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水经注》 作者:郦道元
○济水一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泽。郭景纯云:联、沇
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
贞也。《风俗通》曰: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庙在东郡临邑县。济者,齐也,
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流亦别,斯乃应氏之非矣。今济水重
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
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
杜预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
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乱流东南注,分
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传呼失实
也。济水又东南,迳絺城北,而出於温矣。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於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
涧水。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
大於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
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
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
《春秋》,樊氏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即此城也,其水东北流,
与漫流水合。水出轵关南,东北流,又北注于湨,谓之漫流口。湨水又东合
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钟繇坞北,世谓之钟公垒。又东
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
出轵郭。汉文帝元年,封薄昭为侯国也。又东北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北,
迳波县故城北,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水
出轵南睾,向城北。城在睾上,俗谓之韩王城,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内
轵西有地名向。今无。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盖相袭之向,故不得以地
名而无城也。阚骃《十三州志》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
《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汲郡《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
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导,
各出一溪,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水
亦曰冶水。又东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东北流,
迳白骑坞南,坞在原上,据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岨崄,惟西版筑而已。东
北流,迳安国城西,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无
辟邑西,世谓之无比城,亦曰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
湨水又南注于河。
△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
济水於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迳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之邑也。
《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周襄王以赐晋文公。济水南历虢公台
西。《皇览》曰: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
记》曰: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
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迳
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
△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东南迳阳乡城北,又东
南迳李城西。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
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封其父为李侯。故徐广曰:河内
平皋县有李城,即此城也。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号曰
李陂。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应劭曰:邢侯自
襄国徙此。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邢迁于夷仪,其地属晋,号曰邢邱,以其在
河之皋,处势平夷,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邢迁夷
仪,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一百馀里,邢是丘名,非国也。余按:
《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即是此
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郑城邢丘。司马彪《后汉
·郡国志》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汉高帝七年封砀郡长项佗为
侯国,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北砾磎南,东出
过荥泽北。
