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十二 志五十七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等
◎礼一(吉礼一)
自虞廷修五礼,兵休刑措。天秩虽简,鸿仪实容。沿及汉、唐,讫乎有明,
救敝兴雅,咸依为的。煌煌乎,上下隆杀以节之,吉凶哀乐以文之,庄恭诚敬以
赞之。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故群甿蒸
蒸,必以得此而后足於凭依,洵品汇之玑衡也。斟之酌之,损之益之,修明而讲
贯之,安见不可与三代同风!
世祖入关,顺命创制,规模闳远。顺治三年,诏礼臣参酌往制,勒成礼书,
为民轨则。圣祖岁御经筵,纂成日讲礼记解义,敷陈虽出群工,阐绎悉遵圣训。
高宗御定三礼义疏,网罗议礼家言,折衷至当,雅号钜制。若皇朝三通、大清会
典,其经纬礼律,尤见本原。
至於专书之最著者:一曰大清通礼,乾隆中撰成,道光年增修;一曰皇朝礼
器图式,曰祭器、曰仪器、曰冠服、曰乐器、曰卤簿、曰武备;一曰满洲祭神祭
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荜,崇祭天神暨群祀祖祢,意示从俭。凡所纪录,悉用国语、
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逮高宗时,依据清文,译成四卷。祭期、祭品、仪注、
祝辞。与夫口耳相传,或小有异同者,并加釐订,此国俗特殊之祀典也。德宗季
叶,设礼学馆,博选耆儒,将有所缀述。大例主用通礼,仿江永礼书例,增曲礼
一目。又仿宋太常因革礼例,增废礼、新礼二目,附后简。未及编订,而政变作
矣。
其祀典之可稽者,初循明旧,稍稍褒益之。堂子之祭,虽於古无徵,然昭假
天神,实近类祀。康熙间,以禁中祭上帝、大享殿合祀天地日月及群神、太庙阶
下合祭五祀非古制,诏除之。又罢禘祭,专行祫祭。高宗修雩祀,废八蜡,建两
郊坛宇,定坛庙祭器,举废一惟其宜。宣宗遗命罢郊配祔庙,文宗限以五祖三宗,
虑至深远。穆宗登遐,礼臣援奉先殿增龛座例,主升祔。议者病简略,然亦迫於
势之不容已耳。光绪间,依高宗濮说辨,称醇亲王为本生考,立庙别邸,祀以天
子礼。恩义兼尽,度越唐、明远矣。
若夫郊庙大祀,无故不摄,诚敬仁孝,永垂家法,尤举世所推。今为考诸成
宪,循五礼序,条附支引,凡因袭变创,所以因时而制宜者,悉胪其要於编。
坛壝之制 神位 祭器 祭品 玉帛牲牢之数 祀期 斋戒 祝版 祭服祭
告 习仪 陪祀
五礼,一曰吉礼。凡国家诸祀,皆属於太常、光禄、鸿胪三寺,而综於礼部。
惟堂子元日谒拜,立杆致祭,与内廷诸祀,并内务府司之。
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圜丘、方泽、祈穀、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祇、
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
为群祀。乾隆时,改常雩为大祀,先蚕为中祀。咸丰时,改关圣、文昌为中祀。
光绪末,改先师孔子为大祀,殊典也。天子祭天地、宗庙、社稷。有故,遣官告
祭。中祀,或亲祭、或遣官。群祀,则皆遣官。
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穀,孟夏常雩,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
泽祭皇地祇;四孟享太庙,岁暮祫祭;春、秋二仲,上戊,祭社稷;上丁祭先师。
中祀十有二: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孟春、岁除前一日祭太岁、月将,春仲祭先
农,季祭先蚕,春、秋仲月祭历代帝王、关圣、文昌。群祀五十有三:季夏祭火
神,秋仲祭都城隍,季祭炮神。春冬仲月祭先医,春、秋仲月祭黑龙、白龙二潭
暨各龙神,玉泉山、昆明湖河神庙、惠济祠,暨贤良、昭忠、双忠、奖忠、褒忠、
显忠、表忠、旌勇、睿忠亲王、定南武壮王、二恪僖、弘毅文襄勤襄诸公等祠。
其北极佑圣真君、东岳都城隍,万寿节祭之。亦有因时特举者,视学释奠先师,
献功释奠太学,御经筵祗告传心殿。其岳、镇、海、渎,帝王陵庙,先师阙里,
元圣周公庙,巡幸所莅,或亲祭,或否。遇大庆典,遣官致祭而已。各省所祀,
如社稷,先农,风雷,境内山川,城隍,厉坛,帝王陵寝,先师,关帝,文昌,
名宦、贤良等祠,名臣、忠节专祠,以及为民御灾捍患者,悉颁於有司,春秋岁
荐。至亲王以下家庙,祭始封祖并高、曾、祖、祢五世。品官逮士庶人祭高、曾、
祖、祢四世。其馀或因事,或从俗,第无悖於祀典,亦在所不禁。此其概也。
若夫坛壝神位,祭献品物,斋戒告虔,及一切度数节文,详其异同,识其颠
末,无遗无複,庶览者可考而知已。
坛壝之制天聪十年,度地盛京,建圜丘、方泽坛,祭告天地,改元崇德。天
坛制圆,三成,上成九重,周一丈八尺;二成七重,周三丈六尺;三成五重,周
五丈四尺:俱高三尺。垣周百十有三丈。地坛制方,二成,上成方六丈,高二尺;
下成方八丈,高二尺四寸。垣周百三十有三丈。制甚简也。世祖奠鼎燕京,建圜
丘正阳门外南郊,方泽安定门外北郊,规制始拓。圜丘南乡,三成,上成广五丈
九尺,高九尺;二成广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广十有二丈,高如二成。甃砖合
一九七五阳数。陛四出,各九级。栏楯柱覆青琉璃。内壝圆,周九十七丈七尺五
寸,高八尺一寸。四面门各三,门柱各二。燔柴炉、瘗坎各一。外壝方,周二百
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四门如内壝。北门后为皇穹宇,南乡,制圆。八柱
环转,重檐金顶。基周十三丈七寸,高九尺。陛三出,级十有四。左右庑各五楹,
陛一出,七级。殿庑覆瓦俱青琉璃。围垣周五十六丈六尺八寸,高丈有八寸。南
设三门。外壝门外北神库、神厨各五楹,南乡。井亭一。其东为祭器、乐器、
椶荐诸库。又东为井亭、宰牲亭。坛内垣北圆,馀皆方。门四:东泰元,南昭
亨,西广利,北成贞。成贞北为大享殿。坛圆,南乡。内外柱各十有二,中龙井
柱四。金顶,檐三重,覆青、黄、绿三色琉璃。基三成,南北陛三出,东西陛一
出,上二成各九级,三成十级。东西庑二重,前各九楹,后各七楹。前为大享门,
上覆绿琉璃,前后三出陛,各十有一级。东南燔柴炉、瘗坎,制如圜丘。内壝周
百九十丈七尺二寸。门四,北门后为皇乾殿,南乡,五楹,覆青琉璃。陛五出,
各九级。东砖门外长廊七十二,联檐通脊,北至神库、井亭。又东北宰牲亭,荐
俎时避雨雪处也。壝外围垣东、西、北各有门,南接成贞。又西北曰斋宫,东乡,
正殿五楹,陛三出,中级十有三,左右各十五。左设斋戒铜人,右设时辰牌。后
殿五楹,左右配殿各三楹。内宫墙方百三十三丈九尺四寸。中三门,左右各一。
环以池,跨石梁三。东北钟楼一,外宫墙方百九十八丈二尺二寸,池梁如内制。
广利门外西北为神乐观,东乡。中凝禧殿,五楹。后显佑殿,七楹。西为牺牲所,
南乡。又西为钟楼,其大享殿围垣南接圜丘,东、西转北为圆形。内垣高一丈一
