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宋书》 作者:沈约
◎百官上
太宰,一人。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秦、汉、魏
不常置。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景帝名师,故置太
宰以代之。太宰,盖古之太师也。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
师。周成王时,周公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
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
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太傅,一人。周成王时,毕公为太傅。汉高后元年,初用王陵。
太保,一人。殷太甲时,伊尹为太保。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汉平帝元始
元年,始用王舜。后汉至魏不置,晋初复置焉。自太师至太保,是为三公。论道
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所以训护人主,导以德义者。
相国,一人。汉高帝十一年始置,以萧何居之,罢丞相;何薨,曹参代之;
参薨,罢。魏齐王以晋景帝为相国。晋惠帝时赵王伦,愍帝时南阳王保,安帝时
宋高祖,顺帝时齐王,并为相国。自魏、晋以来,非复人臣之位矣。
丞相,一人。殷汤以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
丞,奉;相,助也。悼武王子昭襄王始以樗里疾为丞相,后又置左右丞相。汉高
帝初,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
一丞相。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东京不复置。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
丞相。魏世及晋初又废。惠帝世,赵王伦篡位,以梁王肜为丞相。永兴元年,以
成都王颖为丞相。愍帝建兴元年,以琅邪王睿为左丞相,南阳王保为右丞相;三
年,以保为相国,睿为丞相。元帝永昌元年,以王敦为丞相,转司徒荀组为太尉,
以司徒官属并丞相为留府,敦不受。成帝世,以王导为丞相,罢司徒府以为丞相
府,导薨,罢丞相,复为司徒府。宋世祖初,以南郡王义宣为丞相,而司徒府如
故。
太尉,一人。自上安下曰尉。掌兵事,郊祀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尧时
舜为太尉官,汉因之。武帝建元二年省。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罢大司马,置太尉
以代之。灵帝末,以刘虞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
司徒,一人。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
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
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
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司空,一人。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舜摄帝位,
以禹为司空。契之子曰冥,亦为夏司空。殷汤以咎单为司空。周时司空为冬官,
掌邦事。汉西京初不置。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
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献帝
建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虑免,不复补。魏初,又置司
空。
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
周时司马为夏官,掌邦政。项籍以曹无咎、周殷并为大司马。汉初不置,武帝元
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及置
司空,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又加大。王莽居摄,以汉无小司徒,而定司马、司
徒、司空之号并加大。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黄初
二年,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大将军,一人。凡将军皆掌征伐。周制,王立六军。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
军。将军之名,起于此也。楚怀王遣三将入关,宋义为上将。汉高帝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西京以大司马冠之。汉东京大将军自为官,位在三司上。魏明帝青龙三
年,晋宣帝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晋景帝
为大将军,而景帝叔父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后还复旧。
晋武帝践阼,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
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唯
无丞相焉。
有苍头字宜禄。至汉,丞相府每有所关白,到阁辄传呼“宜禄”,以此为常。
丞相置三长史。丞相有疾,御史大夫率百僚三旦问起居,及瘳,诏遣尚书令
若光禄大夫赐养牛,上尊酒。汉景帝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
尤重者或侍中也。魏武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汉东京太傅府置掾、属
十人,御属一人,令史十二人,不知皆何曹也。自太尉至大将军、骠骑、车骑、
卫将军,皆有长史一人,将军又各置司马一人,太傅不置长史也。
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西曹主府吏署用事,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事,
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
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
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省录众事。御属一人,令史二十二人。御属主为公
御,令史则有阁下、记室、门下令史,其余史阙。案掾、属二十四人,自东西曹
凡十二曹,然则曹各置掾、属一人,合二十四人也。
司徒置掾、属三十一人,御属一人,令史三十五人。司空置掾二十九人,御
属一人,令史三十一人。司空别有道桥掾。其余张减之号,史阙不可得知也。
汉东京大将军、骠骑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御属一人,令史
三十人。骑、卫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人,御属一人,令史二十四人。
兵曹掾史主兵事,禀假掾史主禀假,又置外刺奸主罪法。其领兵外讨,则营有五
部,部有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有屯
长一人。若不置校尉,则部但有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军假候,其别营者
则为别部司马。其余将军置以征伐者,府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焉。
案大将军以下掾属与三府张减,史阙不可得知。置令史、御属者,则是同三府也。
其云掾史者,则是有掾而无属,又无令史、御属,不同三府也。
魏初公府职僚,史不备书。及晋景帝为大将军,置掾十人,西曹、东曹、户
曹、仓曹、贼曹、金曹、水曹、兵曹、骑兵各一人,则无属矣。魏元帝咸熙中,
晋文帝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将军、骁骑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
主薄四人,舍人十九人,参军二十二人,参战十一人,掾、属三十三人。东曹掾、
属各一人;西曹属一人,户曹掾一人,属二人;贼曹掾一人,属二人;金曹掾、
属各一人;兵曹掾、属各一人,骑兵掾二人,属一人;车曹掾、属各一人;铠曹
掾、属各一人;水曹掾、属各一人,集曹掾、属各一人,法曹掾、属各一人,奏
曹掾、属各一人,仓曹属二人,戎曹属一人,马曹属一人,媒曹属一人,合为三
十三人。散属九人,凡四十二人。
晋初,凡位从公以上,置长史、西阁、东阁祭酒、西曹、东曹掾、户曹、仓
曹、贼曹属各一人;加兵者又置司马、从事中郎、主簿、记室督各一人,舍人四
