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史部>> 元史: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四

卷八十四 志第三十四

《元史》 作者:宋濂等

◎选举四
○考课
凡随朝职官:至元六年格,一考升一等,两考通升二等止。六部侍郎正四品,
依旧例通理八十月,升三品。左右司郎中、员外郎、都事,考满升二等。六部郎
中、员外郎、主事,三十月考满升一等,两考通升二等。
凡官员考数:省部定拟:从九品拟历三任,升从八。正九品历两任,升从八。
正八品历三任,升从七。从七历三任,呈省。正七历两任,升从六。从六品通历
三任,升从五。正六历两任,升从五。从五转至正五,缘四品阙少,通历两任,
须历上州尹一任,方入四品。内外正从四品,通理八十月,升三品。
凡取会行止:中统三年,诏置簿立式,取会各官姓名、籍贯、年甲、入仕次
第。至元十九年,诸职官解由到省部,考其功过,以凭黜陟。大德元年,外任官
解由到吏部,止于刑部照过,将各人所历,立行止簿,就检照定拟。
凡职官回降:至元十九年,定江淮官已受宣敕,资品相应,例升二等迁去。
江淮官员依旧于江淮任用。其已考满者,并免回降。不及考者,例存一等。有出
身未合入流品受宣者,任回,三品拟同六品,四品拟同七品,正从五品同正八品;
受敕者,正从六品同从八品,七品、八品同正从九品,正从九品同提领案牍、巡
检。无出身及白身人受宣者,三品同七品,四品同八品,正从五品同正九品;受
敕者,正从六品同从九品,七品、八品同提领案牍、巡检,正从九品拟院务监当
官。其上项有资品人员,再于接连福建、两广溪洞州郡任用,拟升一等。两广、
福建,别议升转。至元十四年,都省未注江淮官已前,创立官府,招抚百姓,实
有劳绩者,其见受职名,若应受宣者,三品同七品,四品、五品拟同八品;若应
受敕者,正从六品同正从九品,其七品、八品拟同提控案牍、巡检,正从九品拟
同院务监当官。无出身不应叙白身人,其见受职名,应受宣者,三品同八品,四
品、五品同九品;应受敕者,正从六品同提控案牍、巡检,七品以下拟院务监当
官。其上项人员,若再于接连福建、两广溪洞州郡任用,拟升一等。两广、福建,
别议升转。至元十四年已后,新收抚州郡、准上例定夺。前资不应又升二等迁去
江淮官员,任回,拟定前资合得品级,于上例升二等,止于江淮迁转,若于腹里
任用,并依上例。七品以下,已历三品、四品者,比附上项有出身未入流品人员
例,从一高。前三件于见拟资品上增一等铨注。二十一年,诏:“军官转入民职,
已受宣敕不曾之任者,拟自准定资品换授,从礼任月日为始,理算资考升转。若
先受宣敕已经礼任,资品相应者,通理月日升转外,据骤升人员前任所历月日除
一考外,余月日与后任月日依准定资品通理升转,不及考者,拟自准定资品换授,
从礼任月日为始,理算资考升转。腹里常调官,除资品相应者依例升转外,有前
资未应入流品受宣敕者,六品以下人员,照勘有无出身,依验职事品秩,自受敕
以后历一考者,同江淮例定拟,不及考者,更升一等。五品以上人员,斟酌比附
议拟,呈省据在前已经除授者,任回通理定夺。”
凡吏属年劳差等:至元六年,吏部呈:“省部译史、通事,旧以一百二十月
出职,今案牍繁冗,合以九十月为满。”十九年,部拟:“行省通事、译史、令
史、宣使或经例革替罢,所历月日不等,如元经省掾发去,不及一考者,拟令贴
补;及一考之上者,比台院令史出身例定夺。自行踏逐者,降一等叙,不及一考
者,发还本省区用。宣慰司人吏,经省院发,不及一考者,拟贴补;及一考之上
者,比部令史出身降一等定夺。自行踏逐者,又降一等;不及一考者,别无定夺。”
二十年,省拟:“云南行省极边重地令译史人等,六十月考满。甘肃行省令译史
人等,六十五月考满,本土人员,依旧例用。”二十五年,省准:“缅中行省令
史,依云南行省一体出身。”大德元年,省臣奏:“以省、台、院诸衙门令译史、
通事、知印、宣使等,旧以九十月为满,升迁太骤,今以一百二十月为满,于应
得职事内升用。又写圣旨、掌奏事选法、应办刑名文字必阇赤等,以八月折十月,
今后毋令折算。”四年,制以诸衙门令译史、宣使人等一百二十月为满。部议:
“远方令译史人等,甘肃、福建、四川于此发去,九十月为满。两广、海北海南
道于此发去,八十月满,云南省八十月满。土人一百二十月满。”都省议:“俱
以九十月为考满,土人依例一百二十月为满。”至大元年,部议:“和林行省即
系远方,其人吏比四川、甘肃行省九十月出职。”二年,诏:“中外吏员人等,
依世祖定制,以九十月满,参详,历一百二十月已受除者,依大德十一年内制,
外任减一资。所有诏书已后在选未曾除受,并见告满之人,历一百二十月者,合
同四考理算,外任一资不须再减。”省拟:“以九十月为满,余有月日,后任理