尺,址厚九尺,顶厚七尺,周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外垣高一丈一尺五寸,
址厚八尺,顶厚六尺,周千九百八十七丈五尺。西乡门二,南北并列焉。乾隆八
年,修斋宫,改神乐观为所。十二年,修内外垣,改筑圜丘,规制益拓。上成径
九丈,二成十五丈,三成二十一丈,一九三五三七,皆天数也。通三成丈四十有
五,符九五义。量度准古尺,当营造尺八寸一分,又与九九数合。坛面甃砖九重,
上成中心圆面,外环九重,砖数一九累至九九。二三成以次递加。上成每面各十
有八,二成各二十七,三成各四十五,并积九为数,四乘之,综三百有六十,以
应周天之度。其高上成五尺七寸,二成五尺二寸,三成五尺。栏、柱、阶级并准
今尺。古今尺度嬴缩稍差,用九则一。复改坛面为艾叶青石,皇穹宇台面墁青白
石,大享殿外坛面墁金砖。坛内殿宇门垣俱青琉璃。十六年,更名大享殿曰祈年。
覆檐门庑坛内外壝垣并改青琉璃,距坛远者如故。寻增天坛外垣南门一,内垣钟
鼓楼一,嗣是祭天坛自新南门入,祭祈年殿仍自北门入。二十年,改神乐所为署。
五十年,重建祈穀坛配殿。光绪十五年,祈年殿灾,营度仍循往制云。
方泽北乡,周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宽六尺,祭日中贮水。二成,
上成方六丈,二成方十丈六尺,合六八阴数。坛面甃黄琉璃,每成陛四出,俱八
级。二成南列岳镇五陵山石座,镂山形;北列海渎石座,镂水形:俱东西乡。内
壝方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正北门三,石柱六。东、西、南门各一,
石柱二。北门外西北瘗坎一。外壝方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门制视内
壝。南门后皇祇室,五楹,北乡。垣周四十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正门一,外
壝西门外,神库,神厨,祭器、乐器诸库,井亭,宰牲亭在焉。西北曰斋宫,东
乡。正殿七楹,陛五出,中九级,左右俱七级;南北陛一出,各七级。左右配殿
各七楹。宫墙周百有十丈二尺。门三,东乡。东北钟楼一,坛内垣周五百四十九
丈四尺,北、西门各三,东、南门各一。外垣周七百六十五丈。西乡门三。雍正
八年,重建斋宫,制如旧。乾隆十四年,以皇祇室用绿瓦乖黄中制,谕北郊坛砖
壝瓦改用黄。明年,改筑方泽墁石,坛面制视圜丘。上成石循前用六六阴数,纵
横各六,为三十六。其外四正四隅,均以八八积成,纵横各二十四。二成倍上成,
八方八八之数,半径各八,为六八阴数,与地耦义符。寻建东、西、南壝门外南、
北瘗坎各二。又天、地二坛,立陪祀官拜石如其等。
阙右社稷坛,制方,北乡。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
陛四出,各四级。上成土五色,随其方覆之。内壝方七十六丈四尺,高四尺,厚
二尺,饰色如其方。门四,柱各二。壝西北瘗坎二。北拜殿,又北戟门,楹各五,
陛三出。外列戟七十二,其西南神库、神厨在焉。坛垣周百五十三丈四尺,覆黄
琉璃。北三门,东、西、南各一门。西门外宰牲亭一、井一。西南为奉祀署。坛
东北正门一,左右门各一,俱东乡,直阙右门,乘舆躬祭所出入也。东南为社稷
街。乾隆二十一年,徙瘗坎坛外西北隅。旧制壝垣用五色土,至是改四色琉璃砖
瓦。及省社稷坛高二尺一寸,方广二丈五尺,制杀京师十之五云。
朝日坛在朝阳门外东郊,夕月坛在阜成门外西郊,俱顺治八年建。制方,一
成,陛四出。日坛各九级,方五丈,高五尺九寸。圆壝,周七十六丈五尺,高八
尺一寸,厚二尺三寸。坛垣前方后圆,周二百九十丈五尺。月坛各六级,方四丈,
高四尺六寸。方壝,周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坛垣周二百三十五
丈九尺五寸。两坛具服殿制同。燎炉,瘗坎,井亭,宰牲亭,神库,神厨,祭器、
乐器诸库咸备。其牌坊曰礼神街。雍正初,更名日坛街曰景升,月坛街曰光恒。
乾隆二十年,修建坛工,依天坛式。改内垣土墙甃以砖,其外垣增旧制三尺。光
绪中,改日坛面红琉璃,月坛面白琉璃,并覆金砖。
天神、地祇、先农三坛制方,一成,陛皆四出,在正阳门外。先农坛位西南,
周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东南为观耕台,耕耤时设之。前耤田,后具服殿。东
北神仓,中廪制圆。前收穀亭,后祭器库。内垣南门外,神祇坛在焉。神坛位东,
方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北石龛四,镂云形,分祀云、雨、风、雷。祇坛位西,
广十丈,纵六丈,高四尺。南石龛五,镂山水形。分祀岳、镇、海、渎。二坛方
壝,俱周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正门分南、北,馀如日、月坛。又内垣东门外
北斋宫,五楹,后殿,配殿,茶、膳房具焉。乾隆时,更命斋宫曰庆成宫。坛外
垣周千三百六十八丈。南、北门二,东乡,南入先农坛,北入太岁殿。殿七楹,
东、西庑各十有一。其前曰拜殿,燎炉一。
先蚕坛,乾隆九年,建西苑东北隅,制视先农。径四丈,高四尺,陛四出。
殿三楹,西乡。东采桑台,广三丈二尺,高四尺,陛三出。前为桑园台,中为具
服殿、为茧馆,后为织室。有配殿,环以宫墙。墙东浴蚕河,跨桥二。桥东蚕署
三,蚕室二十七,俱西乡。外垣周百六十丈,各省先农坛高广视社稷,馀如制。
神位、祭器、祭品、玉、帛、牲牢之数神位,圜丘第一成,正位昊天上帝,
南乡。配位八,首太祖讫宣宗,东西乡。凡位皆施幄。第二成从位,东大明,次
星辰。西夜明,次云、雨、风、雷。常雩如冬至、大祀、大雩,有从无配。祈穀
位次视圜丘第一成,无幄。方泽第一成,正位皇地祇,北乡,配列祖、列宗,东
西乡。第二成从位,东五岳,启运、隆业、永宁三山,次四海。西五镇,天柱、
昌瑞二山,次四渎。因事祗告天地,不设配从位。顺治十七年,合祀大享殿,其
正位左天帝,右地祇,南乡。东太祖,西太宗,配之。从祀十二坛,大明位东,
星辰、五岳、启运、四海、太岁、名山大川次之。夜明位西,云、雨、风、雷、
五镇、天柱、隆业、四渎、帝王、天下神祇次之。社稷坛中植石主,别设神牌,
正位。东大社,西大稷。北乡。东配后土句龙氏,西后稷氏。无幄。坛下龛用木。
日坛东大明,无幄。月坛正位夜明,配北斗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幄。天神
坛正中,左云师,次风伯,右雨师,次雷师,南乡。地祇坛正中五岳,右五镇,
次四海,左五陵,次四渎,北乡。右旁京师山川,左旁天下山川。无幄。各省府、
州、县神祇位次,正中云、雨、风、雷,左山川,右城隍。其郊坛神位,皇穹宇、
皇乾殿、皇祇室奉之。神祇、社稷、日月神位,神库奉之,祭时并移坛所。太庙、
奉先殿神牌置寝室龛位,祭时移前殿宝座。至传心殿、历代帝王、先师各庙龛位,
或分或合,无恒制。
祭器,圜丘正位,爵三,登一,簠、簋二、笾、豆十,篚、俎、尊各一,配
从同。惟大明、夜明盏三十,夜明鉶皆二,云、雨、风、雷视夜明。常雩如冬至、
大祀、大雩,正、从位俱笾六、豆二,告祭正位同。方泽祈穀坛正、配位,暨方
