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吴光墓志》民国拓本(2)
作者:不详 书体:魏碑 2016-03-23 12:37:49
标签:北碑,魏碑,吴光墓志
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一些点画,外形呈弧状,曲折有致,笔形丰满。一些撇画、捺画,也是写得玲珑秀逸,款款含情。
谁又能说魏碑不温柔呢?
那是未见风流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北碑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王献之《余杭帖》(又称《触事帖》)拓本。行书。六行,五十一字。入刻《淳化阁帖》卷九。 释文:獻之白:思戀觸事彌至。獻
- 【释文】茫茫上天 降祚为汉 作基开业 人神攸赞 五曜宵映 素灵夜叹 皇运未授 万宝增焕 历纪十二 天命中易 西戎不顺 东夷构逆 乃命
- 【释文】以?有此事比与卿共事每思不以法然欲不可长王羲之《此事帖》,摹本,纸本。3行,20字。草书。铜山张伯英藏。《此事帖》三行二
- 《郑文公碑下碑》初拓本《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了纪念
- 王羲之《伏想清和帖》,拓本,七行,五十八宁,草书,又名《清和帖》,7行,58字。 此帖当写於永和十二年十一二月间。亦收刻於《大观
-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共二千四百余
- 王羲之草书《适太常帖》,拓本,五行,四十一字。《宣和书谱》定名为《太常司州帖》。此帖是王羲之尺牍中涉及时人最多的一件。计有太常、司州
- 《佛遗教经》,全称《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佛教经名,内容为释迦牟尼临终时对弟子所作的教诫。后秦译。此帖文后有“永和十三年六月
- 1.《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记》(公元498年)《始平公造像记》本是附属於佛龛的题记,全称为《比
- 《王兴之夫妇墓志》 东晋永和四年(348)十月刻释文:君讳兴之,字稚陋。琅耶临沂都乡南仁里。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