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书法字典>> 历代书法>> 魏晋>> 北魏楷书《郑文公碑下碑》(53)书法欣赏

北魏楷书《郑文公碑下碑》(53)

作者:不详 书体:楷书 2017-05-14 12:11:31

标签:北魏,楷书,郑文公碑,下碑

北魏楷书《郑文公碑下碑》

北魏楷书《郑文公碑下碑》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北魏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王献之《愿余帖》,草书,拓本释文:愿余上下安和。知婢日夕疏,慰意。育故羸,悬心。倪比健也。适奉永嘉去月十一日动静,故常患
  • 解伯达造像记拓片 全称《司马解伯达造像记》。北魏太和间刻,正书。在古阳洞北壁。正书,14行,其中6,7,8行,一行3字,余皆一行5
  • 魏晋时代隶书刻石《杨骏残志》,因碑残而名不显。该志出土于洛阳,原高50厘米,宽53厘米,已残。《晋书》的相关传记中仅云杨骏为弘农华阴
  •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记》。北魏太和二十年(498)刻于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是著名的魏碑代表作《龙门二十
  • 【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鸭头丸帖,行草,摹本。王献之书。绢本,纵二六·一厘米,横二六·九厘米。二行,十字。
  • 王羲之草书《独坐帖》,4行,35字。《独坐帖》释文:知彼乃爾。切切!汝乃獨坐,但有憂邑。懸遠,不能得遣人。且吾無復久意,果去,當南視
  • 《黄庭经》和《乐毅论》是王羲之小楷代表作品。《黄庭经》末署“永和十二年(356)五月”,大约在写兰亭集序之后三年,现在留传的只是后世的摹
  • 《王基碑》,全称《东武侯王基碑》。三国魏隶书碑刻。景元二年立于洛阳。清乾隆初年出土于洛阳城北十五里,后移城中,嵌明德中学壁间。碑石仅存下半。
  • 《天发神谶碑》三国吳天璽元年(276年)刻,是吳最後一位君主孫皓因天降符瑞而立碑紀功。原碑刻於江寧天喜寺,後移籌思亭,又移尊經閣、縣學。宋時
  •  王羲之书《司州帖》,榻本,八行,四十四字。草书,南京大学藏翁方纲宋拓本。 此帖所述,当与王胡之相关。王胡之曾被朝廷任命为西中郎将

评论

发表评论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历代书法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