泽从位,并视圜丘。盏、鉶视夜明。太庙时享,帝、后同案,俱爵三,簠、簋二,
笾、豆十有二,登、鉶、篚、俎各一。尊前后殿同。祫祭如时享,东庑每案爵三,
簠、簋二,笾、豆十,鉶、篚、俎各一,尊共八案,分二座,爵、鉶倍之。西庑
同,惟簠、簋一,笾、豆四。告祭,中、后殿俱笾六,豆二。社稷坛大社、大稷,
俱玉爵一,陶爵二,登、篚、俎、尊各一,鉶、簠、簋各二。配位同,惟爵皆用
陶。祈告,笾六,豆二。直省祭社稷,爵六,鉶一,笾、豆四,簠、簋、篚、俎、
尊各一,如大社稷。日坛、月坛、先农、先蚕坛,俱爵三,盏三十,笾、豆十,
鉶、簠、簋各二,登、篚、俎、尊各一。直省祭先农如祭社稷。天神坛四案,凡
祈祀爵共十二,各用笾六、豆二、尊一、篚一。地祇坛如之,惟案七共爵二十七
耳。报祀神祇,每案与日坛同,惟无盏。直省祭神祇,爵三,笾、豆四,鉶、簠、
簋各二,篚、俎、尊各一。时巡祭岳镇、海渎同。报祀增鉶一,因事遣祭仍用二。
馀同。有司致祭无登、盏。太岁殿准先农,报祀亦如之。祈祀,笾六、豆二,不
羞俎。先师正位视圜丘,惟用鉶二。四配视正位,惟用笾、豆八,无登。十二哲
位,各爵三,鉶一,簠、簋一,笾、豆四,篚、俎、尊共用二。两庑二位同案,
位一爵,凡献爵六,共篚二,尊、俎俱各六,簠、簋各一,笾、豆各四。视学、
释奠同。
乾隆三十三年,颁内府周鼎、尊、卣、罍、壶、簠、簋、觚、爵各一,陈列
大成殿,用备礼器。崇圣祠正位五案,案设爵三,笾、豆八,鉶、簠、簋各二,
篚、俎、尊各一。配位五案,设爵三,笾、豆四,鉶、篚、簠、簋各一,共俎二,
尊二。两庑三案,案各与配位同,惟共篚为二。
光绪三十二年,增先师正位笾、豆为十二,崇圣祠笾、豆为十,阙里、直省
文庙暨崇圣祠祭器视太学。历代帝王正位十六案,案设爵三,登一,鉶、簠、簋
各二,笾、豆十,篚一,共俎七,尊七。两庑配位二十案,案设爵十二,鉶二,
笾、豆四,簠、簋、篚各一,共俎四,尊四。传心殿正位九案,案设爵、尊各三,
鉶、篚各一,笾、豆二。配位二案,案设爵三,笾、豆二,鉶、篚、尊各一。关
帝、文昌帝君俱爵三,笾、豆十,鉶、簠、簋各二,登、篚、俎、尊各一,惟后
殿笾、豆八。各省准京式。先医三皇位,位设爵三,笾、豆十,簠、簋、篚、俎、
尊各一。两庑六案,案设簋、簠一,篚、尊各二,笾、豆四,共爵六。都城隍爵
三,笾、豆十,鉶、簠、簋各二,篚、俎、尊各一。火神、东岳庙,俱果盘五,
篚、俎、尊各一。黑龙潭、玉泉山、昆明湖各龙神祠、惠济祠、河神庙俱三案,
案设爵三,簠、簋二,笾、豆十,篚、俎、尊各一。
初沿明旧,坛庙祭品遵古制,惟器用瓷。雍正时,改范铜。乾隆十三年,诏
祭品宜法古,命廷臣集议,始定制笾编竹,丝绢里,髤漆。郊坛纯漆,太庙
采画。其豆、登、簠、簋,郊坛用陶,太庙惟登用之,其他用木,髤漆,饰
金玉。鉶范铜饰金。尊则郊坛用陶。太庙春牺尊、夏象尊、秋著尊、冬壶尊、祫
祭山尊,均范铜。祀天地爵用匏,太庙玉,两庑陶。社稷正位,玉一陶二。配位
纯陶。又豆、登、簠、簋、鉶、尊皆陶。日、月、先农、先蚕亦如之。帝王、先
师、关帝、文昌及诸祠,则皆用铜。凡陶必辨色,圜丘、祈穀、常雩青,方泽、
社稷、先农黄,日坛赤,月坛白。太庙陶登,黄质采饰,馀俱白。盛帛用竹篚,
髤色如其器。载牲用木俎,髤以丹漆。毛血盘用陶,色亦如其器。嘉庆
十九年,定太庙簠、簋、豆与凡祭祀竹笾,三岁一修。光绪三十二年,先师爵改
用玉。
祭品,凡笾、豆之实各十二,笾用形盐、薨鱼、枣、栗、榛、菱、芡、鹿脯、
白饼、黑饼、糗饵、粉餈,豆用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笋菹、
鱼醢、脾析、豚拍、酏食、糁食。用十者,笾减糗饵、粉餈,豆减酏食、糁食。
用八者,笾减白、黑饼,豆减脾析、豚拍。用四者,笾止实形盐、枣、栗、鹿脯,
豆止实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笾六者,用鹿脯、枣、榛、葡萄、桃仁、莲实。
豆二者,止用鹿醢、兔醢。登一,太羹。鉶二,和羹。簠二,稻、粱。簋二,黍、
稷。
玉、帛、牲牢:玉六等,上帝苍璧,皇地祇黄琮,大社黄珪,大稷青珪,朝
日赤璧,夕月白璧。旧制,社稷坛春秋常祀用玉,祷祀则否。乾隆三十四年,会
天旱祷雨,谕曰:“玉以芘荫嘉穀,俾免水旱偏灾,特敕所司用玉将事。”自此
为恒式。帛七等:曰郊祀制帛,南北郊用之。上帝青十二,地祇黄一。曰礼神制
帛,社稷以下用之。社稷黑四,大明赤一,夜明白一,日月同。星辰斗宿白七,
青、赤、黄、黑各一。天神、云、雨、风、雷,青、白、黄、黑各一,方泽从位,
岳镇各五,五色。五陵山白五。四海随方为色。四渎黑四。地祇黄二,青、赤各
三,黑七、白十二。先农、先蚕俱青一,先师正、配位,十二哲,两庑,崇圣祠
正位,东、西庑,俱各一用白。帝王各位、关帝、文昌正位、后殿,太岁正位,
北极佑圣真君、东岳都城隍亦如之。惟先医正位三,崇圣配位四,太岁两庑十二,
火神赤一。曰告祀制币,祈报祭告用之。祈穀、雩祀、告祀圜丘俱青一,祭告方
泽黄一。曰奉先制币,郊祀配位、太庙用之,圜丘、方泽配位各一,太庙帝后每
位一。曰展亲制币,亲王配飨用之,太庙东庑位各一。曰报功制币,功臣配飨用
之,太庙西庑位各一。三者俱白,昭忠等祠同,并织满、汉文字。曰素帛,帝王
庙两庑位各一,先医庙两庑共四,馀祀亦尚素。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
曰少牢。色尚骍或黝。圜丘、方泽用犊,大明、夜明用特,天神、地祇、太岁、
日、月、星辰、云、雨、风、雷、社稷、岳镇、海渎、太庙、先农、先蚕、先师、
帝王、关帝、文昌用太牢。太庙西庑,文庙配哲、崇圣祠、帝王庙两庑,关帝、
文昌后殿,用少牢。光绪三十二年,崇圣正位改太牢。直省神祇、社稷、先农、
关帝、先医配位暨群祀用少牢。火神、东岳、先医正位,都城隍,皆太牢。太牢:
羊一、牛一、豕一,少牢:羊、豕各一。
大祀入涤九旬,中祀六旬,群祀三旬。大祀天地,前期五日亲王视牲,二日
礼部尚书省牲,一日子时宰牲。帝祭天坛,前二日酉时宰之,太庙、社稷、先师
前三日,中祀前二日。礼部尚书率太常司省牲,前一日黎明宰牲。惟夕月届日黎
明宰之。令甲,察院、礼部、太常、光禄官监宰,群祀止太常司行。乾隆十七年,
定大祀、中祀用光禄卿监宰。初,郊坛大祀,帝前期宿斋宫,视坛位、笾豆、牲
牢。乾隆七年,更定前一日帝诣圜丘视坛位,分献官诣神库视笾豆,神厨视牲牢。
寻定视坛位日,亲诣皇穹宇、皇乾殿上香。故事,省视笾豆牲牢,或临视,或否。
三十五年,定遣官将事,自后以为常。
祀期郊庙祭祀,祭前二岁十月,钦天监豫卜吉期。前一岁正月,疏卜吉者及
诸祀定有日者以闻。颁示中外。太常寺按祀期先期题请,实礼部主之。世祖缵业,
诏祭祀各分等次,以时致祭。自是大祀、中祀、群祀先后规定祀期,著为例。嘉
庆七年,复定大、中祀遇忌辰不改祀期。咸丰中,更定关帝、文昌春秋祀期不用
忌辰。其祭祀时刻,顺治十三年,诏祭天、地五鼓出宫,社稷、太庙并黎明。康
熙十二年,依太宗旧制,坛庙用黎明,夕月用酉时。嘉庆八年,谕祭祀行礼,当
在寅卯间,合礼经质明将事古义。凡亲行大祀,所司定时刻,承祭官暨执事陪祭
者祗候,率意迟早者,御史纠之。
斋戒顺治三年,定郊祀斋戒仪。八年,定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公廨置斋戒木
牌。祀前十日,录斋戒人名册致太常,届日不谳刑狱,不宴会,不听乐,不宿内,
