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宋史:卷五十二 志第五

卷五十二 志第五

《宋史》 作者:脱脱等

◎天文五
○七曜 景星 彗孛 客星 流星 妖星 星变 云气 日食日变 日煇气
月食 月变 月煇气
七曜
日为太阳之精,君之象,日行一度,一年一周天。日月行有道之国,则光明。
君道至大,则日色光明;动不失时,则日扬光。至德之萌,日月如连壁。君臣有
道,则日含“王”字;君亮天工,则日备五色;有圣人起,则日再中。人君有德,
日有四彗,光芒四出;日有二彗,一年再赦。
《周礼》视祲掌十煇之法;一曰祲,阴阳五色之气,浸淫相侵;二曰象,云
气成形象;三曰鑴,日旁气刺日;四曰监,云气临日上;五曰闇暗,谓蚀及日
光脱;六曰瞢,不光明;七曰弥,白虹贯日;八曰序,谓气若山而在日上,及冠
珥背璚重叠次序在于日旁;九曰隮,谓晕及虹也;十曰想,五色有形想。
凡黄气环在日左右为抱气;居日上为戴气、为冠气;居日下为承气、为履气;
居日下左右为纽气、为缨气。抱气则辅臣忠,余皆为喜、为得地,吉。
一珥在日西则西军胜,在东则东军胜,南北亦然;无兵,亦有拜将。两珥气
圜而小在日左右,主民寿考。三珥色黄白,女主喜;纯白,为丧;赤,为兵;青,
为疾;黑,为水。四珥主立侯王,有子孙喜。
日有黄芒,君福昌;多黄辉,王政太平。日无光,为兵、丧,又为臣有阴谋。
日旁云气白如席,兵众战死;黑,有叛臣;如蛇贯之而青,谷多伤;白,为兵;
赤,其下有叛;黄,臣下交兵;黑,为水。日始出,黑云气贯之,三日有暴雨。
青云在上下,可出兵。有赤气如死蛇,为饥,为疫。杂气刺日皆为兵。
日晕,七日内无风雨,亦为兵;甲乙,忧火;丙丁,臣下忠;戊己,后族盛;
庚辛,将利;壬癸,臣专政。半晕,相有谋;黄,则吉;黑,为灾。晕再重,岁
丰;色青,为兵,谷贵;赤,蝗为灾。三重,兵起。四重,臣叛。五重,兵、饥。
六重,兵、丧。七重,天下亡。
日并出,诸侯有谋,无道用兵者亡。日辟,为兵寇。日陨,下失政。日中见
飞燕,下有废主。日中黑子,臣蔽主明。日昼昏,臣蔽君之明,有篡弑。赤如血,
君丧臣叛。日夜出,兵起,下陵上,大水。日光四散,君失明。白虹贯日,近臣
乱,诸侯叛。日赤如火,君亡。日生牙,下有贼臣。
日食,为阴蔽阳,食既则大臣忧,臣叛主,兵起。日食在正旦,王者恶之。
日珥,甲乙,日有二珥四珥而食,白云中出,主兵;丙丁,黑云,天下疫;戊己,
青云,兵、丧;庚辛,赤云,天下有少主;壬癸,黄云,有土功。日食在甲乙日,
主四海之外,不占;丙丁,江、淮、海、岱也;戊己,中州河、济也;庚辛,华
山以西;壬癸,常山以北。各以其下所主当之。寅卯辰木,招谋者司徒也。巳午
未火,招谋者太子也。申酉戌金,司马也。亥子丑水,司空也。
月为太阴之精,女主之象,一月一周天。君明,则依度;臣专,则失道。或
大臣用事,兵刑失理,则乍南乍北;或女主外戚专权,则或进或退。月变色,为
殃;青,饥;赤,兵、旱;黄,喜;黑,水。昼明,则奸邪作。月旁瑞气,一珥,
五谷登;两珥,外兵胜;四珥及生戴气,君喜国安。终岁不晕,天下偃兵。
晦而明见西方,曰朏;朔而明见东方,曰仄匿。朏则政缓,仄匿则政急。六
日而弦,臣专政。七日而弦,主胜客。八日而弦,天下安。十日不弦,将死,战
不胜。
两月并见,兵起,国乱,水溢。星入月中,亡国破将。白晕贯之,下有废主。
白虹贯之,为大兵起。生齿,则下有叛臣。生足,则后族专政。
月珥背璚,晕而珥,六十日兵起;珥青,忧;赤,兵;白,丧;黑,国亡;
黄,喜。有背璚,臣下驰纵,欲相残贼,不和之气。晕三重,兵起;四重,国
亡;五重,女主忧;六重,国失政;七重,下易主;八重,亡国;九重,兵起亡
地;十重,天下更始。
月食,从上始则君失道,从旁始为相失令,从下始为将失法。岁星犯之,兵、
饥、民流。荧惑犯之,大将死,有叛臣,民饥。填星犯之,人臣弑主;合,国饥。
月食填星,民流;一曰月犯填,女主忧,民流。太白犯,出月右为阴国有谋,左
为阳国有谋;出月下,君死、民流。
月戴太白,起兵;入月,将死;与太白会,太子危。辰星犯之,天下水。月
食辰,水,饥。辰入月,臣叛主。彗星入,或犯之,兵期十二年,大饥;贯月,
臣叛主。流星犯之,有兵;入无光,有亡国;在月上下,国将乱。月犯列星,其
国受兵。星食月,国相死。星见月中,主忧。
凡月之行,历二十有九日五十三分而舆日相会,是谓合朔。当朔日之交,月
行黄道而日为月所掩,则日食,是为阴胜阳,其变重,自古圣人畏之。若日月同
度于朔,月行不入黄道,则虽会而不食。月之行在望与日对冲,月入于闇虚之内,
则月为之食,是为阳胜阴,其变轻。昔朱熹谓月食终亦为灾,阴若退避,则不至
相敌而食。所谓闇虚,盖日火外明,其对必有闇气,大小与日体同。此日月交会
薄食之大略也。日食修德,月食修刑,自昔人主遇灾而惧,侧身修行者,此也。
岁星为东方,为春,为木。于人五常,仁也;五事,貌也。超舍而前为赢,
退舍为缩。色光明润,君寿民富。又主福,主大司农,主五谷。石申曰:岁星所
在,国不可伐,如岁在卯,不可东征。甘德曰:所去,国凶;所之,国吉;退行,
为凶灾。主泰山、徐青兖及角、亢、氐、房、心、尾、箕。君令不顺,则岁星退
行;入阴为内事,入阳为外事;行yin6*道为水,行阳道为旱。星大,则喜;小,则
牛马多死,疾疫。初见小而日益大,所居国利。初出大而日小,国耗。《荆州占》
:岁星色黑,为丧;黄,则岁丰;白,为兵;青,多狱;君暴,则色赤。荧惑相
犯,为大战;相去方寸为犯,战,客胜。食火,国亡。边侵曰食。守之为贼。居
之不去为守。触火,则国乱。两体俱动而直曰触。合斗,为饥、旱。离复合、合
复离曰斗。填星相犯,退,犯填,太子叛。当东反西曰退。与填星合,为内乱,
民饥。芒角相及同光曰合。守填星,其下城败。太白相犯,大臣黜,女主丧。触
太白,则四边来侵。守太白,为四序不调。合斗,则大将死。辰星相犯,太子忧。
触辰,主忧;守,忧贼。合,则君臣和。昼见,则臣强。他星犯之,主不安。客
星犯守,主忧。流星犯之,色苍黑,大农死;赤,为饥疫;黄,则岁丰。抵之,
臣叛主。
荧惑为南方,为夏,为火。于人五常,礼也;五事,视也。晋灼曰:“常以
十月入太微,受制而出,行列宿,司无道,出入无常。”二岁一周天。出,则有
兵;入,则兵散。逆行一舍二舍,为不祥,所舍国为乱、贼、疾、丧、饥、兵。
环绕勾巳,芒角、动摇、变色,乍前乍后,为殃愈甚。退行一舍,天下有火灾;
