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其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卷一百九十 集部四十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作者:纪昀等

○总集类五
△《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
康熙二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选,内阁学士徐乾学等奉敕编注。所录上起
《春秋左传》,下迨於宋,用真德秀《文章正宗》例。而睿鉴精深,别裁至当,
不同德秀之拘迂。名物训诂,各有笺释,用李善注《文选》例。而考证明确,详
略得宜,不同善之烦碎。每篇各有评点,用楼昉《古文标注》例。而批导窾要,
阐发精微,不同昉之简略。备载前人评语,用王霆震《古文集成》例。而蒐罗赅
备,去取谨严,不同霆震之芜杂。诸臣附论,各列其名,用五臣注《文选》例。
而夙承圣训,语见根源,不同五臣之疏陋。至於甲乙品题,亲挥奎藻,别百家之
工拙,穷三准之精微,则自有总集以来,历代帝王未闻斯著,无可援以为例者。
盖圣人之心无不通,圣人之道无不备。非惟功隆德盛,上轶唐虞,即乙鉴之馀,
品题文艺,亦词苑之金桴,儒林之玉律也。虽帝尧之焕乎文章,何以加哉!
△《御定全唐诗》·九百卷
康熙四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诗莫备於唐。然自北宋以来,但有选录之
总集,而无辑一代之诗共为一集者。明海盐胡震亨《唐音统签》始,蒐罗成帙,
粗见规模,然尚多所舛漏。是编禀承圣训,以震亨书为稿本,而益以内府所藏
《全唐诗》集。又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之所载,补苴所遗,凡得诗四万
八千九百馀首,作者二千二百馀人,冠以帝王、后妃,次以乐章、乐府,殿以联
句、逸句、名媛、僧道、外国、仙神、鬼怪、谐谑及诸杂体。其馀皆以作者先后
为次,而以补遗六卷、词十二卷别缀於末。网罗赅备,细大不遗。然如《册府元
龟》所载唐高祖《赐秦王诗》,则考订其伪托。又旧以六朝人误作唐人者,如陈
昭仪、沈氏、卫敬瑜妻之类;以六朝人讹其姓名误为唐人者,如杨慎即陈阳慎、
沈烟即陈沈炯之类;以六朝诗误入唐诗者,如吴均《妾安所居》、刘孝胜《武陵
深行》误作曹邺,薛道衡《昔昔盐》误作刘长卿之类;唐诗之误以诗题为姓名者,
如上官仪《高密公主輓词》作《高密诗》、王维《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作
《慕容承诗》之类,亦并釐正。《唐音统签》收道家章咒、释氏偈颂多至二十八
卷,本非诗歌之体,伤於冗杂者,咸为删削。义例乃极谨严。至於字句之异同,
篇章之互见,根据诸本,一一校注,尤为周密。得此一编,而唐诗之源流正变,
始末釐然。自有总集以来,更无如是之既博且精者矣。
△《御定全金诗》·七十四卷
康熙五十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宋自南渡以后,议论多而事功少,道学盛而
文章衰。中原文献,实并入於金。特北人质朴,性不近名,不似江左胜流,动刊
梨枣,迨汝阳版荡,散佚遂多。元好问撰《中州集》,掇拾畸零,得诗一千九百
八十馀首,作者二百四十馀人,并乐府釐为十一卷。每人各以小传述其轶事,颇
为详悉。然好问之意,在於借诗以存史,故於诗不甚求全,所录未能赅备。郭元
釪因取好问原本,重为葺缀,所增之人,视旧加倍。所增之诗,视旧三倍。仍
存好问之小传,而取刘祁《归潜志》以拾其遗,别题曰补。又杂取《金史》及诸
家文集说部,以备考核,别题曰附。元釪有所论说,亦附见焉。金源一代之歌
咏,彬彬乎备矣。书成奏进,仰蒙圣祖仁皇帝制序刊行。伏读序文,知是编薈粹
排纂,实经御笔。而目录之首,犹题臣郭元釪补缉一条。大圣人善与人同,一
长必录之盛心,尤足以昭示千古也。
△《御定四朝诗》·三百一十二卷
康熙四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右庶子张豫章等奉敕编次。凡宋诗七十八
卷,作者八百八十二人。金诗二十五卷,作者三百二十一人。元诗八十一卷,作
者一千一百九十七人。明诗一百二十八卷,作者三千四百人。每代之前,各详叙
作者之爵里。其诗则首帝制,次四言,次乐府歌行,次古体,次律诗,次绝句,
次六言,次杂言。以体分编。唐诗至五代而衰,至宋初而未振。王禹偁初学白居
易,如古文之有柳穆,明而未融;杨亿等倡西昆体,流布一时。欧阳修、梅尧臣
始变旧格,苏轼、黄庭坚益出新意,宋诗於时为极盛。南渡以后,《击壤集》一