人;为持节都督者,置参军六人。安平献王孚为太宰,增掾、属为十人,兵、铠、
士、营军、刺奸五曹皆置属,并前为十人也。杨骏为太傅,增祭酒为四人,掾、
属为二十人,兵曹分为左、右、法、金、田、集、水、戎、车、马十曹,皆置属,
则为二十人。赵王伦为相国,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二十人,
主簿、记室督、祭酒各四人,掾、属四十人,东西曹又置属,其余十八曹皆置掾,
则四十人矣。凡诸曹皆置御属、令史、学干,御属职录事也。江左以来,诸公置
长史、仓曹掾、户曹属、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属二人,令史
无定员。领兵者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参军无定员;加崇者置左右长史、
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四人,则仓曹增置属,户曹置掾,江左加崇,极于
此也。
长史、司马、舍人,秦官。从事中郎、掾、属、主簿、令史,前汉官,陈汤
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是也。本
于府主无敬,晋世太原孙楚为大司马石苞参军,轻慢苞,始制施敬。祭酒,晋官
也,汉吴王濞为刘氏祭酒。夫祭祀以酒为本,长者主之,故以祭酒为称。汉之侍
中、魏之散骑常侍高功者,并为祭酒焉。公府祭酒,盖因其名也。长史、从事中
郎主吏,司马主将,主簿、祭酒、舍人主阁内事,参军、掾、属、令史主诸曹事。
司徒若无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职僚异于余府。有左右长史、左西曹掾、
属各一人,余则同矣。余府有公则置,无则省。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
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有录事中郎、度支中郎、三兵中郎。其参军则有
谘议参军二人,主讽议事,晋江左初置,因军谘祭酒也。宋高祖为相,止置谘议
参军,无定员。今诸曹则有录事、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
流贼曹、刑狱贼曹、城局贼曹、法曹、田曹、水曹、铠曹、车曹、士曹、集、右
户、墨曹,凡十八曹参军。参军不署曹者,无定员。江左初,晋元帝镇东丞相府
有录事、记室、东曹、西曹、度支、户曹、法曹、金曹、仓曹、理曹、中兵、外
兵、骑兵、典兵、兵曹、贼曹、运曹、禁防、典宾、铠曹、田曹、士曹、骑士、
车曹参军。其东曹、西曹、度支、金曹、理曹、典兵、兵曹、贼曹、运曹、禁防、
典宾、骑士、车曹凡十三曹,今阙所余十二曹也。其后又有直兵、长流、刑狱、
城局、水曹、右户、墨曹七曹。高祖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曹则犹二也。
今小府不置长流参军者,置禁防参军。蜀丞相诸葛亮府有行参军,晋太傅司马越
府又有行参军、兼行参军,后渐加长兼字。除拜则为参军事,府板则为行参军。
晋末以来,参军事、行参军又各有除板。板行参军下则长兼行参军。参军督护,
江左置。本皆领营,有部曲,今则无矣。公府长史、司马,秩千石;从事中郎,
六百石;东西曹掾,四百石;他掾三百石;属二百石。
特进,前汉世所置,前后二汉及魏、晋以为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晋
惠帝元康中定位令在诸公下,骠骑将军上。
骠骑将军,一人。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汉西京制,大
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车骑将军,一人。汉文帝元年,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鱼豢曰:“魏世车骑
为都督,仪与四征同。若不为都督,虽持节属四征者,与前后左右杂号将军同。
其或散还从文官之例,则位次三司。”晋、宋车骑、卫不复为四征所督也。
卫将军,一人。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三号位亚三司。汉章帝建
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班同三司自此始也。汉末奋威将军,晋江
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
上或加大,余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自此以下不得也。
持节都督,无定员。前汉遣使,始有持节。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时
置督军御史,事竟罢。建安中,魏武帝为相,始遣大将军督军。二十一年,征孙
权还,夏侯惇督二十六军是也。魏文帝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
三年,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外内诸军矣。明帝太和
四年,晋宣帝征蜀,加号大都督。高贵公正元二年,晋文帝都督中外诸军,寻加
大都督。晋世则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
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
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居之。宋氏人臣
则无也。江夏王义恭假黄钺。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矣。
征东将军,一人。汉献帝初平三年,马腾居之。征南将军,一人。汉光武建
武中,岑彭居之。征西将军,一人。汉光武建武中,冯异居之。征北将军,一人。
鱼豢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
号同。”
镇东将军,一人。后汉末,魏武帝居之。镇南将军,一人。后汉末,刘表居
之。镇西将军,一人。后汉初平三年,韩遂居之。镇北将军,一人。
中军将军,一人。汉武帝以公孙敖为之,时为杂号。镇军将军,一人。魏以
陈群为之。抚军将军,一人。魏以司马宣王为之。中、镇、抚三号比四镇。
安东将军,一人。后汉末,陶谦为之。安南将军,一人。安西将军,一人。
后汉末,段煨为之。安北将军,一人。鱼豢曰:“镇北、四安,魏黄初、太和中
置。”
平东将军,一人。平南将军,一人。平西将军,一人。平北将军,一人。四
平,魏世置。
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以下,周末官,秦、汉并因之,
光武建武七年省,魏以来复置。
征虏将军,汉光武建武中,始以祭遵居之。冠军将军,楚怀王以宋义为卿子
冠军。冠军之名,自此始也。魏正始中,以文钦为冠军将军、扬州刺史。辅国将
军,汉献帝以伏完居之。宋太宗泰始四年,改为辅师;后废帝元徽二年,复故。
龙骧将军,晋武帝始以王浚居之。
东中郎将,汉灵帝以董卓居之。南中郎将,汉献帝建安中,以临淄侯曹植居
之。西中郎将。北中郎将,汉建安中,以鄢陵侯曹彰居之。凡四中郎将,何承
天云,并后汉置。
建威将军,汉光武建武中,以耿弇为建威大将军。振威将军,后汉初,宋登
为之。奋威将军,前汉世,任千秋为之。扬威将军,魏置。广威将军,魏置。建
武将军,魏置。振武将军,前汉末,王况为之。奋武将军,后汉末,吕布为之。
扬武将军,光武建武中,以马成为之。广武将军,晋江左置。
鹰扬将军,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居之。折冲将军,汉建安中,魏武以乐进
居之。轻车将军,汉武帝以公孙贺为之。扬烈将军,建安中,以假公孙渊。宁远
将军,晋江左置。材官将军,汉武帝以李息为之。伏波将军,汉武帝征南越,始
置此号,以路博德为之。
凌江将军,魏置。自凌江以下,则有宣威、明威、骧威、厉威、威厉、威寇、
威虏、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奋、绥远、绥边、绥戎、讨寇、讨虏、讨难、
讨夷、荡寇、荡虏、荡难、荡逆、殄寇、殄虏、殄难、扫夷、扫寇、扫虏、扫难、
扫逆、厉武、厉锋、虎威、虎牙、广野、横野、偏将军、裨将军,凡四十号。其
威虏,汉光武以冯俊居之。虎牙,以盖延居之,为虎牙大将军。横野,以耿纯居
之。荡寇,汉建安中,满宠居之。虎威,于禁居之。其余或是后汉及魏所置,今
则或置或不。自左右前后将军以下至此四十号,唯四中郎将各一人,余皆无定员。
自车骑以下为刺史又都督及仪同三司者,置官如领兵;但云都督不仪同三司者,
不置从事中郎,置功曹一人,主吏,在主簿上,汉末官也。汉东京司隶有功曹从
事史,如诸州治中,因其名也。功曹参军一人,主佐囗囗记室下,户曹上。监以
下不置谘议、记室,余则同矣。宋太宗已来,皇子、皇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
军。小号将军为大郡边守置佐吏者,又置长史,余则同也。
太常,一人。舜摄帝位,命伯夷作秩宗,掌三礼,即其任也。周时曰宗伯,
是为春官,掌邦礼。秦改曰奉常,汉因之。景帝中六年,更名曰太常。应劭曰:
“欲令国家盛大常存,故称太常。”前汉常以列侯忠孝敬慎者居之,后汉不必列
侯也。
博士,班固云,秦官。史臣案,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汉武建元五
年,初置《五经》博士。宣、成之世,《五经》家法稍增,经置博士一人。至东