五舍,大臣叛。《星经》曰:“主霍山、扬、荆、交州,又主舆鬼、柳、七星。”
又主大鸿胪,又曰主司空,为司马,主楚、吴、越以南,司天下君臣之过失。东
行,则兵聚东方;西行,则兵聚西方。天下安,则行疾。与岁星相犯,主册太子,
有赦。触岁星,有子;守之,太子危。填星相犯,兵大起。入填星,将为乱;触
之,有刀兵;守之,有内贼,太子危。与太白相犯,主亡,兵起;守北,太子忧;
南,庶子忧。环绕,偏将死。与辰星相犯,兵败。与辰星相会,为旱,秋为兵,
冬为丧;守之,太子忧,有赦。他星相犯,兵起,祅星犯之,为兵,为火。
填星为中央,为季夏,为土。于人五常,信也;五事,思也。常以甲辰元始
之岁填行一宿,二十八岁而一周天。四星皆失,填为之动。所居,国吉,女子有
福,不可伐。去之,失地。天子失信,则填大动。盈则超舍,以德盈则加福,刑
盈则不复;缩则退舍不及常,德宿则迫戚,刑缩则不育。《星经》曰:“主嵩山、
豫州,又主东井。”行中道,则阴阳和调。退行一舍,为水;二舍,海溢河决。
经天退行,天下更政,地动。巫咸曰:光明,岁熟。大明,主昌。小暗,主忧。
春青,夏赤,女主喜。春色苍,岁大熟;色赤,饥。有芒,兵。与岁星相犯相斗,
为内乱;合,则野有兵。荧惑相犯,为兵、丧;合,则为兵,为内乱,大人忌之。
太白相犯,为内兵,有大战,一曰王者失地。合于太微,国有大兵,一曰国亡。
辰星犯,为兵,为旱。祅星犯,下臣谋上。流星犯,ze6*民多事。与月相犯,有兵。
太白为西方,为秋,为金。于人五常,义也;五事,言也。常以正月甲寅与
火晨出东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四十日又出西方,二百四十日而入。入三十五
日而复出东方。出以寅戌,入以丑未也。一年一周天。日方南太白居其南,日方
北太白居其北,为赢,侯王不宁,用兵进吉退凶。日方南太白居其北,日方北太
白居其南,为缩,侯王有忧,用兵退吉进凶。《星经》曰:“主华阴山、梁、雍、
益州,又主奎、娄、胃、昴、毕、觜、参。”出西方,失行,外国败。出东方,
失行,中国败。若经天,天下革,民更主,是谓乱纪,人众流亡。昼见,与日争
明,强国弱,女主昌,又曰主大臣。巫咸曰:光明见影,战胜,岁熟。状炎然而
上,兵起。光如张盖,下有立王。凡与岁星相犯,兵败失地。犯荧惑,客败主胜。
犯填星,太子不安,失地。犯辰星,主兵。入月,主死,其下兵。犯月角,兵起,
在左则中国胜,在右则外国胜。当见不见,失地破军。他星犯,其事急。祅星犯,
边城有战。客星犯,主兵将死。凡太白至午位,避日而伏,若行至未,即为经天,
其灾异重也。
辰星为北方,为冬,为水。于人五常,智也;五事,听也。常以二月春分见
奎、娄,五月夏至见东井,八月秋分见角、亢,十一月冬至见牵牛。出以辰戌,
入以丑未,二旬而入。晨候之东方,夕候之西方也。一年一周天。出早为月食,
晚为彗星及天祅。一时不出,其时不和。四时不出,天下大饥。《星经》曰:“
主常山、冀、并、幽州,又主斗、牛、女、虚、危、室、壁。”又曰主燕、赵、
代,主廷尉,以比宰相之象。石申曰:色黄,五谷熟;黑,为水;苍白,为丧。
凡与岁星相犯,皇后有谋。荧惑犯,妨太子。填星犯,兵败;太白亦然。芒角相
及同光曰合,他星光曜相逮为害。客星、太阴、流星相犯,主内患。
凡五星:岁星色青,比参左肩;荧惑色赤,比心大星;填星色黄,比参右肩;
太白色白,比狼星;辰星色黑,比奎大星。得其常色而应四时则吉,变常为凶。
木与土合为内乱,饥;与水合为变谋而更事;与火合为饥,为旱;与金合为
白衣之会,合斗,国有内乱,野有破军,为水。太白在南,岁星在北,名曰牝牡,
年谷大熟。太白在北,岁星在南,其年或有或无。火与金合为烁,为丧,不可举
事用兵,从军为军忧;离之,军却。出太白阴,分地;出其阳,偏将战。与土合
为忧,主孽卿。与水合为北军,用兵举事大败。一曰,火与水合为焠,不可举事
用兵。土与水合为壅沮,不可举事用兵,有覆军。一曰,为变谋更事,必为旱。
与金合为疾,为白衣会,为内兵,国亡地。与木合国饥。水与金合为变谋,为兵、
忧。
木、火、土、金与水斗,皆为战,兵不在外,皆为内乱。
三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外内有兵与丧,百姓饥乏,改立侯王。四星合,
是谓大汤,其国兵、丧并起,君子忧,小人流。五星若合,是谓易行,有德,受
庆,改立王者,奄有四方,子孙蕃昌;亡德受殃,离其国家,灭其宗庙,百姓离
去,被满四方。五星皆大,其事亦大;皆小,事亦小。五星俱见,其年必恶。
凡五星与列宿相去方寸为犯,居之不去为守,两体俱动而直曰触,离复合、
合复离曰斗,当东反西曰退,芒角相及同舍曰合。凡五星东行为顺,西行曰逆,
顺则疾,逆则迟,通而率之,终于东行。不东不西曰留,与日相近而不见曰伏,
伏与日同度曰合。
凡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自始与日合后,行速而先日,夕见西方。去
日前稍远,夕时欲近南方则渐迟,迟极则留,留而近日,则逆行而合日;在于日
后,晨见东方。逆极则留,留而后迟,迟极去日稍远,旦时欲近南方,则远行以
追日,晨伏于东方,复与日合度。此五星合见、迟疾、顺逆、留行之大端也。
凡五星之行,古法:周天之数,如岁星谓十二年一周天,乃约数耳。晋灼谓
太岁在四仲则行三宿,在四孟、四季则行二宿,故十二年而行周二十八宿。其说
亦非。夫二十八宿,度有广狭,而岁星之行自有盈缩,岂得以十二年一周无差忒
乎?唐一行始言岁星自商、周迄春秋季年,率百二十余年而超一次,因以为常。
以春秋乱世则其行速,时平则其行迟,其说尤迂。既乃为后率前率之术以求之,
则其说自悖矣。今绍兴历法,岁星每年行一百四十五分,是每年行一次之外有余
一分,积一百四十四年剩一次矣。然则先儒之说安可信乎?余四星之行,固无逆
顺,中间亦岂无差忒?一行不复详言,盖亦知之矣。
景星
景星,德星也,一曰瑞星,如半月,生于晦朔,大而中空,其名各异。曰周
伯,其色黄,煌煌然,所见之国大昌。曰含誉,光耀似彗,喜则含誉射。曰格泽,
状如炎火,下大上锐,色黄白,起地上,见则不种而获。曰归邪,两赤彗向上,
有盖。曰天保星,有音,如炬火下地、野鸡鸣。皆五行冲和之气所生也。其王蓬
芮、玄保、昭明、昏昌、旬始、司危、菟昌、地维臧光之类,亦皆为瑞星。然前
