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元苌墓志》
作者:不详 书体:楷书 2017-06-16 09:01:08
标签:北魏,元苌墓志
洛阳邙山地区为北魏皇室的墓葬地,曾先后出土过大批墓志。这些墓志的最大特点便是书体已是成熟的楷书,形体为斜画紧结;风格隽雅典丽,遒健庄重;笔法成熟,韵味涵泳;文体规范,书刻皆精,代表了当时主流书风的审美取向,为后来楷书的走向奠定了基础。 二0O二年出土于河南济源的北魏《元苌墓志》,即属于当时主流书风的一方楷书墓志。该墓志刻于北魏熙平二年,其书风与同一时期的“邙山体”风格相一致,显不出尚雅重法的总体趋势。这种主流书风在北方有着广泛的影响,明显地走向了雅化,与平城时期的北魏楷书相比,由质变文,由朴变精,由拙变巧,由俗变雅,走向了高度成熟。
《元苌墓志》全称为《魏故侍中镇北大将军定州刺史松滋成公元君墓志铭》。志石高、宽各七十九厘米,楷书,计二十六行,满行二十六字,共六百六十四字。属于书刻皆精一类,刀法细腻精微,加之出土不久,保存完好,文字刀口清晰如新发于硎,有利于我们在临习中“透过刀法看笔法”,作纸上书写的笔法还原。《元苌墓志》风格遒丽华滋,端庄丰腴;用笔方圆兼备,线形明朗,起收有度,转折兼用;结体茂密严谨,因字成形,重心沉稳,以横取势;韵高律严,形端神奕,落落大方,颇具庙堂之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北魏书法,可方便查询。
0
纠错
猜你喜欢:
- 此本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小楷道德经,有褚遂良跋的一个拓本。关于这篇书法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王羲之有他特殊的癖好。王羲之喜欢白鹅,传说也与
- 钟繇书于魏黄初二年(221),楷书,书时钟繇已七十高龄。此表内容为推荐旧臣关内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迹本于1860年
- 《元珽妻穆玉容墓志》北魏神龟二年(519年)刻,全名《魏轻车将军太尉中兵参军元珽妻穆夫人墓志铭》,共二十行,每行二十个字,一九二二年
- 王羲之《瞻近龙保帖》(唐人临本)。纸本,纵二五厘米 横三七·五厘米。草书。英国大英图书馆藏。释文:[瞻近无缘省]告但有
- 魏灵藏造像记拓片 龙门二十品《魏灵藏造像记》全称《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题记楷书十行,行二十三字。有额,楷书三行九字,额中间竖
- 【释文】八月五日告渊、朗、廓、攸、靖、玄、允等。何图酷祸暴集,中郎奄至逝没。哀痛崩恸,五情破裂,不自堪忍,当奈何,当复奈何。汝等哀慕断绝
- 《崔鸿墓志》,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刊。青石质,正方形,边长八十二厘米。志文魏书,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有盖,盝顶形,
- 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将孝女曹娥投江救父事迹,上报朝廷,旌为孝女,并迁墓建庙(今址),又为她立碑。度尚先命县吏魏朗
- 东晋王洽《手札》,草书。王洽(323-358),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他是宰相王导的第三子。历官至吴郡内史,征拜中书
- 《泰山经石峪》,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石刻,北齐天保间刻,刻于山东泰山斗母宫东此一公里山谷之溪床上。字径50厘米,字体介于隶楷之间,据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