京凡十四人。《易》,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
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各一博士。而聪明有威重者
一人为祭酒。魏及晋西朝置十九人,江左初减为九人,皆不知掌何经。元帝末,
增《仪礼》、《春秋公羊》博士各一人,合为十一人。后又增为十六人,不复分
掌《五经》,而谓之太学博士也。秩六百石。
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一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
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
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国子,周旧名,周
有师氏之职,即今国子祭酒也。晋初复置国子学,以教生徒,而隶属太学焉。晋
初助教十五人,江左以来,损其员。自宋世若不置学,则助教唯置一人,而祭酒、
博士常置也。
太庙令,一人。丞一人。并前汉置。西京曰长,东京曰令。领斋郎二十四人。
明堂令,一人。丞一人。丞,汉东京初置;令,宋世祖大明中置。
太祝令,一人。丞一人。掌祭祀读祝迎送神。太祝,周旧官也。汉西京置太
祝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曰庙祀。汉东京改曰太祝。
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时日祥瑞妖灾,岁终则奏新历。太史,三代
旧官,周世掌建邦之六典,正岁年,以序事颁朔于邦国。又有冯相氏,掌天文次
序;保章氏,掌天文。今之太史,则并周之太史、冯相、保章三职也。汉西京曰
太史令。汉东京有二丞,其一在灵台。
太乐令,一人。丞一人。掌凡诸乐事。周时为大司乐。汉西京曰太乐令。汉
东京曰大予乐令。魏复为太乐令。
陵令,每陵各一人,汉旧官也。
乘黄令,一人。掌乘舆车及安车诸马。魏世置。自博士至乘黄令,并属太常。
光禄勋,一人。丞一人。光,明也;禄,爵也;勋,功也。秦曰郎中令,汉
因之。汉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掌三署郎,郎执戟卫宫展门户。光禄勋居禁
中如御史,有狱在殿门外,谓之光禄外部。光禄勋郊祀掌三献。魏、晋以来,光
禄勋不复居禁中,又无复三署郎,唯外宫朝会,则以名到焉。二台奏劾,则符光
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得入殿省,光禄主殿门故也。宫殿门户,
至今犹属。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汉东京
三署郎有行应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罢省,光禄勋犹依旧
举四行,衣冠子弟充之。三署者,五官署、左署、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
郡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有中郎、议郎、
侍郎、郎中四等,无员,多至万人。
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二大夫,晋初置。光禄大夫,秦时为中大夫,汉
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晋初又置左右光禄大夫,而光禄大夫如故。光禄大
夫银章青绶,其重者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旧秩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后汉因之。前汉大夫皆无员,掌论议。后汉光禄大夫
三人,中大夫二十人,中散大夫三十人。魏以来复无员。自左光禄大夫以下,养
老疾,无职事。中散,六百石。
卫尉,一人。丞二人。掌宫门屯兵,秦官也。汉景初,改为中大夫令。后元
年,复为卫尉。晋江右掌冶铸,领冶令三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冶皆在江北,
而江南唯有梅根及冶塘二冶,皆属扬州,不属卫尉。卫尉,江左不置,宋世祖孝
建元年复置。旧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廷尉,一人。丞一人。掌刑辟。凡狱必质之朝廷,与众共之之义。兵狱同制,
故曰廷尉。舜摄帝位,咎繇作士,即其任也。周时大司寇为秋官,掌邦刑。秦为
廷尉。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
为大理。汉东京初,复为廷尉。
廷尉正,一人。廷尉监,一人。正、监并秦官。本有左右监,汉光武省右,
犹云左监;魏、晋以来,直云监。廷尉评,一人。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评。
汉光武省右,犹云左评。魏、晋以来,直云评。正、监、评并以下官礼敬廷尉卿。
正、监秩千石,评六百石。廷尉律博士,一人。魏武初建魏国置。
大司农,一人。丞一人。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舜摄帝位,命弃为后稷,
即其任也。周则为太府,秦治粟内史;汉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
年,更名曰大司农。晋哀帝末,省并都水,孝武世复置。汉世丞二人,魏以来一
人。
太仓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晋江左以来,又有东仓、石头仓丞各一人。
导官令,一人。丞一人。掌舂御米。汉东亦置。导,择也。择米令精也。司
马相如《封禅书》云,导一茎六穗于庖。
籍田令,一人。丞一人。掌耕宗庙社稷之田,于周为甸师。汉文帝初立籍田,
置令、丞各一人。汉东京及魏并不置。晋武泰始十年复置。江左省,宋太祖元嘉
中又置。自太仓至籍田令,并属司农。
少府,一人。丞一人。掌中服御之物。秦官也,汉因之。掌禁钱以给私养,
故曰少府。晋哀帝末,省并丹阳尹。孝武世复置。
左尚方令、丞各一人。右尚方令、丞各一人。并掌造军器。秦官也,汉因之。
于周则为玉府。晋江右有中尚方、左尚方、右尚方,江左以来,唯一尚方。宋高
祖践阼,以相府作部配台,谓之左尚方,而本署谓之右尚方焉。又以相府细作配
台,即其名置令一人,丞二人,隶门下。世祖大明中,改曰御府,置令一人,丞
一人。御府,二汉世典官婢作亵衣服补浣之事,魏、晋犹置其职,江左乃省焉。
后废帝初,省御府,置中署,隶右尚方。汉东京太仆属官有考工令,主兵器弓弩
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尚方令唯主作御刀绶剑诸玩
好器物而已。然则考工令如今尚方,尚方令如今中署矣。
东冶令,一人。丞一人。南冶令,一人。丞一人。汉有铁官,晋署令,掌工
徒鼓铸,隶卫尉。江左以来,省卫尉,度隶少府。宋世虽置卫尉,冶隶少府如故。
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署冶令,或署丞,多是吴所置。
平准令,一人。丞一人。掌染,秦官也,汉因之。汉隶司农,不知何世隶少
府。宋顺帝即位,避帝讳,改曰染署。
将作大匠,一人。丞一人。掌土木之役。秦世置将作少府,汉因之。景帝中
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光武中元二年省,以谒者领之。章帝建初元年复置。晋氏
以来,有事则置,无则省。
大鸿胪,掌赞导拜授诸王。秦世为典客,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
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鸿,大也;胪,陈也。晋江左初省。有事则权置,事毕
即省。
太仆,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秦因之。《周官》则校人掌马,巾车掌车,及
置太仆,兼其任也。晋江左或署或省,宋以来不置。郊祀则权置太仆执辔,事毕
即省。
太后三卿,各一人。应氏《汉官》曰:“卫尉、少府,秦官;太仆,汉成帝
置。皆随太后宫为号,在正卿上,无太后乃阙。”魏改汉制,在九卿下。晋复旧,
在同号卿上。
大长秋,皇后卿也。有后则置,无则省。秦时为将行,汉景帝中六年,更名
大长秋。韦曜曰:“长秋者,以皇后阴官,秋者阴之始,取其终而长,欲其久也。”
自太常至长秋,皆置功曹、主簿、五官。汉东京诸郡有五官掾,因其名也。汉制
卿尹秩皆中二千石,丞一千石。
尚书,古官也。舜摄帝位,命龙作纳言,即其任也。《周官》司会,郑玄云,
若今尚书矣。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初有
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谓之六尚。战国时已有尚冠、尚衣之属
矣。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至汉初并隶少府,汉东亦犹文属焉。古
者重武官,以善射者掌事,故曰仆射。仆射者,仆役于射事也。秦世有左右曹诸
吏,官无职事,将军大夫以下皆得加此官。汉武帝世,使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
事。昭帝即位,霍光领尚书事;成帝初,王凤录尚书事。汉东京每帝即位,辄置
