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书法字典>>王洽书法>> 王洽百科介绍 王洽百科书法字帖

王洽百科介绍

拼音:wáng qià

晋代人物

人物概述

  王洽(323~358)字敬和。东晋书法家。王导之子。导诸子中最知名。历官至吴郡内史,徵拜中书令,苦让不受。众书通善,尤能隶行。从兄王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复工于草,落简挥豪,有郢匠成风之势。尝与羲之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宛转,大行于世。 《晋书本传》、《能书人名》、《书断》

详细介绍

  王洽(323—358年),字敬和。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第三子,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洽在王导的诸子中声名最大,深为时人所赞许。当时,王洽与荀羡“俱有美称”(《晋书》王导传所附载,下引同),并为穆帝所重。历官散骑中书郎、司徒左长史、建武将军、吴郡内史。征拜领军,寻加中书令,固辞不受,并10次向晋穆帝上书,陈述理由,表达苦衷,词意十分恳切。穆帝称誉他“清裁贵令”。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卒,享年36岁。

  王洽自幼聪慧好学,不舍昼夜。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尤在书学方面,他能够不苟成见,不囿成法,博采众长,广学博纳,熟悉各种书体,尤善隶、行。他的从兄王羲之说:“弟书遂不减吾。”(张怀瓘《书断》)虽为溢美,但也说明了王洽在书法艺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王洽书兼众法,尤善行草。他曾与王羲之一起研究书体,变章草为今草,韵媚婉转,大行于世,为时人所仿效、赞赏。这是他在书法艺术革新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贡献。与他的从兄王羲之一起,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新纪元。

  中国的书法艺术,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特别是到了东晋王羲之、王洽的时代,书法艺术已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的时代,为书风的革新创造了条件,王洽也正是处于这样一个时代潮流中。他的书法艺术造诣精深,每挥毫落简,笔笔有来历,字字有出处,具有郢匠乘风之势,卓然孤秀,丽雅有韵,运用有方,甚得笔墨之法和笔墨之趣。为此,李嗣真《书品后》评论他说:“逸少为领军弟书不减吾,吾观可有十纸,信佳作矣!体裁用笔,全似逸少,虚薄不住。右军藻鉴,岂当虚发,盖欲假其名誉耳。”这多少道出了王洽的书法艺术方面的高度艺术成就。

  王洽作为受“书法世家”熏陶和培养出来的子弟,与王羲之一样,对书法艺术酷爱到着魔的程度,他对书法艺术废寝忘食、孜孜求之,苦练苦学,不断探索。当时的书法界十分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交往日益频繁,为了书写方便流畅,促使文体的变革,使之更具备实用价值,并由此达到高度的审美价值,使二者统一,于是,不仅出现了像王羲之这样“备精诸体”、开一代书风的“书圣”,而且,出现了像王洽这样有影响、有造就的一代书法大家。使晋代书坛盛极一时,百花竞艳,互相映辉,出现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王洽之父王导的行书,见贵当时。王洽在王导的诸子中,又最负盛名,其书法艺术在当时也见重一时,很受欢迎。

  王洽之妻苟氏,“亦善书”,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女书法家。苟氏的书法虽然不如卫夫人(卫铄)、谢道韫(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艺术成就高、书名大,但在当时,也深为人们所珍重。王洽之子王珣、王珉,也都是晋代有名的书法家。在当时,琅邪王氏书法一门鼎盛,代代相传。而在这个家族中,除了王羲之、王廙外,王洽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王洽虽然没有留下多少墨迹,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却十分重要,也是晋代书坛上的一代大家。

唐代人物

  王洽(?~805)唐代画家。历代名画记作王默。唐朝名画录作王墨。善泼墨山水,时人故谓之王墨。历代画史汇传云:按此三名殊迹同,今俱录之,备考。师项容,风颠酒狂。画松石山水,虽乏高奇,流俗亦好。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早年授笔法于台州郑广文(虔),贞元末殁于润州,顾况乃其弟子耳。凡欲画图障,先饮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条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皆谓奇异也。董其昌云:“云山不始于米元章,盖自唐时王洽泼墨,便已有其意。” 《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宣和画谱》、《画鉴》、《画旨》均有记载。
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王洽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书法欣赏

书法推荐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书法字典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