《释名》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
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尚书》曰:荥波既潴。孔安国曰:荥波水
以成潴。阚骃曰:荥播,泽名也。故吕忱云: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昔大禹塞
其yin6*水,而於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
空伏恭荐乐浪人王景,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始作浚
仪渠。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
浚仪渠也。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巡至无盐,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汉灵帝建宁
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
十馀丈,西去河三里。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
可复识。魏太和中,又更修之。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
戴延之所云:新筑城周城三百步,荥阳太守所镇者也。水南带三山,即三皇山,
亦谓之为三室山也。
济水又东迳西广武城北。《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
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高祖中胸处也。山下有水,北流入
济,世谓之柳泉也。
济水又东,迳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羽还广武,为高俎,置
太公其上,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为天下者不顾家,
但益怨耳。羽从之。今名其坛曰项羽堆。夹城之间,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
项羽叱娄烦於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
济水又东,迳敖山北,《诗》所谓薄狩于敖者也。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
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
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
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
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
齿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坏隤无已,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
石,垒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辛未诏书,许诲立功,府卿规基经始,诏
策加命,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令缵茂前绪,称遂休功。登以伊、
洛合注大河,南则缘山,东过大邳,回流北岸,其势郁懞涛怒,湍急激疾,一
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昔崇鲧所不能治,
我二宗之所劬劳。于是乃跋涉躬亲,经之营之,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
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随时庆赐,说以劝之。川无滞越,水土通演,
役未逾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道,《书》
录其功;后稷躬稼,《诗》列于《雅》。夫不惮劳谦之勤,夙兴厥职,充国惠民,
安得湮没而不章焉?故遂刊石记功,垂示于后,其辞云云。使河堤谒者山阳东缗
司马登,字伯志,代东莱曲城王诲,字孟坚。河内太守安城向豹,字伯尹。丞汝
南邓方,字德山。怀令刘丞,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陈留浚仪边韶字孝先颂。
石铭岁远,字多沦缺,其所灭,盖厥如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次
东得宿须水口,水受大河,渠侧有扈城。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宿须
在河之北,不在此也,盖名同耳。济水与河,浑涛东注,自西缘带山隰,秦、汉
以来,亦有通否。晋太和中,桓温北伐,将通之,不果而还。义熙十三年,刘公
西征,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
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今则南渎通津,川涧是导耳。济水于此,又兼邲目。
《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
在敖北。济水又东迳荥阳县北,曹太祖与徐荣战,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济
水又东南,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
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东北流,历敖山南。《春秋》,晋、楚之
战,设伏於敖前,谓是也。迳虢亭北。池水又东北,迳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
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济水
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其
水东北流,器难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小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
注于侵水。即此水也。其水北流,迳金亭,又北,迳京县故城西,入于旃然之水。
城故郑邑也。庄公以居弟段,号京城太叔。祭仲曰:京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
北有坛山罡,《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因以为坛台罡也。其水乱流,
