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百科介绍
拼音:hàn rén
基本信息
读音
Hànrén基本释义
1、汉族人(the Han People;the Hans)汉人服饰
2、汉朝人,此为极端狭义上的汉人。 3、古代非汉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称呼。 4、元朝统治者对生活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汉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原宋辽金遗民的称呼。“汉人”称呼的由来
秦朝统一中国,标志着华夏民族的统一,汉族正式形成。但是在秦朝,按照惯例,其人民被按照政权名称称为“秦人”,但是秦朝国祚短暂,秦人称呼时间不长。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史》)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国民亦自称汉人。 也有学者认为,汉朝时候的“汉人”一词仅指“汉朝的臣民”。直到南北朝,越来越多胡人进入中原,看到中原人民依然穿汉朝服饰、行汉朝礼仪,故以“汉人”作为部族名称。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唐朝以后,汉人也叫做“唐人” 。 在元朝,人民被蒙古贵族按照征服的顺序,划分为四等,分别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汉族”的由来
要弄清“汉族”的由来,须从“汉”说起。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诠释,泉水刚出山时,水流较小,称为“漾”,多股泉水汇成盛大水流后便叫“汉”。看来 “汉”字的原始意义是对大河的通称。并非专指哪一条河流。后来,文人们把神话中的天河叫作“汉”也称为“云汉”“银汉”“天汉”成语“气冲霄汉”用的便是这一意义。今日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水(朝鲜的汉江也是用的也是这个意义)。汉水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历史上习称宁强县一带汉中(即今日的汉中地区),汉字中河流名发展成了地名。秦朝末年,刘邦入关灭秦后项羽封在汉中一带称“汉王”;刘邦得天下后,便用其发迹之地的地名作为王朝名,称“汉朝”,“汉”字又由地名发展成了朝代名。汉王朝统治中原中百余年,疆域广大,影响深远,声名播于海内外,周边民族习称中原人为“汉人”。因为汉王朝十分强大,辖下兵民又以勇武著称,匈奴人常称赞汉人为“好汉”,后来的“男子汉”等词语皆为“庄稼汉”。 继西汉、东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几个以“汉”命名的封建政权。三国时期刘备建立政权称“蜀汉”或“季汉”。五代时沙陀族刘知远建立的政权也称“汉”,为便于区别,史称“后汉”,与“后汉”并存的还有刘隐和刘崇建立的两个名叫“汉”的政权,史学家分别称为“南汉”和“北汉”。这些名叫“汉”的政权的接连出现,使“汉”字在人们的头脑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些政权统治下的民众渐渐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并且与“汉”字紧紧地联系起来,这是最终形成汉族这一固定概念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 按照斯大林的说法,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生活以及表现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中国,是先形成了处于周边地区的一些的小“共同体”、最后才相应地形成了处于中间地带的大的“共同体”这就是汉民族。具体说正试有汉民族之称始于金朝。金王朝是第一个曾真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为了便于区分,他们把宁政权统治下的人民统称为“汉”人。元代继承了这一称呼,但概念上有些混乱。他们把治下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汉人和南人,“汉人”抱括了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人以及北方的汉人和极小部分契丹、女真等族人,“南人”指南宋遗民,实际上上也是“汉人”。满族是又一个入住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仍称明政府统治下的民众为汉人。因为元代的蒙古族和清代的满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汉人使用的语言和文字便被称作“汉语”、“汉字”,专门研究汉字音韵训古和古文考据的学问被称为“汉学”。后来汉族就成为现在中国的主体民族--中华民族。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汉人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 【高清tif】明 祝允明小楷《东坡记游卷》全卷下载_597M
- 【pdf高清】边武《草书千字文册》下载_43M
- 【tif高清】欧阳询摹《定武本兰亭序》宋拓本下载_377M
- 【tif高清】唐 褚遂良楷书《大字阴符经》全卷下载_333M
- 元赵孟頫小楷《抚州永安院僧堂记》下载_5.3M
- 元 赵孟頫行草《北陇耕云书卷》下载_8.4M
- 【高清tif】黄庭坚行书《自书松风阁诗卷》全卷下载_406M
- 【jpg】清 钱泳隶书《重修鄞县儒学碑记》下载_5.2M
- 【PDF】清末《百幅京剧人物图》下载_64M
- 【高清tif】王铎《赠郑公度草书诗卷》全卷下载_720M
- 【jpg】元赵孟頫楷书《仇锷墓碑铭》下载_94.5M
- 【高清】北宋米芾《蜀素帖》全卷下载_593M
- 【高清】明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全卷下载_653M
- 【jpg】赵孟頫行书《天冠山题咏诗帖》下载_22.1M
- 【jpg】康雍《临九成宫醴泉铭》下载_12M
- 【jpg】钟繇小楷《宣示表》单字版下载_19M
书法欣赏
- 曾熙《行书论书轴》
- 苏轼《天际乌云帖》
- 项元汴·跋王献之中秋帖
- 舒同行书《观日望河横披》
- 王穉登·题周天球《桃花书屋书法卷》
- 胡完夫楷书题《米芾蜀素帖》
- 倪元璐行草《一城春雨万家烟七言诗轴》
- 王铎《草书临帖》轴
- 张照行书《题画十二首之一诗扇》
- 祝允明临怀素《秋兴八首》
- 伊秉绶《行书张烈妇诗并序》
- 黄庭坚大字楷书《牛口庄题名卷》
- 邓石如隶书《世虑全消四幅屏》
- 韩性行书跋《赵孟頫饮马图卷》
- 石涛行书《记雨歌帖》
- 虞集·跋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 茅坤《行草陆游剑南诗卷》
- 北魏《孙秋生造像记》
- 沙孟海行书《临宋仲温条幅》
- 清代梁同书手札绢本
- 康熙玄烨行书《临董其昌书轴》
- 小心!书法七大恶习
- 启功行书《逸少兰亭会自作诗》
- 曾国藩行书《灵芝美箭生无数七言联》
书法推荐
-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