算。应满而不离役者,虽有役过月日,不准。”三年,省准:“河西廉访司书吏
人等月日。”部议:“合准旧例,云南六十月,河西、西川六十五月,土人九十
月为满。”皇庆二年,部议:“凡内外诸司吏员,旧以九十月为满,大德元年改
一百二十月为满,至大二年复旧制。一纪之间,受除者众。其元除有以三十月为
一考者,亦有四十月为一考者,以所除不等,往往援例陈诉,有碍选法。拟合依
已降诏绦为格,系大德元年三月七日以后入役,至未复旧制之前,已除未除俱以
四十月为一考,通理一百二十月为满,减资升转。其未满受除者,一体理考定拟,
余二十六月已上,准升一等,十五月之上,减外任一资,十五月之下,后任理算。
改格之后应满而不离役者,役过月日,别无定夺。”
凡吏员考满授从六品:至元九年,省准:“省令史出身,中统四年已前,六
品升迁,已后七品除授,至元之后,事繁责重,宜依准中统四年已qian6*考满一体注
授。”三十一年,省议:“三师僚属,蒙古必阇赤、掾史、宣使等,依都省设置,
若不由台院转补者,降等叙。”元贞元年,省议:“监修国史僚属,依三师所设,
非台院转补者,降等叙。”大德五年,部呈考满省掾各各资品。省议:“今后院
台并行省令史选充省掾者,虽理考满,须历三十月方许出职,仍分省发、自行踏
逐者,各部令史毋得直理省掾月日。”
凡吏员考满授正七品:至元九年,部拟:“院、台、大司农司令史出身,三
考正七品。一考之上,验月日定夺。一考之下,二十月以上为从八品;十五月以
上正九品;十五月以下,十月之上为从九品,添一资,历十月以下为巡检。”十
一年,部议:“紥鲁火赤令史、译史考满,合依枢密院、御史台令史、译史出身,
三考出为正七品,自用者降一等,有阙于部令史内选取。”十四年,部拟:“前
诸站统领使司令史,同部令史出身,今既改通政院从二品,通事、译史、令史人
等,宜同台、院人吏一体出身。”十五年,翰林国史院言:“本院令史系省准人
员,其出身与御史台一体,遇阙省掾时,亦合勾补。准吏部牒,本院令史以九十
月考满,同部令史出身,本院与御史台皆随朝二品,令史亦合与台令史一体出身,
有阙于部令史内选用。”十九年,部拟:“泉府司随朝从二品,令史、译史人等,
由省部发者,考满依通政院例定夺,自行用者降一等。”二十年,定拟安西王王
相府首领官令史,与台、院吏属一体迁转。二十二年,部拟:“宣徽院升为二品,
与台、院品秩相同,令史出身合依正七品迁除贡补,省、院有阙,于部令史内选
取。”总制院与御史台俱为正二品,部拟:“令译史考满,亦合一体出身。”二
十三年,省准:“詹事院掾史,若六部选充者,考满出为正七品,自用者降等。”
二十四年,集贤院言:“本院与翰林国史院品级相同。”省议:“令史考满,一
体定夺。”二十五年,省议:“上都留守司兼本路总管府令史出身,三考正八品,
其自部令史内选取者,同宣徽院、太医院令史一体出身。上都留守司升为正二品,
见设令史,自行踏逐者,考满不为例,从七品内选用;部令史内选取,考满宣徽
院、大司农司令史一体出身。”部议:“都护府人吏依通政院令译史人等出身,
由省部发者,考满出为正七品,自用者降一等。”二十六年,省准:“都功德使
司随朝二品,令译史人等,比台、院人吏一体升转。”二十九年,部呈:“大司
徒令史,若各部选发者,三考出为正七,自用者降等。崇福司与都护府、泉府司
品秩相同,所设人吏,由省部发者,考满出为正七品,自用者降一等。福建省征
瓜哇所设人吏,出征回还,俱同考满。”三十年,省准:“将作院令史,依通政
院等衙门令史,考满除正七品。”部议:“如系六部选发,考满除正七品,自用
者本衙门叙。”元贞元年,内史府秩正二品,令史亦于部令史内收补,考满除正
七品,自用者降等。大德九年,部拟:“阔阔出大司徒令史,若各部选发,考满
正七,自用者降等。”至大四年,省准:“会福院令史、知印、通事、译史、宣
使、典吏俱自用,前拟不拘常调,考满本衙门区用。隆禧院令史人等,如常选者,
考满依例迁叙,自用者不入常调,于本衙门区用。“皇庆二年,部议:“崇祥院
人吏,系部令史发补者,依例迁用,不应者降等叙。”延祐四年,部议:“隆禧
院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典吏同五台殊祥院人吏一体,常选内委付。其出身
若有曾历寺监并籍记各部令史人等,考满同二品衙门出身,降等叙,白身者降等,
添一资升转;省部发去者,依例迁叙。后有阙,令史须于常选教授儒人职官并部
令史见役上名内取补;宣使于职官并相应内参补;通事、知印从长官保选,仍参
用职官,违例补充,别无定夺。殊祥院人吏,先未定拟,亦合一体。”
凡吏员考满授从七品:至元六年,省拟:“部令史、译史、通事人等,中统
四年正月以前收补者,拟九十月为满,注从七品,回降正八一任,还入从七。以