不饮酒、茹荤,不问疾、吊丧,不祭神、扫墓。有疾与服勿与。大祀、中祀,太
常司进斋戒牌、铜人置乾清门黄案。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辞曰:
“惟尔群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
前祀一日,彻牌及铜人送斋宫,帝诣坛斋宿。十四年祀圜丘,致斋大内二日,坛
内斋宫一日。陪祭官斋於公署,圜丘斋於坛。
雍正五年,遣御史等赴坛检视。九年,诏科道遇祀期斋戒。明年,仿明祀牌
制制斋牌,敕陪祭官悬佩,防亵慢。乾隆四年,礼臣奏,郊坛大祀,太常卿先期
四日具斋戒期,进牌及铜人置乾清门二日、斋宫一日。太庙、社稷,置乾清门三
日。中祀,前三日奏进,置乾清门二日。并祭日彻还。后飨先蚕,奏进亦如之。
惟由内侍置交泰殿三日。
七年,定郊祀致斋,帝宿大内二日,坛内斋宫一日。王公居府第,馀在公署,
俱二日。赴坛外斋宿一日。若遣官代祭,王公不与。祭太庙、社稷,王公百官斋
所如前仪,俱三日。祭日、月、帝王、先师、先农,王公斋二日,遣代则否。后
飨先蚕,斋二日,公主、福晋、命妇陪祀者,前二日致斋。十二年,诏郊祀、祈
穀、大雩,祭日宣誓戒,陪祀者集午门行礼,符古者百官受戒遗意。既有司具仪
上,行之。寻罢。惟严敕大臣斋宿公所,领侍卫内大臣等斋宿紫禁城,违则治罪。
初,斋宫致斋鸣鼓角,十四年谕云:“斋者耳不听乐,孔子曰:‘三日斋,
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言不敢散其志也。吹角鼓鼙,以壮军容,
於义未协,不当用也。”遂寝。
十九年,敕群臣书制辞於版,前期三日,陈设公堂,俾有所警。嘉庆十三年,
谕诫斋戒执事暨查斋监礼者,循旧章,肃祀典。宣统初,监国摄政王代行,帝宫
内致斋,停进斋戒牌及铜人。
祝版以木为之,圜丘、方泽方一尺五寸,径八寸四分,厚三分。祈穀坛方一
尺一寸,径一尺,厚如之。太庙后殿方一尺二寸,径八寸四分。前殿方二尺,径
一尺一寸,厚并同径。常雩,日、月坛,社稷坛与太庙后殿同。中祀、群祀方径
各有差。天坛青纸青缘朱书,地坛黄纸黄缘墨书,月坛、太庙、社稷白纸黄缘墨
书,日坛朱纸朱书,群祀白纸墨书不加缘。太常司令祝版官先期褾饰,祀前二
日昧爽送内阁,授中书书祝辞,大学士书御名,馀祀太常司自缮。
凡亲祭,先二日太常卿奏请,前一日阅祝版。圜丘、祈穀、常雩御太和殿,
方泽、太庙、社稷御中和殿。祝案居正中少西,案设羊角镫二,视版日,案左楹
东置香亭,右楹西置奉版亭、奉玉帛香亭。届时太常卿诣乾清门启奏,帝出宫诣
案前。阅毕,行一跪三拜礼。赞礼郎彻褥,寺卿韬版,导帝至香亭前,拜跪如初
礼。司祝奉版荐黄亭送祭所,庋神库。大祀遣代,停止祝版具奏。中祀、群祀,
寺官赴内阁径请送祭所,不具奏。其视玉、帛、香如阅祝版仪。
祭服圜丘、祈穀、雩祀,先一日,帝御斋宫,龙袍衮服。届期天青礼服。方
泽礼服明黄色,馀祀亦如之。惟朝日大红,夕月玉色。王公以下陪祀执事官咸朝
服。嘉庆九年,定祀前阅祝版执事官服色制,南郊祈穀、常雩、岁暮祫祭、元旦、
万寿、告祭太庙,蟒袍补褂,罢朝服。社稷、时享太庙,服补服。十一年,谕郊
坛大祀若遇国忌,仍御礼服,礼成还宫更素服。十九年,谕郊祀遇国忌,前一日
阅祝版,帝服龙袍龙褂,执事官蟒袍补服。大祀、中祀,帝龙褂,执事官补服。
著为令。二十三年,定制大祀斋期遇国忌,悉改常服。中祀则限於承祭官及陪祀、
执事官,馀素服如故。二十五年,谕大祀亲祭或遣官致祭遇国忌,斋期一依向例,
中祀亲祭同。其遣官致祭,与执事、陪祀官常服挂珠,否则仍素服。
祭告凡登极授受大典,上尊号、徽号,祔庙,郊祀,万寿节,皇太后万寿节,
册立皇太子,先期遣官祗告天地、太庙、社稷。致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先
师阙里、先师。改大祀亦如之。大婚册立皇后,祗告天地、太庙。尊封太妃、册
封皇贵妃及贵妃,祗告太庙后殿奉先殿。追上尊谥庙号、葬陵,祗告天地、社稷、
太庙后殿、奉先殿,并致祭陵寝、后土、陵山。亲征命将,祗告天地,太庙,社
稷,太岁,火炮、道路诸神。凯旋奏功,祗告奉先殿,致祭陵寝,释奠先师,致
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庙、先师阙里。谒陵、巡狩,并祗告奉先殿,回銮亦如之。
巡幸所莅,亲祭方岳。其所未莅者,命疆臣选员遍祭岳、镇、海、渎、所过名山
大川。其祭文香帛,遣使自京赍送。帝王陵寝、圣贤忠烈暨名臣祠墓,凡在三十
里内,遣官祭之。岁暮祫祭,功臣配飨,祗告太庙中殿、后殿。监国摄政,并遣
官祭告太庙。耕耤田,祗告奉先殿。御经筵,祗告奉先殿、传心殿,修建郊坛、
太庙、奉先殿,祗告天地、太庙、社稷。兴工、合龙,祭后土、司工诸神。迎吻,
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岁旱祈雨,祗告天神、地祇、太岁。越七日,祭告社稷。
三请不雨,始行大雩。凡告祀,不及配位从坛。至为元元祈福,则遣大臣分行祭
告,颁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御仗各二,盖犹乔岳翕河茂典云。
习仪凡大祀前四十日,中祀前三十日,每旬三、六、九日,太常卿帅读祝官、
赞礼郎暨执事、乐舞集神乐署,习仪凝禧殿。故事,祭祀先期,太常寺演礼坛庙
中。雍正九年谕曰:“是虽义取娴熟,实乖洁齐严肃本旨也。”乃停前一日坛庙
演礼。其前二日凝禧殿如故。飨太庙,以王公一人监视宗室、觉罗官。祀先师,
祭酒、司业监视国子师生,同日习乐殿庭,令乐部典乐监视亦如之。谒陵寝,读
祝官等亦遇三、六、九日习仪皇陵。又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於
礼曹。时议谓发扬蹈厉,为公庭万舞变态云。
陪祀顺治时,诏陪祀官视加级四品以上。康熙二十五年,以喧语失仪,谕诫
陪祀官毋慢易。寻议定论职不论级。郊坛陪祀,首公,讫阿达哈哈番,佐领。文
官首尚书,讫员外郎,满科道,汉掌印给事中。武讫游击。祭太庙、社稷、日月、
帝王庙,武至参领,文至郎中,馀如前例。御史、礼曹并纠其失仪者。既以浙江
提督陈世凯请,文庙春秋致祭,允武官二品以上陪祀。三十九年,申定陪祀不到
者处分。乾隆初元,定陪祀祗候例,祭太庙,俟午门鸣鼓;祭社稷,俟午门鸣钟;
祭各坛庙,俟斋宫钟动:依次入,鹄立,禁先登阶。并按官品制木牌,肃班序。
七年,定郊庙、社稷赴坛陪祀制,遣官代行,王公内大臣等不陪祀,馀如故。明
年,定郊祭前一日申、酉时及祭日五鼓,礼部、察院官赴坛外受职名,馀祀止当
日收受。二十七年岁杪,谕通覈陪祀逾三次不到者,分别议惩。咸丰十年,谕朝
日陪祀无故不到或临时称疾,并处罚。光绪九年,申定祗候例,大祀夜分、中祀
鸡初鸣,朝服莅祭所。
自虞廷修五礼,兵休刑措。天秩虽简,鸿仪实容。沿及汉、唐,讫乎有明,
救敝兴雅,咸依为的。煌煌乎,上下隆杀以节之,吉凶哀乐以文之,庄恭诚敬以
赞之。纵其间淳浇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随时以树之范。故群甿蒸
蒸,必以得此而后足於凭依,洵品汇之玑衡也。斟之酌之,损之益之,修明而讲
贯之,安见不可与三代同风!
