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
来源:词典网 2024-04-12 18:00:22 推荐作品
标签:
宋米芾行书临定武兰亭序卷,本幅26.1×71.8厘米,拖尾26.1×224.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领。茂(林脩竹)。(又有清流激)湍。暎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絃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讬。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蹔得于己。怏然自足。僧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间。以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脩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揽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该文章所属专题:米芾书法
0
纠错
猜你喜欢:
- 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 唐代静法楷书写《四分戒本》,白麻纸,22.5×60cm,天津博物馆藏。金统二年五月,比丘静法写记。
- 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一些古人墨迹被从地下挖出,这为今人了解古人笔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这其中,高昌墓砖是重要代表。高昌国是古代汉族
- 王羲之草书行穰帖,纸本,31.7×1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晉王羲之行穰帖〉原蹟已失傳,有一雙鉤廓填佳本藏於海外,上有董其昌跋語與北宋內
- 范笑歌五体楷书龙年春联欣赏范笑歌先生五体楷书2024年春节春联,分别用范笑歌自己的范楷、欧楷、颜楷、柳楷、赵楷书写。五种楷书展现了范先生扎实
-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
- 黄庭坚楷书《青牛篇题名》,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十一月作于安徽潜山。摩崖刻石,共25字。上海图书馆早期拓本,图片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
-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行书脱胎于隶书,萌生于东汉而成形于魏晋,至东晋趋于成熟。苏东坡说:“楷如立,行如行,草如走。”张怀也说:
- 米芾楷书墓志残石,连云港市博物馆藏。该墓志1976年1月出土于连云港市锦屏公社朐山大队的一座宋墓,墓主官至尚书礼部侍郎。残碑长33厘米;宽3
-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堪称中国的“第四宗教”,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书法于中国高僧,是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