志以王蓬芮已下星为妖星。又奇星,古无所考,见于仁宗、英宗之时,故附于景
星之末云。
彗孛
彗星,小者数寸,长者或竟天。见则兵起,大水,除旧布新之兆也。其体无
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光芒所及则为灾。有五色,各依
五行本精所生。
孛星,彗属。偏指曰彗,芒气四出曰孛。孛者,孛孛然,非常恶气之所生也。
主大乱,主大兵,灾甚于彗。旄头星,《玉册》云:亦彗属也。
客星
客星有五:周伯、老子、王蓬絮、国皇、温星是也。周伯,大而黄,煌煌然,
所见之国,兵丧,饥馑,民庶流亡。老子,明大纯白,出则为饥,为凶,为善,
为恶,为喜,为怒。王蓬絮,状如粉絮,拂拂然,见则其国兵起,有白衣之会。
国皇,大而黄白,有芒角,主兵起,水灾,人主恶之。温星,色白,状如风动摇,
常出四隅。皆主兵。此五星错出乎五纬之间,其见无期,其行无度,各以其所在
分野而占之。又四隅各有三星:东南曰盗星,主大盗;西南曰种陵,出则谷贵;
西北曰天狗,见则天下大饥;东北曰女帛,主有大丧。
流星
流星,天使也。自上而降曰流,东西横行亦曰流。流星有八,曰天使,曰天
晖,曰天雁,曰天保,曰地雁,曰梁星,曰营头,曰天狗。流星之为天使者,有
祥有妖,为天晖、天雁、夜陨而为天保,则祥;若夜陨而为地雁、梁星,昼陨而
为营头,则妖。流星之大者为奔星,夜陨而为天狗,厥妖大。自下而升曰飞。飞
星有五,亦有妖祥之分,飞星化而为天刑则祥;为降石,为顿顽,为解衔,为大
滑,则为妖。
妖星
妖星,五行乖戾之气也。五星之精,散而为妖星,形状不同,为殃则一。各
以其所见日期、分野、形色,占为兵、饥、水、旱、乱、亡。星长三尺至五尺,
期百日,等而上之,至一丈期一年,三丈期三年,五丈期五年,十丈期七年,十
丈已上,不出九年。盖妖星长大则期远而殃深,短小则期近而殃浅。
天搀星乃岁之精,主奋争。天枪如彗,出西方,长二三尺,名天枪,主破国。
天猾主招乱。天棓出西方,长数丈,主国乱。蚩尤旗类彗而后曲,主兵。天冲
状如人,苍衣赤首,不动,主下谋上,灭国。国皇大而赤,去地三丈,如炬火,
主内寇。及登主夷分,主恣虐,旦见则主弱。昭明如太白,光芒不行,主兵、丧。
司危,《天官书》如太白,有目,去地可六丈,大而白,其下有兵,主击强。五
残如辰星,去地六七丈,其下有兵,主奔亡。六贼去地六丈,大而赤,有光,出
非其方,下有兵、丧。狱汉青中赤表,下有三彗,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
大贲主灭邪暴兵。烛星主灭邪。绌流主伏逃。茀星、昴、孛星主灾。旬始出北斗
旁,如雄鸡,见则更主。击咎主大兵,有反者,大乱。天杵主牜羊羊。天柎主
击殃。伏灵见则世乱。天败主斗冲。司奸主见怪。天狗有毛,旁有短彗,下如狗
形,见则兵饥。天残主贪残。卒起有谋反,主惊亡。枉矢色黑,蛇行,望之如有
毛目,长数匹者,见则兵起,破女君臣忧,上下乱。拂枢主制时。灭宝主伐乱。
绕綎主乱孳。惊理主相屠。大奋祀主招邪。
天锋彗象,形似矛锋,见则兵起,有乱臣。昭星有三彗,兵出,有大盗不成,
又主灭邪。蓬星大如二斗器,色白,出东南方,东北主旱,或大水。长庚星如一
匹布著天,见则兵起。四填大而赤,可二丈,为兵。地维臧光星如月,始出,大
而赤,去地二丈,东南,旱;西北,兵;出东北,大水。老子星色白,为善为恶,
为饥为凶,为喜为怒。营头星有云如坏山坠,所坠下有覆军流血。积陵出西南,
长三丈,主兵,小饥。昏昌出西北,气青赤色,中赤外青,主国易政。莘星出西
北,状如环,大则诸侯失地。白星如削瓜,主男丧。菟昌有赤青环之,主水,天
下改易。濛星赤如牙旗,长短四面,西南最多,乱之象。长星出西方。
岁星之精,化为天棓、天枪、天猾、天冲、国皇、及登,苍彗。火星之精,
化为昭旦、蚩尤之旗、昭明、司危、天欃,赤彗。土星之精,化为五残、六贼、
狱汉、大贲、昭星、绌流、茀星、旬始、蚩尤,虹蜺、击咎,黄彗。太白之精,
化为天杵、天柎、伏灵、天败、司奸、天狗、天残、卒起,白彗。辰星之精,
化为枉矢、破女、拂枢、灭宝、绕綎、惊理、大奋祀,黑彗。
而月旁祅星,亦各有所生。天枪、天荆、真若、天扌袁、天楼、天垣,岁星
所生也,见以甲寅日,有两青方在其旁。天阴、晋若、官张、天惑、天雀、赤若、
蚩尤,荧惑所生也,出在丙寅日,有两赤方在其旁。天上、天伐、纵星、天枢、
天翟、天沸、荆彗,填星所生也,出在戊寅日,有两黄方在其旁。若星、帚星、
若彗、竹彗、墙星、权星、白雚,太白所生也,出在庚寅日,有两白方在其旁。
天美、莒天毚、天社、天林、天庥、天蒿、端下,辰星所生也,出以壬寅日,有
两黑方在其旁,见则为水、旱、兵、丧、饥、乱。
云气
《周礼·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故鲁僖公
日南至登观台以望,汉明帝升灵台以望元气,吹时律,观物变。盖古者分至主启
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迨乎后世,其法寝备。瑞气则有庆云、昌光之属,妖气
则有虹蜺、牂云之类,以候天子之符应,验岁事之丰凶,明贤者之出处,占战阵
之胜负焉。
日食
建隆元年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二年四月癸巳朔,日有食之。
乾德三年二月壬寅朔,日当食不食。五年六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开宝元年十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三年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四年十月
癸亥朔,日有食之。五年九月丁巳朔,日有食之。七年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八年七月辛未朔,日有食之。
太平兴国二年十一月丁亥朔,日有食之,既。六年九月乙未朔,日有食之。
七年三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八年二月戊子朔,日有食之。
