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字典>>富弼书法>> 富弼百科介绍 富弼百科书法字帖

富弼百科介绍

拼音:fù bì

人物故事

生平简介

  夏景宗李元昊寇鄜延﹐大将刘平战死﹐黄德和诬其降敌。富弼参与审理

富弼像

此案﹐昭雪刘平之冤。庆历二年(1042)为知制诰。辽重兵压境﹐遣使求关南地﹐富弼奉命出使辽朝﹐拒绝割地要求﹐以增加岁币而还。三年﹐任枢密副使﹐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及安边十三策﹐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除积弊为本。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不久被排挤﹐出知郓州﹑青州(今山东益都)。时河北大水﹐流民南至京东。富弼动员所辖地方出粟救灾﹔山林河泊之利﹐任流民取以为生﹔募数万饥民为兵。至和二年(1055)﹐与文彦博同时被任为宰相。嘉祐六年(1061)﹐以母丧罢相。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因足疾解职﹐进封郑国公。熙宁元年(1068)入觐﹐宋神宗赵顼问边事﹐以“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为对。二年﹐以左仆射、门下侍郎拜同平章事﹐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称疾求退﹐出判亳州(今安徽亳州)。青苗法出﹐他拒不执行。后退居洛阳﹐仍继续请求废止新法。元丰六年(1083)病死,年八十。有奏议、安边策、文集等,今存《富郑公集》一卷。《宋史》卷三一三有传。

人物性格

  弼少年笃于学,提笔能文,胸有大度。范仲淹见而称奇,誉为“王佐之才”,并以其文章推荐给时人晏殊,晏殊也称赏不已,纳为女婿。弼为政清廉,好善嫉恶,历仕真、仁、英、神宗四朝,官居宰相;又性情至孝,恭俭好修,与人言必尽敬,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有礼。(见《宋史》卷三一三“本传”)

  仁宗时,宋、辽关系又趋紧张,契丹屯兵北境,要求遣使谈判,划地与辽。当时北宋朝臣上下因敌情叵测,无人敢担使者之任。面对主忧臣辱,富弼挺身而出,两度出使契丹。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不卑不亢,仁而有威,致使契丹之主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天下称善。

富弼拒赏

  富弼克己奉公,为官清正,颇有廉声。《宋稗类钞品行》记载,富弼出任枢密使时,宋英宗赵曙刚登上天子的宝座。赵曙上台后,将其父仁宗皇帝的遗留器物,都拿来赏赐给朝廷重臣。众臣叩头感谢领赏之后,一起告退。赵曙却单独请富弼留下,又在惯例之外,特别赏赐他几件器物。富弼先叩头谢恩,然后就坚决推辞不接受这份额外的赏赐。赵曙有些不高兴,轻描淡写地说:“这些东西又不值什么钱,你没有必要推辞呀!”富弼恳切地说,“东西虽然很微薄,但关键是额外所赐。大臣接受额外的赏赐而不谢绝,万一将来皇上做出什么例外的事来,凭什么劝谏呢?”最终富弼还是推辞掉了这份赏赐。

  在北宋的宰相中,富弼和文彦博是老寿星:文彦博活到92岁,富弼活到80岁。八十载悠悠岁月,六十年官宦生涯,富弼的人生长河可谓波澜壮阔,这里只撷取几朵浪花,来观照他的一生。

聪明睿智

  富弼年少时走在洛阳大街上,有人过来悄声说:“某某在背后骂你!”富弼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又说:“人家指名道姓在骂你呢!”富弼想了想说:“怕是在骂别人吧,估计是有人跟我同名同姓。”骂他的人“闻之大惭”,赶紧向富弼道歉。

  年少的富弼分明是假装糊涂,却显示了他的聪明睿智。善于消释痛苦者,向来不“放大痛苦”,这使人想起青年学者于丹,她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曾谈到“放大痛苦”和“淡化痛苦”这个话题。当时她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同时看到桌上有半瓶酒,悲观主义者很沮丧地说:“唉!只剩下半瓶酒了!”于是喝起了闷酒;乐观主义者却很兴奋,说:“好!还有半瓶酒呢!”于是高兴地喝起来。第二个例子,说的便是富弼洛阳街头“不认骂”的故事。

