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师古百科介绍
拼音:yán shī gǔ
人物简介
颜师古是名儒颜之推的孙子,父亲为颜思鲁。少传家业,遵循祖训,博览群书,学问通博,擅长于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他还是研究《汉书》的专家,对两汉以来的经学史也十分熟悉。颜师古
家族介绍
祖父颜之推为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先后仕于梁、北齐、北周,终于隋,于是家居颜师古半身像
历史影响
坚持读书
唐初,师古拜为炖煌公府文学,后迁中书舍人,专掌机密。由于他办事机敏,颜师古注释汉书
汉书功臣
在颜师古之前,已有多人为《汉书》作注,对此清人王先谦有个总结。他说:颜师古后人颜真卿
《汉书》问题
颜师古在《叙例》中提到《汉书》表中有“前后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参差,名实亏废”的问题,他“则寻文究例,普更刊整”,做到“非止寻读易晓,庶令转写无疑”。但是为了“一遵辙轨”,不便改动《表》的内容,于是就在与表有关的传中加以说明,如卷三三《韩王信传》提到其后裔韩说,“以校尉击匈奴,封龙頟侯。后坐酎金失侯,复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破东越,封按道侯”。师古注曰:“《史记年表》并《卫青传》载韩说初封龙頟侯,后为按道侯,皆与此传同。而《汉书·功臣侯表》乃云龙頟侯名,按道侯名说,列为二人,与此不同,疑表误。”对令人困惑的表,颜师古则予以说明,决不妄加己意。如卷十五上《王子侯表》序结尾有注:“侯所食邑,皆书其郡县于下。其有不书者,史失之也。或但言某人嗣及直书薨,不具年月,皆阙文也。”这显然是对此表的批评,这批评符合事实,有助于读者了解原文,与“攻击本文”有本质区别。至于那些在流传中出现的讹误,颜师古也多是指出错误,阐明理由,而不轻易改动。如卷四三《朱建传》“建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下注曰:“《佞幸传》云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有闳孺,斯则二人皆名为孺,而姓各别。今此云闳籍孺,误剩籍字,后人所妄加耳。”颜师古这样做意在“归其真正”,而按照颜之推“不妄下雌黄”原则不予改动,可以避免新的“以意刊改”,不仅保持了《汉书》原貌,而且为以后的校勘树立了典范。《汉书注》
颜师古作《汉书注》,参酌二十家注释,对前人注释的甄别采取了不同《汉书》
作新注
《汉书注》是一部《汉书》的新注,颜师古根据新注的需要利用旧注,但这还不够,因为“旧所阙漏,未尝解说”,颜师古作新注,“普更详释,无不洽通”,并且是“上考典谟,旁究《苍》、《雅》,非苟臆说,皆有援据”。这样,颜师古所作新注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引据确凿,有很强的说服力。颜师古注中有关注音、解词、辨古今字的内容较多,有人称颜注是重训诂一类的史注,这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汉书》多用古音、古字,到唐代已有古今之隔,这是注释《汉书》必须做的。为了疏通《汉书》文句,颜师古不仅注音解词,而且还串讲语句,指出词句由何演化而来。如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曷尝不建辅弼之臣所与共成天功者乎”。下注曰:“天功,天下之功业也。《虞书·舜典》曰‘钦哉,惟时亮天功也’”。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颜师古根据《汉书》是史书的特点,非常重视时间、地点、史实的补充和注释。如卷三六《楚元王传》“大雨雹”,下注曰:“事在僖二十九年秋,及昭三年冬,四年正月。”又如卷二五上《郊祀志》“兵车之会三”,注曰:“谓庄十三年会于北杏以平宋乱。僖四年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六年代郑围新城也。”颜师古反对考辨正文,但注中也存有异说,如卷五五《卫青传》“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下注曰:“言众寡不敌,以其坚战无有退心,故士卒丧尽也。一说,若建耻败而不自归,则亦被匈奴禽之而去。”这样兼容并存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不同解释,其目的仍是为了正确理解原文,决无“多引杂说”哗众取宠之意。另外,《叙例》有这样一条耐人寻味,“字或难识,兼有借音,义指所由,不可暂阙。若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今则各于其下,随即翻音”。如卷二二《礼乐志》记“高祖说而叹曰”,下注:“说读曰悦。”下段记文帝事,“天子说焉”,亦注:“说读曰悦。”这不仅表明颜师古深感难字、假借字是读懂《汉书》的主要障碍,同时也考虑到读者会因“更求诸别卷,终恐废于披览”而影响正确理解原文。语言大家