派参错并行,迁流至於四灵、江湖二派,遂弊极而不复焉。金人奄有中原,故诗
格多沿元祐,迨其末造,国运与宋同衰,诗道乃较宋为独盛。元好问自题《中州
集后诗》曰:“邺下曹刘气侭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
侬得锦袍。”岂虚语乎!有元一代,作者云兴,虞、杨、范、揭以下,指不胜屈。
而末叶争趋绮丽,乃类小词。杨维桢负其才气,破崖岸而为之,风气一新,然讫
不能返诸古也。明诗总杂,门户多岐,约而论之,高启诸人为极盛。洪熙、宣德
以后,体参台阁,风雅渐微。李东阳稍稍振之,而北地、信阳已崛起与争,诗体
遂变。后再变而gong6*安,三变而竟陵,淫哇竞作,明祚遂终。大抵四朝各有其盛衰,
其作者亦互有长短。而七百馀年之中,著作浩繁,虽博识通儒,亦无从遍观遗集。
至於澄汰沙砾,披检精英,合四朝而为一巨帙,势更有所不能矣。我国家稽古右
文,石渠天禄之藏,既逾前代;我圣祖仁皇帝游心风雅,典学维勤,乙览之馀,
咸无遗照。用能别裁得失,勒著鸿编,非惟四朝作者,得睿鉴而表章。即读者沿
波以得奇,於诗家正变源流,亦一一识其门径。圣人之嘉惠儒林者,宁浅鲜欤?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四百八十六卷
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自《艺文类聚》、《初学记》,始以咏物
之诗分隶各类。后宋绶、蒲积中有《岁时杂咏》,专收节序之篇。陈景沂有《全
芳备祖》,惟采草木之什,未有蒐合遗篇,包括历代,分门列目,共为一总集者。
明华亭张之象始有《古诗类苑》、《唐诗类苑》两集,然亦多以人事分编,不专
於咏物。其全辑咏物之诗者,实始自是编。所录上起古初,下讫明代,凡四百八
十六类。又附见者四十九类。诸体咸备,庶汇毕陈,洋洋乎词苑之大观也。夫鸟
兽草木,学诗者资其多识,孔门之训也。郭璞作《山海经赞》、戴凯之作《竹谱》、
宋祁作《益部方物略记》,并以韵语叙物产,岂非以谐诸声律,易於记诵欤?学
者坐讽一编,而周知万品,是以摛文而兼博物之功也。至於借题以托比、触目以
起兴,美刺法戒,继轨风人,又不止《尔雅》之注虫鱼矣。知圣人随事寓教,嘉
惠艺林者深也。原本未标卷第,惟分六十四册,篇页稍繁。今依类分析,编为四
百八十六卷。
△《御定题画诗》·一百二十卷
康熙四十六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裒合题画之诗共为一集者,始於宋之孙绍
远。然书止八卷,所录仅唐、宋之作,未为赅备。所分二十六门,义例亦未能尽
协。自是以来,论书画者,如无名氏之《铁网珊瑚》(案《铁网珊瑚》旧误称朱
存理作,今已订正。语详本条之下)、郁逢庆之《书画题跋记》、张丑之《清河
书画舫真迹日录》、汪砢玉之《珊瑚网》、孙承泽之《庚子销夏记》、吴其贞
《书画记》、高士奇之《江邨销夏录》、卞永誉之《书画汇考》,所录皆题跋
为多,诗句仅附见其一二。即御定《佩文斋书画谱》,与此书同时并纂,亦不立
题咏一门。臣等窃以管蠡之见,窥测高深,或以古人题画者多,题书者少,卷帙
既虑偏枯。又《书画谱》为卷一百,而此书篇什繁富,为卷一百二十,如并为一
编,则末大於本,亦未协体例。是以分命廷臣,各为编校欤?集中所录,凡诗八
千九百六十二首,分为三十门。如树石别於山水,名胜亦别於山水,古迹别於名
胜,古像别於写真,渔樵、耕织、牧养别於闲適,兰竹、禾麦、蔬果别於花卉,
配隶俱有条理。末为人事、杂题二类,包举亦为简括。较诸孙氏旧编,实博而有
要。披览之馀,觉名物典故,有资考证;鸿篇巨制,有益文章。即山川景物,开
卷如逢。鱼鸟留连、烟云供养,亦足以悦性怡情。及恭读御制序文,则谓不逾几
席,而得流观山川险易之形;近在目前,而可考镜往代留遗之迹。以至农耕蚕织,
纤悉必具;鸡犬桑麻,宛然如睹。庶几与昔人《豳风》、《无逸》之图,有互相
发明者焉。益知圣人之心,即物寓道,所见者大,又不徒作艺事观焉。
△《御定历代赋汇》·一百四十卷、《外集》·二十卷、《逸句》·二卷、
《补遗》·二十二卷
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定。赋虽古诗之流,然自屈、宋以来,即与诗
别体。自汉迄宋,文质递变,格律日新。元祝尧作《古赋辨体》,於源流正变,
言之详矣。至於历代鸿篇,则不能备载。明人作《赋苑》,近人作《赋格》,均
千百之中录存十一,未能赅备无遗也。是编所录,上起周末,下讫明季,以有关
於经济学问者为正集,分三十类,计三千四十二篇。其劳人思妇、哀怨穷愁、畸
士幽人、放言任达者,别为外集,分八类,计四百二十三篇。旁及佚文坠简、片
语单词见於诸书所引者,碎璧零玑,亦多资考证。裒为逸句二卷,计一百一十七
篇。又书成之后,补遗三百六十九篇,散附逸句五十篇。二千馀年体物之作,散
