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隋唐>>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彩版书法欣赏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彩版

作者:柳公权 书体:楷书 2018-07-20 19:03:51

标签: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彩版

柳公权楷书《神策军碑》宋拓彩版

柳公权《神策军碑》楷书,唐崔铉撰文,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本,北宋拓本

《神策军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唐武宗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于皇宫禁地,崔铉撰文,柳公权书。这些宋代拓片也是在宋朝装订的,是目前幸存的唯一副本。据宋金石学家赵明诚《金石录》载:原拓本分装成上下两册,惜下册已佚,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唐会昌三年(843年),唐武宗李炎即位不久,当时如何修复与宦官的关系是摆在武宗面前的一个问题。唐朝自德宗之后,宦官掌管禁军——神策军,专权局面逐渐形成。此前,武宗之兄文宗曾命朝官谋划“甘露之变”,从而引发了朝官和宦官的激烈冲突,文宗也因此被宦官软禁。武宗是宦官仇士良所立。因此,武宗决定巡视左神策军,其用意在于向宦官示好,而仇士良也正好顺从圣意进而请求建立颂圣德碑以回应。神策军碑因此而立。

神策军碑的碑文记录了回鹘汗国灭亡及安辑没斯来降等事,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此碑由翰林学士承旨崔铉撰文,集贤院学士判院事柳公权书写,更增添了此碑的艺术价值。柳公权书写的碑文,其书法结构严整,充分体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加之此碑刻工精良,拓本与真迹无异,故后世奉为柳书代表作。

依惯例,此碑拓本曾颁赐群臣,但流传不广。原碑大约毁于唐末战火,后世也便无从传拓了,至今仅有国家图书馆现存的孤本传世。北宋末期,赵明诚在《金石录》中曾著录有一种分装两册的《神策军碑》拓本,这与国图馆藏恰好相同。因此,历来猜测此本曾经由赵明诚、李清照伉俪珍藏。遥想当年承平之日,赵明诚、李清照以诗书、金石自娱,摩挲赏玩的珍品中也有这件《神策军碑》拓本,真是令人神往不已。

赵氏收藏经靖康战火而损失大半,劫余又流入权势之家。国家图书馆珍藏此拓首有“秋壑图书”朱文印,后有“封”字朱文印,知为南宋权臣贾似道所藏;后贾氏家产查抄入官,此拓成为南宋皇室藏品。今拓本为宋代内库装裱,大约重装于此时。元朝灭宋,归翰林国史院,钤有“翰林国史院官书”楷书朱文印。明代洪武六年收入内库,拓本末题有“洪武六年闰十一月十八日收”泥金小字一行。不久朱元璋赐给其子晋王朱棡,故首尾皆有“晋府书画之印”、“晋府图书”朱文印。明末,归大收藏家孙承泽。清代又经梁清标、安岐、张蓉舫、陈介祺等递藏。民国经蒋祖诒、陈仁涛、谭敬、陈澄中等名人收藏。一九四九年,陈澄中夫妇携此本及其他珍贵藏书定居香港。一九六五年,在周总理亲自过问下政府以重金将其购回,入藏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

此拓原本上下两册,不知何时失去下册。清乾隆时安岐《墨缘汇观》记载上册尚全,原有56页。至清末陈介祺后人转让此拓时,发现第42页之后丢失两页,仅余54页。民国时,经南方著名藏书家陈澄中收藏。1949年,陈澄中夫妇携部分珍贵藏书定居香港。两年后,传言陈氏将出售藏书,并有日本人意欲收购的消息。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获悉后,决定不惜重金将这批珍贵古籍购回,当即通过香港《大公报》费彝民社长和收藏家徐伯郊会同国家图书馆版本目录学专家赵万里与陈氏洽商,直到1965年成功地购回了“郇斋”所藏的善本,入藏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其中就有《神策军碑》。

原碑早毁,国家图书馆藏此北宋拓本虽为残帙,实为传世孤本,亦为本次出版所据。册中有元代至清代著名书法家、收藏家鲜于枢、孙承泽、姚元之等人题记,钤“金匮堂精鉴玺”“翰林国史院官书”“晋府书画之印”“安仪周家珍藏”“仁涛”“北平孙氏”等印数十方。

注:此本含拓片 54 页,每页 34 × 23 厘米。 文本区 26.5 x 15.5 厘米。

释文附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柳公权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柳公权书法欣赏:

猜你喜欢:

  • 《巩宾墓志》,也称《巩宾暨妻陈氏墓志》,全称《周骠骑将军右光禄大夫云阳县开国男巩君墓志铭》。撰书不祥。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十月始
  • 《十五日帖》 传为张芝之作,或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作品,是一帖难得的草书墨迹。
  • 柳公权《太上老君常清净经》 楷书 《太上老君常清净经》,书法介于柳楷与王羲之小楷之间,结体用笔杂于两者
  • 浙江省博物馆藏宋拓忠义堂法帖:颜真卿行草书《裴将军诗》 ,又称《送裴将军北伐诗卷》《裴将军诗》在书法艺术角度上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
  • 《苏慈墓志》即《苏孝慈墓志》,孝慈乃苏慈之字。隋文帝仁寿三年(603)立石,此志计三十七行,每行三十七字,于光绪十四年(1888)在陕西
  • 全称《大唐皇帝等慈寺之碑》。唐颜师古撰。无书人姓名。无立碑年月。宋赵明诚《金石录》认为成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清王昶《金石萃编》
  • 颜真卿《蔡明远帖邹游帖》 拓本 选自《忠义堂帖》 浙江省博物馆藏 颜真卿《蔡明远帖》 拓本。行书,信札。35
  • 青釉褐彩“春水春池满”诗文壶 高19厘米 口径9.2厘米 底径10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    喇叭口,瓜棱腹,多棱短流,平
  • 柳公权《魏谟先庙碑》墨拓 唐大中6年(852)11月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唐宣宗大中6年11月,崔绚撰文,柳公权正书并篆额。
  • 唐李隆基《纪太山铭》刻石,又称唐摩崖,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摩崖高12.3米,宽5.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