  俯仰之间可见心胸之狭阔,古往今来的高人和凡人,也就在这里分野了。而富弼所处的时代,真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大宋王朝井喷似的涌现出许多人才: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文彦博、苏东坡、王安石等,都轻轻松松地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取得了功名。富弼的科举之路却不很顺利,最初他是以茂才(秀才)的身份登上文坛的,但他不气馁,从容地和“大腕们”交往。当时的文人们经常搞文艺沙龙,在酒楼聚会,吟诗作赋。大家看到一个青年,面目清秀,稳重大方,但20岁出头了,还是一个茂才,都替他感到惋惜。这个年轻人却不卑不亢,来了,就找一个角落坐下来,安静地听别人诵诗,末了,才稳稳地站起来,把自己的作品念给大家听。他的文章真是好,每每成为诗会的压轴之作。大家最后总结评判,都说这个洛阳小伙子的文章不错。

洛阳才子

  这个小伙子就是富弼,被誉为“洛阳才子”。当时范仲淹已经颇有名气,认识富弼后,对富弼大为赞赏,说他有“王佐之才”,把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宰相晏殊。晏殊是奇才,不到20岁就考中进士,写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名句。他一眼看出富弼有发展前途,就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晏殊满意地点了点头。

富弼书法

当时晏殊尚有一女待字闺中,正托知贡举陈祥帮忙选婿。陈祥对晏殊说:我观富弼之文章气度,有宰相之才。范仲淹见晏殊喜欢富弼,就和陈祥从中撮合,富弼终成为晏殊的东床快婿。

  富弼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考中进士,当时他已经27岁了,属于茂才异等科及第。步入仕途后,他先到河阳(今孟州)任节度判官厅公事,接着到绛州(今山西新绛)﹑郓州(今山东东平)为官。几年后山东一带多有兵变,有些州县长官见乱匪势强,软弱无能,不但不去镇压,反而开门延纳,以礼相送。后来朝廷追究,派出工作组下来严查。

自有主见

  范仲淹坐镇处理这些事。富弼对范仲淹说:“这些州县长官拿着朝廷俸禄,竟然姑息养奸,形同通匪,都应定死罪,不然今后就没人再去剿匪了。”

  范仲淹则说:“你不知道啊,土匪势强,远在山林,难以围剿,地方政府兵力不足,贸然围剿,只能是劳师伤财,让老百姓白白受苦罢了。他们按兵不动,以图缓剿,这大概是保护百姓的权宜之计啊。”

  富弼不同意范仲淹的看法,脸红脖子粗地与自己的恩师争执起来。有人劝富弼:“你也太过分了,难道忘了范先生对你的大恩大德了吗?”原来,富弼考中进士后,正值皇帝下诏求贤,要亲自考察天下士人。范仲淹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派人把富弼叫来,给他备了书房和书籍,让他集中精力写出对政事的看法,富弼因此得以被皇帝赏识。

  可是,富弼回答:“我和范先生交往,是君子之交。先生举荐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观点始终和他一致,而是因为我遇到事情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怎能因为要报答他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呢?” 

  范仲淹事后说:“富弼不同俗流,我欣赏他,就是因为这呀。”

  富弼遇事有主见,不盲从,不随便附和别人,即便对天子也是这样。

庆历新政

  当时的宋仁宗赵祯,看到了大宋政策的弊端,要做一些改革。在大臣递交的方案中,他看中了范仲淹和富弼的方案,于是在全国推行他俩提出的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跟韩琦、富弼等大臣到各地走访,筛选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监司(监察官)。有一次,范仲淹审查一份监司名单时,发现其中有贪赃枉法的官员,就提起笔来,把这些人的名字一一勾掉,准备另选他人。富弼在一旁看了,心里有些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啊,你这笔一勾,可让这一家子都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彦国啊,我若不让这些官员的一家子哭,那就害得一路的百姓都要哭了。” 这一次,富弼不再和范仲淹争执了,他觉得范仲淹说得对,此后办事就更加实事求是了。

出师契丹

  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富弼升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是年春,契丹国大兵压境,扬言要以武力扫平中原,要求大宋割地赔款才息兵。慌了手脚的宋王室,赶忙商议派大臣出使契丹求和,但朝