北迳小索亭西。京相璠曰:京有小索亭。《世语》以为本索氏兄弟居此,故号小
索者也。又为索水。索水又北,迳大栅城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遭荒,鸠聚
流杂堡固,名为大栅坞。至太平真君八年,豫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又东
开广旧城,创制改筑焉。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邑,省州置郡。索水又屈而西流,
与梧桐涧水合。水出西南梧桐谷,东北流注於索。斯水亦时有通塞而不常流也。
索水又北屈东,迳大索城南。《春秋传》曰: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即此城也。
《晋地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汉书》,京、索之间也。索水又东,迳
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虢
亭,俗谓之平咷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谓之为号咷城,非也。盖
号、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
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
故作鸠杖以扶老。案《广志》,楚鸠一名嗥啁,号咷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
所未详也。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水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
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水上承京城南渊,世谓之车
轮渊。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又东北,入于须水。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
西南,北注索。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
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
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
《述征赋》曰: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
立为祈队,备周六队之制。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
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乡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
故原武典农校尉,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蹠,
蹠上有石的。石的铭具存。其铭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索水又
东迳周苛冢北。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
吾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瞋目骂羽,羽怒,烹之。索水又东
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
东入汳。《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即是水也。
济渠水断,汳沟惟承此始,故云汳受旃然矣。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汉、楚分
王,指水为断故也。《郡国志》曰:荥阳有鸿沟水,是也。盖因城地而变名,为
川流之异目。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
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迳卷县故城东,又南迳衡雍城西。《春秋左
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而曰水名也。京相璠
曰:郑地也。言济水自荥泽中北流,至垣雍西,与出河之济会,南出新郑百里。
斯盖荥、播、河、济,往复迳通矣。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济隧绝焉。故
世亦或谓其故道为十字沟,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水脉径断,故渎难寻。又南
会于荥泽,然水既断,民谓其处为荥泽。《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荣泽,而屠
懿公,宏演报命纳肝处也。有垂陇城,济渎出其北。《春秋·文公二年》,晋士
谷盟于垂陇者也。京相璠曰:垂陇,郑地。今荥阳东二十里有故陇城,即此是也。
世谓之都尉城,盖荥阳典农都尉治,故变垂陇之名矣。
泽际又有沙城。城左佩济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王会郑釐侯于
巫沙者也。泽际有故城,世谓之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魏,
走芒卯,入北宅,即故宅阳城也。《竹书纪年》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郑釐侯盟
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还釐于郑者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
卫,荀瑶城宅阳。俗言水城,非矣。
济水自ze6*东出,即是始矣。王隐曰:河泆为荥。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为
北济也。济水又东南迳釐城东。《春秋经》书:公会郑伯于时来,杜预所谓釐也。
京相璠曰: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釐城也。
济水右合黄水,水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
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也。又屈而北注,鱼子沟水入焉。水出
石暗涧,东北流,又北,与濏々水合。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其树
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溪水历二树之间,东流注于鱼水。鱼水又屈而西
