王净修梵行,城内人信敬之情亦篤。”《法苑珠林》卷六一:“彼乱己整,守以慈行,见怒能忍,是为梵行;至诚安徐,口无粗言,不瞋彼所,是为梵行;垂拱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嬈恼,是为梵行。” 明 宋濂 《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 良公 通外内典,梵行清白,荐绅之流皆爱敬之。”
释遵式名句,放生慈济法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