世祖入关,顺命创制,规模闳远。顺治三年,诏礼臣参酌往制,勒成礼书,
为民轨则。圣祖岁御经筵,纂成日讲礼记解义,敷陈虽出群工,阐绎悉遵圣训。
高宗御定三礼义疏,网罗议礼家言,折衷至当,雅号钜制。若皇朝三通、大清会
典,其经纬礼律,尤见本原。
至於专书之最著者:一曰大清通礼,乾隆中撰成,道光年增修;一曰皇朝礼
器图式,曰祭器、曰仪器、曰冠服、曰乐器、曰卤簿、曰武备;一曰满洲祭神祭
天典礼,其始关外启荜,崇祭天神暨群祀祖祢,意示从俭。凡所纪录,悉用国语、
国书。入关后,有举莫废。逮高宗时,依据清文,译成四卷。祭期、祭品、仪注、
祝辞。与夫口耳相传,或小有异同者,并加釐订,此国俗特殊之祀典也。德宗季
叶,设礼学馆,博选耆儒,将有所缀述。大例主用通礼,仿江永礼书例,增曲礼
一目。又仿宋太常因革礼例,增废礼、新礼二目,附后简。未及编订,而政变作
矣。
其祀典之可稽者,初循明旧,稍稍褒益之。堂子之祭,虽於古无徵,然昭假
天神,实近类祀。康熙间,以禁中祭上帝、大享殿合祀天地日月及群神、太庙阶
下合祭五祀非古制,诏除之。又罢禘祭,专行祫祭。高宗修雩祀,废八蜡,建两
郊坛宇,定坛庙祭器,举废一惟其宜。宣宗遗命罢郊配祔庙,文宗限以五祖三宗,
虑至深远。穆宗登遐,礼臣援奉先殿增龛座例,主升祔。议者病简略,然亦迫於
势之不容已耳。光绪间,依高宗濮说辨,称醇亲王为本生考,立庙别邸,祀以天
子礼。恩义兼尽,度越唐、明远矣。
若夫郊庙大祀,无故不摄,诚敬仁孝,永垂家法,尤举世所推。今为考诸成
宪,循五礼序,条附支引,凡因袭变创,所以因时而制宜者,悉胪其要於编。
坛壝之制 神位 祭器 祭品 玉帛牲牢之数 祀期 斋戒 祝版 祭服祭
告 习仪 陪祀
五礼,一曰吉礼。凡国家诸祀,皆属於太常、光禄、鸿胪三寺,而综於礼部。
惟堂子元日谒拜,立杆致祭,与内廷诸祀,并内务府司之。
清初定制,凡祭三等:圜丘、方泽、祈穀、太庙、社稷为大祀。天神、地祇、
太岁、朝日、夕月、历代帝王、先师、先农为中祀。先医等庙,贤良、昭忠等祠
为群祀。乾隆时,改常雩为大祀,先蚕为中祀。咸丰时,改关圣、文昌为中祀。
光绪末,改先师孔子为大祀,殊典也。天子祭天地、宗庙、社稷。有故,遣官告
祭。中祀,或亲祭、或遣官。群祀,则皆遣官。
大祀十有三:正月上辛祈穀,孟夏常雩,冬至圜丘,皆祭昊天上帝;夏至方
泽祭皇地祇;四孟享太庙,岁暮祫祭;春、秋二仲,上戊,祭社稷;上丁祭先师。
中祀十有二: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孟春、岁除前一日祭太岁、月将,春仲祭先
农,季祭先蚕,春、秋仲月祭历代帝王、关圣、文昌。群祀五十有三:季夏祭火
神,秋仲祭都城隍,季祭炮神。春冬仲月祭先医,春、秋仲月祭黑龙、白龙二潭
暨各龙神,玉泉山、昆明湖河神庙、惠济祠,暨贤良、昭忠、双忠、奖忠、褒忠、
显忠、表忠、旌勇、睿忠亲王、定南武壮王、二恪僖、弘毅文襄勤襄诸公等祠。
其北极佑圣真君、东岳都城隍,万寿节祭之。亦有因时特举者,视学释奠先师,
献功释奠太学,御经筵祗告传心殿。其岳、镇、海、渎,帝王陵庙,先师阙里,
元圣周公庙,巡幸所莅,或亲祭,或否。遇大庆典,遣官致祭而已。各省所祀,
如社稷,先农,风雷,境内山川,城隍,厉坛,帝王陵寝,先师,关帝,文昌,
名宦、贤良等祠,名臣、忠节专祠,以及为民御灾捍患者,悉颁於有司,春秋岁
荐。至亲王以下家庙,祭始封祖并高、曾、祖、祢五世。品官逮士庶人祭高、曾、
祖、祢四世。其馀或因事,或从俗,第无悖於祀典,亦在所不禁。此其概也。
若夫坛壝神位,祭献品物,斋戒告虔,及一切度数节文,详其异同,识其颠
末,无遗无複,庶览者可考而知已。
坛壝之制天聪十年,度地盛京,建圜丘、方泽坛,祭告天地,改元崇德。天
坛制圆,三成,上成九重,周一丈八尺;二成七重,周三丈六尺;三成五重,周
五丈四尺:俱高三尺。垣周百十有三丈。地坛制方,二成,上成方六丈,高二尺;
下成方八丈,高二尺四寸。垣周百三十有三丈。制甚简也。世祖奠鼎燕京,建圜
丘正阳门外南郊,方泽安定门外北郊,规制始拓。圜丘南乡,三成,上成广五丈
九尺,高九尺;二成广九丈,高八尺一寸;三成广十有二丈,高如二成。甃砖合
一九七五阳数。陛四出,各九级。栏楯柱覆青琉璃。内壝圆,周九十七丈七尺五
寸,高八尺一寸。四面门各三,门柱各二。燔柴炉、瘗坎各一。外壝方,周二百
四丈八尺五寸,高九尺一寸。四门如内壝。北门后为皇穹宇,南乡,制圆。八柱
环转,重檐金顶。基周十三丈七寸,高九尺。陛三出,级十有四。左右庑各五楹,
陛一出,七级。殿庑覆瓦俱青琉璃。围垣周五十六丈六尺八寸,高丈有八寸。南
设三门。外壝门外北神库、神厨各五楹,南乡。井亭一。其东为祭器、乐器、
椶荐诸库。又东为井亭、宰牲亭。坛内垣北圆,馀皆方。门四:东泰元,南昭
亨,西广利,北成贞。成贞北为大享殿。坛圆,南乡。内外柱各十有二,中龙井
柱四。金顶,檐三重,覆青、黄、绿三色琉璃。基三成,南北陛三出,东西陛一
出,上二成各九级,三成十级。东西庑二重,前各九楹,后各七楹。前为大享门,
上覆绿琉璃,前后三出陛,各十有一级。东南燔柴炉、瘗坎,制如圜丘。内壝周
百九十丈七尺二寸。门四,北门后为皇乾殿,南乡,五楹,覆青琉璃。陛五出,
各九级。东砖门外长廊七十二,联檐通脊,北至神库、井亭。又东北宰牲亭,荐
俎时避雨雪处也。壝外围垣东、西、北各有门,南接成贞。又西北曰斋宫,东乡,
正殿五楹,陛三出,中级十有三,左右各十五。左设斋戒铜人,右设时辰牌。后
殿五楹,左右配殿各三楹。内宫墙方百三十三丈九尺四寸。中三门,左右各一。
环以池,跨石梁三。东北钟楼一,外宫墙方百九十八丈二尺二寸,池梁如内制。
广利门外西北为神乐观,东乡。中凝禧殿,五楹。后显佑殿,七楹。西为牺牲所,
南乡。又西为钟楼,其大享殿围垣南接圜丘,东、西转北为圆形。内垣高一丈一
尺,址厚九尺,顶厚七尺,周千二百八十六丈一尺五寸。外垣高一丈一尺五寸,
址厚八尺,顶厚六尺,周千九百八十七丈五尺。西乡门二,南北并列焉。乾隆八
年,修斋宫,改神乐观为所。十二年,修内外垣,改筑圜丘,规制益拓。上成径
九丈,二成十五丈,三成二十一丈,一九三五三七,皆天数也。通三成丈四十有
五,符九五义。量度准古尺,当营造尺八寸一分,又与九九数合。坛面甃砖九重,
上成中心圆面,外环九重,砖数一九累至九九。二三成以次递加。上成每面各十
有八,二成各二十七,三成各四十五,并积九为数,四乘之,综三百有六十,以
应周天之度。其高上成五尺七寸,二成五尺二寸,三成五尺。栏、柱、阶级并准
今尺。古今尺度嬴缩稍差,用九则一。复改坛面为艾叶青石,皇穹宇台面墁青白
石,大享殿外坛面墁金砖。坛内殿宇门垣俱青琉璃。十六年,更名大享殿曰祈年。
覆檐门庑坛内外壝垣并改青琉璃,距坛远者如故。寻增天坛外垣南门一,内垣钟
鼓楼一,嗣是祭天坛自新南门入,祭祈年殿仍自北门入。二十年,改神乐所为署。
五十年,重建祈穀坛配殿。光绪十五年,祈年殿灾,营度仍循往制云。
方泽北乡,周四十九丈四尺四寸,深八尺六寸,宽六尺,祭日中贮水。二成,
上成方六丈,二成方十丈六尺,合六八阴数。坛面甃黄琉璃,每成陛四出,俱八
级。二成南列岳镇五陵山石座,镂山形;北列海渎石座,镂水形:俱东西乡。内
壝方二十七丈二尺,高六尺,厚二尺。正北门三,石柱六。东、西、南门各一,
石柱二。北门外西北瘗坎一。外壝方四十二丈,高八尺,厚二尺四寸。门制视内
壝。南门后皇祇室,五楹,北乡。垣周四十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正门一,外
壝西门外,神库,神厨,祭器、乐器诸库,井亭,宰牲亭在焉。西北曰斋宫,东
乡。正殿七楹,陛五出,中九级,左右俱七级;南北陛一出,各七级。左右配殿
各七楹。宫墙周百有十丈二尺。门三,东乡。东北钟楼一,坛内垣周五百四十九
