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百科介绍
拼音:cài jīng
人物简介
蔡京像
生平简介
公元1047年,蔡京出生。 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调钱塘尉、舒州推官。使辽还,拜中书舍人。 元丰七年(1084年),知开封府(《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 哲宗元祜元年(1086年),出知成德军(《续资治通鉴长编》三六九)。历知瀛州,扬州、郓州、永兴军、成都府。蔡京
相关活动
参与变法
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变法顺利推行,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一一面世,解决了北宋面临的种种危机。新法推行后,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政府收入有所增加;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当时,反对变法者却众多,甚至连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出面,带头反对。她俩视新法为洪水猛兽,把王安石说成是乱臣贼子。她俩哭着向神宗诉说:“王安石是要用新法把天下搞得大乱!”神宗动摇,罢了王安石的官。后来后悔了,又请王安石出来重新当政。 宋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蔡京这个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成了被打击的主要对象。《重刊兴化府志》说,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迫蔡京等完成。“京独如约,悉改畿县差役,无一违者。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由于高太后临朝听政,对变法者大打出手,使北宋政权又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惇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惇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合,帮章解决问题。“京谓惇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然之,雇役遂定。差雇两法。十年间,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相依以济”。这一记载说明,蔡京对王安石十分敬仰,对他的新法很有研究。1086年,王安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去世;八年后,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花石纲役
宋徽宗赵佶政治上极端腐败,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他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 据《二十四史》宋史记载:百姓服花石纲之役的,中产人家都破产,有的卖儿卖女来提供服役的费用。凿山运石,对役夫规定任务数量,十分苛刻,即使在江湖深不可测的水下有奇石,也要千方百计地取它,直到取出才罢休。
蔡京诗词
送郝玄明使秦一首(题画诗) 送君不折都门柳,送君不设阳关酒。 惟取西陵松树枝,与尔相看岁寒友。 西江月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 丙中岁闰元宵‘闰余三五轻寒峭,雪过晴云如扫。天仗下临蓬岛,正耐莺花绕。华芝回荤端门道,万炬烛龙衔耀。楼上风传语笑,归似钧天觉。’ 华林芳昼,春水绿漪,金池琼苑。韶景丽,千重锦绣,万顷玻璃铺净练。长虹跨浪,非烟非雾,一簇楼台,水面竭首秋千。波舫锰,惊鱼潜鸥远。君王共乐,星列羽卫,修楔豫游水殿。凝望处,珊瑚鞭袅,天骥将军遵路款。云镜迅掉,风旗叠鼓,矫首龙舟出岸。时乘殿外,宝津楼下,见华芝回荤。三解力引雕弓,百中穿杨神武箭。长空望羽,缥缈云中落雁。九衙十里花光转,万岁声鳌扑。洛浦人归,瑶池饮散,有莺啼蝶恋。’(按:此词词牌当为《宝鼎现》,然与《词律》、《词谱》格式不合,不知是否又一体。艺术天赋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各个艺术领域均有辉煌表现。他的书法,跻身于北宋苏、黄、米、蔡四大家之中。蔡京书法