雍熙二年十二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三年六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淳化二年闰二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三年二月乙丑朔,日有食之。四年二月
己未朔,日有食之。八月丙辰朔,日有食之。五年十二月戊寅朔,日有食之,云
阴不见。
咸平元年五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十月丙戌朔,日有食之。二年九月庚辰朔,
日有食之。三年三月戊寅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景德元年十二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三年五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四年五月丙申朔,日有食之,阴雨不见。
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丙辰朔,日有食之,阴雨不见。五年八月丙申朔,日有食
之。六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七年十二月癸丑朔,日当食不食。八年六月
己酉朔,日有食之。
天禧三年三月戊午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乾兴元年七月甲子朔,日食几尽。
天圣二年五月丁亥朔,日当食不食。四年十月甲戌朔,日有食之。六年三月
丙申朔,日有食之。七年八月丁亥朔,日有食之。
明道二年六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景祐三年四月己酉朔,日当食不食。
宝元元年正月戊戌朔,日有食之。
康定元年正月丙辰朔,日有食之。
庆历二年六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三年五月丁卯朔,日有食之。四年十一月
戊午朔,日当食不食。五年四月丁亥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六年三月辛巳朔,
日有食之。
皇祐元年正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四年十一月壬寅朔,日有食之。五年十月
丙申朔,日有食之。
至和元年四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嘉祐元年八月庚戌朔,日有食之。三年八月己亥朔,日有食之。四年正月丙
申朔,日有食之。六年六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熙宁元年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二年七月乙丑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六年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八年八月庚寅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元丰元年六月癸卯朔,日当食不食。三年十一月己丑朔,日有食之。四年十
一月癸未朔,日当食不食。五年四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六年九月癸
卯朔,日有食之。
元祐二年七月庚戌朔,日有食之,阴雨不见。六年五月己未朔,日有食之。
绍圣元年三月壬申朔,日有食之。二年二月丁卯朔,日当食不食。四年六月
癸未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元符三年四月丁酉朔,日有食之。
建中jing6*国元年四月辛卯朔,日有食之,云阴不见。
大观元年十一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二年五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四年九月
丙寅朔,日有食之。
政和三年三月壬子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重和元年五月壬午朔,日有食之。
宣和元年四月丙子朔,日有食之。五年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
建炎三年九月丙午朔,日食于亢。
绍兴五年正月乙巳朔,日食于女。七年二月癸巳朔,日食于室(是年当金之
天会十五年,《金史》不书日食)。八年至十二年,日食多在夜,史蒙蔽不书。
十三年十二月癸未朔,日食于牛,阴云不见。十五年六月乙亥朔,日食于井。
十七年十月辛卯朔,日食于氐(是年乃金之皇统七年,《金史》不书日食)。十
八年四月戊子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十九年三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阴云不
见。二十四年五月癸丑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二十五年五月丁未朔,日有食
之,阴云不见。二十八年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三十年八月丙午朔,
日食于翼。三十一年正月甲戌朔,太史言日当食而不食。三十二年正月戊辰朔,
日食于女。
隆兴元年六月庚申朔,日食于井。二年六月甲寅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
乾道五年八月甲申朔,日食在翼,阴云不见。九年五月壬辰朔,日食在井,
阴云不见。