后充者,亦拟九十月为满,正八品,仍免回降。”九年,吏、礼部拟:“凡部令
史二考,注从七品。一考之上,验月日定夺。一考之下,二十月以上者正九品。
十五月以上从九品,十五月以下,令史提控案牍,通事、译史巡检。太府监改拟
正三品,与六部同,人吏自行踏逐,将已历月日准为资考,似为不伦,拟自改升
月日为始,九十月为满,同部令史出职,有阙于籍记部令史内挨次收补。”十一
年,省议:“省断事官令史,与六部令史一体出身,若是实历俸月九十月,考满
迁除,有阙于应补部令史人内挨次补用。”省议:“中御府正三品,拟同太府监
令史出身,九十月于从七品内除授,自行踏逐者降一等,歇下名阙,于应补部令
史人内补填。”十三年,省议:“行工部令史,与六部令史一体出身。四怯薛令
史,九十月同部令史出身,有阙以籍记部令史内补填。”二十年,部呈:“行省
令、译史人等,比台、院一体出身。行台、行院令译史、通事人等,九十月考满,
元系都省台院发去及应补之人,合降台院一等。”二十三年,省判:“大都留守
司兼少府监令史,如系省部发去相应人员,同部令史出身,九十月考满,从七品,
自行踏逐者降等。”二十四年,省判:“中尚监令史人等,若系省部发去人员,
同太府监令译史等出身,自行踏逐者降等。”太史院令史,部议:“如省部发去
人员,从七品内迁除,自行踏逐者,降等叙用。”部拟:“行省台院令史,九十
月考满,若系都省台院发去腹里请俸人员,行省令史同台院令史出身,行台、行
院降一等,俱于腹里选用,自行踏逐递降一等,于江南任用。”二十九年,省判:
“巩昌等处便宜都总帅府令史人等出身,拟与各道宣慰司一体,自行踏逐者降等
叙用。”大德三年,省准:“上都留守司令史,旧以见役部令史发补,以籍居悬
远,拟于籍记部令史内选发,与六部见役令史一体转升二品衙门令史,转补不尽
者,考满从七品叙用。”八年,部拟:“利用监自大德三年八月已前入役者,若
充各衙门有俸令史,及本监奏差、典吏转补,则于应得资品内选用;由库子、本
把就升,并白身人,于杂职内通理定夺;自用之人,本监委用。”皇庆元年,制:
“典瑞监人吏俱与七品出身。”部议:“太府、利用等四监同。省发者考满与六
部一体叙,其余寺监令译史正八品,奏差正九品。令典瑞监、前典宝监人吏出身
同大府等监,系奉旨事理。”省议:“已除者,依旧例定夺。”三年,省准:
“章庆使司秩正二品,见役人吏,若同随朝二品衙门,考满除正七品,缘系徽政
院所辖司属,量拟考满除从七品,自用者降等,如系及考部令史转充,考满正七
品,未及考者止除从七品。有阙须依例补,不许自用。”
凡吏员考满授正八品:至元十一年,省议:“秘书监从三品,令史拟九十月
出为正八品,自用者降一等,有阙诸衙门考满典吏内补填。”省议:“太常寺正
三品,令史以九十月出为从八品,有阙于应补监令史内取用。”省议:“少府监
正四品,准军器监令史出身,是省部发去者,三考于正八品任用,自行踏逐人员,
考满降一等。”省议:“尚牧监正四品,省部发去令史,拟九十月出为正八品,
自用者降一等,有阙于诸衙门典吏内选补。”部拟:“河南等路宣慰司系外任从
二品,与随朝各部正三品衙门相同,准令史以九十月同部令史迁转。开元等路宣
抚司外任正三品,令译史比前例降一等,九十月于正八品内迁转。”十四年,部
拟:“枢密院断事官令史,拟以九十月出为从八品,有阙于诸衙门考满典吏内补
用。”十六年,部拟:“枢密院断事官今改从三品,所设人吏,若系上司发去人
员,历九十月,比省断事官令史降等于正八品内迁除,自用者降一等,遇阙于相
应人内发遣。”二十一年,部拟:“广西、海北海南道宣慰司令史、译史、奏差
人等,与岭南广西道等处按察司书吏人等一体,二十月理算一考,拟六十月同考
满。”省准:“广东宣慰司其地倚山濒海,极边烟瘴,令史议合优升,依泉州行
省令译史等,以二十月理算一考。”二十二年,省准:“詹事院府正、家令二司,
给侍宫闱,正班三品,令史即非各司自用人员,俸秩与六部同,若遇院掾史有阙,
于两司令史内选补,拟定资品出身,依枢密院所辖各卫令史出身,考满出为正八
品。尚酝监令史,与六部令史同议,诸监令史考满,正八品内迁用,及非省部发
去者例降一等,尚酝监令史亦合一体。”二十三年,省准:“太常寺令史,历九
十月,正八品内任用,有阙于呈准籍记人内选取。云南省罗罗斯宣慰司兼管军万
户府首领官、令史人等,依云南行省令史例,六十月考满,首领官受敕,例以三
十月为一考。武备寺正三品,令译史等出身,拟先司农寺令译史人等,依各监例,
考满出为正八品,武备寺令史亦合依例迁叙。尚舍监令史,拟同诸寺监令史,考
满授正八品,自行用者降一等,尚舍监亦如之。陕西四川行省顺元等路军民宣慰
司,依云南令译史人等,六十月为满迁转。”二十四年,部拟:“太史院、武备
寺、光禄寺等令史,九十月正八品内迁用,自用者降一等。太医院系宣徽院所辖,