北,注黄水。黄水又北,迳高阳亭东。又北至故市县,重泉水注之。水出京城西
南小陉山,东北流,又北流,迳高阳亭西,东北流注於黄水。又东北,迳故市县
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阎泽赤为侯国,河南郡之属县也。黄水又东北到荥泽南,
分为二水,一水北入荥泽,下为船塘,俗谓之郏城陂,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
《竹书·穆天子传》曰:甲辰,天子浮於荥水,乃奏广乐,是也。一水东北流,
即黄雀沟矣。《穆天子传》曰:壬寅,天子东至於雀梁者也。又东北与不家沟水
枝津合。二水之会为黄渊,北流注於济水。
△又东过阳武县南。
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历长城,东南流,蒗{艹砀}渠出焉。
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迳阳武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阳桓矣。
又东为白马渊。渊东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沟。又东迳房城
北。《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以为
赵郡房子也。余谓穆王里郑圃,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更为非矣。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又东迳大梁城北,又东,迳仓垣城,又东,迳小黄县
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
因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
魂幽野。于是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
作寝以宁神也。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
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
东昬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
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光武
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
名曰秀。
△又东过封丘县北。
北济也,自荥ze6*东迳荥阳卷县之武修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
然盟于修泽者也,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修亭。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
《春秋》之原圃也。《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夏庚午,天子
饮于洧上,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恒矣。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按《竹书纪年》,梁惠成
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
惠王十五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济渎又东,迳酸
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市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
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
《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汉
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濮水出焉。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之赤亭北,而东注。
△又东过平丘县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
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
称《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
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又东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
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王莽之
济平亭也。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
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
封,出关,辎重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
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
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
生、四夷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二旬皆
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
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
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
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
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
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
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
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数千金,富好行德,子孙
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
东,迳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