富弼侧身像

中大臣皆因此行凶险,不敢前往。有人推荐富弼,富弼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大使,拜任枢密直学士,出使契丹。

  见到契丹王,富弼问:“为何要出兵攻宋?”契丹王回答:“是你们违约在先,堵塞了关隘,所以我们要进攻。如果你们割地求和,我们可以撤兵。”富弼正色道:“我知道你自己并不想出兵,而是你的臣子嚷嚷着要打仗。你可知道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牟利?”契丹王惊讶地问:“此话怎讲?”富弼说:“我大宋封疆万里,精兵百万,上下一心,若你们要用兵,能保证必胜吗?即使你们侥幸获胜,也要损伤过半,这些损失你那些好战的大臣能够弥补吗?如果我们还像以往那样互通友好,大宋每年赠给你的钱帛,还不都是你契丹王一人任意支配吗?”

  契丹王想了想,点头称是。富弼又说:“至于我国堵塞关隘,本是为了防范叛军,并不是为了进攻他人。若是为了进攻,就不堵塞关隘了,而是要打通关隘,前去进攻了!”契丹王觉得富弼说的都是实话,第二天就邀富弼一同打猎,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能割地给契丹,则两国可长久修好。”富弼问:“为什么?”契丹王说:“我们都以每年领受你们的钱帛为耻。”富弼马上反问道:“你们以得地为荣,我们必以失地为耻!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想让我们割地求和,万万不能!”

  面对这个既善辩又强硬的来使,契丹王感到无奈,最终不再要求割地。就这样,富弼不避生死,不辱使命,只说了一番话,就打消了契丹国进犯的图谋,使两国化干戈为玉帛,此后的几十年间,两国一直和平相处。

  富弼后来又出使契丹,也大获成功,展示了其超人的胆识和外交能力。他第一次去契丹时,家人来报,说他的女儿死了,他不顾而行;第二次去契丹前,他的妻子生了个男孩,他来不及看一眼,就启程了。到了契丹国,每得家书,他连拆都不拆。随从不解地问:“这是家书,为啥不拆?”他回答:“拆了,徒乱人意!”

不受嘉奖

  富弼一心为国家,受到仁宗嘉奖,欲提拔他为枢密副使。他力辞不受,上疏仁宗:“现在(大宋)与契丹再结盟好,大臣们都以为太平无事了,万一契丹毁约,又来进犯,我岂不是死有余辜!陛下啊,您只要卧薪尝胆,不忘边患,多虑国政,就不用考虑我的职位高低了。”过了一段时间,仁宗欲再次提拔他,并派宰相去劝说:“此次任命是别有用意,非因你出使契丹有功,请受之。”他这才接受了枢密副使的职位。

  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六月,契丹和西夏发生战争。契丹出兵10万西征,并遣使至宋,要求大宋与西夏断交。范仲淹怀疑契丹国是声东击西,可能与西夏联合攻宋,建议朝廷马上增兵,驰援西部边陲。富弼冷静观察后,认为契丹不会与西夏联合、杀个回马枪再来攻大宋。当时朝廷上下非常担心,议论纷纷:如果大宋受到攻击,你富弼是否以头颅谢罪呢?富弼很平静地说:“放心,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结果如富弼所料,契丹并没进犯大宋边境。

一心为国

  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富弼被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与文彦博同日拜相。两年后的一天,仁宗上朝时突然昏厥,被扶入宫中诊治。朝中大臣十分惊慌,议论纷纷。庙堂之上的富弼却很冷静,他和文彦博一起留宿宫中以防不测,并随时询问仁宗病情,使宫中秩序很快恢复。后来富弼还与朝中大臣一道,劝仁宗早立皇嗣以安定人心。

  至神宗立,为了富国强兵,神宗于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四月,召王安石进京,变法改制。神宗想问问富弼对变法的看法,因富弼是三朝元老,许其肩舆至殿门,不必叩拜,坐下说话。结果富弼一见神宗就说:“我反对变法。”神宗又问边防事宜,富弼说:“陛下执政不久,当布德行惠,希望二十年口不言兵。”神宗听后十分失望,革其相位,以仆射出判汝州。