《匡谬正俗》是颜师古另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分8 卷,一百八十二条,前四卷五十五条,主要论诸经训诂音释,后四卷一百二十七条,则博及诸书,以论诸书字义、字音与俗语相承之异为主。《匡谬正俗》是一部未完稿,结构亦不完备,但就其具体条目而言,则引征丰富,论述中肯,尤其是颜师古能指出某些解释的谬误是因音读的差别造成的,从而推出同音假借之说,更有价值。故《四库全书总目》称他“与沈重之音《毛诗》,同开后来叶音之说”。探求
《匡谬正俗》主要探求造成解释谬误与读音的关系,而这关系往往有古今之别、雅俗之异。我国南北方语言本来就有很大差别,加之南北朝时南北长期隔绝,难以交流,造成不少读音、《匡谬正俗》
宗旨
的宗旨是纠正诸经、诸书部分音读、注释的错误,并对出错的原因加以探讨。如卷一“甲”条,颜师古认为甲有狎音,不是假借为字,而是因甲训为狎,后世把甲训为狎误认为假借,故使甲有狎音。这说明音读讹误的原因之一,是将释义词的读音与被释词读音相混(包括字义相同读音相混),同时也澄清了假借的概念,假借是指因甲乙二字同音,即可互为代替,这与因二字义同,即将二字读如一音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另外,由于读音造成解释错误或障碍,在典籍中也屡见不鲜。而出现这些不同的读音,或因古今音,或因方言,或因俗语,颜师古在书中以充分的论据,对不同的情况作了具体的说明。 颜师古《匡谬正俗》纠正不少音读、注释的错误,内容非常丰富。从这里可以看到,文献典籍在流传中因口传、笔抄出现不少错误,而这些错误随着时间的延续,已被当做正确的东西流传。颜师古撰《匡谬正俗》正是为防止谬误继续蔓延,贻误后人。颜师古纠正典籍音读、注释的错误,不是简单地标其正误,而是征引大量资料,阐明其产生谬误的前因后果,这样不仅使其结论有充分的说服力,而且客观上保存了很多宝贵资料。颜师古从诸多谬误原因中,总结出一条教训:“《传》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苟不明练,岂宜臆说,以误将来。”此可谓整理古代文献的千古不易箴言,值得遵循。文学贡献
颜师古所注《汉书》、《急就章》大显于时,又有文集40 卷传世。永徽三年,《等慈寺塔记铭》
文学地位
颜师古是著名学者颜之推的孙子,家学渊源深厚。唐太宗时,曾“封琅邪县男”,撰成后,进爵为“子”.参与与的编纂,所著,以“因声求义”之法,对前注或存是,或伸意,或匡谬,或删芜,或补阙;而于校勘,则在校正讹误,校正诸表之错乱,恢复旧本之古字故语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因而对于的解读和传播起了重大作用。0
纠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如:颜师古百科书法,即可方便查询
资源下载
- 【高清】元 赵孟頫行书《秋声赋》下载_716M
- 【jpg】元赵孟頫楷书《张留孙碑》下载_72.3M
- 【高清tif】颜真卿行草《争座位帖》宋拓下载_1.53G
- 【tif】何绍基行书《咏落花帖卷》下载_292M
- 【高清tif】唐 颜真卿楷书《竹山堂连句》下载_1.1G
- 【tif高清】明 钱榖绘《兰亭修禊图》卷下载_180M
- 【pdf高清】宋 赵明诚撰《金石录》三十卷下载
- 【高清tif】魏碑龙门二十品《魏灵藏造像记》全拓_嘉庆拓本205M
- 【高清】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卷》全卷下载_2.73G
- 【jpg高清】清 董邦达《西湖十景图卷》下载_12.3M
- 【pdf】清 卢登焯印谱《抱经楼日课编》乾隆四十六年钤印本下载_87M
- 【高清tif】王铎《草书册》全卷下载442M_442M
- 【jpg】赵雍行书《彰南八咏诗卷》全卷下载_6.8M
- 【高清】王铎行书《临禇摹兰亭》全卷下载_1.7G
- 【pdf】元 吴镇《墨竹谱》下载_32M
- 【pdf高清】清 许容篆《谷园印谱》二卷下载_41M
书法欣赏
- 孙承泽题《柳公权神策军碑》
- 伊秉绶隶书《世家传旧史五言联》
- 王铎隶书《五溪朱词文》
- 苏轼行书《致南圭使君帖》
- 篆刻印章的习作与创作
- 陈献章草书《种蓖麻诗卷》
- 姚鼐《行草高斋西面七言诗轴》
- 王铎行书集字古诗40首
- 包世臣行书《好书嘉树七言联》
- 杨维桢行书《宴啸傲东轩诗》
- 姚绶《行书送张文元诗并序卷》
- 何绍基草书《手札》
- 启功行书《庆建国五十周年七言诗》
- 乾隆御题《米芾蜀素帖》
- 王绂《重过庆寿寺等诗帖》
- 启功草书温庭筠《经故翰林袁学士居》
- 柳公权楷书《太上洞玄消灾护命经》
- 弘一楷书《警训立轴》
- 虞世南《郑长官帖》
- 白蕉《书法十讲》第六讲 结构问题
- 临帖就要这样临
- 高二适章草《松江本急就章题跋页》
- 舒同草书《江山如此多娇句轴》
- 倪元璐行草《致黄道周等书札》
书法推荐
- {$zd_sftj$}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