令史人等,若系省部发去,考满同诸监令史,拟正八品,自用者降等任用。”二
十六年,省准:“给事中兼修起居注人吏,依诸寺监令史出身例,考满一体定夺。
侍仪司令史,依给事中兼起居注人吏迁转。”二十七年,省准:“延庆司令史,
九十月,依已准家令、府正两司例,由省部发者出为正八品,自用者降等叙。”
二十八年,省准:“太仆寺拟比尚乘等寺令史,以九十月出为正八品,自用者降
一等。拱卫直都指挥使司与武备寺同品,令史考满,出为从八品,自用者降一等
迁用。蒙古等卫令史,即系在先考满令史,合于正八品内迁叙,各卫令史有阙,
由省部籍记选发者,考满出为正八品。枢密院所辖都元帅府、万户府各卫并屯田
等司官吏,俱从本院定夺、迁调,见役令史,自用者考满,合从本院定夺。宣政
院断事官令史,与枢密院及蒙古必阇赤,由翰林院发者,以九十月为从七品,通
事、令史以九十月为正八品,奏差以九十月为正九品,典吏九十月转本府奏差,
自用者降等。”二十九年,部拟:“左右两江宣慰司都元帅府令译史人等,依云
南、两广、福建人吏,六十月为满。两广叙用译史,除从七品,非翰林院选发,
别无定夺。令史省发,考满正八品,奏差省发,考满正九品,自用者降等叙。仪
凤司令史,比同侍仪司令史,考满为正八品,自用者降一等。哈迷为头只哈赤八
剌哈孙达鲁花赤令史,吏部议,与阿速拔都儿达鲁花赤必阇赤考满正八品任用,
虽必阇赤、令史月俸不同,各官随朝近侍一体,比依例出身相应。”三十年,省
准:“孛可孙系正三品,令译史人等,比依各寺监令译史出身相应。都水监从三
品,令译史等依寺监令史一体出身,考满正八品叙,自用者降等。只儿哈忽昔宝
赤八剌哈孙达鲁花赤本处随朝正三品,与只哈赤八剌哈孙达鲁花赤令史等即系一
体,拟合依例,考满出为正八品。”元贞元年,省准:“阑遗监令译史人等,省
部发去者,考满正八品内任用,自行踏逐者降等。家令司、府正司改内宰、宫正,
其人吏依元定为当。拱卫直都指挥使司升为正三品,其令译史等俸,俱与光禄寺
相同,拟系相应人内发补者考满与正八品,奏差正九,自用者降等叙。”大德三
年,部议:“鹰坊总管府人吏,依随朝三品,考满正八品内迁用。”五年,部拟:
“和林宣慰司都元帅府人吏,合与随朝二品衙门一体,及量减月日。”部议:
“各道宣慰司令史,一百二十月正八品叙,自用者降等迁用。其和林宣慰司无应
取司属,又系酷寒之地,人吏已蒙都省从优以九十月为满,今拟考满,不分自用,
俱于正八品内迁用。”八年,部言:“行都水监准设人吏,令史八人,奏差六人,
壕寨一十人,通事、知印各一人,译史一人,公使人二十人。都水监令译史、通
事、知印考满,俱于正八品迁用,奏差考满,正九品,自用者降等,壕寨出身并
俸给同奏差。行都水监系江南创立衙门,令史比例,合于行省所辖常调提控案牍
内选取,奏差、壕寨人等亦须选相应人,考满比都水监人吏降等江南迁用,典吏
公使人,从本监自用。”九年,部言:“尚乘寺援武备寺、大府、章佩等监例,
求升加其人吏出身俸给。议得,各监人吏皆系奉旨升加,尚乘寺人吏合依已拟。”
至大三年,部言:“和林系边远酷寒之地,兵马司司吏历一考余,转本路总管府
司吏。补不尽者,六十月升都目。总管府吏,再历一考,转青海宣慰司令史,考
满除正八品,不系本路司吏转补者,降等叙,补不尽者,六十月,部劄提控案牍
内任用,蒙古必霝赤比上例定夺。”部议:“晋王位下断事官正三品,除怯里马
赤、知印例从长官所保,蒙古必劄赤翰林院发,令史以内史府考满典吏并籍记寺
监令史发补,九十月除正八品,与职官相参用。奏差亦须选相应人,九十月依例
迁用,自用者,考满本衙门定夺。”皇庆元年,部言:“卫率府勾当人员,令都
省与常选出身。议得,令史系军司勾当之人,未有转受民职定夺,合自奏准日为
格,系皇庆元年二月九日以前者,同典牧监一体迁叙,以后者若系籍记寺监令史,
常选提控案牍补充,依上铨除,自用者不入常调。”部议:“徽政院缮珍司见役
令史,若系籍记寺监令史、常调提控案牍、院两考之上典吏补充,内宰司令史例,
考满除正八,通事、译史、知印亦依上迁叙,自用者降等。后有阙,须依例发补,
违例补充,别无定夺。”二年,部议:“徽政院延福司见役令史,若系籍记寺监
令史、常调提控案牍、本院两考之上典吏补充者,依内宰司令史例,考满除正八
品,通事、译史、知印依上迁叙,自用者降等。后有阙,须依例发补,不许自用。”
延祐三年,省准:“徽政院所辖卫候司,奉旨升正三品,与拱卫直都指挥使司同
品,合设令译史,考满除正八,自用者降等。卫候司就用前卫候司人吏,拟自呈
准月日理算,考满同自用迁叙,后有阙,以相应人补,考满依例叙。徽政院掌饮
司人吏,部议常选发补令译史,考满从八,奏差从九,自用者降等,后有阙须以
相应人补,违例补充,考满本衙门用。”四年,省准:“屯储总管万户府司吏译
史出身,至大二年尚书省劄,和林路司吏未定出身,和林系边远酷寒去处,兵马