为釜丘也。《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尚书》所
谓导济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
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
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於河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泛水之名,于是乎在矣。河水
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河,而北注
济渎也。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泽。郭景纯云:联、沇
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
贞也。《风俗通》曰: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庙在东郡临邑县。济者,齐也,
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流亦别,斯乃应氏之非矣。今济水重
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
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
杜预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
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乱流东南注,分
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传呼失实
也。济水又东南,迳絺城北,而出於温矣。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於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
涧水。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
大於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
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
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
《春秋》,樊氏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即此城也,其水东北流,
与漫流水合。水出轵关南,东北流,又北注于湨,谓之漫流口。湨水又东合
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钟繇坞北,世谓之钟公垒。又东
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
出轵郭。汉文帝元年,封薄昭为侯国也。又东北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北,
迳波县故城北,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水
出轵南睾,向城北。城在睾上,俗谓之韩王城,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内
轵西有地名向。今无。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盖相袭之向,故不得以地
名而无城也。阚骃《十三州志》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
《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汲郡《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
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导,
各出一溪,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水
亦曰冶水。又东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东北流,
迳白骑坞南,坞在原上,据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岨崄,惟西版筑而已。东
北流,迳安国城西,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无
辟邑西,世谓之无比城,亦曰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
湨水又南注于河。
△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
济水於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迳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之邑也。
《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周襄王以赐晋文公。济水南历虢公台
西。《皇览》曰: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
记》曰: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
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迳
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
△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东南迳阳乡城北,又东
南迳李城西。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
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封其父为李侯。故徐广曰:河内
平皋县有李城,即此城也。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号曰
李陂。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应劭曰:邢侯自
襄国徙此。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邢迁于夷仪,其地属晋,号曰邢邱,以其在
河之皋,处势平夷,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邢迁夷
仪,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一百馀里,邢是丘名,非国也。余按:
《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即是此
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郑城邢丘。司马彪《后汉
·郡国志》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汉高帝七年封砀郡长项佗为
侯国,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北砾磎南,东出
过荥泽北。
《释名》曰:济,济也。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晋地道志》曰:济自大
伾入河,与河水斗,南泆为荥泽。《尚书》曰:荥波既潴。孔安国曰:荥波水
以成潴。阚骃曰:荥播,泽名也。故吕忱云:播水在荥阳,谓是水也。昔大禹塞
其yin6*水,而於荥阳下引河东南以通淮、泗。济水分河,东南流。汉明帝之世,司
空伏恭荐乐浪人王景,字仲通,好学多艺,善能治水。显宗诏与谒者王吴始作浚
仪渠。吴用景法,水乃不害,此即景、吴所修故渎也。渠流东注浚仪,故复谓之
浚仪渠也。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巡至无盐,帝嘉景功,拜河堤谒者。汉灵帝建宁
四年,于敖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渠口,谓之石门。故世亦谓之石门水。门广
十馀丈,西去河三里。石铭云: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也。而主吏姓名,磨灭不
可复识。魏太和中,又更修之。撤故增新,石字沦落,无复在者。水北有石门亭,
戴延之所云:新筑城周城三百步,荥阳太守所镇者也。水南带三山,即三皇山,
亦谓之为三室山也。
济水又东迳西广武城北。《郡国志》:荥阳县有广武城,城在山上,汉所城
也。高祖与项羽临绝涧对语,责羽十罪,羽射高祖中胸处也。山下有水,北流入
济,世谓之柳泉也。
济水又东,迳东广武城北,楚项羽城之。汉破曹咎,羽还广武,为高俎,置
太公其上,曰,汉不下,吾烹之。高祖不听,将害之。项伯曰:为天下者不顾家,
但益怨耳。羽从之。今名其坛曰项羽堆。夹城之间,有绝涧断山,谓之广武涧。
项羽叱娄烦於其上,娄烦精魄丧归矣。
济水又东,迳敖山北,《诗》所谓薄狩于敖者也。其山上有城,即殷帝仲丁
之所迁也。皇甫谧《帝王世纪》曰:仲丁自亳,徙嚣于河上者也,或曰敖矣。秦
置仓于其中,故亦曰敖仓城也。济水又东,合荥渎,渎首受河水,有石门,谓之
为荥口石门也。而地形殊卑,盖故荥、播所道,自此始也。门南际河,有故碑云:
惟阳嘉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谒者王诲,疏达河川,遹荒庶土。云大河冲塞,侵
齿金堤,以竹笼石葺土而为堨。坏隤无已,功消亿万,请以滨河郡徒,疏山采
石,垒以为障。功业既就,徭役用息,辛未诏书,许诲立功,府卿规基经始,诏
策加命,迁在沇州。乃简朱轩,授使司马登,令缵茂前绪,称遂休功。登以伊、
洛合注大河,南则缘山,东过大邳,回流北岸,其势郁懞涛怒,湍急激疾,一
有决溢,弥原淹野,蚁孔之变,害起不测。盖自姬氏之所常蹙,昔崇鲧所不能治,
我二宗之所劬劳。于是乃跋涉躬亲,经之营之,比率百姓,议之于臣,伐石三谷,
水匠致治,立激岸侧,以捍鸿波,随时庆赐,说以劝之。川无滞越,水土通演,
役未逾年,而功程有毕,斯乃元勋之嘉课,上德之弘表也。昔禹修九道,《书》
录其功;后稷躬稼,《诗》列于《雅》。夫不惮劳谦之勤,夙兴厥职,充国惠民,
安得湮没而不章焉?故遂刊石记功,垂示于后,其辞云云。使河堤谒者山阳东缗
司马登,字伯志,代东莱曲城王诲,字孟坚。河内太守安城向豹,字伯尹。丞汝
南邓方,字德山。怀令刘丞,字季意。河堤掾匠等造。陈留浚仪边韶字孝先颂。
石铭岁远,字多沦缺,其所灭,盖厥如也。荥渎又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次
东得宿须水口,水受大河,渠侧有扈城。水自亭东南流,注于济,今无水。宿须
在河之北,不在此也,盖名同耳。济水与河,浑涛东注,自西缘带山隰,秦、汉
以来,亦有通否。晋太和中,桓温北伐,将通之,不果而还。义熙十三年,刘公
西征,又命宁朔将军刘遵考仍此渠而漕之,始有激湍东注而终山崩壅塞,刘公于
北十里,更凿故渠通之。今则南渎通津,川涧是导耳。济水于此,又兼邲目。
《春秋·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是水也,音卞。京相璠曰:
在敖北。济水又东迳荥阳县北,曹太祖与徐荣战,不利,曹洪授马于此处也。济
水又东南,砾石溪水注之。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有水,即古冯池也。《地
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也。东北流,历敖山南。《春秋》,晋、楚之
战,设伏於敖前,谓是也。迳虢亭北。池水又东北,迳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
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溪矣。《经》云:济出其南,非也。济水
又东,索水注之。水出京县西南嵩渚山,与东关水同源分流,即古旃然水也。其
水东北流,器难之水注之。《山海经》曰:小陉之山,器难之水出焉,而北流,
注于侵水。即此水也。其水北流,迳金亭,又北,迳京县故城西,入于旃然之水。
城故郑邑也。庄公以居弟段,号京城太叔。祭仲曰:京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城
北有坛山罡,《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因以为坛台罡也。其水乱流,
北迳小索亭西。京相璠曰:京有小索亭。《世语》以为本索氏兄弟居此,故号小
索者也。又为索水。索水又北,迳大栅城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遭荒,鸠聚
流杂堡固,名为大栅坞。至太平真君八年,豫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又东
开广旧城,创制改筑焉。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邑,省州置郡。索水又屈而西流,
与梧桐涧水合。水出西南梧桐谷,东北流注於索。斯水亦时有通塞而不常流也。
索水又北屈东,迳大索城南。《春秋传》曰:郑子皮劳叔向于索氏。即此城也。
《晋地道志》所谓京有大索、小索亭,《汉书》,京、索之间也。索水又东,迳
虢亭南。应劭曰:荥阳,故虢国也,今虢亭是矣。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虢
亭,俗谓之平咷城。城内有大冢,名管叔冢,或亦谓之为号咷城,非也。盖
号、虢字相类,字转失实也。《风俗通》曰:俗说高祖与项羽战于京、索,遁于
薄中,羽追求之。时鸠止鸣其上,追之者以为必无人,遂得脱。及即位,异此鸠,
故作鸠杖以扶老。案《广志》,楚鸠一名嗥啁,号咷之名,盖因鸠以起目焉,
所未详也。索水又东北流,须水右入焉。水近出京城东北二里榆子沟,亦曰柰榆
沟也。又或谓之为小索水,东北流,木蓼沟水注之。水上承京城南渊,世谓之车
轮渊。渊水东北流,谓之木蓼沟。又东北,入于须水。须水又东北流,于荥阳城