在艺林者,耳目所及,亦约略备焉。扬雄有言:“能读千赋则能赋。”是编且四
倍之。学者沿波得奇,於以黼黻太平,润色鸿业,亦足和声鸣盛矣。
△《御选唐诗》·三十二卷、《附录》·三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其注释则命诸臣编录,而取断於睿裁。诗
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撰录总集者,或得其性情之所近,或因乎风气之
所趋,随所撰录,无不可各成一家。故元结尚古淡,《箧中集》所录皆古淡;令
狐楚尚富赡,《御览诗》所录皆富赡;方回尚生拗,《瀛奎律髓》所录即多生拗
之篇;元好问尚高华,《唐诗鼓吹》所录即多高华之制。盖求诗於唐,如求材於
山海,随取皆给。而所取之当否,则如影随形,各肖其人之学识。自明以来,诗
派屡变,论唐诗者亦屡变,大抵各持偏见,未协中声。惟我圣祖仁皇帝,学迈百
王,理研四始,奎章宏富,足以陶铸三唐。故辨别瑕瑜,如居高视下,坐照纤微。
既命编《全唐诗》九百卷,以穷其源流。复亲标甲乙,撰录此编,以正其轨范,
博收约取,漉液镕精。譬诸古诗三千,本里闾谣唱,一经尼山之删定,遂列诸六
籍,与日月齐悬矣。诗中注释,每名氏之下详其爵里,以为论世之资。每句之下
各徵所用故实,与名物训诂,如李善注《文选》之例。至作者之意,则使人涵泳
而自得,尤足砭自宋以来说唐诗者穿凿附会之失焉。
△《御定千叟宴诗》·四卷
康熙六十一年奉敕编。钦惟圣祖仁皇帝昌运膺图,冲龄践祚,削平三蘖,砥
属四瀛。圣德懋其缉熙,神功昭乎启佑。用能钦崇永保,无逸延年,寿考康强,
符薄海无疆之祝。而深仁厚泽,涵育庞洪,啿々春祺,桐生茂豫。所谓皇建
其有极,敛五福用敷,锡厥庶民,验以箕畴,允符古义。是以平格之瑞,翊运者
咸登;淳固之气,饮和者靡算。鲐背黄发,骈联相属,既俯允臣民之请,肇举
万寿盛典。欢心普洽,陬澨嵩呼,业已恭勒鸿编,昭垂弈禩。复诏举高年,宏
开嘉宴,申延洪之庆,表仁寿之徵。酒醴笙簧,赓歌飏拜,彬彬焉、郁郁焉,自
摄提合雒以来,未有如斯之盛也。爰命裒集诗篇,通为一集。首以圣制,与伊耆
神人畅曲旷代齐光;继以群臣和章,与周京天保诸什雅音接响。其馀诸作,亦与
《豳风》称觥之文、尧民击壤之咏,后先一轨焉。伏而读之,如华鲸奏威,凤仪
铿震,耀八音会而五色彰也。化国之日舒以长,盛世之音安以乐,具见於斯。允
宜袭琅函而贮石渠矣。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乾隆三年御定。明茅坤尝取韩、柳、欧、苏、曾、王之文,以编唐宋八家文
钞,国朝储欣增李翱、孙樵为十家。皇上以欣所去取,尚未尽协,所评论亦或未
允。乃指授儒臣,定为此集。其文有经圣祖仁皇帝御评者,以黄色恭书篇首。皇
上御评则朱书篇后。至前人评跋有所发明,及姓名事迹有资考证者,亦各以紫色
绿色分系於末。考唐之文体,变於韩愈,而柳宗元以下和之。宋之文体,变於欧
阳修,而苏洵以下和之。愈与崔立之书,深病场屋之作。修知贡举,亦黜刘几等,
以挽回风气。则八家之所论著,其不为程试计可知也。茅坤所录,大抵以八比法
说之。储欣虽以便於举业讥坤,而核其所论,亦相去不能分寸。夫能为八比者,
其源必出於古文,自明以来,历历可数。坤与欣即古文以讲八比,未始非探本之
论。然论八比而沿溯古文,为八比之正脉。论古文而专为八比设,则非古文之正
脉。此如场屋策论以能根柢经史者为上,操文柄者亦必以能根柢经史与否定其甲
乙。至讲经评史,而专备策论之用,则其经不足为经学,其史不足为史学。茅坤、
储欣之评八家,適类於是。得我皇上表章古学,示所折衷,乙览之馀,亲为甄择,
其上者足以明理载道,经世致用;其次者亦有关法戒,不为空言。其上者矩矱六
籍,其次者波澜意度,亦出入於周秦、两汉诸家。至於品题考辨,疏通证明,无
不抉摘精微,研穷窔奥。盖唐宋之文以十家标其宗,十家之文经睿裁而括其要矣。
茅坤等管蠡之见,乌足仰测圣人之权衡哉。
△《御选唐宋诗醇》·四十七卷
乾隆十五年御定。凡唐诗四家:曰李白、曰杜甫、曰白居易、曰韩愈。宋诗
二家:曰苏轼、曰陆游。诗至唐而极其盛,至宋而极其变。盛极或伏其衰,变极
或失其正。亦惟两代之诗最为总杂,於其中通评甲乙,要当以此六家为大宗。盖
李白源出《离骚》,而才华超妙,为唐人第一;杜甫源出於《国风》、二雅,而
性情真挚,亦为唐人第一。自是而外,平易而最近乎情者,无过白居易;奇创而
不诡於理者,无过韩愈。录此四集,已足包括众长。至於北宋之诗,苏、黄并骛;
南宋之诗,范、陆齐名。然江西宗派,实变化於韩、杜之间。既录杜、韩,可无
庸复见。《石湖集》篇什无多,才力识解亦均不能出《剑南集》上,既举白以概
元,自当存陆而删范。权衡至当,洵千古之定评矣。考国朝诸家选本,惟王士祯
书最为学者所传。其古诗选,五言不录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陆游,七言