节夫帖
节夫帖
宣和书谱·蔡京
《宣和书谱》录御府所藏蔡京行书七十六件,存《宣和书谱》卷十二:太师蔡京,字元长,莆田人也.早有时誉,摧进士甲科,博通经史,挥洒篇翰,手不停级……今御府所藏七十有七:行书.御制诗并和;宣和殿召辅臣记;琼兰殿壁山后记;瑶林殿双竹后记;澄漪殿观莲记;玉宇洞后记;延福宫题名记;题澄庄等诗;回溪泛舟题名;留题栖云杆;万年桥题名;记万岁山记;游良击祝寿诗;游良岳诗;良击味嗓辛题记;题绛霄楼诗;萧闲馆题名;撷芳园记;芳华馆赏花诗;定弄记额;梅竹雪雁诗二;繁杏水禽诗二;阅骏射序上下二;观碑记;题甘落降诗;再降甘露记;锡宾书题二;对属;题神霄宫诗;听降题名;步虚词;太清乐;玉扶步虚词;柳真人步虚词;蓬莱仙步虚词;大仙留题诗;大仙诗曲春宫诗二;雪诗二;魏将军歌;饮中八仙歌二;歌元丰;元丰行;撼马行二;古相行二;丹青引三;送孔粱父诗二;送西京提刑诗二;曹霸画马诗二;洗兵马诗三;壶春堂观御题赏花诗;谢踢承平殿曲宴记表;宣和殿东阁屏山后记. 正书.千文. 《宣和书谱》所录御府藏蔡京书法,必为佳作,与现存附着于画作上之题跋应该有别。可惜《宣和书谱》所录七十七件作品今无一存世。老版《水浒传》中的蔡京
蔡京与木兰陂
木兰陂遗址
木兰陂
论蔡京疏
方轸的《论蔡京疏》曾轰动朝野,清末邑人涂庆澜在编辑《莆阳文辑》时选用了它。被涂录用的奏疏仅29篇,《论蔡京疏》是其中之一,可见这篇文章在编者心目中的地位。方轸曾是个著名的讨蔡英雄。他因讨蔡失败被放逐岭南受苦;十九年后,新君登基,蔡京被逐出京城,“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使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方轸转败为胜,冤案终于得到平反,还官复原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今天有必要重读《论蔡京疏》,查一查蔡京变法失败的原因。 《论蔡京疏》一开头就写道:“臣轸谨言,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王莽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国公,视祖宗为无物,玩陛下如婴儿,专以绍述熙丰之说为自谋之计。京不孝夹持人主,下以谤讪诋诬天下。大臣保家族不敢议,小臣护寸禄不敢言。颠倒纪纲,恣意妄作,自古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者”。但是,方轸的这些言论却与历史的客观实际大有出入。 据《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记载,蔡京是王安石变法的坚决拥护者和得力干将。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在满朝保守派大臣的反对声中,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宰相,实行变法;次年,兴化军仙游县蔡京进京应试,得中进士,投入变法的大潮中去。“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己为舍人,故事人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短短数年,蔡京由地方政府官员变成朝中大臣,受到宋神宗和王安石的重用。神宗死后,子哲宗立,高太后临朝听政。1086年,司马光出任宰相,尽复旧人旧法,对新人新法一概排除,王安石变法失败。元佑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重新使用变法者,任命章忄享为相。不久,蔡京回都城,任户部尚书。《重刊兴化府志》说,“章忄享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蔡京见状,主动上前积极配全,帮章解决问题。元佑元年王安石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去世;八年后,蔡京还继续宣传和介绍王安石新法,使王安石的遗志有人继承,把变法运动推向深入。 崇宁元年(1102年),徽宗“决意用京”,拜尚书左丞。不久又代曾布为右仆射。二年正月,进左仆射。京起于逐臣,一朝得志,天下拭目所为”。(《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这次变法进行了四年,效果尚好。《重刊兴化府志》称之为“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有了富国强兵的气息。蔡京也因改革有功而“累转司空,封嘉国公”,位列三公,高贵无比。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崇宁五年(1106年)正月,“彗出西方,其长竟天”,景色十分壮观。