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
作者:虞世南 书体:行书 2014-02-24 19:05:53
标签:虞世南,墓志铭
虞世南书,贞观十年(636)十一月作,行草书,墨迹。18行,行12-15字不等。汝南公主是唐太宗之女,早逝。虞世南为其撰写墓志。此是草稿,萧散虚和,遒媚不凡。每个人的执笔、下笔方式都有一定的习惯性,这是在长期、反复的操练中适应而成的。因而同一人写出的楷书与行书,尽管字体形态、间架结构有所不同,但在笔法、风格上总有一线贯通之处,在面貌上有着共同点。如欧书外露筋骨,虞书则内含刚柔,这不仅见于二人楷书,而且见于行书。故言“永兴真行如秀岭危峰,处处间起”,是贴切的比喻。
王世贞云:“昔人于永兴、率更书,俱登品神妙间,而往往左袒永兴。余初不伏之:以余之肉,似未胜欧骨,盖谓正书也;晚得永兴《汝南公主墓志》草一阅,见其萧散虚和,风流姿态,种种有笔外意。”此墓志书法圆活,不及正书沉厚,故后世有人疑为米芾书。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虞世南书法,可方便查询。


虞世南书法欣赏:
- 虞世南《昭仁寺碑》
- 虞世南《去月帖》
-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 虞世南《郑长官帖》
- 虞世南《潘六帖》
- 清拓《兰亭八柱帖》虞世南临兰亭序
- 虞世南《破邪论序》
- 虞世南行草《疲朽帖》
- 虞世南·破邪论序
- 虞世南草书《积时帖》
猜你喜欢:
- 虞世南《积时帖》拓本 草书 (选自明《馀清斋法帖》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积时帖》刻入《大观帖》、《
- 《信行禅师碑》,唐李贞撰文,薛稷书,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八月立。原石久佚,仅有清何绍基旧藏剪裱本,册尾残缺,存一千八百余字。碑帖书法挺
- 《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有称《张玄墓志》。张玄字黑女,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清人通俗称《张黑女墓志》。
- 柳公权《奉荣帖》(又名《赤箭帖》、《荣示帖》) 行书 【释文】:奉荣示,承已上讫,惟增庆悦,下情但多欣惬。垂情问以所要,悚
- 《草书千字文》残卷,真迹。纸本,纵30.8厘米,横331.1厘米,已残,仅存“葬”字以下52行、243字,前缺的部分由元鲜于枢补。此
- 欧阳询《房彦谦碑》拓本,隶书 贞观五年(631)立 北京论经书诗斋藏“房彦谦碑”全称“唐故都督徐州五州诸军事徐州刺史
- 唐玄宗李隆基《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纵26厘米,横192厘米。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
- 《千字文》根据史书记载,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古人多简称其为《千文》,它在
- 《食鱼帖》为唐代书法家怀素所书,草书,8行,56字。存世墨迹为摹本。是怀素传世名作书迹之一。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
- 颜真卿《邹游帖》拓本。行书,信札。35.6×15.5厘米。凡8行,计45字。约书于乾元二年(759年)。浙江省博物馆藏南宋留元刚《忠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