司司吏如历一考之上,转补本路司吏并总管府司吏,再历一考之上,转补青海宣
慰司令史,考满正八品迁除,补不尽人数,从优,拟六十月于部劄提控案牍内任
用,蒙古必阇赤比依上例定夺。其沙州ˇ瓜州立屯储总管万户府衙门,即系边远
酷寒地面,依和林路总管府司吏人员一体出身。”
凡吏员考满授正九品:至元二十年,省准:“宫籍监系随朝从五品,令史拟
九十月正九品,例革人员,验月日定夺,自行踏逐,降一等。”二十八年,省拟:
“廉访司所设人吏,拟选取书吏,止依按察司旧例,上名者依例贡部,下名转补
察院,贡补不尽人数,廉访司月日为始理算,考满者正九品叙,须令回避本司分
治及元籍路分。”部议:“察院书吏出身,除见役人三十月,转补不尽者,九十
月出为从八品。察院书吏有阙,止于各道廉访司书吏内选取,依上三十月转部,
九十月从八品。如非廉访司书吏取充者,四十五月转部,补不尽者,九十月考满,
降一等,出为正九品。”三十年,省准:“行台察院书吏历一考之上者,转江南
宣慰司令史,并内台察院书吏,于见役人内用之。若有用不尽人数,以九十月出
为正九品。江南有阙,依内台察院书吏,于各道廉访司书吏内选取,依例转补。”
大德四年,省拟:“各道廉访司书吏,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元定出身,上名贡部,
下名转补察院书吏。贡补不尽者,廉访司为始理算月日,考满正九品用。今议廉
访司先役书吏,历九十月依已定出身,正九品注,任回,添一资升转。大德元年
三月七日已后充廉访司人吏,九十月考满,须历提控案牍一任,于从九品内用。
通事、译史,比依上例。察院书吏,至元二十八年十二月元定出身,于各道廉访
司书吏内选取,三十月转部,九十月从八品内用。如非廉访司书吏取充者,四十
五月转部。补用不尽者,九十月考满,降一等,正九品用。今议先役书吏,九十
月依已定出身迁用,任回,添一资升转。大德元年三月七日为始创入役者,止依
旧例转部。行台察院书吏,至元三十年正月元定出身,于廉访司书吏内选取,历
一考之上,转补江南宣慰司令史、并内台察院书吏,用不尽者,九十月正九品,
江南用。省议先役书吏,历俸九十月,依已定出身,任回,添一资升转。大德元
年三月七日为始创入者,止依旧例,转补江南宣慰司令史,北人贡内台察院。”
凡吏员考满除钱谷官、案牍、都吏目:至元十三年,吏、礼部言:“各路司
吏四十五以下,以次转补按察司书吏。补不尽者,历九十月,于都目内任用;六
十月以上,于吏目内任用。”省议:“上都、大都路司吏,难同其余路分出身,
依按察司书吏迁用。”十四年,省准:“覆实司司吏,俱授吏部劄付,如历九十
月,拟于中州都目内迁,若不满考及六十月,于下州吏目内任用,有阙以相应人
发充。”二十一年,省准:“诸色人匠总管府与少府监不同,又其余相体管匠衙
门人吏,俱未定拟出身,量拟比外路总管府司吏,考满于都目内任用。”二十二
年,省准:“大都等路都转运使司令史,与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书吏出身同。
外路总管府司吏三名,贡举儒吏二名,贡不尽,年四十五之上,考满都目内任用。”
二十三年,省准:“各路司吏、转运司书吏,年四十五以上,历俸六十月充吏目,
九十月充都目,余有役过月日不用。奏差宜从行省斟酌月日,量于钱谷官内就便
铨用。”省准:“覆实司系正五品,令史出身比交钞提举司司吏出身,九十月务
使,六十月都监,六十月之下、四十五月之上都监添一界迁用,四十五月之下转
补运司令史。”部拟:“京畿漕运司司吏转补察院书吏,不尽,四十五以上,九
十月依例于都目内任用。”二十四年,部议:“各道巡行劝农官书吏,于各路总
管府上名司吏内选取,考满于提控案牍内任用,奏差从大司农司选委。”省准:
“诸司局人匠总管府令史,于都目内任用。”二十五年,省准:“大护国仁王寺、
昭应宫财用规运总管府令译史人等,比大都路总管府正三品司吏,九十月提控案
牍内任用。”部议:“甘肃、宁夏等处巡行劝农司系边陲远地,人吏依甘肃行省
并河西陇北道提刑按察司,以二十二月准一考,六十五月为满。”省准:“供膳
司司吏,比覆实司司吏,九十月出身,于务使内任用。”二十六年,省准:“巡
行劝农司书吏,役过路司吏月日,三折二准算,通理九十月,于提控案牍内迁叙。
尚书省右司郎中、管领大都等路打捕民匠等户总管令史,比依诸司局人匠总管府
令史例,九十月,于都目内任用。”省准:“诸路宝钞都提举司司吏,有阙于诸
路转运司、漕运司上名司吏内选取,三十月充吏目,四十五月之上、六十月之下
都目,六十月已上转提控案牍,充寺监令史者听。诸路宝钞提举司同。”奏准:
“大都路都总管府添设司吏一十名,委差五名。司吏六十月,于提控案牍内任用,
