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篇 言语第二十
《史通》 作者:刘知几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
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
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牧誓》、《泰誓》
是也。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
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
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
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睢反间以相秦,
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
逮汉、魏以降,周、隋而往,世皆尚文,时无专对。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
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宰我、子贡之道不行,苏秦、张仪之业遂废矣。假有忠
言切谏,《答戏》、《解嘲》,其可称者,若朱云折槛以抗愤,张纲埋轮而献直。
秦宓之酬吴客,王融之答虏使,此之小辩,曾何足云。是以历选载言,布诸方册,
自汉以下,无足观焉。
寻夫战国已前,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何以核诸?
至如讨“鹑贲”、“鸲鹆”,童竖之谣也;“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
“皤腹弃甲”,城者之讴也;“原田是谋”,舆人之诵也。斯皆刍词鄙句,犹能
温润若此,况乎束带立朝之土,加以多闻博古之识者哉!则知时人出言,史官入
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
夫《三传》之说,既不习于《尚书》;两汉之词,又多违于《战策》。足以
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
实而书,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是以好丘明者,则偏摸《左传》;爱子长者,
则全学史公。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楚、汉应对行乎宋、齐之日。而
伪修混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故裴少期讥孙盛录曹公平
素之语,而全作夫差亡灭之词。虽言似《春秋》,而事殊乖越者矣。
然自咸、洛不守,龟鼎南迁,江左为礼乐之乡,金陵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
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颠沛造次,不忘经籍。而史臣修饰,无所费功。
其于中国则不然,何者?于斯时也,先王桑梓,翦为蛮貊,被发左衽,充
牣神州。其中辩若驹支,学如郯子,有时而遇,不可多得。而彦鸾修伪国诸史,
收、弘撰《魏》、《周》二书,必讳彼夷音,变成华语,等杨由之听雀,如介葛
之闻牛,斯亦可矣。而于其间,则有妄益文彩,虚加风物,援引《诗》、《书》,
宪章《史》、《汉》。遂使且渠、乞伏,儒雅比于元封,拓跋、宇文,德音同于
正始。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唯王、宋著书,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
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
鉴者见嫫姆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
又世之议者,咸以北朝众作,《周史》为工。盖赏其记言之体,多同于古故
也。夫以枉饰虚言,都捐实事,便号以良直,师其模楷,是则董狐、南史,举目
可求,班固、华峤,比肩皆是者矣。
近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并称述者,自负史才。郎著《孝德传》,张
著《隋后略》。凡所撰今语,皆依仿旧辞。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
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盖江羋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
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价曰:
“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
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
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
夫天地长久,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
言,不其惑乎!苟记言则约附《五经》,载语则依凭《三史》,是春秋之俗,战
国之风,互两仪而并存,经千载其如一,奚验以今来古往,质文之屡变者哉?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
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
糟粕而已。
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
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牧誓》、《泰誓》
是也。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
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
战国虎争,驰说云涌,人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
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若《史记》载苏秦合从,张仪连横,范睢反间以相秦,
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
逮汉、魏以降,周、隋而往,世皆尚文,时无专对。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
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宰我、子贡之道不行,苏秦、张仪之业遂废矣。假有忠
言切谏,《答戏》、《解嘲》,其可称者,若朱云折槛以抗愤,张纲埋轮而献直。
秦宓之酬吴客,王融之答虏使,此之小辩,曾何足云。是以历选载言,布诸方册,
自汉以下,无足观焉。
寻夫战国已前,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何以核诸?