这本是自然现象,彗星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但是,反对派却借此大作文章,攻击改革,胡说蔡京变法触犯天廷发怒,不改不行。“帝以言者,毁党碑,凡所建置一切罢之”,并免去蔡京宰相之职。 次年即大观元年(1107年),宋徽宗又起用蔡京辅国,复拜左仆射。后以南丹纳土,拜太尉;受八宝,拜太师。这是蔡京第二次辅国,时年61岁。之所以又让蔡京上台,继续辅助徽宗变法,是因为翻案不得人心。宋神宗以后的历史反复证明,北宋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则存,不改革则亡。 从1070年中进士,到1106年彗星出现,前后36年,是忠是奸,徽宗心中更是有数,蔡京是个不可多得的改革者。此时蔡京已61岁了,找个借口“因胜而收”不再当宰相,也是可以的。但他却要效法兴化先哲,走愚忠之路。他的“愿尽死”也就成了将变法进行到底的誓言,倒成了个令人尊敬的长者。 既然如此,那么,方轸说“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也就成了荒唐的了。蔡京当官后,念念不忘钱四娘、林从世未竟之业,为莆田木兰陂的最终建成,做出重大的贡献,时至今日,许多莆田人还牢记蔡京为莆田人民所做的功德。爱家乡和爱国家是一致的,要是“内怀不道”,那么崇宁改革所取得的会是“时承平既久,帑庚盈谥”吗?要是“内怀不道”,那么在莆田木兰陂的功德碑上,还会有蔡京沾边吗? 宣和六年(1124年),此时蔡京年近八十,而徽宗却要致仕四年的蔡京“再起,领三省,京至是四辅国。目昏目毛,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重刊兴化府志·蔡京传》)蔡京每次出任宰辅时,面临的都是烂摊子,而当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时,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保守派“通天臣”官员乘机干扰和破坏,把蔡京赶下台。从1100年徽宗即位,到1124年第四次任用蔡京为相,有整整24年时间,可以办许多事情,但徽宗有时却有点昏,视变法为儿戏,屡屡要蔡京“致仕”,长保守派的志气,灭改革派的威风,使变法的阻力越来越大。到了蔡京不能办事时再起用他,已迟了,且改革越来越难,所以,过了不久,蔡京又下了台。从中可以看出,不是蔡京误国,而是“通天臣”误国。 王安石被人骂为“乱臣贼子”,是因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列宁所以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是因为坚持了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我们今天遵循这一研究方法,重新认识《论蔡京疏》,就有了以上这些新体会。 《莆阳文辑》蔡京碑的来历
在大足北山佛湾,众多神佛雕像之中,树立着一块石碑,高三点七米,宽一点三七米,碑的正中,镌刻着两行篆文:“赵懿简公神道碑。”据考证,此碑文确系宋代宰相蔡京所书,所以又叫做“蔡京碑”。 这块碑石上所刻,是赵懿简公的墓志铭。这就奇了!大足北山既没有他的墓地,赵懿简公又不是大足人,甚至连大足北山也不曾来过。那么,这块墓志碑又是如何飞到北山石刻群中来的呢? 说来话长,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话说北宋年间,有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叫苏轼,另一个叫蔡京。他二人都是当代响当当的大书法家,写得一手好字。名山古刹,到处都有他二人的题字,列入“米、蔡、苏、黄”四大家之中,名噪一时。 但是后人将蔡京从四大家之中除名,换为他的同乡蔡襄。 却说这蔡京与苏轼,在书法界虽是同行,但政见上却是政敌。苏轼是元佑党人,蔡京却钻进了新党,二人为了政见的分歧,经常争执得形同水火,总想置对方于死地。 再说这蔡京虽然才学出众,可心地险恶。在新党得势,蔡京高居相位时,便不择手段,伺机报复。不仅将苏轼逐出京师,而且将苏轼的书法也贬得一文不值,把它说成了一堆臭狗屎。不仅如此,还通令全国,将苏轼在各地所题碑碣一一捣毁,片石不存。蔡京手下有一名贴心干将,名叫赵二的,就曾亲自带领一彪人马,四处变本加厉地执行蔡太师的命令。将苏轼所写的碣石碑文几乎毁尽。后来赵二由于执行相令有功,依附蔡京权势,青云直上,当了大官。 这赵二不是别人,乃是蔡京同党赵懿简的亲侄子。所以当赵懿简在陕西老家病逝之后,他便捧着当代著名文士范祖禹所写的祭文,恳求恩师蔡京屈驾书写,以传后世。蔡京其人,不仅爱官,而且爱名,凡有一显书法技艺的机会,是决不放过的,此次心腹赵二来求,自然欣然应允。龙飞凤舞,一挥而就,颇有神韵。赵二喜得墨宝,再三叩谢。