委差于近上钱谷官内委用,有阙以有根脚请俸人补充,不及考满,不许无故替换。”
二十七年,省准:“京畿都漕运司令史,九十月充提控案牍,年四十五之上,比
依都提举万亿库司吏,愿充寺监令史者听。”二十九年,部拟:“大都路令史四
十五以上,六十月提控案牍内任用,任回减一资升转,四十五以下、六十月之上
选举贡部,每岁二名。奏差六十月,酌中钱谷官内任用。”省准:“京畿都漕运
司令史,比依诸路宝钞提举司司吏出身例,三十月吏目,四十五月之上、六十月
之下都目,六十月之上提控案牍。”三十年,省准:“提举八作司系正六品,司
吏四十五月之上吏目,六十月之上都目。”元贞元年,省准:“大都等路都转运
司令史,九十月提控案牍。”大德三年,省准:“诸路宝钞提举司、都提举万亿
四库司吏,九十月提控案牍内任用,如六十月之上,自愿告叙者,于都目内迁除,
有阙于平准行用库攒典内挨次转补。”省准:“宝钞总库司、提举富宁库司俱系
从五品,其司吏九十月,都目内任用。如六十月之上,自愿告叙,于吏目内迁除。
有阙须于在京五品衙门及左右巡院、大兴、宛平二县,及诸州司吏并籍记各部典
吏内选。”省准:“提举左右八作司吏,九十月都目内任用,六十月之上,自愿
告叙,于吏目内迁除,有阙于在都诸仓攒典内选补。京畿都漕运使司令史,六十
月之上,于提控案牍内用,遇阙于路府诸州并在京五品等衙门上名司吏内选。大
都路司吏改为令史,六十月之上,年及四十五以下,贡部不过二名,四十五以上,
六十月提控案牍内迁用,任回减资升转。大都路都总管府令史,依旧六十月,于
提控案牍内迁叙,不须减资,有阙于府州兵马司、左右巡院、大兴、宛平二县上
名司吏内选补。”大德五年,省准:“河东宣慰使司军储所司吏、译史,九十月
为满,译史由翰林院发补,司吏由州县司吏取充,与各路总管府译史、司吏一体
升转,自用译史,别无定夺,司吏除酌中钱谷官,委差近下钱谷官。”七年,部
拟:“济南、莱芜等处铁冶都提举司及广平、彰德等处铁冶都提举司秩四品,司
吏九十月比散府上州例,升吏目。蒙古必阇赤拟酌中钱谷官,奏差近下钱谷官,
典吏三考,转本司奏差。”省准:“陕西省叙州等处诸部蛮夷宣抚司正三品,其
令译史考满,比各路司吏人等一体迁用奏差,行省定夺。”九年,宣慰司大同等
处屯储军民总管万户府从三品,司吏、译史、委差人等,九十月为满,司吏除酌
中钱谷官,委差近下钱谷官。大德十年,省准:“诸路吏六十月,须历五万石之
上仓官一界,升吏目,一考升都目,一考升中州案牍或钱谷官,通理九十月入流。
五万石之下仓官一界,升吏目,两考都目,一考依上升转。补不尽路吏,九十月
升吏目,两考升都目,依上流转,如非州县司吏转补者,役过月日,别无定夺。”
凡通事、译史考满迁叙:至元二年,部议:“云南行省极边重地,令译史等
人员,拟二十月为一考,历六十月,准考满叙用。”九年,省准:“省部台院所
设知印人等,所请俸给,元拟出身,俱在勾当官之上,既将勾当官升作从八品,
其各部知印考满,亦合升正八品,据例减知印除有前资人员,验前资定夺,无前
资者,各验实历月日,定拟迁叙。”二十年,各道按察司奏差、通事、译史、奏
差已有定例,通事九十月考满,拟同译史一体迁叙。部议:“行省、行台、行院
五品以下官员并首领官,亦合比依台院例,一考升一等任用。据行省人吏比同台
院人吏出身,已有定例,行院、行台令史、译史、通事、宣使人等,九十月满考,
元系都省台院发及应补者,拟降台院一等定夺。”部拟:“甘肃行省令译史、通
事、宣使人等,量拟以六十五月迁叙,若系都省发去人员,如部议,自用者仍旧
例。”二十一年,部议:“四川行省人吏,比甘肃行省所历月日,一体迁除。”
二十三年,部拟:“福建、两广行省令译史、通事、宣使人等,拟历六十月同考
满,止于江南迁用,若行省咨保福建、两广必用人员,于资品上升一等。”二十
四年,部议:“行省、行台、行院令史,九十月考满,若系都省台院发去腹里相
应人员,行省令史同台院令史出身,行台、行院降台院一等,俱于腹里迁用,自
用者递降一等,止于江南任用。”二十七年,省议:“中书省蒙古必阇赤俱系正
从五品迁除,今蒙古字教授拟比儒学教授例高一等,其必阇赤拟高省掾一等,内
外诸衙门蒙古译史,一体升等迁叙。”二十八年,部拟:“诸路宝钞都提举司蒙
古必阇赤,三十月吏目,四十五月都目,六十月提控案牍,役过月日,拟于巡检
内叙用。奏差九十月,近上钱谷官,六十月,酌中钱谷官内任用。翰林院写圣旨
必阇赤,比依都省蒙古必阇赤内管宣敕者,八月算十月迁转正六品。”部议:
“写圣旨必阇赤比依管宣敕蒙古必阇赤一体,亦合八折十准算月日外据出身已有
定例。崇福司令译史、知印,省部发补者,考满出为正七品,自用者降一等。宣
使省部发去者,考满出为正八品,自用者降一等。各道廉访司通事、译史出身,
比依书吏拟合一体考满正九。奏差考满,依通事、译史降二等量拟,于省劄钱谷