  富弼见神宗重用王安石,知道自己不可与之争,于是称病退休,欲回洛阳,上疏几十次才被准许。临行,他又上疏神宗,说,现在王安石变法,起用许多小人,加上地震、旱灾,国事堪忧。神宗问他去了之后,谁可代他为相,他推荐文彦博。神宗又问:“王安石如何?”富弼沉默不答。

  由此,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恨死了富弼,私下说:“枭富弼之首于市,则法行矣。”富弼于是退居洛阳,与文彦博、司马光等13人组成“洛阳耆英会”,每日在自己府中置酒,赋诗吟和,但每遇国家大事,他仍建言献策,畅所欲言。

显忠尚德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八月,80岁的富弼在洛阳病逝。他死前给神宗上疏:现在朝中多有投机钻营的小人,非国家之福,应予以廓清。神宗读后十分哀痛,辍朝三日,出祭文致奠,赠太尉,谥文忠。随后富弼配享神宗庙宇。宋哲宗上台后,又亲篆碑额“显忠尚德”4个字,请大学士苏东坡撰文刻之,对这位名相和外交家的一生给予肯定。

富弼墓葬

墓葬发现

  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此前在对位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大型石椁室穹隆顶砖室壁画墓。

  更为可喜的是,工作人员从墓中发掘出一方1.4米见方、厚35厘米的青石墓志,墓志全文7000多字,由当时的资政殿学士通仪大夫韩维撰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孙永书丹。墓志盖撰文者为宋代名相司马光。这是中原地区迄今出土的一方尺寸最大、志文最多的墓志。根据墓志内容,工作人员确定,墓主人是北宋一代名相——洛阳人富弼。

考古记录

  考古:发现中原地区宋代首座石椁室穹隆顶壁画墓

  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这是一座大型砖室穹隆顶壁画墓,坐北向南,墓室四壁、甬道上有壁画,但大部分已脱落;由于早期被多次盗掘,墓葬穹隆顶遭到破坏。

  这座墓葬处于建设工地的低洼处,墓室底面距发掘地面约10米,墓室高度约6米,直径5米;墓道发掘长度约20米,坡度有30度,墓葬甬道约2米。

  墓室自上而下分三层,每层高约2米。上部两层内壁由砖砌而成,最上边一层向上逐渐收券,形成穹隆顶;第二层是直壁。

  工作人员在甬道口内墓室埋土中发现一方1.4米见方、厚35厘米的超大墓志,墓志有盖。

  工作人员司马俊堂告诉我们,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甬道和墓室相连的平面,或者略低于甬道的平面就应该是椁室,即放棺木的地方。但这座墓葬很特别,特别之处就是它的椁室。

形制奇特

  形制:中原地区考古首次发现的很特别的石椁室

  司马俊堂说,当现场发掘到第二层底面,也就是比甬道稍低的墓室底层后,出现了6块巨型条石,工作人员将6块巨石移开后,意外发现了下面的椁室。

  这是一座典型的石椁室:高约2米,3.2米见方,内壁底部都由青石砌筑而成。椁室内没有发现棺木。

  工作人员在进一步清理时发现,椁室东西内壁上有对称的4个槽孔。这些槽孔是干什么用的?难道这座墓葬为悬棺?槽孔是用于悬挂棺材架子的开孔?这目前还是个谜。

墓葬壁画

  墓葬壁画:局部清晰

  文物工作者说,从残存的壁画分布看,整个墓室除椁室外,其内壁上应该都有壁画,只是年代久远,又屡遭盗掘,大部分已不复存在。

  壁画和墓室内壁之间有地仗层(附着层),地仗层又分里外两层,内层是草泥,外层是白灰砌层。壁画就画在白灰层上,用色大部分为黑色。

  我们看到,甬道西壁上现存的壁画为一浓眉大眼的武士,身披铠甲,手持宝剑,甚是威武,身高约1.7米,比例和真人差不多,其角色应该是“门吏”。

  可以想象,若整个墓室壁画保存完好,其价值应十分可观。

墓主人

  墓主人:一代名相洛阳人富弼

  司马俊堂说,发掘现场应该是富弼的家族墓地。昨日下午,当记者看到那方超大墓志时被震撼了。墓志右侧有4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墓主人、墓志盖撰文者、墓志撰文者、书丹者的身份。司马光用篆文书写的墓志盖全文为“宋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致仕赠太尉谥文忠富公墓铭”。