淳熙元年十一月甲申朔,日食在尾,阴云不见。三年三月丙午朔,日有食
之,阴云不见。四年九月丁酉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十年十一月壬戌朔,
日食于心。十五年八月甲子朔,日食于翼。十六年二月辛酉朔,日有食之,阴
云不见。
庆元元年三月丙戌朔,日食于娄。四年正月己亥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
五年正月癸巳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六年六月乙酉朔,日有食之,阴云不
见(是年乃金承安五年,《金史》不书日食)。
嘉泰二年五月甲辰朔,日食于毕。三年四月己亥朔,日有食之《金史》不书。
开禧二年二月壬子朔,日当食,太史言不见亏分。
嘉定三年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四年十一月己酉朔,日当食,太史言不见
亏分。(《金史》不书)。七年九月壬戌朔,日食于角。九年二月甲申朔,日食
于室。十年七月丙子朔,日食于张。十一年七月庚午朔,日有食之。十四年五月
甲申朔,日食于毕。十六年九月庚子朔,日食于轸。
宝庆三年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绍定元年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六年九月壬寅朔,日有食之,阴云不见。
端平二年二月甲子朔,日当食不亏。
嘉熙元年十二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淳祐二年九月庚辰朔,日有食之。三年三月丁丑朔,日有食之。五年七月癸
巳朔,日有食之。六年正月辛卯朔,日有食之。九年四月壬寅朔,日有食之。十
二年二月乙卯朔,日有食之。
宝祐元年二月己酉朔,日有食之。
景定元年三月戊辰朔,日有食之。二年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咸淳元年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三年五月丁亥朔,日有食之。四年十月戊
寅朔,日有食之。六年三月庚子朔,日有食之。七年八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八
年八月丙戌朔,日有食之。
德祐元年六月庚子朔,日食,既,星见,鸡鹜皆归。明年,宋亡。
日变
周显德七年正月癸卯,日既出,其下复有一日相掩,黑光摩荡者久之。
开宝七年正月丙戌,日中有黑子二。
景德元年十二月甲辰,日有二影,如三日状。三年九月戊申,日赤如赭。四
年四月甲申,日无光。
宝元二年十二月庚申,日赤如朱,逾二刻复。
庆历八年正月乙未,日赤无光。
熙宁十年二月辛卯,日中有黑子如李,至乙巳散。
元丰元年闰正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至二月戊午散。十二月丙午,日中
有黑子如李大,至丁巳散。二年二月甲寅,日中有黑子如李,至癸亥散。
崇宁二年五月癸卯,日淡赤无光。三年十月壬辰,日中有黑子如枣大。
政和二年四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八年十一月辛亥,日
中有黑子如李大。
宣和二年正月己未,日蒙蒙无光。五月己酉,日中有黑子如枣大。三年十二
月辛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四年二月癸巳,日蒙蒙无光。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庚申,日赤如火,无光。
建炎三年三月己卯,日中有黑子,至壬寅始消。
绍兴元年二月己卯,日中有黑子如李大,三日乃伏。六年十月壬戌,日中有
黑子如李大,至十一月丙寅始消。七年二月庚子,日中有黑子如李大,旬日始消。
四月戊申,日中有黑子,至五月乃消。八年二月辛酉,日中有黑子。十月乙亥,
日中有黑子。十五年六月丙午,日中有黑气往来。丁未,日中有黑子,日无光。
乾道五年正月甲申,日色黄白,昏雾四塞。
淳熙十二年正月癸巳,日中生黑子,大如枣。戊戌至庚戌,日中皆有黑子。
十三年五月庚辰,日中生黑子,大如枣。
绍熙四年十一月辛未,日中有黑子,至庚辰始消。
庆元六年八月乙未,日中有黑子如枣大,至庚子始消。十二月乙酉,又生,
至乙巳始消。
嘉泰二年十二月甲戌,日中生黑子,大如枣。丙戌,始消。四年正月癸未,
开禧元年四月辛丑,日中皆有黑子大如枣。
嘉熙二年十月己巳,日中有黑子。
德祐二年二月丁酉朔,日中有黑子,如鹅卵相荡。
日煇气
建隆元年迄开宝末,凡冠气七,珥百,抱气七,承气六,赤黄气三,黄白气
三,青气二,缨一,晕一百五十六,半晕四十五,重晕五十九,重半晕七,交晕
一十八,背气二百三十一,纽气戟气三。
太平兴国迄至道末,凡冠气一十八,戴气三,抱气一十三,珥七十七,承气
三,赤黄气璚气一,青气三,晕五十九,半晕二十三,重晕一十二,交晕三,
背气四十四,纽气三,戟气一,直气一十五。
咸平元年迄乾兴末,凡重轮二十四,彗一,五色气一,冠气二百六十六,珥
四十一,戴气一百九十七,抱气五十七,承气一百八十四,直气七十七,光气一,
黄气九,赤黄气四,紫气五,赤黄交气二,赤黄绿碧气二,青赤气二十一,黄白
气一,黑气二,白气五,缨三,戟气一,纽气二,背气二百九十九,晕一千二百
三十一,半晕六百五十三,重晕二十七,交晕一十三。
天圣元年讫嘉祐末,凡日黄曜有光一,煇气一十九,龙凤云一,庆云二,五
色云八,紫黄云五,赤黄云一,紫云二,青黄紫晕八百五十五,周晕二十六,重
晕一十六,交晕五,连环晕一,珥八百四十七,冠气一百四十,戴气二百五十六,
承气一百,重承气一,抱气一十八,负气一,背气一百七,格气二,直气五,白
虹贯日四,白气如绳贯日并晕一。
治平元年讫四年,凡五色云八,煇气一,晕一百二十八,周晕三,重晕十二,
交晕二,珥八十九,冠气一十一,戴气三十九,承气五,背气三十三,白虹贯日
一,白虹贯珥一。
治平以后讫元丰末,凡日晕一千三百五十六,周晕二百七十七,重晕七十四,
