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湛的楷书,是这样写成的!
词典网 2017-01-19 10:09:17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笔画的长短疏密、偏旁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安排处置,这就叫做间架结 构。所谓结构是指汉字笔画的组合规律;所谓间架,是指字的各部分的比例大小。虽然我国汉字一字有一字之形,形态万千;而同一字也因书体不同,书家风格不 同,又使得汉字结构变化莫测。但不管怎么变化,总离不开一个法度(即结构的基本法则),总有规律可寻。故唐代欧阳询、明代李淳进和清代黄自源分别总结了 《结字三十六法》、《大字结构八十四法》和《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1、横平竖直:我们平时所讲的“横平”,指的是横画平稳,并非水平之意。横我向右上斜5--10度,在书法上叫“取斜势”。“竖直”指的是竖画挺劲,也并非垂直之意。根据字形可斜、可正、可曲、可直。
2、上紧下松:字形上部笔画较紧凑,下部较疏朗。
3、上开下合:口字,或带扁形口的字,如山字底、草字头等,都应上稍宽而放,下稍窄而收。
4、上收下放:字下部有撇、捺及长横等伸展笔画时,上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下部应左右伸展以托上,称作“地载”。
5、上放下收:字上部有伸展笔画时,下部结构单位应收紧;上部左右舒展,以盖下,称作“天覆”。
6、伸左让右:为让右,字左旁的横画被竖画分割为两段者,左长右短。
7、左细右粗:字中多条竖画排列时,左竖较细,右竖较粗。
8、左短右长:凡有长口框的部分,左竖短而佃,右竖长而粗。
9、左断右连:口框或两纵向笔画之间的小横,一般连左竖,而不连右竖。如果有中竖穿过小横时,通常小横在左右两竖间悬空。
10、左小上提:左右结构中,当左小右大时,左小者宜在右大者中间稍偏上。
11、右小下落:左右结构中,当右小左大时,右小者宜居左大者中间稍偏下。
12、左窄右宽:左耳狭窄且稍短以让右;右耳稍宽且 悬针竖长以配左。
13、左垂右悬:字中有多条竖画时,左边竖不能写成悬针。
14、左顾右盼:注意左右各结构单位及小笔画的形态,使之生动,联系密切。
15、左右对称:以中竖为准,左右笔画长短、高低、宽窄协调,以求均衡。
16、左下、左上包围,内部稍偏右:左上包围或左下包围时,内部结构宜稍偏右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7、右上包围,内部稍偏左:右上包围,内部结构单位宜稍偏左书写,使整字重心居格中。
18、撇低捺高:撇尖与捺尾的连线为一斜线(另左右两点写不法与其相同),这也与取斜势有关。
19、空档均匀:有多横或多竖排列时,尽量使上下或左右各个空档均匀。
20、钩对中心:弯钩和横折斜钩,其钩尖的顿笔位置对准或接近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为佳。
21、四周平稳:凡带方框的字,外框平稳方正,不能倾斜成平行四边形状。
22、内满偏左:方框内的结构单位应占满内部空间并稍稍人偏左。
23、无画包竖:当口内无笔画时,口框右下角横伸出以包竖。
24、有画包横:当口内有笔画时,口框右下角竖伸出以包横。
25、交叉居中:撇捺交叉点宜在本结构单位或本字中心线上。
26、捺不重复:凡有两捺以上存在时,只须伸展一捺,其它变点。
27、笔断意连:虽然笔笔独立,但务使上笔与下笔之间,运动轨迹自然,有一内在联系。
28、撇尖进框:柳体字由上撇下框组成时,一般撇尖插入框内。
29、内收外放:柳体字中间聚拢,字外围疏散放开,与颜体字相反。
30、撇起竖右:在有竖与撇相连的字中,撇的起笔位置一般在竖的右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不详书法,可方便查询。
猜你喜欢:
- 高清原拓古印集萃,喜欢篆刻的朋友过来看看,不容错过![pag
- 1、凡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相互避让,中间笔画要靠紧,两边笔画可以向外伸展。左偏旁写得小点,右边要突出。包括左、中、右结构也是如此,如:
- 书法作品由正文、落款及印章三部分构成,将其三个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总体的安排,即为布局。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四周留空 行
-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也说:
- 平正、匀落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
- 告汝子敬:吾察汝书性过人,仍未闲规矩。父不亲教,自古有之。今述《笔势论》一篇,一篇,开汝之悟。凡斯字势,犹有十二章,章有指归,定其模楷,
- 自行书诞生至今,一直是各种书体中最受书家和世人喜爱的体势,这皆由于行书与生俱来的一些特质而决定,如比楷书流便,比草书易读,上手也不难,有着巨
- 关于馆阁体,历来颇有争议:支持者认为其书有相当可观之处,反对者以为馆阁邯郸学步,禁锢书法创新莫此为甚。到底应该如何看待馆阁体书法呢?
- 两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崔瑗《草书势》赵壹《非草书》蔡邕《笔论》《九势》两晋▼成公绥《隶书体
- 《三希堂法帖》,全称为《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共32册,是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由宫廷编刻的一部大型丛帖。此本为民国时期(19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