  墓志正文起首写道:元封六年闰六月丙申,司徒韩国公致仕富公薨于西京里第之正寝,享年八十……公讳弼,字彦国,河南人。

  据此可以确定,墓主人正是史料记载的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宰相——洛阳人富弼。

  墓志中还有这样的介绍:“应举京师,范文正公一见奇之,与语终日,曰王佐奇才也。”

  墓志还记载了富弼参与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澶渊之盟”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富弼,曾与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同朝共事,是一代名相、著名词人晏殊的女婿。

重要发现

  一次重要的考古发现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介绍说,洛阳以前也曾发掘过穹隆顶型砖室墓葬,如在伊川发掘的后晋宰相孙璠的墓葬;但这座穹隆顶砖室墓形制非常特殊,其椁室为独特的封闭性石椁室,这在中原地区的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

  墓葬中发现的这方超大墓志,是中原地区考古发掘迄今发现的尺寸最大、志文最多的墓志。其内容洋洋洒洒7000多字,墓志、墓志盖行文采用隶书、楷书、篆书、行书,字迹大方清秀,极具研究价值。它介绍了一代名相富弼的生平与业绩,也可以说是富弼所处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简史。

  这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丧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富弼后人

  富弼后人来洛“拜祖寻亲”

  6月6日,洛阳报8版刊发《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一文后,现在台湾定居的富弼后人富醒愚从互联网上看到了本报这篇文章,他委托在大陆的亲戚来洛阳了解先人墓葬的情况,并希望能找到洛阳的富家后人。

  8月18日下午,来自上海大学的教授富知愚先生找到本报,希望通过本报记者联系到洛阳市文物部门,进而了解先祖富弼墓葬的一些情况。

  富知愚先生告诉我们,他的堂兄富醒愚已经78岁,目前居住在台湾,他看到了新华网转载《洛阳晚报》的文章——《北宋名相富弼墓葬在洛发现》后非常激动,联系了浙江老家的亲戚,希望到洛阳看看先祖富弼墓葬的情况以及从墓中出土的一些史料和实物。浙江文成老家的兄长们年事已高,就委托他来洛阳“拜祖寻亲”,由于中间的联系费了些周折,8月18日他才到了洛阳。

  在本报记者的联系下,昨日上午,富知愚先生来到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见到了队长史家珍先生。

  富知愚先生是浙江文成县梧溪人,全村富姓人有1200多口,他带来的文成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富弼及其祖裔》显示:富弼在富家族谱上排第五代,66岁的富知愚先生排第三十二代。也就是说,他是富弼的第二十七代孙。

  富知愚告诉我们,他们当地的说法是: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宋高宗赵构南迁,富弼的两个孙子移居到了现在的浙江文成县梧溪村,繁衍了当地的富姓家族,富弼是他们的老祖宗。现在,在他们梧溪村,有清朝时期修建的富弼祠,但由于“文革”时期受到破坏,目前唯一的《富家族谱》孤本作为文物被当地文物部门收藏保管。

  当看完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发掘富弼墓葬时的一些图片和正在整理的考古报告后,富知愚非常激动,他代表族人感谢洛阳文物部门的同志发现了先祖的墓葬,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工作,他表示一定将这些情况转告浙江、台湾和美国的富弼后人。

  富知愚先生告诉我们,他们只知道自己是一代名相富弼的后人,最清楚的只能说到“富弼孙子南迁到文成”,但关于富弼的具体资料了解得不是很详细。

  富知愚说,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洛阳富弼后人曾到浙江“寻亲”,但阴错阳差,洛阳、文成两支富弼后人未得相见;1990年,他的哥哥富金愚也曾到洛阳寻亲,无奈也没有结果。现在,他的哥哥去世了,这次先祖墓葬被发现,他要帮哥哥了却这桩心愿。这次洛阳之行应算“寻根问祖”,他希望洛阳的富弼后人见到报道后能和他联系。

