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楷书《题渔庄秋霁图》
作者:倪瓒 书体:楷书 2016-09-07 12:36:21
题渔庄秋霁图 上海博物馆藏
释文: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此图余乙未岁戏写于王云浦渔庄,忽已十八年矣。不意子宜友契藏而不忍弃捐,感怀畴昔,因成五言,壬子七月廿日。瓒。
倪瓒《渔庄秋霁图》 纵96.1厘米 横4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在元代书法艺术崇尚柔媚浓妍,倪瓒能不为时风所动,师法晋宋之情韵,上溯汉隶之朴拙,由此创造了他恬淡瘦劲、静穆秀雅的书风。从《渔庄秋霁图》自题诗可见一斑。这个题款是倪瓒晚年所书。秀逸俊美而无妩媚柔弱之嫌。严整有规矩,行气茂密,却不失淡雅自然宽舒之态。与诗的内容、画面的意境融为一体。
《渔庄秋霁图》是1355年秋,作者寄居在友人王云浦渔庄时的作品。这幅画描绘风雨之后“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的湖边景色。
作品充分展现了他成熟时期的典型画风。画卷描绘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以其独特的构图显露个人特色,即所谓的“三段式”。画面以上、中、下分为三段, 上段为远景,三五座山峦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不着一笔,以虚为实,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境。中国画极为讲究笔法。倪瓒在前人所创“披麻皴”的基础上,再创“折带皴”,以此表现太湖一带的山石,如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浓淡相错,颇有韵味。其画中之树也用枯笔,结体有力,树头枝桠用雀爪之笔型点划,带有书法意味。画的中右方以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倪瓒平实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对明以后的文人画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者在十八年后(1372年)重见此画时感怀往昔,补题诗款。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倪瓒书法,可方便查询。
倪瓒书法欣赏:
- 倪瓒题《水竹居图轴》
- 倪瓒题《雨后空林图》
- 倪瓒小楷题陈惟允《孟郊诗意图》
- 倪瓒题《幽涧寒松图》
- 倪瓒小楷《题周文英诗志传》
- 倪瓒楷书《致叶诚诸诗札》
- 倪瓒楷书《呈履道先生诗札》
- 倪瓒行楷《与袁寓斋书画卷》
- 倪瓒小楷《江南春三首 》
- 倪瓒楷书《跋陆继善摹禊帖》
猜你喜欢:
- 《仿倪山水图》扇页,明,董其昌绘,金笺,墨笔,纵17cm,横50.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扇页有自题:“云林作画,简淡中自有一
- 《桐阴清梦图》轴,明,唐寅绘,纸本,水墨,纵62cm,横30.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行书自题七绝诗一首:“十里桐阴覆
- 陈洪绶《行书赠伎董飞仙诗一首》轴 纸本 133×30cm 约顺治七年(1650)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 王铎《戊辰自都来再芝园作》轴 绢本 行书 纵188厘米,横49厘米。上海朵云轩藏。释文:花林深碍日细迳曲随人鸡犬历午熟池
- 文徵明行书五言诗轴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尺 寸: 156.5×67.
- 明代,徐守和小楷《晋王大令保母帖释文》即跋《王献之保姆帖》,墨迹本。晋王大令保母帖释文:郎邪王献之保
- 李东阳长于篆、隶、楷、行、草书,于篆隶造诣尤高。他是明初台阁体书法向明中期吴门书法过渡期间的书法家。李东阳的书法已摆脱明初台阁体的束缚,对明
- 祝世禄行书《七绝诗轴》,纸本,纵215.9厘米,横60.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祝世禄(1539-1610)字延之,号无功
- 文彭行书《权德舆诗二首诗》,中堂,书写了唐朝权德舆的七言诗两首,纸本, 尺寸纵335.5, 横98.5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 姚广孝《中州先生后和陶诗》卷,明,纸本,手卷,楷书,纵22.2cm,横357.1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落款:...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