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行书《范滂传》
作者:黄庭坚 书体:行书 2016-10-16 18:16:27
黄庭坚《范滂传》墨拓
年近花甲的黄庭坚受命运多舛,被贬至宜州。走投无路,栖身于城墙上狭小的破戍楼里。通判余若著敬佩黄庭坚,照顾其生活,认为他就像汉代受党锢之祸的范滂等贤臣,并请求其书写《后汉书》中的《范滂传》。此篇即为黄庭坚允诺书成。
黄庭坚一生中创作了难以数计的书法作品,《范滂传》只是其中的精品之一。《范滂传》纵横开阖,雄放飘逸,沉着痛快。用笔紧峭圆通,瘦而不枯;点画圆满周到,顿挫而行,擒纵得当,骨肉丰均;结体筋脉舒展,变化多端。大气磅礴,势若吞虹,寓巧于拙,无不荡漾着王羲之书法的风神俊魄,是中国书法领域中的瑰宝和珍品。
此帖字径数寸,笔画以欹侧取势,横画斜长,竖画虬曲,相乖相应。特别是中宫敛结,长笔四展的“辐射式”结构,撇捺拖出,姿态宕逸,意韵潇洒,几欲凌驾唐人。
附录:《范滂传》(南朝·宋范晔著)原文: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举孝廉、光禄四行。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也?”藩乃谢焉。
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滂奏刺吏、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馀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间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臣闻农夫去草,嘉谷必茂;忠臣除奸,王道以清。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扫迹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滂外甥西平李颂,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归怨,乃指滂之所用以为“范党”。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狱吏谓曰:“凡坐系皆祭皋陶。”滂曰:“皋陶贤者,古之直臣。知滂无罪,将理之于帝;如其有罪,祭之何益!”众人由此亦止。狱吏将加掠考,滂以同囚多婴病,乃请先就格,遂与同郡袁忠争受楚毒。桓帝使中常侍王甫以次辨诘,滂等皆三木囊头,暴于阶下。馀人在前,或对或否,滂、忠于后越次而进。王甫诘曰:“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虚构无端,诸所谋结,并欲何为?皆以情对,不得隐饰。”滂对曰:“臣闻仲尼之言,‘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欲使善善同其清,恶恶同其污,谓王政之所愿闻,不悟更以为党”甫曰:“卿更相拔举,迭为唇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身死之日,愿埋滂于首阳山侧,上不负皇天,下不愧夷、齐。”甫愍然为之改容。乃得并解桎梏。
滂后事释,南归。始发京师,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数千两。同囚乡人殷陶、黄穆,亦免俱归,并卫侍于滂,应对宾客。滂顾谓陶等曰:“今子相随,是重吾祸也。”遂遁还乡里。
初,滂等系狱,尚书霍諝理之。及得免,到京师,往候諝而不为谢。或有让滂者,对曰:“昔叔向婴罪,祁奚救之,未闻羊舌有谢恩之辞,祁老有自伐之色。”竟无所言。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龙舒君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顾谓其子曰:“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论曰:李膺振拔污险之中,蕴义生风,以鼓动流俗,激素行以耻威权,立廉尚以振贵□,使天下之士奋迅感概,波荡而从之,幽深牢、破室族而不顾,至于子伏其死而母欢其义。壮矣哉!子曰:“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黄庭坚书法,可方便查询。
黄庭坚书法欣赏:
- 黄庭坚·砥柱铭
- 黄庭坚行书《致景道十七使君札》
- 黄庭坚行书《奉呈外舅孙莘老》
- 黄庭坚行书《寒山子庞居士诗帖》
- 黄庭坚行书《苦笋赋》
- 黄庭坚·惟清道人帖
- 黄庭坚草书?《苏轼赤壁怀古》
- 黄庭坚行书《致无咎通判学士帖》
- 黄庭坚行书《致景道十七使君尺牍》
- 黄庭坚楷书《徐纯中墓志铭》
猜你喜欢:
-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
- 【释文】戏成呈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点去)出湔—里,赤目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
- 岳珂跋《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即《唐摹万岁通天帖》),辽宁省博物馆藏。释文:右唐摹王方庆《万岁进帖》真迹一卷,金轮御朝诏始制十
- 【释文】新得紫金右军 乡石。力疾书数 日也。吾不来。果不 复来用此石矣。 元章。 米芾《乡石帖》,行书,纵28.2厘
- 党怀英 篆书《泰和重宝》钱文 金朝钱币以精整著称,技术水平很高。金章宗泰和四年(1204年)“铸大钱十直一,篆文曰泰
- 【释文】襄啟。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悽
- 黄庭坚《糟姜帖》(又称《承惠帖》) 纸本行书 28.9×37.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故-書-000235-00010)
- 《上宏斋帖》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手卷,纵39.2cm,横149.9cm,行书,53行,747字。《上宏斋帖》卷释
- 【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一斛,将微意,轻鲜悚仄。馀惟加爱、加
- 苏轼《致南圭使君帖》 书于1096年(绍圣三年) 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轼谨奉谒,贺,南圭使君阁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