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楷书《灵岩寺碑颂并序》墨拓(8)
作者:李邕 书体:楷书 2017-02-13 10:05:09
释文:
灵岩寺碑颂并序
灵昌郡太守邕以法有因,福有缘,故得真僧戾止,神人告祥,宜……或真空以悟圣,或密教以接凡,谓之灵岩,允矣。真……晋宋之际,有法定禅师者,景城郡人也,尝行兰若,……若是者历年,禅师以劳主人,逝将辞去,忽有二居士……建立僧坊,弘宣佛法,识者以为山神耳。因……夫山者,土之至厚;谷者,虚之至深;水者,因定而清。林……贝叶之经,衡岳廓莲花之会,独人存法立事,著名扬……空,矧乎辟支佛牙,灰骨起塔,海龙王意,贸金……仍旧。昔者州将厚具,邑吏孔威,广□支供,多供器物……解脱禅师以杖叩力士胫,曰:“令尔守护而送之。”仍施绢五十匹。□若武德阿阁,仪风堵波,□高祖削平之除,仍发宏愿。高宗临御之后,克永光堂。大悲之修,舍利之□,报身之造,禅祖之崇,山上灯□□切宇内。舍那之构,六身铁像。次者,三躯大□金刚□增袤。远而望之,云霞炳焕于丹霄;即而察之,日月照明□□道。此皆帝王之力,舍以国财,龙象之竭□慈□二□容植之不生,泛于草间,秽于垅上。职由□保众。发虑道摧。□清净之田,解昏迷之缚,不燃曷□□律,住持人慧之境;恐繁文字,削笔抄于连章,思广阙遗,刻阴□别傅。大德僧净觉,敬惟诸佛,□□□□□□。上座僧玄景、都维那僧克祥、寺主安禅,或上首解空,或出□□义。僧崇宪、僧罗□,僧零范、僧月光、僧智海、僧□□等,永言悟入,大启津梁,咸高梯有凭,胜宅自照,仍依俗谛,□□丰碑,宛委昭宣,弘长增益,桃源失路,迷秦汉而□□天长。其词曰: 倬彼上人,巍乎曾岭,冥立福地,神告□□。爰始幽居,逝言遐驰,寂用内照,尘劳外屏。其一
□□□宫,岁时建置,今古齐同。磴道逦迤,霞阁玲珑。其二
□□效灵。触类示相,扶持净域,警诫州将,延集□□。其三
□□岳寺,台之国□,岱之北阜,蒲之西陉。是人依法,即事联声,宜□□二,谁云与京。其四
硕德勤修,爽□□□,□哉转觉,以拯斯万。其五
大唐天宝元年岁次壬午□□月壬寅朔十五日景辰建。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李邕书法,可方便查询。
李邕书法欣赏:
- 李邕行书《久别帖》
- 李邕行书《东林寺碑》墨拓
- 李邕行书《李秀残碑》
- 李邕行书《奉别帖》墨拓
- 李邕楷书《叶有道碑》
- 李邕楷书《端州石室记》
- 李邕楷书《卢正道碑》墨拓
- 李邕·行书李思训碑
- 李邕《云麾将军碑》
- 李邕行书《法华寺碑》
猜你喜欢:
- 《千字文》乃四言长诗,首尾连贯,音韵谐美。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头,“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尾。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
- 宋拓唐颜真卿楷书欣赏清远道士诗(传),忠义堂帖书法。《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清远道士的代表作品之一。
- 欧阳询,唐代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男,早期书学王羲之,后来渐变其体,正、行书笔力险劲,自
- 此碑于1992年元月发现于河南省洛阳市邙山脚下偃师县磷肥厂扩建改造工地发掘的一处唐墓。墓志青石质,有盖,近方形,右上角已残缺。横55,纵53
- 柳公权楷书《陆士衡演连珠》拓片,相传《陆士衡演连珠》只比玄秘塔早写了六个月。此时此帖柳公笔法技巧已经精湛无比了,但它与玄秘塔相比,较为约束,
- 《李晟碑》,全称《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唐代名相裴度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镌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39年)。碑连
- 行书——青釉褐彩“悬钓之鱼”题记壶(局部) 残高18厘米 底径11.9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流下腹部用釉下褐彩书写“悬
- 韩择木《南川县主墓志》 唐天宝十一年(752)立,志文二十一行,满行二十三字,楷书。此志无盖,志石方形,高、宽均六十一厘米。赵楚宾撰,韩
- 【释文】神仙起居法。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痛快时,两手肠下踞,踞之澈膀腰,背拳摩肾部,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压频,画夜无穷
- 清拓《兰亭八柱帖》褚遂良摹兰亭序,木面。乌金精拓,刻拓俱佳,经折装,半开纵29.8厘米,横17.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