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行书《题集古树石画稿卷》
作者:董其昌 书体:行书 2019-05-23 16:42:53
标签:董其昌,行书,集古树石画稿卷
《集古树石画稿》卷局部,明,董其昌绘,绢本,墨笔,纵30.1cm,横527.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因是画稿,故无章法。画松柏、杂树、芦荻、水草,又有坡石、溪渚、亭榭、茅舍,乃至庭院、人物等等,最后以黄、倪山水作结。其中树法尤详,间有董氏小行书:“万松金阙赵希远画,全用横点、竖点,不甚用墨,以绿汁助之,乃知米画亦是学王维也,都不作马牙钩。”另有“红树”、“浓”、“寔”、“俟体”、“点要开阔”、“红”、“不要多”、“墨浓”、“圆点”等自注。
幅末陈继儒题:“此玄宰集古树石,每作大幅出摹之。焚劫之后,偶得于装潢家,勿复示之,恐动其胸中火矣也。眉公记。”
鉴藏印记有“归安陆树声考藏金石书画之印”、“翀”、“陆树声鉴赏章”等。
通过陈继儒题识可知,此卷作于著名的“民抄董宦”事件之前。陈继儒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三月董宅被焚后得于“装潢家”,此后不敢以之再示董其昌,“恐动其胸中火”。
此画稿虽不能算作一幅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但对于研究董其昌的山水画创作及其绘画理论是极其重要的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董其昌第一次正式作画是23岁时在陆树声府,他在《董文敏对题山水巨册》中自识:“予学画自丁丑(1577年)四月朔日,馆于陆宗伯文定公之家,偶一为之”(见顾麟士《过云楼续书画记·卷三·画类三》),“陆宗伯文定公”即陆树声。本幅虽无作者款印,而陆树声的两方鉴藏印以及董其昌好友陈继儒的题识都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此卷作者归属的可靠性。(撰稿人:傅东光)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董其昌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董其昌书法欣赏:
- 董其昌楷书《自诰身帖》卷
- 董其昌《赠敬韬仿古山水册》
- 董其昌《书陆畅惊雪诗轴》
- 董其昌行书《临苏轼寒食帖》
- 董其昌《五绝诗轴》
- 董其昌·跋《张旭古诗四帖》
- 董其昌《楷书翰林院箴》轴
- 董其昌·酒德颂
- 董其昌行书《自题赠稼轩山水图轴》
- 董其昌行书《自题林和靖诗意轴》
猜你喜欢:
- 祝允明草书《洛神赋》此卷为枝山先生酒后(估计还没到醉的程度)所书,用笔劲健流畅,富于变化,具有奔蛇走虺、骤雨旋风之势,是祝允明草书中
- 姚绶《行书诗扇》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竹风潇洒绝风尘,水缘萍香亦自春。曳杖如□常到此(此?疑重复),东城南陌是何人?茂草萋萋生竹根
- 冯梦龙《跋顾隐亮像》,楷书。南京博物院藏。冯梦龙《跋顾隐亮像》释文:尔非儒,谈谐博有余。尔非侠,肝肠一何热,尔非僧,潇洒绝尘情,
- 董其昌《书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纸本行书 26×334cm 崇祯元年(1628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东方朔答客难并自书诗》卷为董其
- 《书画合璧》卷,明,董其昌绘、书。画:纸本,水墨,纵56.5厘米,横199.7厘米。书:纸本,行书,纵56.5厘米,横197.5厘米
- 皇甫涍《草书尺牍》纸本草书 25.7×19.5cm 26×18.7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向承雅
- 陈淳《致顾贞叔札》行书 25.5×20cm 上海博物馆藏释文:昨有客自城中来,聞官租甚急,鄉民恐不能安枕,如何如何。專人請過一坐
- 三桥文彭草书《闲居即事诗卷》,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文徵明长
- 蔡羽《与陆治书画合璧-为陈启之诗作十首》共12页 纸本草书 每页26.7×3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册乃蔡
- 王宠《玄墓之行帖》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向者玄墓之行。知臧判官至。不曾来相期。山水佳胜处。每恨吾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