丈四尺,北、西门各三,东、南门各一。外垣周七百六十五丈。西乡门三。雍正
八年,重建斋宫,制如旧。乾隆十四年,以皇祇室用绿瓦乖黄中制,谕北郊坛砖
壝瓦改用黄。明年,改筑方泽墁石,坛面制视圜丘。上成石循前用六六阴数,纵
横各六,为三十六。其外四正四隅,均以八八积成,纵横各二十四。二成倍上成,
八方八八之数,半径各八,为六八阴数,与地耦义符。寻建东、西、南壝门外南、
北瘗坎各二。又天、地二坛,立陪祀官拜石如其等。
阙右社稷坛,制方,北乡。二成,高四尺。上成方五丈,二成方五丈三尺。
陛四出,各四级。上成土五色,随其方覆之。内壝方七十六丈四尺,高四尺,厚
二尺,饰色如其方。门四,柱各二。壝西北瘗坎二。北拜殿,又北戟门,楹各五,
陛三出。外列戟七十二,其西南神库、神厨在焉。坛垣周百五十三丈四尺,覆黄
琉璃。北三门,东、西、南各一门。西门外宰牲亭一、井一。西南为奉祀署。坛
东北正门一,左右门各一,俱东乡,直阙右门,乘舆躬祭所出入也。东南为社稷
街。乾隆二十一年,徙瘗坎坛外西北隅。旧制壝垣用五色土,至是改四色琉璃砖
瓦。及省社稷坛高二尺一寸,方广二丈五尺,制杀京师十之五云。
朝日坛在朝阳门外东郊,夕月坛在阜成门外西郊,俱顺治八年建。制方,一
成,陛四出。日坛各九级,方五丈,高五尺九寸。圆壝,周七十六丈五尺,高八
尺一寸,厚二尺三寸。坛垣前方后圆,周二百九十丈五尺。月坛各六级,方四丈,
高四尺六寸。方壝,周九十四丈七尺,高八尺,厚二尺二寸。坛垣周二百三十五
丈九尺五寸。两坛具服殿制同。燎炉,瘗坎,井亭,宰牲亭,神库,神厨,祭器、
乐器诸库咸备。其牌坊曰礼神街。雍正初,更名日坛街曰景升,月坛街曰光恒。
乾隆二十年,修建坛工,依天坛式。改内垣土墙甃以砖,其外垣增旧制三尺。光
绪中,改日坛面红琉璃,月坛面白琉璃,并覆金砖。
天神、地祇、先农三坛制方,一成,陛皆四出,在正阳门外。先农坛位西南,
周四丈七尺,高四尺五寸。东南为观耕台,耕耤时设之。前耤田,后具服殿。东
北神仓,中廪制圆。前收穀亭,后祭器库。内垣南门外,神祇坛在焉。神坛位东,
方五丈,高四尺五寸五分。北石龛四,镂云形,分祀云、雨、风、雷。祇坛位西,
广十丈,纵六丈,高四尺。南石龛五,镂山水形。分祀岳、镇、海、渎。二坛方
壝,俱周二十四丈,高五尺五寸。正门分南、北,馀如日、月坛。又内垣东门外
北斋宫,五楹,后殿,配殿,茶、膳房具焉。乾隆时,更命斋宫曰庆成宫。坛外
垣周千三百六十八丈。南、北门二,东乡,南入先农坛,北入太岁殿。殿七楹,
东、西庑各十有一。其前曰拜殿,燎炉一。
先蚕坛,乾隆九年,建西苑东北隅,制视先农。径四丈,高四尺,陛四出。
殿三楹,西乡。东采桑台,广三丈二尺,高四尺,陛三出。前为桑园台,中为具
服殿、为茧馆,后为织室。有配殿,环以宫墙。墙东浴蚕河,跨桥二。桥东蚕署
三,蚕室二十七,俱西乡。外垣周百六十丈,各省先农坛高广视社稷,馀如制。
神位、祭器、祭品、玉、帛、牲牢之数神位,圜丘第一成,正位昊天上帝,
南乡。配位八,首太祖讫宣宗,东西乡。凡位皆施幄。第二成从位,东大明,次
星辰。西夜明,次云、雨、风、雷。常雩如冬至、大祀、大雩,有从无配。祈穀
位次视圜丘第一成,无幄。方泽第一成,正位皇地祇,北乡,配列祖、列宗,东
西乡。第二成从位,东五岳,启运、隆业、永宁三山,次四海。西五镇,天柱、
昌瑞二山,次四渎。因事祗告天地,不设配从位。顺治十七年,合祀大享殿,其
正位左天帝,右地祇,南乡。东太祖,西太宗,配之。从祀十二坛,大明位东,
星辰、五岳、启运、四海、太岁、名山大川次之。夜明位西,云、雨、风、雷、
五镇、天柱、隆业、四渎、帝王、天下神祇次之。社稷坛中植石主,别设神牌,
正位。东大社,西大稷。北乡。东配后土句龙氏,西后稷氏。无幄。坛下龛用木。
日坛东大明,无幄。月坛正位夜明,配北斗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共一幄。天神
坛正中,左云师,次风伯,右雨师,次雷师,南乡。地祇坛正中五岳,右五镇,
次四海,左五陵,次四渎,北乡。右旁京师山川,左旁天下山川。无幄。各省府、
州、县神祇位次,正中云、雨、风、雷,左山川,右城隍。其郊坛神位,皇穹宇、
皇乾殿、皇祇室奉之。神祇、社稷、日月神位,神库奉之,祭时并移坛所。太庙、
奉先殿神牌置寝室龛位,祭时移前殿宝座。至传心殿、历代帝王、先师各庙龛位,
或分或合,无恒制。
祭器,圜丘正位,爵三,登一,簠、簋二、笾、豆十,篚、俎、尊各一,配
从同。惟大明、夜明盏三十,夜明鉶皆二,云、雨、风、雷视夜明。常雩如冬至、
大祀、大雩,正、从位俱笾六、豆二,告祭正位同。方泽祈穀坛正、配位,暨方
泽从位,并视圜丘。盏、鉶视夜明。太庙时享,帝、后同案,俱爵三,簠、簋二,
笾、豆十有二,登、鉶、篚、俎各一。尊前后殿同。祫祭如时享,东庑每案爵三,
簠、簋二,笾、豆十,鉶、篚、俎各一,尊共八案,分二座,爵、鉶倍之。西庑
同,惟簠、簋一,笾、豆四。告祭,中、后殿俱笾六,豆二。社稷坛大社、大稷,
俱玉爵一,陶爵二,登、篚、俎、尊各一,鉶、簠、簋各二。配位同,惟爵皆用
陶。祈告,笾六,豆二。直省祭社稷,爵六,鉶一,笾、豆四,簠、簋、篚、俎、
尊各一,如大社稷。日坛、月坛、先农、先蚕坛,俱爵三,盏三十,笾、豆十,
鉶、簠、簋各二,登、篚、俎、尊各一。直省祭先农如祭社稷。天神坛四案,凡
祈祀爵共十二,各用笾六、豆二、尊一、篚一。地祇坛如之,惟案七共爵二十七
耳。报祀神祇,每案与日坛同,惟无盏。直省祭神祇,爵三,笾、豆四,鉶、簠、
簋各二,篚、俎、尊各一。时巡祭岳镇、海渎同。报祀增鉶一,因事遣祭仍用二。
馀同。有司致祭无登、盏。太岁殿准先农,报祀亦如之。祈祀,笾六、豆二,不
羞俎。先师正位视圜丘,惟用鉶二。四配视正位,惟用笾、豆八,无登。十二哲
位,各爵三,鉶一,簠、簋一,笾、豆四,篚、俎、尊共用二。两庑二位同案,
位一爵,凡献爵六,共篚二,尊、俎俱各六,簠、簋各一,笾、豆各四。视学、
释奠同。
乾隆三十三年,颁内府周鼎、尊、卣、罍、壶、簠、簋、觚、爵各一,陈列
大成殿,用备礼器。崇圣祠正位五案,案设爵三,笾、豆八,鉶、簠、簋各二,
篚、俎、尊各一。配位五案,设爵三,笾、豆四,鉶、篚、簠、簋各一,共俎二,
尊二。两庑三案,案各与配位同,惟共篚为二。
光绪三十二年,增先师正位笾、豆为十二,崇圣祠笾、豆为十,阙里、直省
文庙暨崇圣祠祭器视太学。历代帝王正位十六案,案设爵三,登一,鉶、簠、簋
各二,笾、豆十,篚一,共俎七,尊七。两庑配位二十案,案设爵十二,鉶二,
笾、豆四,簠、簋、篚各一,共俎四,尊四。传心殿正位九案,案设爵、尊各三,
鉶、篚各一,笾、豆二。配位二案,案设爵三,笾、豆二,鉶、篚、尊各一。关
帝、文昌帝君俱爵三,笾、豆十,鉶、簠、簋各二,登、篚、俎、尊各一,惟后
殿笾、豆八。各省准京式。先医三皇位,位设爵三,笾、豆十,簠、簋、篚、俎、
尊各一。两庑六案,案设簋、簠一,篚、尊各二,笾、豆四,共爵六。都城隍爵
三,笾、豆十,鉶、簠、簋各二,篚、俎、尊各一。火神、东岳庙,俱果盘五,
篚、俎、尊各一。黑龙潭、玉泉山、昆明湖各龙神祠、惠济祠、河神庙俱三案,
案设爵三,簠、簋二,笾、豆十,篚、俎、尊各一。
初沿明旧,坛庙祭品遵古制,惟器用瓷。雍正时,改范铜。乾隆十三年,诏
祭品宜法古,命廷臣集议,始定制笾编竹,丝绢里,髤漆。郊坛纯漆,太庙
采画。其豆、登、簠、簋,郊坛用陶,太庙惟登用之,其他用木,髤漆,饰
金玉。鉶范铜饰金。尊则郊坛用陶。太庙春牺尊、夏象尊、秋著尊、冬壶尊、祫
祭山尊,均范铜。祀天地爵用匏,太庙玉,两庑陶。社稷正位,玉一陶二。配位
纯陶。又豆、登、簠、簋、鉶、尊皆陶。日、月、先农、先蚕亦如之。帝王、先
师、关帝、文昌及诸祠,则皆用铜。凡陶必辨色,圜丘、祈穀、常雩青,方泽、