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晋康帝世,何充让录表曰:“咸康中,分置三录,王
导录其一,荀崧、陆晔各录六条事。”然则似有二十四条,若止有二十条,则荀、
陆各录六条,导又何所司乎?若导总录,荀、陆分掌,则不得复云导录其一也。
其后每置二录,辄云各掌六条事,又是止有十二条也。十二条者,不知悉何条。
晋江右有四录,则四人参录也。江右张华、江左庾亮并经关尚书七条,则亦不知
皆何事也。后何充解录,又参关尚书。录尚书职无不总。王肃注《尚书》“纳于
大麓”曰:“尧纳舜于尊显之官,大录万机之政也。”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
曹授用,唯不得施除及加节。宋世祖孝建中,不欲威权外假,省录。大明末复置。
此后或置或省。汉献帝建安四年,以执金吾荣郃为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右仆射。
二仆射分置,自此始也。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员四人,增丞亦为四人。
曹尚书其一曰常侍曹,主公卿事;其二曰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事;其三曰民
曹,主吏民上书事;其四曰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光武分二千石曹为二,又分客
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凡六尚书。减二丞,唯置左右二丞
而已。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
掌禀假钱谷。三公尚书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吏曹掌选举、斋祠;二千石曹掌
水、火、盗贼、词讼、罪法;客曹掌羌、胡朝会,法驾出,护驾;民曹掌缮治、
功作、盐池、苑囿。吏曹任要,多得超迁。”则汉末曹名及职司又与光武时异也。
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
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武帝咸宁二年,省驾部尚书,四年又置。太康中,有
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惠帝世,又有右民尚书。尚书止
于六曹,不知此时省何曹也。江左则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不五
曹尚书。宋高祖初,又增都官尚书。若有右仆射,则不置祠部尚书。世祖大明二
年,置二吏部尚书,而省五兵尚书,后还置一吏部尚书。顺帝升明元年,又置五
兵尚书。
尚书令,任总机衡;仆射、尚书,分领诸曹。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吏
部尚书领吏部、删定、三公、比部四曹;祠部尚书领祠部、仪曹二曹;度支尚书
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左民尚书领左民、驾部二曹;都官尚书领都官、
水部、库部、功论四曹;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二曹。昔有骑兵、别兵、都兵,
故谓之五兵也。五尚书、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坐。若营宗庙宫室,则置起部尚
书,事毕省。
汉成帝之置四尚书也,无置郎之文。《汉仪》,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
于营部,一人主羌夷吏民,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财帛委输。匈奴单于,宣帝
之世,保塞内附;成帝世,单于还北庭矣。一郎主匈奴单于营部,则置郎疑是光
武时,所主匈奴,是南单于也。《汉官》云,置郎三十六人,不知是何帝增员。
然则一尚书则领六郎也。主作文书,起立事草。初为郎中,满岁则为侍郎。尚书
寺居建礼门内。尚书郎入直,官供青缣白绫被,或以绵緤为之。给帷帐、毡褥、
通中枕,太官供食物,汤官供饼饵及五孰果实之属,给尚书伯使一人,女侍二人,
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护衣服,奏事明光殿。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
丹朱色地,谓之丹墀。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奏
事则与黄门侍郎对揖。黄门侍郎称已闻,乃出。天子所服五时衣以赐尚书令仆,
而丞、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隃麋墨一丸。魏世有殿中、吏部、驾部、金部、
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库部、农部、水部、仪曹、三公、仓部、民
曹、二千石、中兵、外兵、别兵、都兵、考功、定科,凡二十三郎。青龙二年有
军事,尚书令陈矫奏置都官、骑兵二曹郎,合为二十五曹。晋西朝则直事、殿中、
祠部、仪曹、吏部、三公、比部、金部、仓部、度支、都官、二千石、左民、右
民、虞曹、屯田、起部、水部、左主客、右主客、驾部、车部、库部、左中兵、
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别兵、都兵、骑兵、左士右士、北主客、南主客为三
十四曹郎;后又置运曹,凡三十五曹。晋江左初,无直事、右民、屯田、车部、
别兵、都兵、骑兵、左士、右士、运曹十曹郎,而主客、中外兵各置一郎而已,
所余十七曹也。康、穆以来,又无虞曹、二千石二郎,犹有殿中、祠部、吏部、
仪曹、三公、比部、金部、仓部、度支、都官、左民、起部、水部、主客、驾部、
库部、中兵、外兵十八曹郎。后又省主客、起部、水部,余十五曹。宋高祖初,
加置骑兵、主客、起部、水部四曹郎,合为十九曹。太祖元嘉十年,又省仪曹、
主客、比部、骑兵四曹郎。十一年,又并置。十八年,增删定曹郎,次在左民曹
上,盖魏世之定科郎也。三十年,又置功论郎,次都官之下,在删定之上。太宗
世,省骑兵。今凡二十曹郎。以三公、比部主法制。度支主算。支,派也;度,
景也。都官主军事刑狱。其余曹所掌,各如其名。
汉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书令、仆、丞、郎,皆辟车豫相回避,台官
过,乃得去。今尚书官上朝及下,禁断行人,犹其制也。汉又制,丞、郎见尚书,
呼曰明时。郎见二丞,呼曰左君、右君。郎以下则有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书
吏干。汉东京尚书令史十八人,晋初正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人。自晋至
今,或减或益,难以定言。《汉仪》有丞相令史。令史,盖前汉官也。晋西朝有
尚书都令史朱诞,则都令史其来久矣。分曹所掌如尚书也。
晋西朝八坐丞郎,朝晡诣都坐朝,江左唯旦朝而已。八坐丞郎初拜,并集都
坐,交礼。迁,又解交。汉旧制也。今唯八坐解交,丞郎不复解交也。尚书令千
石,仆射尚书六百石,丞郎四百石。
武库令,一人。掌军器,秦官。至二汉,属执金吾。晋初罢执金吾,至今隶
尚书库部。
车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汉、魏、晋并隶太仆。太仆既省,隶尚
书驾部。
上林令,一人。丞一人。汉西京上林中有八丞、十二尉、十池监。丞、尉属
水衡都尉。池监隶少府。汉东京曰上林苑令及丞各一人,隶少府。晋江左阙。宋
世祖大明三年复置,隶尚书殿中曹及少府。
材官将军,一人。司马一人。主工匠土木之事。汉左右校令,其任也。魏右
校又置材官校尉,主天下材木事。晋江左改材官校尉曰材官将军,又罢左校令。
今材官隶尚书起部及领军。
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应对献替。法驾出,则正直一人负玺陪乘。
殿内门下众事皆掌之。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即其任也。侍中
本秦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汉西京无员,多至数十
人,入侍禁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武帝世,孔安国为侍中,以
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久次者为仆射。汉东京又属少府,犹无员。
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答。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负传国玺,操斩白蛇剑,
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光武世,改仆射为祭酒焉。汉世,与中官俱止禁中。
武帝时,侍中莽何罗挟刃谋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事毕即出。王莽秉
政,侍中复入,与中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御,举
