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赏析(7)
书法家 2016-04-08 12:50:27
标签:王羲之,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禊序》、《禊帖》。全文28行,324宇。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纸本,由两幅楮纸拼接而成,质地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纵24.5厘米,横69.9厘米。
《兰亭序》笔法精妙,表现在:
一、起笔、行笔、收笔三段均作精细处理,无丝毫懈怠,具有成熟行书的相当范式。所以作为行书教学的范本,《兰亭序》历来具有特殊的意义。只是其过于精熟的牵丝映带、妩媚的体势若取法不当的话容易滑向流俗一面罢了,但对于训练笔性的灵活度还是有其正面意义的。
二、用笔灵活多变。中锋、侧锋交替使用,藏露结合,运笔过程跌宕起伏,开合较大,线形多变。“曲线”在《兰亭序》中作为一种基本笔法不可忽视,“作品的用笔方法直接决定风格的大致导向。”《兰亭序》的用笔上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笔画的跳荡,另一个是线形的多变。因此,强调提按动作的明确性与准确性,成为临摹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平拖与直画是绝对与之南辕北辙的。”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地道出用笔上力度节奏(跳荡起伏)及“曲线”(不可平拖与直铺)在临摹中实乃占据重中之重的地位。
三、笔势上处处隐含无穷的生机活力。在临写时要注意除了顾及线条完整性刻画的同时,还要联想到笔势的走向,使其活而不死。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王羲之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国展)在沈阳展出,现与大家分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作品集,该书总计收录书法作品420件,篆刻154
- 为便于逐步深入学习《石门颂》,本篇将临习分为实临和意临两个阶段讲解。实临所谓实临,即对着帖实实在在地临习,力求写像原帖,第一步必
-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多用刀刻成,有先书后刻和以刀代笔直接刻写两种形
- 1、不管好坏,就爱显摆。在微信里认识一位自称书法家的人,给我发了三四张书法照片,今天又接着发几张基本相同的作品,问我:兄看我今天写的
- 书法君:今天上午有朋友转发一篇文章,问我怎么看?后来又陆续有几位朋友问我能不能学当代名家的欧楷,问题之严峻让我有些吃惊。按理说,以前阅读
- |陶浚宣陶浚宣(1846—1912),原名祖望,字文冲,号心云,别号东湖居士,又号稷山居士,绍兴陶堰人。清末著名书法家。陶滩宣工书法
- 【封泥】又称"泥封"。封泥区别于印章,是古人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木简上,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
- 极具学习价值的216个字,相当漂亮!全部来自王羲之、米芾、赵孟頫等名作,它们或笔法精湛,或结字险绝,或俊逸,或秀美,非常难得!
- 1.无画眼。全篇显平,无神采,终下人一等。 2.无大破。全篇无大的留白,无破则无立。全篇则平淡无奇且有拥塞的感觉。3.无
-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国展)在沈阳展出,现与大家分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作品集,该书总计收录书法作品420件,篆刻154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