交晕四十九,连环晕一,珥八百八十二,冠气四十二,戴气二百七十一,承气五
十,抱气二,背气二百四十六,直气二,戟气一,缨气五,璚气一,白虹贯日
九,贯珥三,五色云二十六。
自元丰八年三月五日讫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晕五百二十八,周晕二百五十
七,重晕六十八,交晕六十七,五色气晕二,珥五百五十六,冠气六十一,戴气
一百五十,承气三十三,背气一百七十四,直气三,戟气四,缨气一,格气五,
白虹贯日一十六,贯珥一,五色云十二。
自元符三年正月讫靖康二年四月,凡日晕九,晕戴三,半晕一,晕珥背一,
半晕重背一,晕缨一,珥背三,珥十三,晕珥七,冠气七,晕背四,戴气六,承
气二,抱气四,背气一十七,五色气晕一,直气四,环气戴气二,戟气一,履气
二,半晕重履一,半晕再重一。
建炎三年春、明年二月辛丑,白虹贯日。四年十一月癸卯,日生背气。
绍兴元年正月壬戌,日生背气。二年四月壬申、五月戊寅,日皆生戴气。闰
四月丙申,日生背气。三年二月乙卯,日生戴气。六月甲申朔,日生背气。四年
正月壬子,日生承气。三月壬戌,日晕于轸。甲子,又晕于娄。辛未,又晕于胃,
是日,日生抱气。五月甲戌,日生背气。六月壬辰,日晕于井。五年正月庚申,
日有戴气。六年二月丙寅,日晕于娄。三月戊寅,日晕于张。丁亥,又晕于胃。
四月己亥,日生戴气。庚子,复生,仍有承气。十一月庚寅,日左右生珥并背气。
癸巳,日又生背气。七年二月辛丑,氛气翳日。八年二月辛巳,白虹贯日。二十
一年闰四月壬申,日生赤黄晕周匝。二十七年二月壬寅,白虹贯日。二十八年二
月戊申,日生赤黄晕周匝。二十九年正月癸酉,日连晕,上生青赤黄色戴气,日
左右生珥。三十一年四月戊辰,日生赤黄晕周匝。六月辛酉,日上晕外生赤黄色,
有背气。七月辛卯,日上晕外生背气。
隆兴二年二月壬申,日生赤黄色晕,日左右生青赤黄珥。癸未,日生赤黄色
晕周匝。三月庚戌,日生赤黄色晕周匝。六月甲子,日有戟气。七月甲申朔,日
生赤黄晕不匝,上生重晕,又生背气及青珥。丁亥,日生重晕,上生青赤黄色背
气。癸卯,日生赤黄晕不匝,晕外生背气,赤黄,两头向外曲。
乾道元年六月丁未,日晕周匝,下晕外生格气,横在日下。二年二月庚辰,
日左生赤黄色直气长丈余,及半晕背气。三年三月丁巳,日晕于娄,外生赤黄承
气。四月辛卯,日晕,赤黄色周匝。五月戊戌朔,日赤黄晕周匝。甲辰,日下晕
外有青赤黄承气。六月丙子,日赤黄晕周匝。四年六月丁巳,日赤黄晕周匝。五
年正月己巳,日生黄色戴气承气。六年三月丁丑,日晕不匝,下生承气。闰五月
壬辰,日半晕再重,生戴气承气。丁酉,日左生珥。八年六月辛丑,日晕不匝,
左右生珥。壬寅,日晕周匝。丁未,日晕不匝,外生承气,日下晕。九年二月丙
子,日晕于奎。
淳熙元年三月辛丑,日晕于胃。二年七月甲辰,日生背气。三年二月庚子,
日晕不匝,外日半晕再重。四年二月戊子,日晕不匝,日上连晕生戴气,日下晕
外生承气。五年三月癸卯、四月乙酉、六月庚辰,皆日晕周匝。十二月乙未,日
生两珥,一戴气。六年二月癸丑,日半晕再重。六月己丑,日晕周匝。十二月辛
亥,日晕外生戴气。八年正月己酉,日生戴气,后日左生青赤黄珥。闰三月丙申,
日晕周匝。七月己卯,日半晕外生背气。十一年正月戊申,日半晕再重。十三年
五月己卯,日晕周匝。十五年二月己卯,日半黄晕周匝。六月丙申,日上生青赤
黄色背气。十六年三月壬寅,日半晕再重。
绍熙元年五月庚辰,日半晕再重。六月甲申,日生赤黄晕周匝。二年二月壬
寅,日生戴气,青赤黄色。三月辛未,日生青赤黄晕周匝。四月癸未,日生戴气。
七月庚申,日晕外生背气。壬戌,日有背气。四年二月癸亥,日晕周匝。十一月
辛巳,日晕外生背气。五年四月乙卯,日晕周匝。六月丙午,日上晕外生背气。
庆元元年正月丙辰,白虹贯日。二月辛巳,日上晕外生青赤黄背气。四月己
未,日生赤黄色格气。二年五月己丑,日生背气,其色青黄。
嘉泰元年六月辛卯,日晕周匝。
嘉定四年七月己卯巳初刻,日有赤黄晕不匝,至酉初后,日上晕外生青赤黄
背气。六年四月己卯,日赤黄晕周匝。七年三月壬申,日生赤黄晕,外有青赤黄
承气,后晕周匝。十一年二月丙辰,日有赤黄晕,白虹贯日。丙寅,日有戴气。
十五年二月己亥,日晕于娄,周匝,有承气。十七年六月辛卯,日生背气。
宝庆三年十二月己酉,日旁有气如珥。
绍定三年二月丙申,日有背气。四年七月己丑,日生承气。五年三月丁酉,
日生抱气承气。
端平元年四月甲申,日生赤晕。六月戊子,日生赤黄晕,上下有格气。二年
六月戊寅,日有承气。三年二月辛亥,日晕周匝。
嘉熙元年二月己酉,日晕周匝。三月癸亥、七月壬申,日有背气。四年二月
丙申朔,日生背气。辛丑,白虹贯日。
淳祐元年二月戊寅,午后日晕。三年七月甲午,日生格气。五年五月戊申,
日生赤黄晕,外有背气。六月甲子,日晕周匝。六年三月癸巳,日晕周匝,生珥
气。四月丁丑,日晕周匝。七年二月戊申,日晕周匝。八年六月己酉,日晕于井,
赤黄,周匝。
宝祐元年正月戊戌,日生戴气。二年二月辛酉,日晕周匝。四年三月乙卯,
日晕周匝。
景定四年四月戊辰,日生赤黄晕。五年三月己丑,日晕于娄,周匝,赤黄,
自午至申。六月庚午,日生赤黄晕。九月己丑,日生格气。
咸淳元年六月壬午,日生承气。七年春三月辛巳,日晕,赤黄,周匝。
月食
开宝元年十一月庚寅,月食。二年十月戊子,月食。三年四月乙酉,月食。
五年八月壬寅,月食。七年八月庚寅,月当食不食。
太平兴国二年六月甲辰,月食,既。十一月壬寅,月食。三年十月丙寅,月
食,云阴不见。五年八月乙卯,月食,既。
雍熙元年正月丙寅,月食。二年七月戊午,月当食不食。四年五月丁丑,月
食。
端拱二年三月丁酉,月当食不食。
淳化元年正月庚寅,月食。二年八月壬午,月食,既。三年正月癸卯,月食。
八月丙子,月食,云阴不见。五年六月乙未,月食。十二月癸巳,月食,既。
至道元年六月己丑,月食,云阴不见。十二月丁亥,月食。二年十月辛亥,
月食。
咸平元年十月庚子,月食。二年九月乙未,月食。三年二月壬戌,月食。八
月庚申,月食。四年八月甲寅,月食。五年正月辛亥,月食。七月戊申,月食。
六年正月甲辰,月食。七月壬寅,月食。
景德元年十一月乙丑,月食。二年五月壬戌,月食。十月庚寅,月食。三年