官并巡检内任用。”三十年,省准:“将作院令译史人等,由省部选发者,考满
正七品迁叙,自用者止从本衙门定夺。大都路蒙古必阇赤若系例后入役人员,拟
六十月于巡检内迁用,任回减一资升转。”大德三年,省议:“各路译史如系翰
林院选发人员,九十月考满。除蒙古人依准所拟外,其余色目、汉人先历务使一
界,升提控一界,于巡检内迁用。”省议:“大都运司通事比依本司令史,满考
者于巡检内任用。”四年,省准:“云南诸路廉访司寸白通事、译史出身,比依
书吏出身,九十月为满,历巡检一任,转升从九品,云南地面迁用。”七年,宣
慰司奏差,除应例补者,一百二十月考满,依例自行保举者降等,任回,添资定
夺任用。廉访司通事、译史,大德元年三月七日已后创入补者,九十月历巡检一
任,转从九,如书吏役九十月,充巡检者听,如违不准。各路译史,如系各道提
举学校官选发腹里各路译史,九十月考满,先历务使一界升提领,再历一界充巡
检,三考从九,违者虽历月日,不准。会同馆蒙古必阇赤,九十月务提领内迁用。
十年,省准:“中政院写懿旨必阇赤,依写圣旨必阇赤一体出身。八番顺元、海
北海南宣慰司都元帅府极边重地令译史人等,考满依两广、福建例,于江南迁用。”
凡官员致仕:至元二十八年,省议:“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应致
仕。今到选官员,多有年已七十或七十之上者,合令依例致仕。”大德七年,省
臣言:“内外官员年至七十者,三品以下,于应授品级,加散官一等,令致仕。”
十年,省臣言:“官员年老不堪仕宦者,于应得资品,加散官、遥授职事,令致
仕。”皇庆二年,省臣言:“蒙古、色目官员所授散官,卑于职事,拟三品以下
官员,职事、散官俱升一等,令致仕。”
凡封赠之制:至元初,唯一二勋旧之家以特恩见褒,虽略有成法,未悉行之。
至元二十年,制:“考课虽以五事责办管民官,为无激劝之方,徒示虚文,竟无
实效。自今每岁终考课,管民官五事备具,内外诸司官职任内各有成效者,为中
考。第一考,对官品加妻封号。第二考,令子弟承荫叙仕。第三考,封赠祖父母、
父母。品格不及封赠者,量迁官品,其有政绩殊异者,不次升擢,仰中书参酌旧
制,出给诰命。”至大二年,诏:“流官五品以上父母、正妻,七品以上正妻,
令尚书省议行封赠之制。”礼部集吏部、翰林国史院、集贤院、太常等官,议封
谥号等第,制以封赠非世祖所行,其令罢之。至治三年,省臣言:“封赠之制,
本以激劝将来,比因泛请者众,遂致中辍。”诏从新设法议拟与行,毋致冗滥。
礼部从新分立等第:正从一品封赠三代,爵国公,勋正上柱国,从柱国母、妻并
国夫人。正从二品封赠二代,爵郡公,勋正上护军,从护军,母、妻并郡夫人。
正从三品封赠二代,爵郡侯,勋正上轻车都尉,从轻车都尉母、妻并郡夫人。正
从四品封赠父母,爵郡伯,勋正上骑都尉,从骑都尉,母、妻并郡君。正五品封
赠父母,爵县子,勋骁骑尉,母、妻并县君。从五品封赠父母,爵县男,勋飞骑
尉,母、妻并县君。正从六品封赠父母,父止用散官,母、妻并恭人。正从七品
封赠父母,父止用散官,母、妻并宜人。正从一品至五品宣授,六品至七品敕牒。
如应封赠三代者,曾祖父母一道,祖父母一道,父母一道,生者各另给降。封赠
者,一品至五品并用散官勋爵,六品七品止用散官职事,从一高。封赠曾祖,降
祖一等,祖降父一等,父母妻并与夫、子同。父母在仕者不封,已致仕并不在仕
者封之,虽在仕弃职就封者听。父母应封,而让曾祖父母、祖父母者听。诸子应
封父母,嫡母在,所生之母不得封。嫡母亡,得并封。若所生母未封赠者,不得
先封其妻。诸职官曾受赃,不许申请,封赠之后,但犯取受之赃,并行追夺。其
父祖元有官进一阶,不在追夺之例。父祖元有官者,随其所带文武官上封赠,若
已是封赠之官,止于本等官上许进一阶,阶满者更不在封赠之限。(如子官至四
品,其父祖已带四品上阶之类。)或两子当封者,从一高。文武不同者,从所请。
妇人因其夫、子封赠,而夫、子两有官者,从一高。封赠曾祖母、祖母并母,生
封并加太字,若已亡殁或曾祖、祖父、父在者,不加太字。职官居丧,应封赠曾
祖父母、祖父母、父母者听。其应受封之人,居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舅姑、
夫丧者,服阕申请。应封赠者,有使远死节,有临陈死事者,验事特议加封。应
封妻者,止封正妻一人,如正妻已殁,继室亦止封一人,余不在封赠之例。妇人
因夫、子得封者,不许再嫁,如不遵守,将所受宣敕追夺,断罪离异。父祖曾任
三品以上官,亡殁,生前有勋劳,为上知遇者,子孙虽不仕,具实迹赴所在官司
保结申请,验事迹可否,量拟封赠。无后者,许有司保结申请。曾祖父母、祖父
母、父母曾犯十恶奸盗除名等罪,及例所封妻不是以礼娶到正室,或系再醮倡优