舍不得交与乡野石匠粗刻滥制,便私自藏了。另请家乡卖文秀才,重新写过,刻制成碑。那死去了的叔公赵懿简又如何得知呢? 谁想若干年后,人世沧桑,旧党得势,蔡京倒台。不消说那赵二也身受牵连。仓惶连夜潜逃,随身所带珍宝细软中,就有他当年珍藏的蔡京所书“赵懿简公墓志铭”。 一日,赵二来到一个山区小镇。见一群人正围着一堆火在那里叫骂不止。仔细一听,原来骂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恩师蔡京蔡太师。有的骂他奸贼,有的骂他奸党,也有人骂他是臭狗屎。原来蔡京失势之后,旧党上台,苏轼等人将蔡京恨之入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四处派人将蔡京所题写的碑文一一搜出,尽行捣毁,甚至将他逐出书法家的行列,将“米、蔡、苏、黄”改成了“苏、黄、米、蔡”,这“蔡”也变成了“蔡襄”,而决不承认蔡京在书法界的地位。眼前那火堆中燃烧的,正是蔡京所题的一块金匾。众人一边骂,一边笑。赵二眼看着一代大师的墨宝化为灰烬,暗中痛惜万分。心想:村夫孤陋寡闻,你们几个怎懂得这字的珍贵价值呢? 当晚,赵二投宿一家山间野寺,青灯之下,展开蔡京所书之“赵懿简公墓志铭”,一边赏读,一边流泪。回想起往日荣华,今日苦境,叔公仙逝,恩师失意,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日暮途穷,名利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决定隐姓埋名,遁入空门,了此残身。 话说若干年后,赵二和尚云游到大足北山龙岗寺,见此地石刻精美,山水空灵,确实是一个理想的修行之地。于是拜见长老,恳求留下做一个和尚。长老见他心诚意敬,谈吐不俗,也就答应了。 赵二来到北山,每日功课完毕,总是在佛湾尽情欣赏石刻艺术,心中赞叹不已。一日,忽然萌生出一个念头:我何不多出几两纹银,恳求技艺高超的石雕艺人,将恩师蔡京残留此间的珍贵墨迹,刻上石壁,传之后世。既可寄托我对叔公的一片怀念,也可表达我对恩师的一番敬意。世人说,蔡京该杀,但他的字还是好的,切不可以人废文,以人毁字。将传世珍宝,弃之于地,实在可惜。 于是,赵二暗暗寻找机会,与佛湾工匠们混熟。有一天,他假意铺开蔡京墨迹,痛哭失声。工匠们问时,他才说:纸上所书是他已故叔公的祭文,当日仓促,未能及时刻上石碑,事后想起,总觉对不起叔公大人,成了一块心病。工匠们听了,笑道:“这有何难,刻石雕像,出在我等手上。空时加班帮你刻了,也好了却你这行孝人的一片心愿。” 赵二闻言大喜,破涕为笑,连连叩谢,弄得众工匠不知究竟是怎么回事。 几日之后,工匠果真按照赵二的意思将“赵懿简公神道碑”刻上青石,工匠无知,他们既不过问党争的是非,也不知道赵懿简是何许人。因此,这块不十分显眼的碑石,得以安然混杂于北山石刻群中,春去秋来,王朝更迭,也不曾惹出什么风波、是非。历经数百年,迄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山石壁之上,也算幸事。 据说,这就是“蔡京碑”的来历。借问今天来大足北山参观石刻的人们,你们读了这篇传说故事,心中又有何感触呢?文学作品
《保和殿曲宴记》一卷。 《太清楼侍宴记》一卷。 《延福宫曲宴记》一卷。 按:以上三记均收录南宋王明清《挥尘集》余话卷之一中。共有载:蔡京之孙蔡微,“自云:‘当其父祖富贵鼎盛时,悉贮于隆儒亨会阁。此百分之一二焉。国祸家艰之后,散落人间,不知其几也’”。其《保和殿曲宴记》与《太清楼侍宴记》也收录于《说郛三种》第八册。以上三种均已在1988年、2001年出版。 《宣和书谱》二十卷。 按:《宣和书谱》二十卷,不著撰者姓氏,所记宋徽宗时内府所藏名家法帖,首列帝王诸书为一卷,次列篆隶为一卷,次列正书为四卷,次列行书为六卷,次列草书为七卷,末列分书为一卷,后附制诰。所记书家近二百,上起汉、魏,下迄赵宋。《四库全书提要》云:“宋人之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殆即三人所定与欠!” 《宣和画谱》二十卷。存 按:据《福建艺文志》卷三十八史部十方谱录类有载:“《宣和画谱》二十卷,仙游蔡京等著。《铁琴铜剑楼书目》云:不著撰人姓名,盖当时米襄阳、蔡京等奉敕纂定者。”人物传记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元丰末,大臣议所立,京附蔡确,将害王珪以贪定策之功,不克。司马光秉政,复差役法,为期五日,同列病太迫,京独如约,悉改畿县雇役,无一违者。诣政事堂白光,光喜曰:“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已而台谏言京挟邪坏法,出知成德军,改瀛州,徙成都。谏官范祖禹论京不可用,乃改江、淮、荆、浙发运使,又改知扬州。历郓、永兴军,迁龙图阁直学士,复知成都。 绍圣初,入权户部尚书。章惇复变役法,置司讲议,久不决。京谓惇曰:“取熙宁成法施行之尔,何以讲为?”惇然之,雇役遂定。差雇两法,光、惇不同。