  昨天下午,富知愚前往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观看了富弼墓葬出土的椁石、墓志等文物。

相关链接

综述

  今年6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位于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大型石椁室穹隆顶砖室壁画墓。根据出土的墓志推断,这一墓葬正是北宋一代名相富弼的墓。

  墓葬中发现一方1.4平方米、厚30多厘米的超大青石墓志,墓志全文近7000字,是中原地区考古发掘迄今发现的尺寸最大、志文最多的墓志。

  墓志、墓志盖行文采用隶书、楷书、篆书、行书,字迹大方清秀,极具研究价值。它介绍了一代名相富弼的生平与业绩,也可以说是富弼所处北宋仁宗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简史。

  著名壁画修复专家杜晓黎等人聚首洛阳,“会诊”唐宋珍贵壁画修复保护——

  北宋名相富弼墓壁画守门武士“复活”

  北宋名相富弼墓葬考古发掘(详见本报6月6日8版报道)过程中,曾发现了一些珍贵壁画,但由于该墓屡遭盗掘,壁画破损严重,后揭取保存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这些壁画修复保护得如何?记者昨日进行了采访。

修复壁画

  专家“会诊”富弼墓壁画

  昨日9时,我们赶到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修复室时,六七名壁画专业修复人员正在修复从富弼墓中揭取的“守门武士图”。

  他们穿着白大褂、戴着手套,拿着手术刀、刷子、棉签和小滴管等,很像在做手术的医生。他们中除了呼和浩特市博物馆副馆长、著名壁画修复专家杜晓黎,还有6名来自天水麦积山石窟、陕西古建研究所、长春市文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壁画修复专业技术人员(图①)。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王爱文告诉我们,在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经对富弼墓壁画的色彩、损坏等问题综合分析研究后,该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经过半个月的工作,富弼墓“守门武士图”已基本修复。

守门武士

  守门武士栩栩如生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徐婵菲说,以前在对宋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过不少壁画墓,但墓主人大多是平民,在他们的墓中是不允许绘制“顶盔贯甲”的武士形象的。宋代高等级的壁画墓目前发现、发掘的不多,巩义宋陵宋太宗永熙陵陪葬的元德李皇后陵的地宫壁面绘有壁画,可惜多已脱落或漫漶不清,甬道上是否绘有守门武士不得而知。富弼墓甬道上的守门武士壁画在宋墓的考古发掘中还是首次发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富弼墓的墓室周壁及顶部原先都绘有壁画,只是年代久远,又屡遭盗掘,大部分已不复存在,只有位于墓顶北部的“玄武图”因距墓室地面较高而免遭毁坏。现在我们正在对揭取的“守门武士图” 和“玄武图”壁画进行修复加固。

  画面上的武士从脚至鍪(头盔)缨1.5米,比现代人要矮一些。

  守门武士头戴兜鍪,鍪顶缀缨饰,右手持剑;全身披铠甲,肩部披系肩巾系结于胸前;胸甲上绘卷云纹,有绦带于腰前系结下垂至甲裙下缘;有护腰,绘云纹,护腰外革带束腰。

  虽然其左面部、左臂、左半身肩以下等部位残缺,但经过修复人员的认真修复,守门武士栩栩如生,甚是威武(图②)。

  在“守门武士图”的西侧,工作人员正在修复的是一“唐代门吏图”,彩色的画面,逼真的线条,看上去很美。

  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修复室,六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壁画修复专家正身着清一色的白大褂围在一幅壁画前,用手中的手术刀、注射器、棉签、小滴管、刷子、铲子等,小心翼翼地对壁画进行修复。

  据介绍,不久前,我市考古发掘了北宋名相富弼墓葬的珍贵壁画,由于该墓屡遭盗掘,壁画破损严重,修复难度较大。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特地邀请内蒙古、甘肃、陕西、长春等地壁画修复专家前来为这些珍贵壁画“把脉会诊”。

  据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王爱文介绍,在这些专家的指导和参与下,该馆现已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制订了科学合理修复壁画的方案,经过半个月的努力工作,富弼墓“守门武士图”已基本修复。
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富弼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书法欣赏

书法推荐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书法字典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