至如讨“鹑贲”、“鸲鹆”,童竖之谣也;“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
“皤腹弃甲”,城者之讴也;“原田是谋”,舆人之诵也。斯皆刍词鄙句,犹能
温润若此,况乎束带立朝之土,加以多闻博古之识者哉!则知时人出言,史官入
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
夫《三传》之说,既不习于《尚书》;两汉之词,又多违于《战策》。足以
验氓俗之递改,知岁时之不同。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
实而书,方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是以好丘明者,则偏摸《左传》;爱子长者,
则全学史公。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楚、汉应对行乎宋、齐之日。而
伪修混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故裴少期讥孙盛录曹公平
素之语,而全作夫差亡灭之词。虽言似《春秋》,而事殊乖越者矣。
然自咸、洛不守,龟鼎南迁,江左为礼乐之乡,金陵实图书之府,故其俗犹
能语存规检,言喜风流,颠沛造次,不忘经籍。而史臣修饰,无所费功。
其于中国则不然,何者?于斯时也,先王桑梓,翦为蛮貊,被发左衽,充
牣神州。其中辩若驹支,学如郯子,有时而遇,不可多得。而彦鸾修伪国诸史,
收、弘撰《魏》、《周》二书,必讳彼夷音,变成华语,等杨由之听雀,如介葛
之闻牛,斯亦可矣。而于其间,则有妄益文彩,虚加风物,援引《诗》、《书》,
宪章《史》、《汉》。遂使且渠、乞伏,儒雅比于元封,拓跋、宇文,德音同于
正始。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唯王、宋著书,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
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
鉴者见嫫姆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
又世之议者,咸以北朝众作,《周史》为工。盖赏其记言之体,多同于古故
也。夫以枉饰虚言,都捐实事,便号以良直,师其模楷,是则董狐、南史,举目
可求,班固、华峤,比肩皆是者矣。
近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并称述者,自负史才。郎著《孝德传》,张
著《隋后略》。凡所撰今语,皆依仿旧辞。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
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盖江羋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
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价曰:
“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
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
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
夫天地长久,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
言,不其惑乎!苟记言则约附《五经》,载语则依凭《三史》,是春秋之俗,战
国之风,互两仪而并存,经千载其如一,奚验以今来古往,质文之屡变者哉?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
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居,何止得其
糟粕而已。
0
猜你喜欢:
- 《晋书》 ◎姚兴上 姚兴,字子略,苌之长子也。苻坚时为太子舍人。苌之在马牧,兴自长安冒难奔苌,苌立为皇太子。苌出征讨,常留统后事。及镇长
- 《旧五代史》 张全义,字国维,濮州临濮人。初名居言,赐名全义,梁祖改为宗奭;庄宗定河南,复名全义。祖琏,父诚,世为田农。全义为县啬夫,尝为令所辱。
- 《元史》 ◎历二 ○授时历议下 交食 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
- 《明史》 ○陈邦瞻 毕懋康(兄懋良) 萧近高 白瑜 程绍 翟凤翀(郭尚宾)洪文衡(何乔远) 陈伯友(李成名) 董应举 林材
- 《清史稿》 ○策楞(子特通额 特清额 特成额) 玉保 达尔党阿 哈达哈(子哈宁阿) 永常 觉罗雅尔哈善 富德 萨赖尔 策
- 《南史》 ○贺玚(子革 弟子琛)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子陵 陵子俭 份 仪 陵弟孝克) 鲍泉(鲍行卿 行卿弟客卿)
- 《苏轼集》 ◎祭文四十一首 【祭欧阳文忠公文】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国有蓍龟,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
- 《三十六计》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注释】
- 《清史稿》 ○沈初 金士松 邹炳泰 戴联奎 王懿修(子宗诚) 黄钺 沈初,字景初,浙江平湖人。少有异禀,读书目数行下,同郡钱陈群
- 《清史稿》 ○刘长佑 刘岳昭 岑毓英(弟毓宝) 刘长佑,字印渠,湖南新宁人。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与同县江忠源友。咸丰二年,忠源率乡勇赴广
- 《新唐书》 ◎百官一 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其官司之别,曰省、曰台、曰寺、曰监、曰卫、曰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
- 《汉书》 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于皂隶、抱关、击A89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死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僣
- 《旧五代史》 桑维翰,字国侨,洛阳人也。父珙,事河南尹张全义为客将。维翰身短面广,殆非常人,既壮,每对鉴自叹曰:“七尺之身,安如一尺之面!”由是慨
- 《新唐书》 ◎礼乐八 皇帝纳皇后。 制命太尉为使,宗正卿为副,吏部署承以戒之。前一日,有司展县、设桉、陈车舆于太极殿廷,如元日。文武
- 《宋史》 ○张鉴 姚坦 索湘 宋太初 卢之翰 郑文宝 王子舆 刘综 卞衮 许骧 裴庄 牛冕(张适附) 栾崇吉 袁逢吉
- 《三国演义》 却说曹操退兵至斜谷,孔明料他必弃汉中而走,故差马超等诸将,分兵十数路,不时攻劫。因此操不能久住;又被魏延射了一箭,急急班师。三军锐气
- 《菜根谭》 风斜雨急处,要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要著得眼
- 《荀子》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山
- 《苏轼集》 ◎奏议十首 【奏马澈不当屏出学状】 元祐八年四月某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状奏。准太学条,三学
- 《六朝文絜》 紫茎兮文波,红莲兮芰荷;绿房兮翠盖,素实兮黄螺。 于时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