十年间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相倚以济,识者有以见其奸。 卞拜右丞,以京为翰林学士兼侍读,修国史。文及甫狱起,命京穷治,京捕内侍张士良,令述陈衍事状,即以大逆不道论诛,并刘挚、梁焘劾之。衍死,二人亦贬死,皆锢其子孙。王岩叟、范祖禹、刘安世复远窜。京觊执政,曾布知枢密院,忌之,密言卞备位承辖,京不可以同升,但进承旨。徽宗即位,罢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皇太后命帝留京毕史事。逾数月,谏官陈瓘论其交通近侍,瓘坐斥,京亦出知江宁,颇怏怏,迁延不之官。御史陈次升、龚垂、陈师锡交论其恶,夺职,提举洞霄宫,居杭州。 童贯以供奉官诣三吴访书画奇巧,留杭累月,京与游,不舍昼夜。凡所画屏幛、扇带之属,贯日以达禁中,且附语言论奏至帝所,由是帝属意京。又太学博士范致虚素与左街道录徐知常善,知常以符水出入元符后殿,致虚深结之,道其平日趣向,谓非相京不足以有为。已而宫妾、宦官合为一词誉京,遂擢致虚右正言,起京知定州。崇宁元年,徙大名府。韩忠彦与曾布交恶,谋引京自助,复用为学士承旨。徽宗有意修熙、丰政事,起居舍人邓洵武党京,撰《爱莫助之图》以献,徽宗遂决意用京。忠彦罢,拜尚书左丞,俄代曾布为右仆射。制下之日,赐坐延和殿,命之曰:“神宗创法立制,先帝继之,两遭变更,国是未定。朕欲上述父兄之志,卿何以教之?”京顿首谢,愿尽死。二年正月,进左仆射。 京起于逐臣,一旦得志,天下拭目所为,而京阴托“绍述”之柄,箝制天子,用条例司故事,即都省置讲议司,自为提举,以其党吴居厚、王汉之十余人为僚属,取政事之大者,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一事以三人主之。凡所设施,皆由是出。用冯澥、钱遹之议,复废元祐皇后。罢科举法,令州县悉仿太学三舍考选,建辟雍外学于城南,以待四方之士。推方田于天下。榷江、淮七路茶,官自为市。尽更盐钞法,凡旧钞皆弗用,富商巨贾尝赍持数十万缗,一旦化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缢死。提点淮东刑狱章縡见而哀之,奏改法误民,京怒,夺其官。因铸当十大钱,尽陷縡诸弟。御史沈畸等用治狱失意,羁削者六人。陈瓘子正汇以上书黥置海岛。 南开黔中,筑靖州。辰溪徭叛,杀溆浦令,京重为赏,募杀一首领者赐之绢三百,官以班行,且不令质究本末。荆南守马珹言:“有生徭,有省地徭,今未知叛者为何种族,若计级行赏,俱不能无枉滥。”蒋之奇知枢密院,恐忤京意,白言珹不体国,京罢珹,命舒亶代之,以剿无群徭为期。西收湟川、鄯、廓,取牜羊牁、夜郎地。 擢童贯领节度使,其后扬戬、蓝从熙、谭稹、梁师成皆踵之。凡寄资一切转行,祖宗之法荡然无余矣。又欲兵柄士心皆归己,建澶、郑、曹、拱州为四辅,各屯兵二万,而用其姻昵宋乔年、胡师文为郡守。禁卒干掫月给钱五百,骤增十倍以固结之。威福在手,中外莫敢议。累转司空,封嘉国公。 京既贵而贪益甚,已受仆射奉,复创取司空寄禄钱,如粟、豆、柴薪与傔从粮赐如故,时皆折支,亦悉从真给,但入熟状奏行,帝不知也。 时元祐群臣贬窜死徙略尽,京犹未惬意,命等其罪状,首以司马光,目曰奸党,刻石文德殿门,又自书为大碑,遍班郡国。初,元符末以日食求言,言者多及熙宁、绍圣之政,则又籍范柔中以下为邪等凡名在两籍者三百九人,皆锢其子孙,不得官京师及近甸。五年,进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安远军节度使,改封魏国。 时承平既久,帑庾盈溢,京倡为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累朝所储扫地矣。帝尝大宴,出玉琖、玉卮示辅臣曰:“欲用此,恐人以为太华。”京曰:“臣昔使契丹,见玉盘琖,皆石晋时物,持以夸臣,谓南朝无此。今用之上寿,于礼无嫌。”帝曰:“先帝作一小台财数尺,上封者甚众,朕甚畏其言。此器已就久矣,倘人言复兴,久当莫辨。”京曰:“事苟当于理,多言不足畏也。陛下当享天下之奉,区区玉器,何足计哉!” 五年正月,彗出西方,其长竟天。帝以言者毁党碑,凡其所建置,一切罢之。京免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其党阴援于上,大观元年,复拜左仆射。以南丹纳土,躐拜太尉,受八宝,拜太师。 三年,台谏交论其恶,遂致仕。犹提举修《哲宗实录》,改封楚国,朝朔望。太学生陈朝老追疏京恶十四事,曰渎上帝、罔君父、结奥援、轻爵禄、广费用、变法度、妄制作、喜导谀、箝台谏、炽亲党、长奔竞、崇释老、穷土木、矜远略。乞投畀远方,以御魑魅。其书出,士人争相传写,以为实录。四年五月,彗复出奎、娄间,御史张克公论京辅政八年,权震海内,轻锡予以蠹国用,托爵禄以市私恩,役将作以葺居第,用漕船以运花石。名为祝圣而修塔,以壮临平之山;托言灌田而决水,以符“兴化”之谶。法名退送,门号朝京。方田扰安业之民,圜土聚徙郡之恶。不轨不忠,凡数十事。先是,御史中丞石公弼、侍御史毛注数劾京,未允,至是,贬太子少保,出居杭。 