不录白居易,已自为一家之言。至《唐贤三昧集》,非惟白居易、韩愈皆所不载,
即李白、杜甫亦一字不登。盖明诗摹拟之弊,极於太仓、历城;纤佻之弊,极於
gong6*安、竟陵。物穷则变,故国初多以宋诗为宗。宋诗又弊,士祯乃持严羽馀论,
倡神韵之说以救之。故其推为极轨者,惟王、孟、韦、柳诸家。然诗三百篇,尼
山所定,其论诗一则谓归於温柔敦厚,一则谓可以兴观群怨。原非以品题泉石,
摹绘烟霞,洎乎畸士逸人,各标幽赏,乃别为山水清音,实诗之一体,不足以尽
诗之全也。宋人惟不解温柔敦厚之义,故意言并尽,流而为钝根。士祯又不究兴
观群怨之原,故光景流连,变而为虚响。各明一义,遂各倚一偏。论甘忌辛,是
丹非素,其斯之谓欤?兹逢我皇上圣学高深,精研六义,以孔门删定之旨,品评
作者,定此六家,乃共识风雅之正轨。臣等循环雒诵,实深为诗教幸,不但为六
家幸也。
△《皇清文颖》·一百二十四卷
康熙中,圣祖仁皇帝诏大学士陈廷敬编录,未竟。世宗宪皇帝复诏续辑,以
卷帙浩博,亦未即蒇功。我皇上申命廷臣,乃断自乾隆甲子以前,排纂成帙,冠
以列圣宸章。皇上御制二十四卷,次为诸臣之作一百卷。伏考总集之兴,远从西
晋,其以当代帝王诏辑当代之文者不少概见。今世所传,惟唐令狐楚《御览诗》
奉宪宗之命,宋吕祖谦《文鉴》奉孝宗之命尔。然楚所录者佳篇多所漏略,祖谦
所录者众论颇有异同。固由时代太近,别择为难,亦由其时为之君者不足以折衷
群言,故或独任一人之偏见,或莫决众口之交譁也。我国家定鼎之初,人心返
朴,已尽变前朝纤仄之体。故顺治以来,浑浑噩噩,皆开国元音。康熙六十一年
中,太和翔洽,经术昌明,士大夫文采风流,交相照映。作者大都沉博绝丽,驰
骤古今。雍正十三年中,累洽重熙,和声鸣盛。作者率舂容大雅,沨沨乎治
世之音。我皇上御极之初,肇举词科,人文蔚起,治经者多以考证之功,研求古
义;摛文者亦多以根柢之学,抒发鸿裁。佩实衔华,迄今尚蒸蒸日上,一代之著
作,本足凌轹古人。又恭逢我世祖章皇帝、圣祖仁皇帝、世宗宪皇帝,聪明天亶,
制作日新。我皇上复游心藻府,焕著尧文,足以陶铸群才,权衡众艺。譬诸伏羲
端策而演卦,则谶纬小术不敢侈其谈;虞舜拊石而鸣韶,则弦管繁声不敢奏於侧。
故司事之臣,其难其慎,几三十载而后能排纂奏御,上请睿裁。迄今披检鸿篇,
仰见国家文治之盛,与皇上圣鉴之明,均轶千古。俯视令狐楚、吕祖谦书,不犹
日月之於爝火哉。
△《钦定四书文》·四十一卷
乾隆元年,内阁学士方苞奉敕编《明文》。凡四集:曰化治文、曰正嘉文、
曰隆万文、曰启祯文。而国朝文别为一集,每篇皆抉其精要,评骘於后。卷首恭
载谕旨,次为苞奏摺,又次为凡例八则,亦苞所述,以发明持择之旨。盖经义始
於宋,《宋文鉴》中所载张才叔《自靖人自献於先王》一篇,即当时程试之作也。
元延祐中,兼以经义、经疑试士。明洪武初,定科举法,亦兼用经疑。后乃专用
经义,其大旨以阐发理道为宗。厥后其法日密,其体日变,其弊亦遂日生。有明
二百馀年,自洪、永以迄化、治,风气初开,文多简朴。逮於正、嘉,号为极盛。
隆、万以机法为贵,渐趋佻巧,至於启、祯,警辟奇杰之气日胜,而驳杂不醇。
猖狂自恣者,亦遂错出於其间。於是启横议之风,长倾诐之习,文体盭而士习
弥坏,士习坏而国运亦随之矣。我国家景运聿新,乃反而归於正轨;列圣相承,
又皆谆谆以士习文风勤颁诰诫。我皇上复申明清真雅正之训。是编所录,一一仰
禀圣裁,大抵皆词达理醇,可以传世行远。承学之士,於前明诸集,可以考风格
之得失;於国朝之文,可以定趋向之指归。圣人之教思无穷,於是乎在,非徒示
以弋取科名之具也。故时文选本,汗牛充栋,今悉斥不录,惟恭录是编,以为士
林之标准。原本不分卷第,今约其篇帙,分为四十一卷焉。
△《钦定千叟宴诗》·三十六卷
乾隆五十五年,奉敕编。洪惟我皇上斟元陈枢,体乾行健,会归有极,德合
无疆。曼寿延洪,固预卜亿万斯年;康强逢吉,而品汇含生,得沐盛朝之涵育。
亦旉与盛长,百昌蕃秀,熙熙然弗异华胥。在廷绂佩,既多符君奭之铭,即蔀屋
茅檐,岁以百龄蒙赐者,春官之籍,亦缕指不能殚数。岂但东都耆旧,仅有潞公;
晋邑老人,惟传绛县而已哉?斯诚太平至治之徵也!昔我圣祖仁皇帝,以海甸承
平,咸登仁寿,曾以康熙壬寅诏开嘉宴,以千叟为名。我皇上扬烈觐光,克绳祖
武,岁乙巳正月六日亲临赐宴,式继前规。一时庞眉皓首,扶鸠杖瞻龙颜者,计
三千馀人。仍以千叟赐名,举成数也,亦循旧典也。燕饮欢洽,锡赉便蕃,睿藻
先颁,颂声竞作。儒臣排次成编,凡得三十六卷。既恭呈御览,剞劂颁行。谨恭
录入《四库全书》,以昭久道化成之盛美。夫草木滋荣,根柢盘深,人知草木之
滋生,不知天之功也;川岳流峙,亘古贞固,人知川岳之流峙,不知天之力也。
然则四海恬熙,高年耆耇,非臣民之自能寿,惟皇上之深仁厚泽,培养而致此寿。
此臣等所以拜手稽首,为圣人颂也。抑德侔天地者,寿亦必符於天地,臣等能勿
拜手稽首,为圣人祝哉?