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魏、晋以来,置四人,别加官不主数。秩比二千石。
太宰,一人。周武王时,周公旦始居之,掌邦治,为六卿之首。秦、汉、魏
不常置。晋初依《周礼》,备置三公。三公之职,太师居首,景帝名师,故置太
宰以代之。太宰,盖古之太师也。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
师。周成王时,周公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汉西京初不置,平帝始复置太
师官,而孔光居焉。汉东京又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
晋既因太师而置太宰,以安平王孚居焉。
太傅,一人。周成王时,毕公为太傅。汉高后元年,初用王陵。
太保,一人。殷太甲时,伊尹为太保。周武王时,召公为太保。汉平帝元始
元年,始用王舜。后汉至魏不置,晋初复置焉。自太师至太保,是为三公。论道
经邦,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所以训护人主,导以德义者。
相国,一人。汉高帝十一年始置,以萧何居之,罢丞相;何薨,曹参代之;
参薨,罢。魏齐王以晋景帝为相国。晋惠帝时赵王伦,愍帝时南阳王保,安帝时
宋高祖,顺帝时齐王,并为相国。自魏、晋以来,非复人臣之位矣。
丞相,一人。殷汤以伊尹为右相,仲虺为左相。秦悼武王二年,始置丞相官。
丞,奉;相,助也。悼武王子昭襄王始以樗里疾为丞相,后又置左右丞相。汉高
帝初,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孝惠、高后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复置
一丞相。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汉东京不复置。至献帝建安十三年,复置
丞相。魏世及晋初又废。惠帝世,赵王伦篡位,以梁王肜为丞相。永兴元年,以
成都王颖为丞相。愍帝建兴元年,以琅邪王睿为左丞相,南阳王保为右丞相;三
年,以保为相国,睿为丞相。元帝永昌元年,以王敦为丞相,转司徒荀组为太尉,
以司徒官属并丞相为留府,敦不受。成帝世,以王导为丞相,罢司徒府以为丞相
府,导薨,罢丞相,复为司徒府。宋世祖初,以南郡王义宣为丞相,而司徒府如
故。
太尉,一人。自上安下曰尉。掌兵事,郊祀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尧时
舜为太尉官,汉因之。武帝建元二年省。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罢大司马,置太尉
以代之。灵帝末,以刘虞为大司马,而太尉如故。
司徒,一人。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视濯,大丧安梓宫。少昊氏以鸟名官,而
祝鸠氏为司徒。尧时舜为司徒。舜摄帝位,命契为司徒。契玄孙之孙曰微,亦为
夏司徒。周时司徒为地官,掌邦教。汉西京初不置。哀帝元寿二年,罢丞相,置
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司空,一人。掌水土事,郊祀掌扫除陈乐器,大丧掌将校复土。舜摄帝位,
以禹为司空。契之子曰冥,亦为夏司空。殷汤以咎单为司空。周时司空为冬官,
掌邦事。汉西京初不置。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
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献帝
建安十三年,又罢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虑免,不复补。魏初,又置司
空。
大司马,一人。掌武事。司,主也;马,武也。尧时弃为后稷,兼掌司马。
周时司马为夏官,掌邦政。项籍以曹无咎、周殷并为大司马。汉初不置,武帝元
狩四年,初置大司马。始直云司马,议者以汉有军候千人司马官,故加大。及置
司空,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又加大。王莽居摄,以汉无小司徒,而定司马、司
徒、司空之号并加大。光武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以太尉代之。魏文帝黄初
二年,复置大司马,以曹仁居之,而太尉如故。
大将军,一人。凡将军皆掌征伐。周制,王立六军。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
军。将军之名,起于此也。楚怀王遣三将入关,宋义为上将。汉高帝以韩信为大
将军。汉西京以大司马冠之。汉东京大将军自为官,位在三司上。魏明帝青龙三
年,晋宣帝自大将军为太尉,然则大将军在三司下矣。其后又在三司上。晋景帝
为大将军,而景帝叔父孚为太尉,奏改大将军在太尉下,后还复旧。
晋武帝践阼,安平王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义阳王望为太尉,
何曾为司徒,荀顗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凡八公同时并置,唯
无丞相焉。
有苍头字宜禄。至汉,丞相府每有所关白,到阁辄传呼“宜禄”,以此为常。
丞相置三长史。丞相有疾,御史大夫率百僚三旦问起居,及瘳,诏遣尚书令
若光禄大夫赐养牛,上尊酒。汉景帝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
尤重者或侍中也。魏武为丞相以来,置左右二长史而已。汉东京太傅府置掾、属
十人,御属一人,令史十二人,不知皆何曹也。自太尉至大将军、骠骑、车骑、
卫将军,皆有长史一人,将军又各置司马一人,太傅不置长史也。
太尉府置掾、属二十四人,西曹主府吏署用事,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事,
户曹主民户祠祀农桑事,奏曹主奏议事,辞曹主辞讼事,法曹主邮驿科程事,尉
曹主卒徒转运事,贼曹主盗贼事,决曹主罪法事,兵曹主兵事,金曹主货币盐铁
事,仓曹主仓谷事,黄阁主簿省录众事。御属一人,令史二十二人。御属主为公
御,令史则有阁下、记室、门下令史,其余史阙。案掾、属二十四人,自东西曹
凡十二曹,然则曹各置掾、属一人,合二十四人也。
司徒置掾、属三十一人,御属一人,令史三十五人。司空置掾二十九人,御
属一人,令史三十一人。司空别有道桥掾。其余张减之号,史阙不可得知也。
汉东京大将军、骠骑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御属一人,令史
三十人。骑、卫将军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人,御属一人,令史二十四人。
兵曹掾史主兵事,禀假掾史主禀假,又置外刺奸主罪法。其领兵外讨,则营有五
部,部有校尉一人,军司马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曲下有屯,屯有屯
长一人。若不置校尉,则部但有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军假候,其别营者
则为别部司马。其余将军置以征伐者,府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焉。
案大将军以下掾属与三府张减,史阙不可得知。置令史、御属者,则是同三府也。
其云掾史者,则是有掾而无属,又无令史、御属,不同三府也。
魏初公府职僚,史不备书。及晋景帝为大将军,置掾十人,西曹、东曹、户
曹、仓曹、贼曹、金曹、水曹、兵曹、骑兵各一人,则无属矣。魏元帝咸熙中,
晋文帝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将军、骁骑将军、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
主薄四人,舍人十九人,参军二十二人,参战十一人,掾、属三十三人。东曹掾、
属各一人;西曹属一人,户曹掾一人,属二人;贼曹掾一人,属二人;金曹掾、
属各一人;兵曹掾、属各一人,骑兵掾二人,属一人;车曹掾、属各一人;铠曹
掾、属各一人;水曹掾、属各一人,集曹掾、属各一人,法曹掾、属各一人,奏
曹掾、属各一人,仓曹属二人,戎曹属一人,马曹属一人,媒曹属一人,合为三
十三人。散属九人,凡四十二人。
晋初,凡位从公以上,置长史、西阁、东阁祭酒、西曹、东曹掾、户曹、仓
曹、贼曹属各一人;加兵者又置司马、从事中郎、主簿、记室督各一人,舍人四
人;为持节都督者,置参军六人。安平献王孚为太宰,增掾、属为十人,兵、铠、
士、营军、刺奸五曹皆置属,并前为十人也。杨骏为太傅,增祭酒为四人,掾、
属为二十人,兵曹分为左、右、法、金、田、集、水、戎、车、马十曹,皆置属,
则为二十人。赵王伦为相国,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二十人,
主簿、记室督、祭酒各四人,掾、属四十人,东西曹又置属,其余十八曹皆置掾,
则四十人矣。凡诸曹皆置御属、令史、学干,御属职录事也。江左以来,诸公置
长史、仓曹掾、户曹属、东西阁祭酒各一人,主簿、舍人二人,御属二人,令史
无定员。领兵者置司马一人,从事中郎二人,参军无定员;加崇者置左右长史、
司马、从事中郎四人,掾、属四人,则仓曹增置属,户曹置掾,江左加崇,极于
此也。
长史、司马、舍人,秦官。从事中郎、掾、属、主簿、令史,前汉官,陈汤
为大将军王凤从事中郎是也。御属、参军,后汉官,孙坚为车骑参军事是也。本
于府主无敬,晋世太原孙楚为大司马石苞参军,轻慢苞,始制施敬。祭酒,晋官
也,汉吴王濞为刘氏祭酒。夫祭祀以酒为本,长者主之,故以祭酒为称。汉之侍