政和二年,召还京师,复辅政,徙封鲁国,三日一至都堂治事。京之去也,中外学官颇有以时政为题策士者。提举淮西学士苏棫欲自售,献议请索五年间策问,校其所询,以观向背,于是坐停替者三十余人。初,国制,凡诏令皆中书门下议,而后命学士为之。至熙宁间,有内降手诏不由中书门下共议,盖大臣有阴从中而为之者。至京则又患言者议己,故作御笔密进,而丐徽宗亲书以降,谓之御笔手诏,违者以违制坐之。事无巨细,皆托而行,至有不类帝札者,群下皆莫敢言。由是贵戚、近臣争相请求,至使中人杨球代书,号曰“书杨”,京复病之而亦不能止矣。 既又更定官名,以仆射为太、少宰,自称公相,总治三省。追封王安石、蔡确皆为王,省吏不复立额,至五品阶以百数,有身兼十余奉者。侍御史黄葆光论之,立窜昭州。拔故吏魏伯刍领榷货,造料次钱券百万缗进入,徽宗大喜,持以示左右曰:“此太师与我奉料也。”擢伯刍至徽猷阁待制。 京每为帝言,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作《大晟乐》,制定命宝。任孟昌龄为都水使者,凿大伾三山,创天成、圣功二桥,大兴工役,无虑四十万。两河之民,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为稷、契、周、召也。又欲广宫室求上宠媚,召童贯辈五人,风以禁中逼侧之状。贯俱听命,各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而延福宫、景龙江之役起,浸淫及于艮岳矣。 子攸、壝、绦,攸子行,皆至大学士,视执政。鞗尚茂德帝姬。帝七幸其第,赉予无算。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厮养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论益不与,帝亦厌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以朱勔为地,再起领三省。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媒糵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之金帛与府藏之所储,尽拘括以实之,为天子之私财。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发其事,上怒,欲窜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养,而安置韩梠黄州。未几,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敕,而京亦致仕。方时中等白罢绦以撼京,京殊无去意。帝呼童贯使诣京,令上章谢事,贯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贯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为作三表请去,乃降制从之。 钦宗即位,边遽日急,京尽室南下,为自全计。天下罪京为六贼之首,侍御史孙觌等始极疏其奸恶,乃以秘书监分司南京,连贬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又徙韶、儋二州。行至潭州死,年八十。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诗,阳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暮年即家为府,营进之徒,举集其门,输货僮隶得美官,弃纪纲法度为虚器。患失之心无所不至,根株结盘,牢不可脱。卒致宗社之祸,虽谴死道路,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 子八人,壝先死,攸、翛伏诛,绦流白州死,鞗以尚帝姬免窜,余子及诸孙皆分徙远恶郡。蔡京的结局
据王明清《挥尘后录》记载:“初,元长之窜也,道中市食饮之物,皆不肯售,至于辱骂,无所不至。遂穷饿而死。” 据传,蔡京被流放岭南,临行之前,他的金银珠宝装了满满一大船,显然不穷。不穷而被饿死,何也?原来,沿途老百姓憎恨这个巨贪大恶,不卖给他“食饮之物”,从开封到长沙,三千里路上,蔡京很难买到一口饭、一盘菜、一杯茶。到长沙,无处安歇,只能住到城南的一座破庙里,病困交加,饥寒交迫,至此,他才真正自省:“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腹与背贴”,饿极而死。死后因没有棺木,只好以布裹尸,埋进专门收葬贫病无家者的漏泽园中。 万千钱财今何在,千古留下惟骂名。蔡京遗骨之谜