△《明文海》·四百八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黄宗羲编。宗羲有《易学象数论》,已著录。宗羲於康熙乙卯以前,尝
选《明文案》二百卷。既复得昆山徐氏所藏明人文集,因更辑成是编。分体二十
有八,每体之中,又各为子目。赋之目至十有六,书之目至二十有七,序之目至
五,记之目至十有七,传之目至二十,墓文之目至十有三。分类殊为繁碎,又颇
错互不伦。如议已别立一门,而奏疏内复出此体;既立诸体文一门,而却巧、瘗
笔、放雀诸篇复别为一类。而止目为文,尤为无谓。他若书序、传记诸门,或析
学校、书院为二,或叙文苑於儒林之上,或列论文、论诗於讲学、议礼、议乐、
论史之前。编次糅杂,颇为后人所讥。考阎若璩《潜邱劄记》,辨此书体例,谓
必非黄先生所编,乃其子主一所为。若璩尝游宗羲之门,其说当为可据,盖晚年
未定之本也。明代文章,自何、李盛行,天下相率为沿袭剽窃之学。逮嘉、隆以
后,其弊益甚。宗羲之意,在於扫除摹拟,空所倚傍,以情至为宗。又欲使一代
典章人物,俱藉以考见大凡。故虽游戏小说家言,亦为兼收并采,不免失之泛滥。
然其蒐罗极富,所阅明人集几至二千馀家,如桑悦《北都》、《南都》二赋,朱
彝尊著《日下旧闻》时,搜讨未见,而宗羲得之以冠兹选。其他散失零落,赖此
以传者,尚复不少,亦可谓一代文章之渊薮。考明人著作者,当必以是编为极备
矣。其书卷帙繁重,传钞者希,此本犹其原稿。四百八十一及八十二卷内文十二
篇,有录无书,无可核补,今亦并仍之云。
△《二家诗选》·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士祯删录明徐祯卿、高叔嗣二人诗也。明自弘治以迄嘉靖,前后七子,
轨范略同。惟祯卿、叔嗣虽名列七子之中,而泊然於声华驰逐之外,其人品本高,
其诗亦上规陶、谢,下摹韦、柳,清微婉约,寄托遥深,於七子为别调。越一二
百年,李、何为众口所攻,而二人则物无异议。王世懋之所论,其言竟果验焉?
(语详苏门集条下。)岂非务外饰者所得浅,具内心者所造深乎?士祯之诗,实
沿其派,故合二人所作,简其菁华,编为此集。祯卿诗多取《迪功集》,其少年
之作见於外集、别集者,十不存一。叔嗣惟取其五言诗,其七言则阙焉。取所长
而弃所短,二人佳什,亦约略备於是矣。
△《唐贤三昧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士祯撰。士祯有《古欢录》,已著录。初,士祯少年,尝与其兄士禄
撰《神韵集》,见所作《居易录》中。然其书为人改窜,已非其旧。故晚定此编,
皆录盛唐之作。名曰《三昧》,取佛经自在义也。诗自太仓、历下以雄浑博丽为
主,其失也肤;gong6*安、竟陵以清新幽渺为宗,其失也诡。学者两途并穷,不得不
折而入宋,其弊也滞而不灵,直而好尽,语录、史论,皆可成篇。於是士祯等重
申严羽之说,独主神韵以矫之。盖亦救弊补偏,各明一义。其后风流相尚,光景
流连,赵执信等遂复操二冯旧法,起而相争。所作《谈龙录》,排诋是书,不遗
馀力。其论虽非无见,然两说相济,其理乃全;殊途同归,未容偏废。今仍并录
存之,以除门户之见。又阎若璩《潜邱劄记》有《与赵执信书》,诋此集所录。
如张旭四绝句,本宋蔡襄诗,而误收。又诋其祖咏诗,误以京水为泾水;孟浩然
诗,误以涔阳为浔阳;王维诗,误以御亭为卸亭、蔡洲为蔡州;高適《燕歌行》,
误以渝关为榆关。全不讲於地理之学。引据精详,皆切中其病。然士祯自品诗格,
原不精於考证。若璩所云,不必为是集讳,亦不必为是集病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七卷(内府藏本)
国朝王士祯编。洪迈《唐人万首绝句》,务求盈数,踳驳至多。宋仓部郎
中福清林清之真父钞取其佳者,得七言一千二百八十首,五言一百五十六首,六
言十五首,勒为四卷,名曰《唐绝句选》,见於陈振孙《书录解题》。盖十分之
中,汰其八分有奇。然其书不传,无由知其善否。士祯此编,删存八百九十五首,
作者二百六十四人,更十分而取其一矣。其书成於康熙戊子,距士祯之没仅三年,
最为晚出。又当田居闲暇之时,得以从容校理,故较他选为精审。然其序谓以当
唐乐府,则不尽然。乐府主声不主词,其采诗入乐,亦不专取绝句。士祯此书,
实选词而非选声,无庸务为高论也。
△《明诗综》·一百卷(通行本)
国朝朱彝尊编。彝尊有《经义考》,已著录。明之诗派,始终三变。洪武开
国之初,人心浑朴,一洗元季之绮靡。作者各抒所长,无门户异同之见。永乐以
迄弘治,沿三杨台阁之体,务以舂容和雅,歌咏太平。其弊也冗沓肤廓,万喙一
音,形模徒具,兴象不存。是以正德、嘉靖、隆庆之间,李梦阳、何景明等崛起
於前,李攀龙、王世贞等奋发於后,以复古之说,递相唱和,导天下无读唐以后
书。天下响应,文体一新。七子之名,遂竟夺长沙之坛坫。渐久而摹拟剽窃,百