中、魏之散骑常侍高功者,并为祭酒焉。公府祭酒,盖因其名也。长史、从事中
郎主吏,司马主将,主簿、祭酒、舍人主阁内事,参军、掾、属、令史主诸曹事。
司徒若无公,唯省舍人,其府常置,其职僚异于余府。有左右长史、左西曹掾、
属各一人,余则同矣。余府有公则置,无则省。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
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有录事中郎、度支中郎、三兵中郎。其参军则有
谘议参军二人,主讽议事,晋江左初置,因军谘祭酒也。宋高祖为相,止置谘议
参军,无定员。今诸曹则有录事、记室、户曹、仓曹、中直兵、外兵、骑兵、长
流贼曹、刑狱贼曹、城局贼曹、法曹、田曹、水曹、铠曹、车曹、士曹、集、右
户、墨曹,凡十八曹参军。参军不署曹者,无定员。江左初,晋元帝镇东丞相府
有录事、记室、东曹、西曹、度支、户曹、法曹、金曹、仓曹、理曹、中兵、外
兵、骑兵、典兵、兵曹、贼曹、运曹、禁防、典宾、铠曹、田曹、士曹、骑士、
车曹参军。其东曹、西曹、度支、金曹、理曹、典兵、兵曹、贼曹、运曹、禁防、
典宾、骑士、车曹凡十三曹,今阙所余十二曹也。其后又有直兵、长流、刑狱、
城局、水曹、右户、墨曹七曹。高祖为相,合中兵、直兵置一参军,曹则犹二也。
今小府不置长流参军者,置禁防参军。蜀丞相诸葛亮府有行参军,晋太傅司马越
府又有行参军、兼行参军,后渐加长兼字。除拜则为参军事,府板则为行参军。
晋末以来,参军事、行参军又各有除板。板行参军下则长兼行参军。参军督护,
江左置。本皆领营,有部曲,今则无矣。公府长史、司马,秩千石;从事中郎,
六百石;东西曹掾,四百石;他掾三百石;属二百石。
特进,前汉世所置,前后二汉及魏、晋以为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晋
惠帝元康中定位令在诸公下,骠骑将军上。
骠骑将军,一人。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为骠骑将军。汉西京制,大
将军、骠骑将军位次丞相。
车骑将军,一人。汉文帝元年,始用薄昭为车骑将军。鱼豢曰:“魏世车骑
为都督,仪与四征同。若不为都督,虽持节属四征者,与前后左右杂号将军同。
其或散还从文官之例,则位次三司。”晋、宋车骑、卫不复为四征所督也。
卫将军,一人。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三号位亚三司。汉章帝建
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班同三司自此始也。汉末奋威将军,晋江
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
上或加大,余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自此以下不得也。
持节都督,无定员。前汉遣使,始有持节。光武建武初,征伐四方,始权时
置督军御史,事竟罢。建安中,魏武帝为相,始遣大将军督军。二十一年,征孙
权还,夏侯惇督二十六军是也。魏文帝黄初二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
三年,上军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则总统外内诸军矣。明帝太和
四年,晋宣帝征蜀,加号大都督。高贵公正元二年,晋文帝都督中外诸军,寻加
大都督。晋世则都督诸军为上,监诸军次之,督诸军为下。使持节为上,持节次
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
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江左以来,都督中外尤重,唯王导居之。宋氏人臣
则无也。江夏王义恭假黄钺。假黄钺,则专戮节将,非人臣常器矣。
征东将军,一人。汉献帝初平三年,马腾居之。征南将军,一人。汉光武建
武中,岑彭居之。征西将军,一人。汉光武建武中,冯异居之。征北将军,一人。
鱼豢曰:“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黄初中,位次三公。汉旧诸征与偏裨杂
号同。”
镇东将军,一人。后汉末,魏武帝居之。镇南将军,一人。后汉末,刘表居
之。镇西将军,一人。后汉初平三年,韩遂居之。镇北将军,一人。
中军将军,一人。汉武帝以公孙敖为之,时为杂号。镇军将军,一人。魏以
陈群为之。抚军将军,一人。魏以司马宣王为之。中、镇、抚三号比四镇。
安东将军,一人。后汉末,陶谦为之。安南将军,一人。安西将军,一人。
后汉末,段煨为之。安北将军,一人。鱼豢曰:“镇北、四安,魏黄初、太和中
置。”
平东将军,一人。平南将军,一人。平西将军,一人。平北将军,一人。四
平,魏世置。
左将军、右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以下,周末官,秦、汉并因之,
光武建武七年省,魏以来复置。
征虏将军,汉光武建武中,始以祭遵居之。冠军将军,楚怀王以宋义为卿子
冠军。冠军之名,自此始也。魏正始中,以文钦为冠军将军、扬州刺史。辅国将
军,汉献帝以伏完居之。宋太宗泰始四年,改为辅师;后废帝元徽二年,复故。
龙骧将军,晋武帝始以王浚居之。
东中郎将,汉灵帝以董卓居之。南中郎将,汉献帝建安中,以临淄侯曹植居
之。西中郎将。北中郎将,汉建安中,以鄢陵侯曹彰居之。凡四中郎将,何承
天云,并后汉置。
建威将军,汉光武建武中,以耿弇为建威大将军。振威将军,后汉初,宋登
为之。奋威将军,前汉世,任千秋为之。扬威将军,魏置。广威将军,魏置。建
武将军,魏置。振武将军,前汉末,王况为之。奋武将军,后汉末,吕布为之。
扬武将军,光武建武中,以马成为之。广武将军,晋江左置。
鹰扬将军,汉建安中,魏武以曹洪居之。折冲将军,汉建安中,魏武以乐进
居之。轻车将军,汉武帝以公孙贺为之。扬烈将军,建安中,以假公孙渊。宁远
将军,晋江左置。材官将军,汉武帝以李息为之。伏波将军,汉武帝征南越,始
置此号,以路博德为之。
凌江将军,魏置。自凌江以下,则有宣威、明威、骧威、厉威、威厉、威寇、
威虏、威戎、威武、武烈、武毅、武奋、绥远、绥边、绥戎、讨寇、讨虏、讨难、
讨夷、荡寇、荡虏、荡难、荡逆、殄寇、殄虏、殄难、扫夷、扫寇、扫虏、扫难、
扫逆、厉武、厉锋、虎威、虎牙、广野、横野、偏将军、裨将军,凡四十号。其
威虏,汉光武以冯俊居之。虎牙,以盖延居之,为虎牙大将军。横野,以耿纯居
之。荡寇,汉建安中,满宠居之。虎威,于禁居之。其余或是后汉及魏所置,今
则或置或不。自左右前后将军以下至此四十号,唯四中郎将各一人,余皆无定员。
自车骑以下为刺史又都督及仪同三司者,置官如领兵;但云都督不仪同三司者,
不置从事中郎,置功曹一人,主吏,在主簿上,汉末官也。汉东京司隶有功曹从
事史,如诸州治中,因其名也。功曹参军一人,主佐囗囗记室下,户曹上。监以
下不置谘议、记室,余则同矣。宋太宗已来,皇子、皇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
军。小号将军为大郡边守置佐吏者,又置长史,余则同也。
太常,一人。舜摄帝位,命伯夷作秩宗,掌三礼,即其任也。周时曰宗伯,
是为春官,掌邦礼。秦改曰奉常,汉因之。景帝中六年,更名曰太常。应劭曰:
“欲令国家盛大常存,故称太常。”前汉常以列侯忠孝敬慎者居之,后汉不必列
侯也。
博士,班固云,秦官。史臣案,六国时往往有博士,掌通古今。汉武建元五
年,初置《五经》博士。宣、成之世,《五经》家法稍增,经置博士一人。至东
京凡十四人。《易》,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
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各一博士。而聪明有威重者
一人为祭酒。魏及晋西朝置十九人,江左初减为九人,皆不知掌何经。元帝末,
增《仪礼》、《春秋公羊》博士各一人,合为十一人。后又增为十六人,不复分
掌《五经》,而谓之太学博士也。秩六百石。
国子祭酒一人,国子博士一人,国子助教十人。《周易》、《尚书》、《毛
诗》、《礼记》、《周官》、《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谷梁》
各为一经,《论语》、《孝经》为一经,合十经,助教分掌。国子,周旧名,周
有师氏之职,即今国子祭酒也。晋初复置国子学,以教生徒,而隶属太学焉。晋
初助教十五人,江左以来,损其员。自宋世若不置学,则助教唯置一人,而祭酒、
博士常置也。
太庙令,一人。丞一人。并前汉置。西京曰长,东京曰令。领斋郎二十四人。
明堂令,一人。丞一人。丞,汉东京初置;令,宋世祖大明中置。
太祝令,一人。丞一人。掌祭祀读祝迎送神。太祝,周旧官也。汉西京置太
祝令、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曰庙祀。汉东京改曰太祝。
太史令,一人,丞一人。掌三辰时日祥瑞妖灾,岁终则奏新历。太史,三代
旧官,周世掌建邦之六典,正岁年,以序事颁朔于邦国。又有冯相氏,掌天文次
序;保章氏,掌天文。今之太史,则并周之太史、冯相、保章三职也。汉西京曰
太史令。汉东京有二丞,其一在灵台。
太乐令,一人。丞一人。掌凡诸乐事。周时为大司乐。汉西京曰太乐令。汉
东京曰大予乐令。魏复为太乐令。
陵令,每陵各一人,汉旧官也。
乘黄令,一人。掌乘舆车及安车诸马。魏世置。自博士至乘黄令,并属太常。
光禄勋,一人。丞一人。光,明也;禄,爵也;勋,功也。秦曰郎中令,汉
因之。汉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掌三署郎,郎执戟卫宫展门户。光禄勋居禁
中如御史,有狱在殿门外,谓之光禄外部。光禄勋郊祀掌三献。魏、晋以来,光