蔡京作为一代奸相,历史似乎早有定论。但令人惊愕的是蔡京死后42年,竟然从他的胸部冒出一个卍字,卍字是佛祖瑞相的标记,而蔡京这样一个遭万人唾骂的奸人为何配有佛祖的瑞相?请看宋代学者《容斋随笔》作者洪迈的一篇记叙: 《法苑珠林》叙佛之初生云:开卍字于胸前,蹑千轮于足下。又《占相部》云:如来至真,常于胸前自然卍字,大人相者乃往古世蠲除秽浊不善行故。予于《夷坚丁志》中载蔡京胸字,言“京死四十二年迁葬,皮肉消化已尽,独心胸上隆起一卍字,高二分许,如镌刻所就。正与此同,以大奸误国之人,而有此祥,诚不可晓也,岂非天崩地坼,造化定数,故地产异物,以为宗社之祸邪。”相关评价
《宋史》将蔡京列入《奸臣传》,大加贬斥。但是不少人替他写过翻案文章。蔡京死后,其门人吕川卞醵钱以葬,曾为蔡京写墓志,有“天宝之末,姚、宋何罪”之句,认为金兵入侵不能全归罪于蔡京。 南宋人叶适说:“宋财赋之入比唐增倍,熙丰以后又增数倍,‘而蔡京变钞法,以后比熙宁又再倍矣。’”代初年设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都是蔡京盐法的延伸。 王夫之亦称:“方腊之反,殴之者朱动花石之扰,非新法迫之也。”家庭情况
《水浒传》第三十七回说蔡京有一子,名蔡得章,“为官贪婪,作事骄奢”。 乾隆二十五年《蔡氏族谱》记载蔡京有八子。蔡京与九仙茶传奇
饮誉四海的仙游“九条茶”,原本仙游人是叫“九仙茶”的。据传,“九仙茶”早在北宋就已经成为“贡茶”,并且还是由其一代权臣蔡京宰相直接进贡给大宋皇帝的。孰知这一“贡茶”来历,却与其九鲤湖的九仙及其仙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呢。 话说北宋曾经以五度当宰相而为宋徽宗倚重的权臣蔡京,谁能料想儿童时代的他,不但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子,而且还是个非常会玩好吃的馋小子呢。据说,他只要听到大人们说什么东西好吃的,或其有什么补益的他都要缠着奶奶去买来亲嘴尝尝鲜。有一天,他放学回家时听见路上大人们在说:“现在大暑时节的荔枝吃了大补身子,当地的龙眼吃了最补脑子,所以又叫‘益智果’。” 他回家后就迫不及待采了两筐子荔枝和龙眼,想必吃的越多对于补身子和补脑子都是大有好处的。后来上学的路上,又听到有人在议论,本地出产的淡水螃蟹真好吃,最能补骨子,本地羊吃山海之间的草叶,长出的羊肉最细嫩,吃了最能补气力。于是,巴不得一回家就缠着奶奶煮螃蟹、煅羊肉拼命吃个痛快。 岂能料想,当天晚上因其杂吃过分,消化不了,肚子既痛又胀,急的他奶奶团团转。巴不得天一亮,就去请医生看病吃药,可就是一吃药就拉肚子,一停药就又肚子胀,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因其蔡京的父母都在朝廷东京,无奈之下,奶奶只好叫来轿夫,抬着奶孙俩到九鲤湖祈梦抽签,以求快快治好小蔡京的肚子病。当天晚上,奶孙俩在九仙祠睡下不久,奶奶鼾声如雷,小蔡京却在晃悠悠的进入了梦乡中。朦朦胧胧之中,只听得有个提葫芦的老者声音深沉地怪责小蔡京说:“舍近求远,何不愚哉!既然来找我九仙公,为何不喝我九仙茶?” 聪明伶俐的小蔡京当即被喝惊醒了过来。他立即喊醒了奶奶,奶奶正要责怪孙子吵醒了她做不成梦,会坏了大事的,谁知小蔡京已经那么快就得到了九仙公的梦示了。颇通诗书文墨的奶奶,听到了“为何不喝我九仙茶?”这句偈语时,顿时恍然大悟了过来!心里不迭地在埋怨自己,当时什么就偏偏没有想到流传千百年的民间秘方用九仙茶来治疗孙子的消化不良症呢?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奶孙俩就坐轿子到龙华去买来九仙茶,果然泡了几泡茶,一喝下不久,便把久治不愈的肚子胀怪病给治愈了。 正因为有了这次刻骨铭心的经历,蔡京体验了九仙茶的治病养生奇效,所以,他毕生喜欢饮用家乡的九仙茶。 有一天,宋徽宗与蔡京父子演练到高兴时,创作了一曲《叨叨令》(后来改编成为莆仙戏的曲目)新词,就在宰相府用膳。谁能料想,宋徽宗对于蔡京精心为他安排的仙游家乡特色小吃,可把皇帝给馋坏了!当宋徽宗吃到“扁食”时,直呼蔡爱卿你家这东西可比宫廷的饺子好吃多了,连喝下去的葱油汤味咽下去了还会从咽喉反串到鼻孔里爬出,真实回味无穷哪!喝完了一碗又一碗;当他吃到“干闷羊肉”时,直呼蔡爱卿你家这东西可比宫廷的烧煅羊肉好吃多了,不但没有一点羊膻味而且更加脆嫩香醇;当他吃用螃蟹肉膏炒“兴化米粉”时,直呼蔡爱卿你家这东西可比宫廷的龙须面好吃多了,不但令人赏心悦目,更是令人垂涎欲滴,大快朵颐!那香酥脆腻的鸡卷和那用九仙红酒焖就浓香四溢的九仙狗肉,以及那用山珍海味烹调合成的九仙斋,吃的不亦乐乎。等宋徽宗打饱呃以后还不肯罢休,看着蔡京问他厨房里还有多少未吃过的给再打包回去孝敬皇太后,让她老人家也尝尝你相爷仙游老家的特色风味美食吧。并且临走之前,还吩咐蔡京父子明天我还要再来演练戏曲和再吃这些风味特色菜呢! 可是,第二天蔡京父子特意请假在家准备了半天菜肴,却不见皇帝大驾光临。直到中午,才见到宫廷宦官急匆匆来相府禀告蔡京,说是昨天晚上皇帝和皇太后因为你家那些菜肴太好吃了,吃的太饱了,肚子胀的消化不了,现在还难受的躺也不是坐也不是,太医也没有特效药。