十一月癸丑,月食。四年五月辛亥,月食,云阴不见。九月戊寅,月当食不食。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癸酉,月食。二年九月丁卯,月当食不食。三年闰二月甲
子,月食。五年正月甲申,月食,阴翳不见。七月庚辰,月食。十二月丁丑,月
食。八年十月辛卯,月食。九年四月己丑,月食,云阴不见。
天禧元年四月壬午,月食。十月庚辰,月食。三年二月壬寅,月食。四年八
月癸巳,月食。
天圣二年五月壬寅,月当食不食。四年五月戊午,月食。
庆历二年六月丁亥,月食。五年四月庚子,月食。九月戊戌,月食。六年九
月壬辰,月食。
皇祐二年七月庚子,月食。四年十一月丙辰,月食。五年十月辛亥,月食。
至和二年九月庚午,月食。
嘉祐元年八月甲子,月食,既。二年二月壬戌,月食。八月戊午,月食。三
年闰十二月辛巳,月食。四年六月戊寅,月食。十二月己亥,月食,既。五年十
二月己巳,月食。七年十月己丑,月食。八年十月癸未,月食,既。
治平元年四月庚辰,月食。四年二月甲午,月食。
熙宁元年七月乙酉,月食。二年闰十一月丁未,月食。三年五月乙巳,月当
食,云阴不见。四年五月己亥,月食。十一月丙戌,月食。六年三月戊午,月食。
九月乙卯,月食。七年九月己酉,月食,既。九年正月壬申,月食,云阴不见。
十年正月丙寅,月食。七月癸亥,月食,云阴不见。
元丰元年正月庚申,月当食,有云障之。六月戊午,月食。二年六月壬子,
月当食,云阴不见。三年十月甲戌,月食,云阴不见。四年四月辛未,月食,既。
十月己巳,月食。五年十月癸亥,月食。六年八月丁亥,月当食不食。七年二月
乙酉,月食,云阴不见。八月辛巳,月食,云阴不见。八年八月丙子,月食,既。
元祐元年十二月戊戌,月当食,云阴不见。三年六月庚寅,月食,既。十二
月丁亥,月当食,云阴不见。四年五月甲申,月食,云阴不见。五年五月戊寅,
月食,云阴不见。六年四月癸卯,月食,云阴不见。七年三月戊戌,月食,既。
八年九月己丑,月食,云阴不见。
绍圣三年七月癸卯,月食,云阴不见。四年正月庚子,月食,云阴不见。
元符元年五月壬戌,月当食不食。二年五月丙辰,月食,既。十月甲寅,月
食,既。三年十月戊申,月食。
崇宁二年二月甲子,月食,既。八月辛酉,月食,既。三年二月己未,月食。
八月丙辰,月食。四年十二月戊寅,月食。五年六月乙亥,月食。十二月壬申,
月食,既。
大观三年十月丙戌,月食。四年四月甲申,月食,既。九月庚辰,月食,既。
政和元年三月戊寅,月食。九月甲戌,月食。三年二月丁酉,月食。十月甲
午,月食。四年正月辛卯,月食,既。六年十一月乙巳,月食。七年十一月乙亥,
月食。
重和元年五月丙甲,月食。
宣和二年三月丙辰,月食。六年正月癸亥,月食。十二月戊午,月食,既。
建炎三年二月壬午,月食于轸。
绍兴元年八月己卯,月当食,云阴不见。二年二月丙子,月未当阙而阙,体
如食,色黄白。
七月甲戌,月食于室,既。三年七月戊辰,月食于危。四年十二月庚寅,月
食于井。五年十一月乙酉,月食于井,既。六年五月辛巳,月食于南斗。十一月
己卯,月当食,云阴不见。八年三月辛丑,月当食,云阴不见。九月丁酉,月当
食,云阴不见。九年九月壬辰,月食于胃,既。十二年七月丙午,月食,云阴不
见。十三年六月庚子,月食,既。十二月戊戌,月当食,云阴不见。十四年六月
甲午,月食于女。十五年五月己未,月当食,阴云不见。十六年四月甲寅,月食。
二十一年二月丙辰望,月当食,阴云不见。二十五年五月壬戌望,月当食,以山
色遮映,不见亏分。二十七年九月丁丑,月食。三十年正月甲午望,月当食,阴
云蔽之。
隆兴二年五月己亥,月当食,阴云蔽之。
乾道元年四月甲午,月当食,阴云蔽之。四年二月丁未,月食,既。五年二
月辛丑,月当食,阴云不见。六年十一月辛酉,月当食,阴云不见。八年六月壬
子,月当食,阴云不见。
淳熙元年四月壬申,月当食,阴云不见。二年四月丙寅,月食于房,既。九
月癸亥,月当食,云阴不见。三年三月庚申,月当食,云阴不见。五年二月己卯,
月当食,云阴不见。六年正月甲戌,月食,既。八年十一月丁亥,月食。九年十
一月辛巳,月食。十年五月己卯,月食。十二年三月戊戌,月食。九月乙未,月
当食,云阴不见。十三年三月壬辰,月当食,阴云不见。八月庚寅,月食,既。
十四年八月甲申,月当食,阴云不见。十六年十二月辛丑,月当食,云阴不见。
绍熙元年六月丁酉,月当食,阴云不见。十一月乙未,月当食,阴云不见。
二年六月壬辰,月当食,阴云不见。三年四月乙巳,月当食,阴云不见。五年九
月癸卯,月当食,云阴不见。
庆元二年八月壬戌,月食。三年七月己未,月食,既。四年七月庚戌,月食。
六年五月庚午,月当食,阴云不见。
嘉泰二年五月己未,月当食,阴云不见。三年三月癸未,月当食,阴云不见。
开禧元年三月壬申,月当食,阴云不见。闰八月己巳,月当食,阴云不见。
三年正月壬辰,月食。七月戊子,月食。
嘉定元年二月丙戌,月当食,阴雨不见。十二月庚辰,月食。二年六月丁丑,
月食。三年十一月己亥,月食。五年十月戊子,月食。七年二月庚戌,月食。八
月丁未,月食。八年八月辛丑,月食,既。九年二月己亥,月当食,云阴不见。
闰七月乙未,月当食,云阴不见。十年十二月戊午,月食。十一年六月乙卯,月
食。十二月壬子,月食,既。十二年五月庚戌,月当食,既,云阴不见。十一月
丙午,月食。十三年五月甲辰,月当食,云阴不见。十四年十月丙寅,月食。十
五年三月癸亥,月当食于氐,既,云阴不见。十六年三月丁巳,月当食,云阴不
见。
宝庆元年正月丁丑,月食。七月癸酉,月食,阴雨不见。二年七月戊辰,月
食,阴雨不见。
绍定元年十一月甲申,月食。二年十一月己卯,月食。四年四月庚午,月食。
五年三月乙未,月食。六年二月庚寅,月食。
端平二年十二月癸卯,月食。三年十二月丁酉,月食。
嘉熙元年六月乙未,月食。三年四月甲寅,月食。四年四月戊申,月食。
淳祐元年九月庚子,月食。四年十月癸丑,月食。五年七月戊申,月食。七
年五月丁卯,月食。八年十月己丑,月食。十一年三月乙亥,月食。九月壬申,
月食。十二年八月丙寅,月食。
宝祐二年闰六月丙戌,月食。三年十二月丁丑,月食。五年十月丁酉,月食。
六年四月癸巳,月食。十月辛卯,月食。
开庆元年四月戊子,月食。十月乙酉,月食。
景定二年七月甲戌,月食。
咸淳二年六月丁丑,月食。十一月甲辰,月食。四年七月癸亥,月食。五年
九月丁巳,月食。六年三月乙卯,月食。九月辛亥,月食。九年正月戊辰,月食。
十二月壬戌,月食。