禄勋不复居禁中,又无复三署郎,唯外宫朝会,则以名到焉。二台奏劾,则符光
禄加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得入殿省,光禄主殿门故也。宫殿门户,
至今犹属。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汉东京
三署郎有行应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罢省,光禄勋犹依旧
举四行,衣冠子弟充之。三署者,五官署、左署、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
郡举孝廉以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有中郎、议郎、
侍郎、郎中四等,无员,多至万人。
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二大夫,晋初置。光禄大夫,秦时为中大夫,汉
武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晋初又置左右光禄大夫,而光禄大夫如故。光禄大
夫银章青绶,其重者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旧秩比二千石。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后汉因之。前汉大夫皆无员,掌论议。后汉光禄大夫
三人,中大夫二十人,中散大夫三十人。魏以来复无员。自左光禄大夫以下,养
老疾,无职事。中散,六百石。
卫尉,一人。丞二人。掌宫门屯兵,秦官也。汉景初,改为中大夫令。后元
年,复为卫尉。晋江右掌冶铸,领冶令三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冶皆在江北,
而江南唯有梅根及冶塘二冶,皆属扬州,不属卫尉。卫尉,江左不置,宋世祖孝
建元年复置。旧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廷尉,一人。丞一人。掌刑辟。凡狱必质之朝廷,与众共之之义。兵狱同制,
故曰廷尉。舜摄帝位,咎繇作士,即其任也。周时大司寇为秋官,掌邦刑。秦为
廷尉。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复为廷尉。哀帝元寿二年,复
为大理。汉东京初,复为廷尉。
廷尉正,一人。廷尉监,一人。正、监并秦官。本有左右监,汉光武省右,
犹云左监;魏、晋以来,直云监。廷尉评,一人。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评。
汉光武省右,犹云左评。魏、晋以来,直云评。正、监、评并以下官礼敬廷尉卿。
正、监秩千石,评六百石。廷尉律博士,一人。魏武初建魏国置。
大司农,一人。丞一人。掌九谷六畜之供膳羞者。舜摄帝位,命弃为后稷,
即其任也。周则为太府,秦治粟内史;汉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
年,更名曰大司农。晋哀帝末,省并都水,孝武世复置。汉世丞二人,魏以来一
人。
太仓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晋江左以来,又有东仓、石头仓丞各一人。
导官令,一人。丞一人。掌舂御米。汉东亦置。导,择也。择米令精也。司
马相如《封禅书》云,导一茎六穗于庖。
籍田令,一人。丞一人。掌耕宗庙社稷之田,于周为甸师。汉文帝初立籍田,
置令、丞各一人。汉东京及魏并不置。晋武泰始十年复置。江左省,宋太祖元嘉
中又置。自太仓至籍田令,并属司农。
少府,一人。丞一人。掌中服御之物。秦官也,汉因之。掌禁钱以给私养,
故曰少府。晋哀帝末,省并丹阳尹。孝武世复置。
左尚方令、丞各一人。右尚方令、丞各一人。并掌造军器。秦官也,汉因之。
于周则为玉府。晋江右有中尚方、左尚方、右尚方,江左以来,唯一尚方。宋高
祖践阼,以相府作部配台,谓之左尚方,而本署谓之右尚方焉。又以相府细作配
台,即其名置令一人,丞二人,隶门下。世祖大明中,改曰御府,置令一人,丞
一人。御府,二汉世典官婢作亵衣服补浣之事,魏、晋犹置其职,江左乃省焉。
后废帝初,省御府,置中署,隶右尚方。汉东京太仆属官有考工令,主兵器弓弩
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尚方令唯主作御刀绶剑诸玩
好器物而已。然则考工令如今尚方,尚方令如今中署矣。
东冶令,一人。丞一人。南冶令,一人。丞一人。汉有铁官,晋署令,掌工
徒鼓铸,隶卫尉。江左以来,省卫尉,度隶少府。宋世虽置卫尉,冶隶少府如故。
江南诸郡县有铁者或署冶令,或署丞,多是吴所置。
平准令,一人。丞一人。掌染,秦官也,汉因之。汉隶司农,不知何世隶少
府。宋顺帝即位,避帝讳,改曰染署。
将作大匠,一人。丞一人。掌土木之役。秦世置将作少府,汉因之。景帝中
六年,更名将作大匠。光武中元二年省,以谒者领之。章帝建初元年复置。晋氏
以来,有事则置,无则省。
大鸿胪,掌赞导拜授诸王。秦世为典客,汉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
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鸿,大也;胪,陈也。晋江左初省。有事则权置,事毕
即省。
太仆,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秦因之。《周官》则校人掌马,巾车掌车,及
置太仆,兼其任也。晋江左或署或省,宋以来不置。郊祀则权置太仆执辔,事毕
即省。
太后三卿,各一人。应氏《汉官》曰:“卫尉、少府,秦官;太仆,汉成帝
置。皆随太后宫为号,在正卿上,无太后乃阙。”魏改汉制,在九卿下。晋复旧,
在同号卿上。
大长秋,皇后卿也。有后则置,无则省。秦时为将行,汉景帝中六年,更名
大长秋。韦曜曰:“长秋者,以皇后阴官,秋者阴之始,取其终而长,欲其久也。”
自太常至长秋,皆置功曹、主簿、五官。汉东京诸郡有五官掾,因其名也。汉制
卿尹秩皆中二千石,丞一千石。
尚书,古官也。舜摄帝位,命龙作纳言,即其任也。《周官》司会,郑玄云,
若今尚书矣。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故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初有
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尚书,谓之六尚。战国时已有尚冠、尚衣之属
矣。秦时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丞。至汉初并隶少府,汉东亦犹文属焉。古
者重武官,以善射者掌事,故曰仆射。仆射者,仆役于射事也。秦世有左右曹诸
吏,官无职事,将军大夫以下皆得加此官。汉武帝世,使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
事。昭帝即位,霍光领尚书事;成帝初,王凤录尚书事。汉东京每帝即位,辄置
太傅,录尚书事,薨辄省。晋康帝世,何充让录表曰:“咸康中,分置三录,王
导录其一,荀崧、陆晔各录六条事。”然则似有二十四条,若止有二十条,则荀、
陆各录六条,导又何所司乎?若导总录,荀、陆分掌,则不得复云导录其一也。
其后每置二录,辄云各掌六条事,又是止有十二条也。十二条者,不知悉何条。
晋江右有四录,则四人参录也。江右张华、江左庾亮并经关尚书七条,则亦不知
皆何事也。后何充解录,又参关尚书。录尚书职无不总。王肃注《尚书》“纳于
大麓”曰:“尧纳舜于尊显之官,大录万机之政也。”凡重号将军刺史,皆得命
曹授用,唯不得施除及加节。宋世祖孝建中,不欲威权外假,省录。大明末复置。
此后或置或省。汉献帝建安四年,以执金吾荣郃为尚书左仆射,卫臻为右仆射。
二仆射分置,自此始也。汉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书,员四人,增丞亦为四人。
曹尚书其一曰常侍曹,主公卿事;其二曰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事;其三曰民
曹,主吏民上书事;其四曰客曹,主外国夷狄事。光武分二千石曹为二,又分客
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凡六尚书。减二丞,唯置左右二丞
而已。应劭《汉官》云:“尚书令、左丞,总领纲纪,无所不统。仆射、右丞,
掌禀假钱谷。三公尚书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吏曹掌选举、斋祠;二千石曹掌
水、火、盗贼、词讼、罪法;客曹掌羌、胡朝会,法驾出,护驾;民曹掌缮治、
功作、盐池、苑囿。吏曹任要,多得超迁。”则汉末曹名及职司又与光武时异也。
魏世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五曹尚书。晋初有吏部、三公、客曹、驾
部、屯田、度支六曹尚书。武帝咸宁二年,省驾部尚书,四年又置。太康中,有
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尚书。惠帝世,又有右民尚书。尚书止
于六曹,不知此时省何曹也。江左则有祠部、吏部、左民、度支、五兵,合不五
曹尚书。宋高祖初,又增都官尚书。若有右仆射,则不置祠部尚书。世祖大明二
年,置二吏部尚书,而省五兵尚书,后还置一吏部尚书。顺帝升明元年,又置五
兵尚书。
尚书令,任总机衡;仆射、尚书,分领诸曹。左仆射领殿中、主客二曹;吏
部尚书领吏部、删定、三公、比部四曹;祠部尚书领祠部、仪曹二曹;度支尚书
领度支、金部、仓部、起部四曹。左民尚书领左民、驾部二曹;都官尚书领都官、