蔡京听到后,立即回想起当年自己贪吃引起消化不良症的往事,当即叫蔡攸拿一袋九仙茶和咸柑,亲自跟随宦官马上当面为皇帝和皇太后去熬、泡九仙茶和咸柑,让他们母子俩趁热喝下。谁知道经过蔡京按照家乡传统如法炮制的熬、泡九仙茶和咸柑,皇帝和皇太后刚刚喝下,就觉得好像有一条轻柔的丝绒,在沿着滑润的咽喉缓缓的抚摩着咽喉壁,而后直溜溜地弹落到肚子里,又像石子轻轻地落入水池,直搅的泛起阵阵涟漪,仿佛令人看到盛满琼浆玉液的瑶池里,清香四溢的荷花在悠然荡漾着;而喉咙里又分明回荡着令人回味无穷的嚼过橄榄那种微微苦涩而又渐渐回甘的隐隐异香,只觉得有一线凉咝咝的东西,在顺着咽喉,沿着鼻孔往上反串,渐渐地扩而展之,以致于透析到整个口腔牙隙,使其口颊生香,神清气爽。一会儿,只听见皇帝和皇太后肚子里仿佛有阵阵清流汩汩的声响之后,连续打了几个饱呃,放了几阵子“龙凤炮”,顿时,只觉得皇帝和皇太后母子俩豁然开朗,神采飞扬异口同声赞曰:“爱卿这是哪路神仙给你的神茶?真是太神了!味道可真是好的难以言表,喝了这茶水,喉咙都有清香爽沁的感觉。你平时为何也不给我尝尝?”蔡京赶紧拜曰:圣上和皇太后真是洪福齐天!更是睿智英明!只是因为平时圣上和皇太后习惯于饮用宫廷里面的“小龙团”御茶,那是人间茶之极品,而臣所饮用乃是从小到大习惯于饮用的仙游地方土制的家乡茶,它外表粗糙,生长于千米高山之上,不同于一般茶树,是山上野茶及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科的乔木树的幼嫩芽叶制成,且饮用之时最好还要加点儿食盐,类似于饮用咸橄榄味的茶汤。“九仙茶”在我仙游家乡民间视为有药、饮两用功效,臣少年时曾经消食不良,后来到九鲤湖祈梦,得九仙梦示,找东山寺僧和岩里寺尚安祖师讨来“九仙茶”所制之“药丹茶”,服用之后才把病治愈,由此而切身感受此茶确实清香酸甜,回味久远,既可消食化积,又能清喉润肺,深受民间青睐之奥妙。只是此茶与“小龙团”御茶相比,未免显得粗糙简陋,不堪入于圣上和皇太后龙凤之视眼,今天,实在出于圣上和皇太后的龙颜玉体调适之急需,臣才敢于冒然献陋,承蒙圣上和皇太后慧眼识珠,果然此九仙茶虽曰外表不堪入于圣眼,其实诚如圣上和皇太后所言,此茶还真得与神仙有不解之缘呢。”听到这里,皇太后老人家迫不及待地催促蔡京快快把此茶与神仙有不解之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蔡京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 【高清】明文徵明行草《千字文》全卷下载_409M
- 【tif高清】唐李邕《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宋拓下载_525M
- 【tif高清】东汉《曹全碑》明初拓故宫藏本下载_875M
- 【TIF高清】北宋欧阳修行楷《灼艾帖卷》下载_977M
- 【高清tif】北齐 杨子华《北齐校书图》全卷下载_344M
- 【高清tif】董其昌行书《白羽扇赋》长卷下载_285M
- 【高清tif】董其昌行草《酒德颂》长卷下载_274M
- 【tif高清】唐 吴通微《楚金禅师碑》拓本下载_1.6G
- 【jpg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秋兴赋》下载_25.5M
- 【tif】何绍基行书《咏落花帖卷》下载_292M
- 【高清tif】唐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全卷下载_746M
- 【pdf】明 董其昌小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清拓本下载_21M
- 【JPG高清】《十竹斋书画谱》下载_1.34G
- 【高清tif】宋 蔡襄《自书诗卷》全卷下载_606M
- 【高清】北魏《龙门二十品》3种下载_147M
- 【jpg高清】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真书单字下载
书法欣赏
- 丰子愷行书《赠梦全七言联》
- 钱坫《隶书四条屏》
- 李文田《赠德卿楷书圆扇》
- 来楚生行书《临黄道周榕坛问业轴》
- 宰丰骨匕刻辞
- 张旭《肚痛帖》神一样的存在!
- 齐白石最有趣的书法作品
- 王逢年《韩愈琴操》
- 北魏《元钦墓志》
- 谭嗣同行书《陶冶性灵存底物七言联》
- 今释《草书送友人还禾中诗轴》
- 查昇行书《寿诗一章》
- 伊秉绶隶书《山涛传册》
- 吴承恩《扇面七言律诗》
- 王宠《自书游包山诗》草书手卷
- 实用《西狭颂》集联
- 黄姬水行书《五绝轴》
- 祝允明三体《杂书诗卷》
- 赵之谦楷书《气蕴风云身负日月八言联》
- 邓散木篆书《登鹳雀楼诗轴》
- 黄庭坚行书《李公麟"五马图"题记跋语》
- 王守仁行草《别妻侄诗轴》
- 王时敏行书《跋董其昌山水册》
- 髡残《草书录题画诗二首扇面》
书法推荐
-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