弊俱生,厌故趋新,别开蹊径。万历以后,gong6*安倡纤诡之音,竟陵标幽冷之趣,
幺弦侧调,嘈囋争鸣。佻巧荡乎人心,哀思关乎国运,而明社亦於是乎屋矣。大
抵二百七十年中,主盟者递相盛衰,偏袒者互相左右。诸家选本,亦遂皆坚持畛
域,各尊所闻。至钱谦益《列朝诗集》出,以记丑言伪之才,济以党同伐异之见,
逞其恩怨,颠倒是非,黑白混淆,无复公论。彝尊因众情之弗协,乃编纂此书,
以纠其谬。每人皆略叙始末,不横牵他事,巧肆讥弹。里贯之下,各备载诸家评
论,而以所作静志居诗话分附於后。虽隆、万以后,所收未免稍繁。然世远者篇
章易佚,时近者部帙多存。当亦随所见闻,不尽出於标榜。其所评品,亦颇持平。
於旧人私憎私爱之谈,往往多所匡正。六七十年以来,谦益之书久已澌灭无遗,
而彝尊此编,独为诗家所传诵,亦人心彝秉之公,有不知其然而然者矣。
△《宋诗钞》·一百六卷(内府藏本)
国朝吴之振编。之振有《黄叶村庄》诗集,已著录。是编以宋诗选本丛杂,
因蒐罗遗集,其得百家。其本无专集及有集而所选不满五首者,皆不录。每集之
首,系以小传,略如元好问《中州集》例。而品评考证,其文加详。盖明季诗派,
最为芜杂,其初厌太仓、历下之剽袭,一变而趋清新。其继又厌gong6*安、竟陵之纤
佻,一变而趋真朴。故国初诸家,颇以出入宋诗,矫钩棘涂饰之弊。之振是选,
即成於是时。以其人自为集,故甫刊一帙,即摹印行世。所传之本,往往多寡不
同。此本首录无书者,尚有刘弇、邓肃、黄榦、魏了翁、方逢辰、宋伯仁、冯时
行、岳珂、严羽、裘万顷、谢枋得、吕定、郑思肖、王柏、葛长庚、朱淑真十六
家。盖剞劂未竣,故竟无完帙也。近时曹廷栋病其未备,因又有《宋人百家诗存》
之刻,以补其阙,皆之振之所未录。然之振於遗集散佚之馀,创意蒐罗,使学者
得见两宋诗人之崖略,不可谓之无功。与廷栋之书互相补苴,相辅而行,固未可
偏废其一矣。
△《宋元诗会》·一百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陈焯编。焯字默公,桐城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兵部主事。是编裒辑宋、
元诸诗,自《云散录》零抄,或得诸山水图经,或得诸崖碑摩拓,以及市坊村塾、
道院禅宫、敝簏残蹄、穷极蒐求。积累岁时,成兹巨帙。凡九百馀家,每家名氏
之后,仿元好问《中州集》例,详其里居出处。正史之外,旁取志乘稗说,以补
订阙漏,其用心可谓勤矣。王士祯《香祖笔记》载:“甲子祭告南海时,岁杪抵
桐城,焯携是编相商,纵观竟日。”而不言其书之可否。今观其书,不载诸诗之
出处,犹明人著书旧格,其间网罗既富,亦不免於疏漏芜杂。然宋、元遗集,迄
今多已无传,焯能蒐辑散佚,存什一於千百,披沙简金,往往见宝,亦未尝不多
资考据也。
△《粤西诗载》·二十五卷、《粤西文载》·七十五卷、附《粤西丛载》·
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汪森编。森字晋贤,桐乡人。休宁籍,官桂林府通判。森在粤西,以舆
志阙略殊甚,考据难资。因取历代诗文有关斯地者,详搜博采,记录成帙。归田
后复借朱彝尊家藏书,薈萃订补,共成《诗载》二十四卷,附词一卷,《文载》
七十五卷。又以轶闻琐语可载於诗文者,更辑为《丛载》三十卷。其中如录谢朓
诗误为晋人;又唐郑愚、蔡京授岭南节度使二制,本《文苑英华》所引《玉堂遗
范》之文,初无撰人姓名,乃讹玉堂为王堂,颇有舛误。其志、传二门,多采黄
佐、苏濬之通志,亦殊挂漏。然其体例明整,所录碑版题咏,多采诸金石遗刻,
如宋何麟、曾元、曹师孔、鲁师道、石天岳诸作,皆志乘所未备。其《文载》中
所分山川、城郭、官署、学校、书院、宫室、桥梁、祠庙、军功、平蛮诸子目,
皆取其有关政体者。故於形势扼塞,控置得失,兴废利弊诸大端,纪录尤详。以
视《全蜀艺文志》,虽博赡不及,而体要殆为胜之。至《丛载》所分二十目,虽
颇近冗碎,而遗文轶事,多裨见闻,亦足以资考证。固未可以近於说部废之焉。
△《元诗选》·一百一十一卷(内府藏本)
国朝顾嗣立编。嗣立有《温飞卿诗注》,已著录。是选凡三集,每集之中,
又以十干分为十集。而所为癸集,实有录无书,故皆止於九集。盖其例以甲集至
壬集分编有集之人,以癸集总收零章断什、不成卷帙之作。其事浩繁,故欲为之
而未成也。所录自帝王别为卷首外,初集凡元好问以下一百家;二集所录,凡段
克己兄弟以下一百家;三集所录,凡麻革以下一百家。每人下各存原集之名,前
列小传,兼品其诗。虽去取不必尽当,而网罗浩博,一一采自本书,具见崖略,
非他家选本饾飣缀合者可比。有元一代之诗,要以此本为巨观矣。嗣立称所见元
人之集约四百馀家,方今诏采遗书,海内秘藏,大都辐辏,中间为嗣立所未见者,
固指不胜屈。而嗣立所见,今不著录者,亦往往而有。盖相距五六十年,隐者或
显,而存者亦或偶佚。残膏賸馥,转赖是集以传,正未可以不备为嫌也。