月变
天禧四年四月乙酉,西南方两月重见。
月煇气
建隆元年迄开宝末,凡珥一十九,煇气一十三,晕二十九,重晕一,半晕一
十四,交晕二,纽气二。
太平兴国元年迄至道末,凡冠气一,珥六,煇气五,赤气二,抱气一,晕八,
半晕三,背气一。
咸平元年迄乾兴末,凡重轮三,珥一百二十,冠气十二,晕气十二,承气八,
抱气三,戴气九,赤黄气十七,五色气十一,青赤气二,黄红气一,晕三百九十
四,五色重晕二十,背气一。
天圣元年讫嘉祐末,凡扬光一,光芒气一,红光煇气一,煇气五,五色煇气
一,晕二百五十七,周晕三十三,交晕四,连环晕一,珥七十二,冠气五,戴气
一十三,承气五,背气一,白虹贯月一,黄虹贯月二。
治平元年讫四年,凡五色煇气一,五色晕气一,晕五十一,珥一十五,冠气
一,戴气四,背气二。四年讫元丰末,凡五色煇气十一,五色晕气六,晕四百二
十三,周晕二百四十七,交晕二,珥一百三十四,冠气七,戴气五十,承气五,
背气一十,白虹贯月五,贯珥一。
自元丰八年三月五日至元符三年正月十二日,凡五色晕气九,晕八十九,周
晕二百五十一,重晕一,交晕三,珥一百三,冠气七,戴气二十七,背气八,白
虹贯月二,贯珥一。
自元符三年正月迄靖康二年四月,凡晕五,晕珥二,五色晕五,珥二,晕冠
一,交晕一,重晕一,白虹贯月一,五色云一。
建炎四年十月己卯,晕生五色。
绍兴二年四月壬申,晕于轸。五月乙亥,晕生五色。四年六月壬午,晕生珥。
五年正月戊午,晕于东井。
乾道元年三月丁巳,晕周匝,著太微西扇星。三年五月壬午,生黄白晕,左
右珥。四年三月壬寅,生黄白晕周匝。五年二月庚子,黄白晕周匝。
嘉泰三年七月壬午,白虹如半晕贯月中。
淳祐六年闰四月辛丑,晕五重。十月辛丑,生珥。八年二月戊子,晕生黄白。
宝祐四年三月乙卯,四月庚午,景定三年十月甲子,十二月辛酉,四年二月
戊午,晕皆周匝。
德祐二年正月己卯,晕东井。

猜你喜欢:

  • 《说唐全传》  适才话言不表,再讲武三思到了山前,三声大炮扎住阵脚.先锋赵仁同左右使成魁.钱通顶盔贯甲,挂剑悬鞭,令军士在山下大骂.  儿郎报上山说:&
  • 《旧唐书》 ○令狐楚(弟定 子绪 綯 綯抃子滈 涣) 牛僧孺(子蔚 藂 蔚子徽) 萧俛(弟杰 俶 从弟亻放 亻放子廪)
  • 《菜根谭》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
  • 《欧阳修集》 【门人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撰)】 夫言有大而非夸,达者信之,众人疑焉。孔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
  • 《宋书》 ◎天文四 宋武帝永初元年十月辛丑,荧惑犯进贤。占曰:“进贤官诛。”十一月乙卯,荧惑犯填星于角。占曰:“为丧,大人恶之。”一曰:
  • 《安娜·卡列尼娜》    送走客人以后,安娜并没有坐下来,却开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虽然整一晚上她都在漫不经心地(就像她近来对待所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传记类存目四 △《历代相臣传》·一百六十八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明魏显国撰。显国字汝忠,南昌人,隆庆丁卯举人。是书《明
  • 《旧唐书》 ○桓彦范 敬晖 崔玄暐 张柬之 袁恕己 桓彦范,润州曲阿人也。祖法嗣,雍王府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彦范慷慨俊爽,少以门
  • 《父与子》    半个小时后尼古拉.彼得罗维奇走进花园,来到他最心怡的凉亭里.他心事重重,第一次如此分明地觉察出父子之间
  • 《西游记》 却说那五十个败残的小妖,拿着些破旗破鼓,撞入洞里,报道:“大王,虎先锋战不过那毛脸和尚,被他赶下东山坡去了。”老妖闻说,十分烦恼,正
  • 《说唐全传》  诗曰:繁华消长似浮云,不朽还须建大勋;  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弩骀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起英雄早致君;  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
  • 《晋书》 ◎孝怀帝 孝愍帝 孝怀皇帝讳炽,字丰度,武帝第二十五子也。太熙元年,封豫章郡王。属孝惠之时,宗室构祸,帝冲素自守,门绝宾游,
  • 《白鲸》    那天黄昏时分所打的四条鲸,都彼此相隔很远地死了;一条远在上风的地方;一条稍微近些,在下风地方;一条在前
  • 《旧五代史》 王建,陈州项城人。唐末,隶名于忠武军。秦宗权据蔡州,悬重赏以募之,建始自行间得补军候。广明中,黄巢陷长安,僖宗幸蜀。时梁祖为巢将,领
  • 《菜根谭》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
  • 《苏轼集》 ◎诗八十三首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预忧一
  • 《沉船》    当卡玛娜走到恒河岸边的时候,短暂的十二月的太阳已经降落到苍茫的天空的边缘上去.在即将来临的黑暗的前面,
  • 《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  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
  • 《百战奇略》【原文】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①三国魏明
  • 《鬼谷子》 摩之,符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窌匿端,隐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