社稷、先农黄,日坛赤,月坛白。太庙陶登,黄质采饰,馀俱白。盛帛用竹篚,
髤色如其器。载牲用木俎,髤以丹漆。毛血盘用陶,色亦如其器。嘉庆
十九年,定太庙簠、簋、豆与凡祭祀竹笾,三岁一修。光绪三十二年,先师爵改
用玉。
祭品,凡笾、豆之实各十二,笾用形盐、薨鱼、枣、栗、榛、菱、芡、鹿脯、
白饼、黑饼、糗饵、粉餈,豆用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笋菹、
鱼醢、脾析、豚拍、酏食、糁食。用十者,笾减糗饵、粉餈,豆减酏食、糁食。
用八者,笾减白、黑饼,豆减脾析、豚拍。用四者,笾止实形盐、枣、栗、鹿脯,
豆止实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笾六者,用鹿脯、枣、榛、葡萄、桃仁、莲实。
豆二者,止用鹿醢、兔醢。登一,太羹。鉶二,和羹。簠二,稻、粱。簋二,黍、
稷。
玉、帛、牲牢:玉六等,上帝苍璧,皇地祇黄琮,大社黄珪,大稷青珪,朝
日赤璧,夕月白璧。旧制,社稷坛春秋常祀用玉,祷祀则否。乾隆三十四年,会
天旱祷雨,谕曰:“玉以芘荫嘉穀,俾免水旱偏灾,特敕所司用玉将事。”自此
为恒式。帛七等:曰郊祀制帛,南北郊用之。上帝青十二,地祇黄一。曰礼神制
帛,社稷以下用之。社稷黑四,大明赤一,夜明白一,日月同。星辰斗宿白七,
青、赤、黄、黑各一。天神、云、雨、风、雷,青、白、黄、黑各一,方泽从位,
岳镇各五,五色。五陵山白五。四海随方为色。四渎黑四。地祇黄二,青、赤各
三,黑七、白十二。先农、先蚕俱青一,先师正、配位,十二哲,两庑,崇圣祠
正位,东、西庑,俱各一用白。帝王各位、关帝、文昌正位、后殿,太岁正位,
北极佑圣真君、东岳都城隍亦如之。惟先医正位三,崇圣配位四,太岁两庑十二,
火神赤一。曰告祀制币,祈报祭告用之。祈穀、雩祀、告祀圜丘俱青一,祭告方
泽黄一。曰奉先制币,郊祀配位、太庙用之,圜丘、方泽配位各一,太庙帝后每
位一。曰展亲制币,亲王配飨用之,太庙东庑位各一。曰报功制币,功臣配飨用
之,太庙西庑位各一。三者俱白,昭忠等祠同,并织满、汉文字。曰素帛,帝王
庙两庑位各一,先医庙两庑共四,馀祀亦尚素。牲牢四等:曰犊,曰特,曰太牢,
曰少牢。色尚骍或黝。圜丘、方泽用犊,大明、夜明用特,天神、地祇、太岁、
日、月、星辰、云、雨、风、雷、社稷、岳镇、海渎、太庙、先农、先蚕、先师、
帝王、关帝、文昌用太牢。太庙西庑,文庙配哲、崇圣祠、帝王庙两庑,关帝、
文昌后殿,用少牢。光绪三十二年,崇圣正位改太牢。直省神祇、社稷、先农、
关帝、先医配位暨群祀用少牢。火神、东岳、先医正位,都城隍,皆太牢。太牢:
羊一、牛一、豕一,少牢:羊、豕各一。
大祀入涤九旬,中祀六旬,群祀三旬。大祀天地,前期五日亲王视牲,二日
礼部尚书省牲,一日子时宰牲。帝祭天坛,前二日酉时宰之,太庙、社稷、先师
前三日,中祀前二日。礼部尚书率太常司省牲,前一日黎明宰牲。惟夕月届日黎
明宰之。令甲,察院、礼部、太常、光禄官监宰,群祀止太常司行。乾隆十七年,
定大祀、中祀用光禄卿监宰。初,郊坛大祀,帝前期宿斋宫,视坛位、笾豆、牲
牢。乾隆七年,更定前一日帝诣圜丘视坛位,分献官诣神库视笾豆,神厨视牲牢。
寻定视坛位日,亲诣皇穹宇、皇乾殿上香。故事,省视笾豆牲牢,或临视,或否。
三十五年,定遣官将事,自后以为常。
祀期郊庙祭祀,祭前二岁十月,钦天监豫卜吉期。前一岁正月,疏卜吉者及
诸祀定有日者以闻。颁示中外。太常寺按祀期先期题请,实礼部主之。世祖缵业,
诏祭祀各分等次,以时致祭。自是大祀、中祀、群祀先后规定祀期,著为例。嘉
庆七年,复定大、中祀遇忌辰不改祀期。咸丰中,更定关帝、文昌春秋祀期不用
忌辰。其祭祀时刻,顺治十三年,诏祭天、地五鼓出宫,社稷、太庙并黎明。康
熙十二年,依太宗旧制,坛庙用黎明,夕月用酉时。嘉庆八年,谕祭祀行礼,当
在寅卯间,合礼经质明将事古义。凡亲行大祀,所司定时刻,承祭官暨执事陪祭
者祗候,率意迟早者,御史纠之。
斋戒顺治三年,定郊祀斋戒仪。八年,定大祀三日、中祀二日公廨置斋戒木
牌。祀前十日,录斋戒人名册致太常,届日不谳刑狱,不宴会,不听乐,不宿内,
不饮酒、茹荤,不问疾、吊丧,不祭神、扫墓。有疾与服勿与。大祀、中祀,太
常司进斋戒牌、铜人置乾清门黄案。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辞曰:
“惟尔群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
前祀一日,彻牌及铜人送斋宫,帝诣坛斋宿。十四年祀圜丘,致斋大内二日,坛
内斋宫一日。陪祭官斋於公署,圜丘斋於坛。
雍正五年,遣御史等赴坛检视。九年,诏科道遇祀期斋戒。明年,仿明祀牌
制制斋牌,敕陪祭官悬佩,防亵慢。乾隆四年,礼臣奏,郊坛大祀,太常卿先期
四日具斋戒期,进牌及铜人置乾清门二日、斋宫一日。太庙、社稷,置乾清门三
日。中祀,前三日奏进,置乾清门二日。并祭日彻还。后飨先蚕,奏进亦如之。
惟由内侍置交泰殿三日。
七年,定郊祀致斋,帝宿大内二日,坛内斋宫一日。王公居府第,馀在公署,
俱二日。赴坛外斋宿一日。若遣官代祭,王公不与。祭太庙、社稷,王公百官斋
所如前仪,俱三日。祭日、月、帝王、先师、先农,王公斋二日,遣代则否。后
飨先蚕,斋二日,公主、福晋、命妇陪祀者,前二日致斋。十二年,诏郊祀、祈
穀、大雩,祭日宣誓戒,陪祀者集午门行礼,符古者百官受戒遗意。既有司具仪
上,行之。寻罢。惟严敕大臣斋宿公所,领侍卫内大臣等斋宿紫禁城,违则治罪。
初,斋宫致斋鸣鼓角,十四年谕云:“斋者耳不听乐,孔子曰:‘三日斋,
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言不敢散其志也。吹角鼓鼙,以壮军容,
於义未协,不当用也。”遂寝。
十九年,敕群臣书制辞於版,前期三日,陈设公堂,俾有所警。嘉庆十三年,
谕诫斋戒执事暨查斋监礼者,循旧章,肃祀典。宣统初,监国摄政王代行,帝宫
内致斋,停进斋戒牌及铜人。
祝版以木为之,圜丘、方泽方一尺五寸,径八寸四分,厚三分。祈穀坛方一
尺一寸,径一尺,厚如之。太庙后殿方一尺二寸,径八寸四分。前殿方二尺,径
一尺一寸,厚并同径。常雩,日、月坛,社稷坛与太庙后殿同。中祀、群祀方径
各有差。天坛青纸青缘朱书,地坛黄纸黄缘墨书,月坛、太庙、社稷白纸黄缘墨
书,日坛朱纸朱书,群祀白纸墨书不加缘。太常司令祝版官先期褾饰,祀前二
日昧爽送内阁,授中书书祝辞,大学士书御名,馀祀太常司自缮。
凡亲祭,先二日太常卿奏请,前一日阅祝版。圜丘、祈穀、常雩御太和殿,
方泽、太庙、社稷御中和殿。祝案居正中少西,案设羊角镫二,视版日,案左楹
东置香亭,右楹西置奉版亭、奉玉帛香亭。届时太常卿诣乾清门启奏,帝出宫诣
案前。阅毕,行一跪三拜礼。赞礼郎彻褥,寺卿韬版,导帝至香亭前,拜跪如初
礼。司祝奉版荐黄亭送祭所,庋神库。大祀遣代,停止祝版具奏。中祀、群祀,
寺官赴内阁径请送祭所,不具奏。其视玉、帛、香如阅祝版仪。
祭服圜丘、祈穀、雩祀,先一日,帝御斋宫,龙袍衮服。届期天青礼服。方
泽礼服明黄色,馀祀亦如之。惟朝日大红,夕月玉色。王公以下陪祀执事官咸朝
服。嘉庆九年,定祀前阅祝版执事官服色制,南郊祈穀、常雩、岁暮祫祭、元旦、
万寿、告祭太庙,蟒袍补褂,罢朝服。社稷、时享太庙,服补服。十一年,谕郊
坛大祀若遇国忌,仍御礼服,礼成还宫更素服。十九年,谕郊祀遇国忌,前一日
阅祝版,帝服龙袍龙褂,执事官蟒袍补服。大祀、中祀,帝龙褂,执事官补服。
著为令。二十三年,定制大祀斋期遇国忌,悉改常服。中祀则限於承祭官及陪祀、
执事官,馀素服如故。二十五年,谕大祀亲祭或遣官致祭遇国忌,斋期一依向例,