△《全唐诗录》·一百卷(编修徐天柱家藏本)
国朝徐倬编。倬有《蘋村类稿》,已著录。是编以唐诗卷帙浩繁,乃采撷菁
华,辑为一集。每人各附小传,又间附诗话、诗评,以备考证。康熙丙戌,恭逢
圣祖仁皇帝圣驾南巡,倬缮录进呈,得旨嘉奖。特由侍读擢礼部侍郎,以旌好学,
并御制序文,赐帑金刊版。儒臣荣遇,至今传焉。谨案御定《全唐诗》,用胡震
亨《统签》之例,或分体,或不分体,各因诸家原集,以存其旧。倬是编惟仙鬼
之诗仍不分体,馀皆以古体、今体分编。《全唐诗》以上官昭容、宋若昭姊妹列
帝后之后,倬则以长孙皇后、徐贤妃、江采蘋附於帝王,而以上官昭容等别入宫
闺。又联句随人类附,不另为门。韩愈《效玉川子月蚀》诗不入愈本集,而附於
卢仝诗下。香山九老诗不人自列名,而附於白居易诗下。体例与《全唐诗》亦殊。
盖《全唐诗》编纂成书在康熙四十六年丁亥,倬是书则先一年成。虽以全唐诗录
为名,实未见颁行之本,故编次稍有异同云。
△《甬上耆旧诗》·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胡文学编。其传则李邺嗣作也。文学有《疏稿》,邺嗣有《杲堂文钞》,
俱已著录。辑明州诗文者,宋有《鄞江集》,今已失传。王应麟《四明文献》集,
亦复佚阙。至明宋士之《四明雅集》二十家,戴鲸之续集六十家,张时彻之《四
明风雅》一百二十家,於作者采缀稍广,而源流未备。邺嗣尝撰《甬上耆旧传》,
纪其乡先哲行事颇详。文学因即其传中之人搜录遗诗,论定编次,而各以原传系
之。始自周文种、汉大黄公,终於明季诸家,凡四百三十人,得诗三千馀首,本
四十卷。甫授梓而文学即世,其子得迈因以前三十卷先刊行之。每卷之首,俱有
小序,略依其才品名位高下为次,使各以类从。而不尽以时代为断,於支派极为
详晰。中如宋袁燮之《絜斋集》、袁甫之《蒙斋集》,亡佚已久,今始得於《永
乐大典》中裒集成编。文学等固宜目所未睹,至楼钥《攻媿全集》,尚有遗本
流传,而仅据其选集钞存,亦为搜罗未至。然其体例精审,於部居州次之中,寓
论世知人之义。徵文考献,条理秩然,固非钓名悦俗,瓦砾杂陈者所得而相比矣。
△《槜李诗系》·四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季友撰。季友有《学古堂诗集》,已著录。是编辑嘉兴一郡之诗,自
汉、晋以迄本朝,凡缙绅、韦布、闺秀、方外、土著、流寓有吟咏传世者,皆录
之。而以仙鬼题咏、谣谚附焉。姓氏之下,又各为小传,略叙梗概。其山川、古
迹、土风、物产,亦间加附注,以备考据。初,明景泰中,嘉兴朱翰尝诠次洪、
永以来郡人之诗为《槜李英华》一书,所收不尽雅驯。崇祯末,秀水蒋之翘复续
为《槜李诗乘》。其卷帙之富,什倍英华,而遗稿散佚,遂无传本。季友此书,
踵二家之后,而更加详博。残章賸句,蒐访靡遗;捃摭之勤,殊为不苟。其间若
赵孟坚小传,沿山房随笔之误,以为卒於元时。吴镇没於至正间,与杨琏真伽时
代迥不相及,而谓杨发诸坟,不及镇墓。此类皆为疏於考核,然其甄综颇备,一
乡文献,亦有藉以足徵焉。
△《古文雅正》·十四卷(兵部尚书蔡新家藏本)
国朝蔡世远编。世远有《二希堂集》,已著录。是集选录自汉至元之文凡二
百三十六篇。前有自序曰:“名之曰雅正者,其辞雅,其理正也。”案诗《大雅》、
《小雅》及《尔雅》,古注疏皆训为正。然《史记·五帝本纪》称:“百家言黄
帝,其文不雅驯。”《司马相如传》称:“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顾野王
《玉篇》亦曰:“雅,仪也;娴,雅也。”是自汉以来,雅正已分两训,世远盖
用此义也。考总集之传,惟《文选》盛行於历代,残膏賸馥,沾溉无穷。然潘勖
《九锡》之文,阮籍《劝进》之笺,名教有乖,而简牍并列,君子恒讥焉。是雅
而不正也。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风雅》。其持论一准於理。而
藏弆之家,但充插架。固无人起而攻之,亦无人嗜而习之,岂非正而未雅欤?夫
乐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呕哑吟唱以为和;礼本於至敬,然九章五
采之不备,不能袒裼跪拜以为敬也。文质相辅,何以异兹?世远是集,以理为根
柢,而体杂语录者不登;以词为羽翼,而语伤浮艳者不录。刘勰所谓扶质立幹、
垂条结繁者,殆庶几焉。数十年传诵艺林,不虚也。或以姚铉删《文苑英华》为
《唐文粹》,骈体皆所不收,而此集有李谔《论文体书》、张说《宋公遗爱碑颂》
诸篇,似乎稍滥。不知散体之变骈体,犹古诗之变律诗,但当论其词义之是非,
不必论其格律之今古。杜甫一集,近体强半,论者不谓其格卑於古体也。独於文
则古文、四六判若鸿沟,是亦不充其类矣。兼收俪偶,正世远深明文章正变之故,
又何足为是集累乎?
