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治平帖》
作者:苏轼 书体:行书 2015-05-23 20:19:24
标签:
【释文】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苏轼《治平帖》,纸本,行书,纵29.2cm,横45.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署月、日,而未署年.帖尾文徵明跋论证甚详:“右苏文忠公与乡僧治平二大士帖,赵文敏以為早年真跡。按公嘉祐元年擧进士,六年辛丑举制科,遂為凤翔签判。越四年,治平辛巳召判登闻鼓院。寻丁忧,还蜀。至熙寧二年己酉始还朝,监官誥院。四年辛亥出判杭州。此书八月十六日发,中有‘非久请郡'之语,当是熙寧居京师时作。盖公治平中虽尝居京,然乙巳冬还朝,而老泉以明年丙午四月卒,中间即无八月。又其时资浅不应為郡,故定為熙寧时书无疑。於时公年三十有四年矣。”唯跋中“治平辛巳”有笔误,应为乙巳。考熙寧四年四月,东坡有通判杭州之命,故此帖必书於熙寧二年与三年中两八月之一。
赵孟頫跋此帖时為二,想后散失。此一纸元末為吴僧九皋所藏。“九皋尝住石湖治平寺,以此帖亦有‘冶平'二字遂留寺中,且刻石以传。”帖中“治平”乃东坡家乡眉山县的僧寺。受信人史院主、徐大师乃二乡僧。文中程六,乃东坡母程氏之姪程之元。东坡信中拜託二乡僧照看坟塋,还流露归乡之意“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
文徵明评此帖不如晚崴之“特劲健浑融”,赵孟頫也认為“字画风流韵胜”,堪为的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苏轼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苏轼书法欣赏:
- 苏轼楷书《司马温公神道碑》
- 苏轼《论书》原文与译文(节录)
- 苏轼《行书杜甫堂成诗卷》
- 苏轼行书《致南圭使君帖》
- 苏轼行书《渡海帖》
- 苏轼行书《王晋卿帖》
- 苏轼行书《久留帖》
- 苏轼行书《石恪画维摩赞》
- 苏轼《覆盆子帖》
- 苏轼行书《前赤壁赋》
猜你喜欢:
- 周越《贺秘监赋》拓本,凡行二十二,一百四十四字,草书释文:“贺秘监。览《辩草》,想《贺公赋》。吴融:贺秘监东归会稽,而雾隐霞栖。镜湖
- 【释文】苏太简参政家物,多著邳公之后四代相印,或用翰林学士院印。芾记。米芾《苏太简参政帖》,纸本,行书,19.6×6.8 cm。上海
- 【释文】蒙面谕浙干,具如后。(下添: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
- 范成大跋李结《西塞渔舍图》,纵40.7厘米。大都会美术馆藏。南宋著名山水画家、毗陵(今江苏常州)太守李结,曾卜居吴兴西塞
- 戴蒙跋范仲淹《道服赞》,纵34.8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乔行简《闰余帖》,纸本册页,32.1cm×42.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闰余帖》又称《邓使郎
-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 (高清版)《寒山子庞居士诗帖》是黄庭坚晚年杰作,落笔奇伟 ,点画用笔的“沉着痛快”,笔笔似自空中蕩漾而來,充滿飞
- 【卜筑帖释文】熹顿首拜覆:窃闻卜筑锺山,以便亲养,去嚣尘而就淸旷,使前日之所暂游而寄赏者,今遂得以爲耳目朝夕之玩,窃计雅怀亦非独爲避衰计
- 任希夷跋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楷书,纵33.8厘米。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释文:温公修《通监(鉴)》,起草于书牍间,可见当日用
- 【释文】谢郎春初将领大娘以下各安。年下朱长官亦来泉州诊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眼昏不作书,然少宾客,省出入,如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