中祀亲祭同。其遣官致祭,与执事、陪祀官常服挂珠,否则仍素服。
祭告凡登极授受大典,上尊号、徽号,祔庙,郊祀,万寿节,皇太后万寿节,
册立皇太子,先期遣官祗告天地、太庙、社稷。致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寝、先
师阙里、先师。改大祀亦如之。大婚册立皇后,祗告天地、太庙。尊封太妃、册
封皇贵妃及贵妃,祗告太庙后殿奉先殿。追上尊谥庙号、葬陵,祗告天地、社稷、
太庙后殿、奉先殿,并致祭陵寝、后土、陵山。亲征命将,祗告天地,太庙,社
稷,太岁,火炮、道路诸神。凯旋奏功,祗告奉先殿,致祭陵寝,释奠先师,致
祭岳镇、海渎、帝王陵庙、先师阙里。谒陵、巡狩,并祗告奉先殿,回銮亦如之。
巡幸所莅,亲祭方岳。其所未莅者,命疆臣选员遍祭岳、镇、海、渎、所过名山
大川。其祭文香帛,遣使自京赍送。帝王陵寝、圣贤忠烈暨名臣祠墓,凡在三十
里内,遣官祭之。岁暮祫祭,功臣配飨,祗告太庙中殿、后殿。监国摄政,并遣
官祭告太庙。耕耤田,祗告奉先殿。御经筵,祗告奉先殿、传心殿,修建郊坛、
太庙、奉先殿,祗告天地、太庙、社稷。兴工、合龙,祭后土、司工诸神。迎吻,
祭琉璃窑神暨各门神。岁旱祈雨,祗告天神、地祇、太岁。越七日,祭告社稷。
三请不雨,始行大雩。凡告祀,不及配位从坛。至为元元祈福,则遣大臣分行祭
告,颁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御仗各二,盖犹乔岳翕河茂典云。
习仪凡大祀前四十日,中祀前三十日,每旬三、六、九日,太常卿帅读祝官、
赞礼郎暨执事、乐舞集神乐署,习仪凝禧殿。故事,祭祀先期,太常寺演礼坛庙
中。雍正九年谕曰:“是虽义取娴熟,实乖洁齐严肃本旨也。”乃停前一日坛庙
演礼。其前二日凝禧殿如故。飨太庙,以王公一人监视宗室、觉罗官。祀先师,
祭酒、司业监视国子师生,同日习乐殿庭,令乐部典乐监视亦如之。谒陵寝,读
祝官等亦遇三、六、九日习仪皇陵。又岁暮将祭享,选内大臣打莽式,例演习於
礼曹。时议谓发扬蹈厉,为公庭万舞变态云。
陪祀顺治时,诏陪祀官视加级四品以上。康熙二十五年,以喧语失仪,谕诫
陪祀官毋慢易。寻议定论职不论级。郊坛陪祀,首公,讫阿达哈哈番,佐领。文
官首尚书,讫员外郎,满科道,汉掌印给事中。武讫游击。祭太庙、社稷、日月、
帝王庙,武至参领,文至郎中,馀如前例。御史、礼曹并纠其失仪者。既以浙江
提督陈世凯请,文庙春秋致祭,允武官二品以上陪祀。三十九年,申定陪祀不到
者处分。乾隆初元,定陪祀祗候例,祭太庙,俟午门鸣鼓;祭社稷,俟午门鸣钟;
祭各坛庙,俟斋宫钟动:依次入,鹄立,禁先登阶。并按官品制木牌,肃班序。
七年,定郊庙、社稷赴坛陪祀制,遣官代行,王公内大臣等不陪祀,馀如故。明
年,定郊祭前一日申、酉时及祭日五鼓,礼部、察院官赴坛外受职名,馀祀止当
日收受。二十七年岁杪,谕通覈陪祀逾三次不到者,分别议惩。咸丰十年,谕朝
日陪祀无故不到或临时称疾,并处罚。光绪九年,申定祗候例,大祀夜分、中祀
鸡初鸣,朝服莅祭所。
0
猜你喜欢:
- 《柳宗元集》 ○与太学诸生喜诣阙留阳城司业书(城字亢宗,自谏议大夫迁国子司业,以事出为道州刺史。太学诸生诣阙请留之,公遗诸生书,勉励其志。时公作集
- 《牡丹亭》 〔净、丑扮将军持金瓜上〕“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万岁爷升朝,在此直殿。 【北点绛唇】〔末上〕宝殿云开,御炉烟霭,乾坤泰。〔
- 《巴黎圣母院》 一道道走廊漆黑一团,大白天也得点灯照明;爱斯梅拉达一直被那些面目狰狞的捕役们押着,爬上爬下走完了几道梯
- 《元史》 ◎方技(工艺附) 自昔帝王勃兴,虽星历医卜方术异能之士,莫不过绝于人,类非后来所及,盖天运也。元有中土,巨公异人,身兼数器者,
- 《新唐书》 ◎食货四 唐有盐池十八,井六百四十,皆隶度支。蒲州安邑、解县有池五,总曰“两池”,岁得盐万斛,以供京师。盐州五原有乌池、白池、
- 《裴注三国志》 ◎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桓阶字伯绪,长沙临湘人也。【魏书曰:阶祖父超,父胜,皆历典州郡。胜为尚书,著名南方。】仕郡功曹。太守
- 《贞观政要》 贞观初,有上书请去佞臣者,太宗谓曰:“朕之所任,皆以为贤,卿知佞者谁耶?”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佞者,请陛下佯怒以试群臣,若能不畏
- 《后汉书》 郑太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众之曾孙也。少有少略。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
- 《旧唐书》 ○尚可孤 李观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韩游瑰 贾隐林 杜希全 尉迟胜 邢君牙 杨朝晟 张敬则 尚可孤,
- 《旧唐书》 ○杜黄裳 高郢(子定) 杜佑(子式方 从郁 式方子悰 从郁子牧)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登进士第、宏辞科,杜
- 《水经注》 ○淹水 叶榆河 夷水 油水 澧水 沅水 泿水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 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
- 《白鲸》 关于大鲸的惊人图像,我很想在这里着手讲一些关于它们的更为惊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可以在古今一些书本中,特
- 《菜根谭》 处洁也立方,处丸也宜圆,分水宇之也当方圆并用
- 《明史》 ○王彰 魏源 金濂 石璞(王卺) 罗通 罗绮(张固) 张瑄 张鹏李裕 王彰,字文昭,郑人。洪武二十年举于乡,补国
- 《红与黑》 在艾德琳的仪容上当然也有一种贵妇人的娴静幽雅,从来不超出天性要表现出的任何事物的那条防线;正如一位中国
- 《巴黎圣母院》 根特的那位领养老金的使节和红衣主教大人低弯着身体相互揖拜,又用更低沉的声音寒暄了几句.这时出现一个人,
- 《好兵帅克历险记》 古代名将色诺芬(色诺芬(公元前565—473),古希腊学者和军事家,他曾率领希腊军队举行从波斯到欧洲的
- 《白鲸》 这些幽灵(因为当时看来他们就象幽灵)在甲板的另一边轻轻地走过来走过去,正在悄无声息而神速地解掉那只吊在
- 《新书》 ○匈奴(事势) 窃料匈奴控弦大率六万骑,五口而出介卒一人,五六三十,此即户口三十万耳,未及汉千石大县也。而敢岁言侵盗,屡欲亢礼
- 《说唐全传》 当下程咬金走到殷齐二王面前,开言道:"你们两个在这里做什么?我家主公收纳英雄,在此麒麟阁,庆贺我们众功臣功劳,赐宴饮酒,好不光
评论
发表评论
-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老子·道经·第十章》
-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徐田臣《戏文·杀狗记》
-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李毓秀《弟子规·出则弟》
-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