△《鄱阳五家集》·十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史简编。简字文令,鄱阳人。是编辑其乡人之诗,自宋末至明初,凡五
家。一曰《芳洲集》三卷,黎廷瑞撰。廷瑞字祥仲,宋咸淳辛未进士,授迪功郎,
肇庆府司法参军。二曰《乐庵遗稿》二卷,吴存撰。存字仲退,延祐元年举於乡,
官至饶州路鄱阳县主簿。三曰《松巢漫稿》三卷,徐瑞撰。瑞字山玉,号松巢,
宋末元初人,尝为鄱邑书院山长。集末附其从子弢诗三十六首,曰《仰山集》,
四曰《寓斋诗集》二卷,叶兰撰。兰字楚庭,号醉渔,元太常寺礼仪院奉礼郎。
明太祖召之,投水死。末附叶德新先生仅存诗一卷。德新名懋,兰之父也,元时
官嘉兴路总管。五曰《春雨轩集》四卷,刘炳撰。所录以诗为主,间亦及诗馀及
赋。考五家之中,惟刘炳全集有传本,已著於录。其馀四家及所附录二家,则刊
本殊稀,颇赖此刻以存。其诗大都谐雅可诵,非夸饰风土、滥盈卷帙者比也。叶
懋为叶兰之父,而其诗附刻兰诗后,盖用《黄庭坚集》附刻《伐檀集》例,於义
未允。今移此卷於兰诗之前焉。
△《南宋杂事诗》·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沈嘉辙、吴焯、陈芝光、符曾、赵昱、厉鹗、赵信等同撰。鹗有《辽史
拾遗》,已著录。嘉辙字栾城,焯字尺凫,曾字幼鲁,皆钱塘人。芝光字蔚九,
昱字功千,信字意林,皆仁和人。七人之中,惟曾以荐举官至户部郎中,鹗以康
熙庚子举於乡,馀皆终於诸生。是书以其乡为南宋故都,故捃摭轶闻,每人各为
诗百首,而以所引典故注於每首之下。意主纪事,不在修词,故警句颇多,而牵
缀填砌之处亦复不少。然采据浩博,所引书几及千种,一字一句,悉有根柢。萃
说部之菁华,采词家之腴润。一代故实,巨细兼该,颇为有资於考证,盖不徒以
文章论矣。
△《宋百家诗存》·二十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曹庭栋编。廷栋有《易准》,已著录。初,吴之振辑《宋诗钞》,虽盛
行於世,然阙略尚多,且刊刻未竟,往往有录无书。庭栋因搜采遗佚,续为是编。
所录凡一百家,皆有本集传世者。始於魏野《东观集》,终於僧斯植《采芝集》。
贺铸本北宋末人,而升以弁首,置於魏野之前,自云少时所最爱。然选六朝诗者,
陶、谢不先於潘、陆,选唐诗者,李、杜不先於沈、宋,以甲乙而移时代,此庭
栋之创例,古所无也。其中如穆修以古文著,傅察以忠节传,林亦之、陈渊以道
学显,於诗家皆非当行。许棐、张至龙、施枢诸人载於江湖小集者,王士祯《居
易录》诋为概无足取者,亦皆录其寸长,不遗采择,虽别裁未必尽当,然宋人遗
集,徐乾学《传是楼》二十八家之本,朱彝尊《曝书亭》五十家之本,皆未刊刻,
辗转传钞,陶阴多误。其馀专集行世者,又各自为帙,未能汇合於一。庭栋裒辑
成编,以补吴之振书之阙。宋诗大略,已几备於此二集矣。
──右“总集类”一百六十五部,九千九百四十七卷,皆文渊阁著录。

猜你喜欢:

  • 《史记》 阳陵侯傅宽,以魏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横阳。从攻安阳、杠里,击赵贲军於开封,及击杨熊曲遇、阳武,斩首十二级,赐爵卿。从至霸上。沛公
  • 《宋史》 ◎忠义十 ○陈东 欧阳澈 马伸 吕祖俭 吕祖泰 杨宏中 华岳 邓若水 僧真宝 莫谦之 徐道明 陈东,
  • 《金史》 ◎礼七 ○社稷 贞元元年闰十二月,有司奏建社稷坛于上京。大定七年七月,又奏建坛于中都。社为制,其外四周为垣,南向开一神门
  • 《明史》 ○姚广孝 张玉(子輗軏 从子信) 朱能 邱福(李远 王忠 王聪 火真) 谭渊 王真 陈亨 (子懋 徐理 房
  • 《苏轼集》 ◎奏议十二首 【乞禁商旅过外国状】 元祐五年八月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检会杭州去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奏泉
  • 《复活》    "哦,怎么搞的?"谢基尼娜说."他在谈恋爱了,真的在谈恋爱了.嘿,西蒙松
  • 《韩非子》 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法治世之臣,功多者位尊,力极者赏厚,情尽者名立。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
  • 《清史稿》 额亦都 费英东(子索海、孙倭黑) 何和礼(子多积礼、和硕图、都类)安费扬古 扈尔汉 额亦都,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以赀雄
  • 《晋书》 ◎职官 《书》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所以奖导民萌,裁成庶政。《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执法在南宫之右,上相处端门之
  • 《水经注》 ○渐江水 斤江水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 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
  • 《复活》    包括玛丝洛娃在内的那批犯人定于三点钟从火车站出发.聂赫留朵夫想等他们从监狱里出来,跟他们一起到车站,就
  • 《黄帝内经素问》 ○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 《南史》 ○韦睿(兄纂 阐 睿子放 孙粲 放弟正 正子载 鼎 正弟棱 棱弟黯)裴邃(邃子之礼 兄子之高 之高弟之平 子忌
  • 《西游记》 却说三藏着妖精送出洞外,沙和尚近前问曰:“师父出来,师兄何在?”八戒道:“他有算计,必定贴换师父出来也。”三藏用手指着妖精道:“你师
  • 《新唐书》 ◎礼乐六 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蕃国主来朝,遣使者迎劳。前一日,守宫设次于馆门之外道右,南向。其日,使者就
  • 《尚书》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识其政事,作《武成》。 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越翼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 厥四月,哉生明,王
  • 《明史》 ◎成祖三 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思州苗平。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二月己酉,大阅。庚戌,
  • 《新唐书》 ◎选举志上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
  • 《格列佛游记》    作者由一只"慧"领到家中......关于房屋的描写......作者受到接待...
  • 《旧唐书》 ○桓彦范 敬晖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祖法嗣,雍王府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