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封龙山碑》拓本
作者:不详 书体:隶书 2016-06-17 12:24:48
标签:东汉,封龙山碑,拓本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 * 年)十月立。原碑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
这是一块在用笔上很近似《石门颂》和《杨淮表记》的汉碑。它圆笔中锋,锋芒内敛而奔放,极饶篆书意趣,因此突出地表现出宽博、豪放、雄肆的美感。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谓: “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 * 年),为祀山颂神而立。清代此碑在搬移中断裂为三,现在断裂前的拓本,已是十分罕见的了。
《封龙山颂》在结体上也很有特色,大多字形偏长,重心较高,下半部时见散开,而左右两角又时有偏移,加上横画的运用或上斜,或下倾,从而形成了平中出奇,稳中有险的生动笔致,其妙在有意无意之间。
《封龙山颂》用笔圆润似《石门颂》,但外形方硬过之;笔划瘦硬险峻似《礼器碑》,但朴厚遒润过之。所以它兼有二者的美,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东汉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阳陵虎符实物 秦代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虎符高三.一四厘米,长八.九厘米,相传山东省临城出土,现藏中国国
- 此碑又名《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立,隶书。纵125厘米,横54厘米。四周残损,存12行,行23字,共229
- 此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纵253厘米,横123厘米。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
- 秦两诏铜斤权,篆书,西安秦始皇陵墓出土,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 【释文】:元年 制诏丞相 斯 去疾 法度量 尽始皇
- 《肥致碑》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一六九)五月,碑高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隶书十九行,满行二十九字,有界格
-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
- 《刘平国刻石》拓片此刻全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又名《刘平国治路颂》、《刘平国治关亭诵》、《龟兹刻石》等。8行,
- 《居摄两坟坛刻石》清以前发现的西汉石刻甚少,据宋尤袤《砚北杂记》说:“闻自新莽恶称汉德,凡有石刻,皆令仆而磨之,仍严其禁。”
- 崔瑗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东汉学者、书法家。早孤,鋭志好学,师从贾逵,明天文历数,京房《易传》,年十八游京师,与马融、张衡相友善。
- 1973年和1975年,先后在湖北江陵纪南城出土的木牍,是西汉文帝时期作品。字体是早期隶书,其书捺画夸张粗重。整体笔画粗细和谐,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