西南,北注索。索水又东,迳荥阳县故城南。汉王之困荥阳也,纪信曰:臣诈降
楚,王宜间出。信乃乘王车出东门,称汉降楚,楚军称万岁,震动天地。王与数
十骑出西门,得免楚围。羽见信大怒,遂烹之。信冢在城西北三里,故蔡伯喈
《述征赋》曰:过汉祖之所隘,吊纪信于荥阳。其城跨倚冈原,居山之阳。王莽
立为祈队,备周六队之制。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
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以南乡筑阳乡亭侯李胜字公昭,为郡守,
故原武典农校尉,政有遗惠,民为立祠于城北五里,号曰李君祠。庙前有石蹠,
蹠上有石的。石的铭具存。其铭曰:百族欣戴,咸推厥诚,今犹祀祷焉。索水又
东迳周苛冢北。汉祖之出荥阳也,令御史大夫周苛守之。项羽拔荥阳,获苛,曰:
吾以公为上将军,封三万户侯,能尽节乎?苛瞋目骂羽,羽怒,烹之。索水又东
流,北屈西转,北迳荥阳城东,而北流注济水。杜预曰:旃然水出荥阳成皋县,
东入汳。《春秋·襄公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即是水也。
济渠水断,汳沟惟承此始,故云汳受旃然矣。亦谓之鸿沟水,盖因汉、楚分
王,指水为断故也。《郡国志》曰:荥阳有鸿沟水,是也。盖因城地而变名,为
川流之异目。
济水又东,迳荥泽北,故荥水所都也。京相璠曰:荥泽在荥阳县东南,与济
隧合。济隧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迳卷县故城东,又南迳衡雍城西。《春秋左
传·襄公十一年》,诸侯伐郑,西济于济隧。杜预阙其地,而曰水名也。京相璠
曰:郑地也。言济水自荥泽中北流,至垣雍西,与出河之济会,南出新郑百里。
斯盖荥、播、河、济,往复迳通矣。出河之济,即阴沟之上源也,济隧绝焉。故
世亦或谓其故道为十字沟,自于岑造八激堤于河阴,水脉径断,故渎难寻。又南
会于荥泽,然水既断,民谓其处为荥泽。《春秋》,卫侯及翟人战于荣泽,而屠
懿公,宏演报命纳肝处也。有垂陇城,济渎出其北。《春秋·文公二年》,晋士
谷盟于垂陇者也。京相璠曰:垂陇,郑地。今荥阳东二十里有故陇城,即此是也。
世谓之都尉城,盖荥阳典农都尉治,故变垂陇之名矣。
泽际又有沙城。城左佩济渎,《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九年,王会郑釐侯于
巫沙者也。泽际有故城,世谓之水城。《史记》:秦昭王三十二年,魏冉攻魏,
走芒卯,入北宅,即故宅阳城也。《竹书纪年》曰:惠王十三年,王及郑釐侯盟
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还釐于郑者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
卫,荀瑶城宅阳。俗言水城,非矣。
济水自ze6*东出,即是始矣。王隐曰:河泆为荥。济水受焉。故有济堤矣,为
北济也。济水又东南迳釐城东。《春秋经》书:公会郑伯于时来,杜预所谓釐也。
京相璠曰:今荥阳县东四十里,有故釐城也。
济水右合黄水,水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
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也。又屈而北注,鱼子沟水入焉。水出
石暗涧,东北流,又北,与濏々水合。水出西溪,东流,水上有连理树,其树
柞栎也。南北对生,凌空交合,溪水历二树之间,东流注于鱼水。鱼水又屈而西
北,注黄水。黄水又北,迳高阳亭东。又北至故市县,重泉水注之。水出京城西
南小陉山,东北流,又北流,迳高阳亭西,东北流注於黄水。又东北,迳故市县
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阎泽赤为侯国,河南郡之属县也。黄水又东北到荥泽南,
分为二水,一水北入荥泽,下为船塘,俗谓之郏城陂,东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
《竹书·穆天子传》曰:甲辰,天子浮於荥水,乃奏广乐,是也。一水东北流,
即黄雀沟矣。《穆天子传》曰:壬寅,天子东至於雀梁者也。又东北与不家沟水
枝津合。二水之会为黄渊,北流注於济水。
△又东过阳武县南。
济水又东南流,入阳武县,历长城,东南流,蒗{艹砀}渠出焉。
济水又东北流,南济也。迳阳武县故城南,王莽更名之曰阳桓矣。
又东为白马渊。渊东西二里,南北一百五十步,渊流名为白沟。又东迳房城
北。《穆天子传》曰:天子里甫田之路,东至于房。疑即斯城也。郭《注》以为
赵郡房子也。余谓穆王里郑圃,而郭以赵之房邑为疆,更为非矣。
济水又东迳封丘县南,又东迳大梁城北,又东,迳仓垣城,又东,迳小黄县
之故城北。县有黄亭近济,黄水出焉,又谓之曰黄沟。县故阳武之东黄乡也,故
因水以名县。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天下平定,乃使使者,以梓宫招
魂幽野。于是丹蛇自水濯洗,入于梓宫,其浴处有遗发焉,故谥曰昭灵夫人,因
作寝以宁神也。济水又东,迳东昏县故城北,阳武县之户牖乡矣。汉丞相陈平家
焉。平少为社宰,以善均肉称,今民祠其社。平有功于高祖,封户牖侯。是后置
东昬县也。王莽改曰东明矣。
济水又东,迳济阳县故城南,故武父城也,城在济水之阳,故以为名,王莽
改之曰济前者也。光武生济阳宫,光明照室,即其处也。《东观汉记》曰:光武
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是岁,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熟,因
名曰秀。
△又东过封丘县北。
北济也,自荥ze6*东迳荥阳卷县之武修亭南,《春秋左传·成公十年》,郑子
然盟于修泽者也,郑地矣。杜预曰:卷东有武修亭。济水又东,迳原武县故城南,
《春秋》之原圃也。《穆天子传》曰:祭父自圃郑来谒(天子)。夏庚午,天子
饮于洧上,乃遣祭父如圃郑,是也。王莽之原恒矣。
济渎又东迳阳武县故城北。又东绝长城,魏筑也。按《竹书纪年》,梁惠成
王十二年,龙贾率师筑长城於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矣。《竹书》云:是梁
惠王十五年筑也。《郡国志》曰:长城自卷迳阳武到密者是矣。济渎又东,迳酸
枣县之乌巢泽,泽北有故市亭。《晋太康地记》曰:泽在酸枣之东南,昔曹太祖
纳许攸之策,破袁绍军处也。济渎又东,迳封丘县北,南燕县之延乡也,其在
《春秋》为长丘焉。应劭曰:《左传》,宋败狄于长丘,获长狄缘斯,是也。汉
高帝封翟旴为侯国。濮水出焉。
济渎又东,迳大梁城之赤亭北,而东注。
△又东过平丘县南。
北济也,县故卫地也。《春秋·鲁昭公十三年》,诸侯盟於平丘,是也。县
有临济亭,田儋死处也。又有曲济亭,皆临侧济水者。
△又东过济阳县北。
北济也,自武父城北,阚骃曰:在县西北,郑邑也。东迳济阳县故城北。圈
称《陈留风俗传》曰:县故宋地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三十年,城济阳。
汉景帝中六年,封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应昭曰:济川,今陈留济阳县是也。
△又东过冤朐县南。
△又东过定陶县南。
南济也。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迳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
