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源头到底是什么?
书法家 2016-02-18 12:27:10
标签:楷书,荐季直表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达到极致。
楷书在历代书论中常与“八分”、“隶书”相混,这是因为楷书是从汉隶演化而来,在初始行迹上二者有不可分离的连续性使然。今天所谓的楷书是指革省汉隶、不带波磔,字形由扁平变为方正,点画、结构法度严谨的一种书体。楷书在各种书体中因其用笔、结体最为丰富,严谨规范,历来被认为爰:学习书法先立规矩的入门途径。
有载,楷书的出现应归功于王次仲的首创。张怀瓘《书断》卷上《八分乡引北魏王情所言:“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汉章帝年号),以隶书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又引南梁萧子良的话:“灵帝时,王次仲饰隶为八分。”可见,王次仲为东汉章帝或灵帝时人。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上谷王次仲,后汉人,作八分楷法。”
唐韦续《墨薮 · 五十六种书》:“八分书,汉灵帝时王次件所作。魏钟繇谓之章程书。”由此可推断王次仲为东汉人。然而,东汉楷书至今没有实物相证、暂存疑虑,从书迹流传上看,现存最早的楷书是三国时魏国钟繇的《力命表》、《宣示表》、《贺捷表》、《调元表》、《荐季直表》等,所谓“五表”。
钟繇(151-230年),三国魏书法家,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孝廉,官尚书郎,迁尚书仆射,东武亭侯。三国魏时为宰相,封定陵侯,授太傅,故称“钟太傅”。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是很有名望、成就很大的书法家之一。他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与张芝合称“钟张”、与王羲之并称“钟王”,孙过庭《书谱》:“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一王之妙”,即指此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楷书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唐朝书法家、书论家孙过庭所书写的《书谱》,是行草书中的经典作品。相信很多学习行草书的书友都是临习《书谱》开始起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书谱集字
- 康熙(1654年-1722年)康熙帝,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康熙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此联是康熙御书赐予文华殿大学士
- |《大字阴符经》墨迹本局部《大字阴符经》墨迹本,96行,461字,传唐代褚遂良书,历来争议较大,但不管此卷《大字阴符经》是否为褚遂良
-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国展)在沈阳展出,现与大家分享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印的作品集,该书总计收录书法作品420件,篆刻154
- 第一部分春联出现频度:★★★★★【1】家,对应两个繁体字:(傢)具,(傢)什,(家)庭,(家)乡,科学(家);【2】丰,
- 1、功夫须在用笔,画之中间要下功夫,不看两头看中间,笔要能留。2、握笔不可太紧,要虚灵。3、右军有四句话:平腕竖锋,
- 钟繇 曾在洛阳为官,当时皇帝下诏征河东太守王邑入京,而邑认为天下尚未平定,不愿应征,百姓亦因王邑政绩卓著而不想让王邑走,于是王邑属下官吏郡掾
- 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三个最经典的摹本,分别出自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和冯承素之手。其中,冯承素所临摹的
- 【封泥】又称"泥封"。封泥区别于印章,是古人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古代文书都用刀刻或用漆写在竹木简上,封发时装在一定形式
- 【导读】手造的楮皮纸,不及机械纸平滑光洁,但笔触墨染与这些草屑杂质相遇处,便有了各自不同的变化。生活正如这张楮皮纸,纵使当中掺杂瑕疵,却正因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