婢妾,并不许申请。凡告请封赠者,随朝并京官行省、行台、宣慰司、廉访司见
任官,各于任所申请。其余官员,见任并已除未任,至得替日,随其解由申请。
致仕官于所在官司申请。正从七品至正从六品,止封一次。升至正从五品,封赠
一次。升至正从四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三品,封赠一次。升至正从二品,封
赠一次。升至正从一品,封赠一次。凡封赠流官父祖曾任三品以上者,许请谥。
如立朝有大节,功勋在王室者,许加功臣之号。至治三年,诏:“封赠之典,本
以激劝忠孝,今后散官职事勋爵,依例加授,外任官员并许在任申请,其余合行
事理,仰各依旧制。”泰定元年,诏:“犯赃官员,不得封赠,沉郁既久,宜许
自新,有能涤虑改过,再历两任无过者,许所管上司正官从公保明,监察御史、
廉访司覆察是实,并听依例申请。”

猜你喜欢:

  • 《北史》 ○豆卢宁(子勣 孙毓) 杨绍(子雄) 王雅(子世积) 韩雄(子禽) 贺若敦(子弼 弟谊) 豆卢宁,字永安,昌黎徒何
  • 《西游记》 且不言天神围绕,大圣安歇。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自王母娘娘请赴蟠桃大会,与大徒弟惠岸行者,同登宝阁瑶池,
  • 《三十六计》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原典】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①,渐之进也②。【注释】 
  • 《清史稿》 ○李鸿章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父文安,刑部郎中。其先本许姓。鸿章,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从曾国藩游,讲求
  • 《新五代史》 昔孔子作《春秋》而天人备。予述本纪,书人而不书天,予何敢异于圣人哉!其文虽异,其意一也。 自尧、舜、三代以来,莫不称天以举事,
  • 《白痴》    游乐场发生的事使母亲和女儿们几乎惊骇万状.在一片惊慌和激动中,利扎韦塔.普罗科菲耶芙娜跟她的女儿们从游
  • 《喻世明言》 世事番腾似转轮,眼前凶吉未为真。请看久久分明应,天道何曾负善人?闻得老郎们相传的说话,不记得何州甚县,单说有一人,姓金,名孝,年长未
  • 《宋书》 ◎礼三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自书契经典,咸崇其义,而圣人之德,莫大于严父者也。故司马迁著《封禅书》,班固备《郊祀志》,上纪
  • 《菜根谭》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
  • 《清史稿》 ○王茂荫 宋晋 袁希祖 文瑞(毓禄) 徐继畬 王发桂 廉兆纶 雷以諴 陶樑 吴存义 殷兆镛 王茂荫,字椿年
  • 《复活》    聂赫留朵夫象犯人们一样快步向前走去.他只穿一件薄大衣,但还是热得受不了,主要是因为街上尘烟飞扬,空气炎
  • 《说唐全传》  诗曰:    贞观天子看舆图,游幸山林起祸波.可惜功臣马三保,一朝失与盖贤谟.  话说那番将心惊胆战说:&
  • 《尉缭子》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士不乱则形乃明。金鼓所指,则百人尽斗。陷行乱陈,则千人尽斗。覆军杀将,则万人齐刃。天下莫能当其战矣。古者,士
  • 《沉船》    阿克谢听到章德拉.莫汉的那一番话之后,真弄得满腹狐疑了.    &quo
  • 《红楼梦》 话说贾政闻知贾母危急,即忙进去看视。见贾母惊吓气逆,王夫人鸳鸯等唤醒回来,即用疏气安神的丸药服了,渐渐的好些,只是伤心落泪。贾政在旁
  • 《尚书》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
  • 《幻灭》    《牧羊人历本》早该在元旦前印出,无奈全部排工只有赛里泽一个人做,他却慢条斯理地拖拉,叫人着急,尤其赛夏
  • 《清史稿》 ○彭而述陆振芬姚延著毕振姬 方国栋于朋举王天鉴赵廷标 彭而述,字子籛,河南邓州人。明崇祯进士,官阳曲知县,母忧归。顺治初
  • 《旧五代史》 开平元年正月丁亥,帝回自长芦,次于魏州。节度使罗绍威以帝回军,虑有不测之患,由是供亿甚至,因密以天人之望切陈之。帝虽拒而不纳,然心德
  • 《楚辞》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