水部、库部、功论四曹;五兵尚书领中兵、外兵二曹。昔有骑兵、别兵、都兵,
故谓之五兵也。五尚书、二仆射、一令,谓之八坐。若营宗庙宫室,则置起部尚
书,事毕省。
汉成帝之置四尚书也,无置郎之文。《汉仪》,尚书郎四人,一人主匈奴单
于营部,一人主羌夷吏民,一人主户口垦田,一人主财帛委输。匈奴单于,宣帝
之世,保塞内附;成帝世,单于还北庭矣。一郎主匈奴单于营部,则置郎疑是光
武时,所主匈奴,是南单于也。《汉官》云,置郎三十六人,不知是何帝增员。
然则一尚书则领六郎也。主作文书,起立事草。初为郎中,满岁则为侍郎。尚书
寺居建礼门内。尚书郎入直,官供青缣白绫被,或以绵緤为之。给帷帐、毡褥、
通中枕,太官供食物,汤官供饼饵及五孰果实之属,给尚书伯使一人,女侍二人,
皆选端正妖丽,执香炉,护衣服,奏事明光殿。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
丹朱色地,谓之丹墀。尚书郎口含鸡舌香,以其奏事答对,欲使气息芬芳也。奏
事则与黄门侍郎对揖。黄门侍郎称已闻,乃出。天子所服五时衣以赐尚书令仆,
而丞、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隃麋墨一丸。魏世有殿中、吏部、驾部、金部、
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库部、农部、水部、仪曹、三公、仓部、民
曹、二千石、中兵、外兵、别兵、都兵、考功、定科,凡二十三郎。青龙二年有
军事,尚书令陈矫奏置都官、骑兵二曹郎,合为二十五曹。晋西朝则直事、殿中、
祠部、仪曹、吏部、三公、比部、金部、仓部、度支、都官、二千石、左民、右
民、虞曹、屯田、起部、水部、左主客、右主客、驾部、车部、库部、左中兵、
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别兵、都兵、骑兵、左士右士、北主客、南主客为三
十四曹郎;后又置运曹,凡三十五曹。晋江左初,无直事、右民、屯田、车部、
别兵、都兵、骑兵、左士、右士、运曹十曹郎,而主客、中外兵各置一郎而已,
所余十七曹也。康、穆以来,又无虞曹、二千石二郎,犹有殿中、祠部、吏部、
仪曹、三公、比部、金部、仓部、度支、都官、左民、起部、水部、主客、驾部、
库部、中兵、外兵十八曹郎。后又省主客、起部、水部,余十五曹。宋高祖初,
加置骑兵、主客、起部、水部四曹郎,合为十九曹。太祖元嘉十年,又省仪曹、
主客、比部、骑兵四曹郎。十一年,又并置。十八年,增删定曹郎,次在左民曹
上,盖魏世之定科郎也。三十年,又置功论郎,次都官之下,在删定之上。太宗
世,省骑兵。今凡二十曹郎。以三公、比部主法制。度支主算。支,派也;度,
景也。都官主军事刑狱。其余曹所掌,各如其名。
汉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书令、仆、丞、郎,皆辟车豫相回避,台官
过,乃得去。今尚书官上朝及下,禁断行人,犹其制也。汉又制,丞、郎见尚书,
呼曰明时。郎见二丞,呼曰左君、右君。郎以下则有都令史、令史、书令史、书
吏干。汉东京尚书令史十八人,晋初正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人。自晋至
今,或减或益,难以定言。《汉仪》有丞相令史。令史,盖前汉官也。晋西朝有
尚书都令史朱诞,则都令史其来久矣。分曹所掌如尚书也。
晋西朝八坐丞郎,朝晡诣都坐朝,江左唯旦朝而已。八坐丞郎初拜,并集都
坐,交礼。迁,又解交。汉旧制也。今唯八坐解交,丞郎不复解交也。尚书令千
石,仆射尚书六百石,丞郎四百石。
武库令,一人。掌军器,秦官。至二汉,属执金吾。晋初罢执金吾,至今隶
尚书库部。
车府令,一人。丞一人。秦官也。二汉、魏、晋并隶太仆。太仆既省,隶尚
书驾部。
上林令,一人。丞一人。汉西京上林中有八丞、十二尉、十池监。丞、尉属
水衡都尉。池监隶少府。汉东京曰上林苑令及丞各一人,隶少府。晋江左阙。宋
世祖大明三年复置,隶尚书殿中曹及少府。
材官将军,一人。司马一人。主工匠土木之事。汉左右校令,其任也。魏右
校又置材官校尉,主天下材木事。晋江左改材官校尉曰材官将军,又罢左校令。
今材官隶尚书起部及领军。
侍中,四人。掌奏事,直侍左右,应对献替。法驾出,则正直一人负玺陪乘。
殿内门下众事皆掌之。周公戒成王《立政》之篇所云“常伯”,即其任也。侍中
本秦丞相史也,使五人往来殿内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汉西京无员,多至数十
人,入侍禁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武帝世,孔安国为侍中,以
其儒者,特听掌御唾壶,朝廷荣之。久次者为仆射。汉东京又属少府,犹无员。
掌侍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答。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负传国玺,操斩白蛇剑,
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光武世,改仆射为祭酒焉。汉世,与中官俱止禁中。
武帝时,侍中莽何罗挟刃谋逆,由是侍中出禁外,有事乃入,事毕即出。王莽秉
政,侍中复入,与中官共止。章帝元和中,侍中郭举与后宫通,拔佩刀惊御,举
伏诛,侍中由是复出外。魏、晋以来,置四人,别加官不主数。秩比二千石。
0
猜你喜欢:
- 《陈书》 ◎儒林 ◎沈文阿 沈洙 戚衮 郑灼 张崖 陆诩 沈德威 贺德基 全缓 张讥 顾越 沈不害 王元规
- 《苏轼集》 ◎制策二首 【御试制科策(并问)】 皇帝若曰:朕承祖宗之大统,先帝之休烈,深惟寡昧,未烛于理,志勤道远,治不加进。夙兴夜
- 《白鲸》 你走进那山形顶的大鲸客店后,就会发现已是置身在一个装有老式壁板的.矮阔而迂曲的进口处了,顿时使人想起古
- 《明史》 ◎刑法三 刑法有创之自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是数者, * 至惨,而不丽于法。踵而行之,至末造而极。
- 《吕氏春秋》 ○审分 一曰:凡人主必审分,然后治可以至,奸伪邪辟之途可以息,恶气苛疾无自至。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
- 《楚辞》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万变其情岂可盖兮
- 《论衡》 【题解】 在本篇中,王充针对汤时遭旱
- 《战国策》 ○为齐献书赵王 为齐献书赵王使臣与复丑曰:“臣一见而能令王坐而天下致名宝,而臣窃怪王之不试见臣而穷臣也。群臣必多以臣为不能者,
- 《棋经》《传》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有博弈者乎?”言谭《新论》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
- 《明史》 ○王翱 年富 王竑 李秉 姚夔 王复 林聪 叶盛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十三年,初会试贡士于行在。帝时欲定都
- 《欧阳修集》 ◎书启六十五首 【与晏相公〈殊〉书〈皇祐元年〉】 春暄,伏惟相公阁下动止万福。修伏念曩日相公始掌贡举,修以进士而被选;及
- 《旧唐书》 ○安禄山(子庆绪) 高尚 孙孝哲 史思明(子朝义) 安禄山,营州柳城 * 胡人也,本无姓氏,名轧荦山。母阿史德氏,亦突厥巫
- 《儒林外史》 话说僧官正在萧金铉三人房里闲坐,道人慌忙来报
- 《说唐全传》 当下尉迟恭追赶单雄信,直追至澄清涧边,那秦叔宝.罗成.程咬金同在涧边玩耍,忽然看见,吃了一惊.三人一齐上前拦住,咬金叫道:"黑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道家类存目 △《阴符经三皇玉诀》·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其书述黄帝得《阴符经》,问於广成子及天真皇人。皆称黄
- 《醒世恒言》 还带曾消纵理纹,返金种得桂枝芬。从来阴骘能回福,举念须知有鬼神。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
- 《庄子》 知北游于玄水之上,登隐弅之丘,而适遭无为谓焉。知谓无为谓曰:“予欲有问乎若: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三问而
- 《三国演义》 却说法正与那人相见,各抚掌而笑。庞统问之。正曰:“此公乃广汉人,姓彭,名羕,字永言,蜀中豪杰也。因直言触忤刘璋,被璋髡钳为徒隶,因此
- 《忏悔录》 一 我的天主,我的慈爱,我向你呼吁;你创造了我,我把你
- 《沉船》 到夜晚的时候,所有的信都发出去了.哈梅西躺到床上去休息,但他却始终不能入睡.两条思路同时在他的脑子里出
评论
发表评论
-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周兴嗣《千字文·全文》
-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 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韩非及后人《韩非子·安危》
- 池上柳依依,柳边人掩扉。左纬《春晚》
- 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子思《中庸·第二十二章》
- 钝学累功,不妨精熟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
-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