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济水又东北,菏水东出焉。
济水又东北,迳冤朐县故城南。吕后元年,封楚元王子刘执为侯国。王莽之
济平亭也。济水又东,迳秦相魏冉冢南。冉,秦宣太后弟也,代客卿寿烛为相,
封于穰,益封于陶,号曰穰侯。富于王室,范睢说秦,秦王悟其擅权,免相,就
封,出关,辎重千乘,卒于陶而因葬焉。世谓之安平陵,墓南崩碑尚存。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恭王陵南,汉哀帝父也。帝即位,母丁太后建平二年崩。
上曰:宜起陵于恭皇之园。遂葬定陶,贵震山东。王莽秉政,贬号丁姬,开其椁
户,火出,炎四五丈,吏卒以水沃灭,乃得入,烧燔椁中器物。公卿遣子弟及诸
生、四夷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傅太后坟,及丁姬冢,二旬皆
平。莽又周棘其处,以为世戒云。时有群燕数千,衔土投于丁姬竁中,今其坟冢,
巍然尚秀,隅阿相承,列郭数周,面开重门。南门内,夹道有崩碑二所,世尚谓
之丁昭仪墓,又谓之长隧陵,盖所毁者,傅太后陵耳。丁姬坟墓,事与书违,不
甚过毁,未必一如史说也。坟南,魏济阴郡治也,世谓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
盖恭王之陵寝也。
济水又东北,迳定陶县故城南,侧城东注也。县故三鬷国也。汤追桀,伐三
鬷,即此。周武王封弟叔振铎之邑,故曹国也。汉宣帝甘露二年,更济阴为定陶
国。王莽之济平也。战国之世,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变姓名,寓之于陶,为朱
公。以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之所交易也。治产数千金,富好行德,子孙
修业,遂致巨万,故言富者,皆曰陶朱公也。
△又屈从县东北流。
南济也。又东北,右合河水,水上承济水,于济阳县东,世谓之五丈沟。又
东,迳陶丘北,《地理志》曰:《禹贡》定陶西南有陶丘。陶丘亭在南,墨子以
为釜丘也。《竹书纪年》,魏襄王十九年,薛侯来会王於釜丘者也。《尚书》所
谓导济水自陶丘北,谓此也。菏水东北,出於定陶县,北,屈,左合氾水。氾水
西分济渎,东北迳济阴郡南。《尔雅》曰:济别为濋。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氾,
广异名也。氾水又东,合於河渎。昔汉高祖既定天下,既帝位於定陶泛水之阳。
张晏曰:泛水在济阴界,取其泛爱弘大而润下也。泛水之名,于是乎在矣。河水
又东北,迳定陶县南,又东北,右合黄水枝渠,渠上承黄沟。东北合河,而北注
济渎也。
0
猜你喜欢:
- 《欧阳修集》 【赐枢密使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贾昌朝生日礼物口宣〈嘉祐二年九月五日〉】 卿位峻枢庭,望崇旧老。属诞期之斯及,顾宠数以
- 《尚书》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
- 《文心雕龙》 夫心术之动远矣,文情之变深矣,源奥而派生,根盛而颖峻,是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
- 《魏书》 ◎郑羲 崔辩 郑羲,字幼驎,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卿。父晔,不仕,娶于长乐潘氏,生六子,粗有
- 《南齐书》 ◎王奂(从弟缋) 张冲 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也。祖僧朗,宋左光禄、仪同。父粹,黄门郎。奂出继从祖中书令球,故字彦孙。解褐
- 《元史》 ○察罕 察罕,西域板勒纥城人也。父伯德那,岁庚辰,国兵下西域,举族来归。事亲王旭烈,授河东民赋副总管,因居河中猗氏县,后徙解州
- 《喻世明言》 背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看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昔时,齐国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两个自幼时以贫贱结交
- 《后汉书》 崔骃字亭伯,涿郡安平人也。高祖父朝,昭帝时为幽州从事,谏剌史无与燕刺王通。及剌王败,擢为侍御史。生子舒,历四郡太守,所在有能名。
- 《复活》 从玛斯连尼科夫家出来,聂赫留朵夫乘车赶到监狱,向他熟悉的典狱长家里走去.象上次一样他又听到那架蹩脚钢琴
- 《南齐书》 ◎高帝上 太祖高皇帝讳道成,字绍伯,姓萧氏,小讳斗将,汉相国萧何二十四世孙也。何子酂定侯延生侍中彪,彪生公府掾章,章生皓,皓生
- 《元史》 ◎刑法一 自古有天下者,虽圣帝明王,不能去刑法以为治,是故道之以德义,而民弗从,则必律之以法,法复违焉,则刑辟之施,诚有不得已
- 《红楼梦》 那柳家的笑道:“好猴儿崽子,你亲婶子找野老儿去了,你岂不多得一个叔叔,有什么疑的!别讨我把你头上的杩子盖似的几根屄毛挦下来!还不开门
- 《国语》 柯陵之会,单襄公见晋厉公视远步高。晋郤锜见其语犯。郤犨见,其语迂。郤至见。其语伐。齐国佐见,其语尽。鲁成公见,言及晋难及郤犨之谮。
- 《孟子》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
- 《魏书》 ◎孝庄纪 孝庄皇帝,讳子攸,彭城王勰之第三子。母曰李妃。肃宗初,以勰有鲁阳翼卫之勋,封武城县开国公。幼侍肃宗书于禁内。及长,风
- 《苏轼集》 ◎诗六十七首 【春菜】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
- 《金史》 ◎礼十一 ○外国使入见仪 皇帝即御座,鸣鞭、报时毕,殿前班小起居,引至侍立位。引臣僚左右入,至丹墀,小起居毕,宰执上殿,
- 《巴黎圣母院》 从中世纪到路易十二时代,法国每一个城市都有避难所.这些避难所好比是在淹没城市的野蛮刑法和司法的汪洋大海
- 《玉台新咏》 ○古诗八首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
- 《说唐全传》 当下尉迟恭赶秦王到一山,名为黑雅山,茂公早已算定,差下马三保.殷开山.刘洪基.段志贤.盛彦师.丁天庆.王君起.鲁明月八将,在此等候.见尉
评论
发表评论
-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弟子《论语·颜渊篇》
-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 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主术训》
-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 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音;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泰山之高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俶真训》
-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