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国学>> 子部>>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黄帝内经素问》 作者:黄帝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
如?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da6*纪,人神之通应也。帝曰:愿闻上合
昭昭,下合冥冥奈何?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
阳司天,其化以火;阳阴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藏位,
命其病者也。帝曰:地化奈何?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帝曰:间气何谓?
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
者纪步也。
帝曰:善。岁主奈何?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
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太阴司天
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
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
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故治病
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风化之行也何如?岐伯曰:风行于地,
所谓本也,余气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
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帝曰:其主病何
如?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帝曰:先岁物何也?岐伯曰:天地之专精
也。帝曰:司气者何如?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帝曰:非司岁
物何谓也?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
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藏害何谓?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帝曰:善。平气何如?岐
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
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
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
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
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
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此之谓也。
帝曰:善。天地之气,内淫而病何如?岐伯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则
地气不明,平野昧,草乃早秀。民病洒洒振寒,善伸数欠,心痛支满,两胁里急,
饮食不下,鬲咽不通,食则呕,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
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出页>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蛰
虫不藏。岁太阴在泉,草乃早荣,湿淫所胜,则埃昏岩谷,黄反见黑,至阴之交。
民病饮积,心痛,耳聋浑浑焞々,嗌肿喉痹,阴病血见,少腹痛肿,不得小便,
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腘如结,腨如别。岁少阳
在泉,火淫所胜,则焰明郊野,寒热更至。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血
便。少阴同候。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则霿雾清瞑。民病喜呕,呕有苦,善大
息,心胁痛不能反侧,甚则嗌干而尘,身无膏泽,足外反热。岁太阳在泉,寒淫
所胜,则凝肃惨慄。民病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痛,血见,嗌痛颔肿。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
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帝曰:善。天气之变何如?岐伯曰:厥阴司天,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云
物以扰,寒生春气,流水不冰。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
不下,舌本强,食则呕,冷泄腹胀,溏泄瘕水闭,蛰虫不去,病本于脾。冲阳绝,
死不治。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忄弗热至,火行其政。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
胠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甚则疮
疡胕肿,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肺<月真>,腹大满,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
尺泽绝,死不治。太阴司天,湿淫所胜,则沉阴且布,雨变枯槁,胕肿骨痛阴
痹,阴痹者按之不得,腰脊头项痛,时眩,大便难,阴气不用,饥不欲食,咳唾
则有血,心如悬,病本干肾。太溪绝,死不治。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
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发热恶寒而疟,热上皮肤痛,色变黄赤,传而为水,
身面胕肿,腹满仰息,泄注赤白,疮疡咳唾血,烦心胸中热,甚则鼽衄,病本
于肺。天府绝,死不治。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
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
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而面尘腰痛,丈夫疝,
妇人少腹痛,目眜眦,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太
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
呕血血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挛掖肿,心
澹澹大动,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
于心。神门绝,死不治。所谓动气,知其藏也。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
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
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
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
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
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
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
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
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
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
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化于天,热反
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
帝曰:六气相胜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
大风数举,倮虫不滋,胠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上支
两胁,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甚则呕吐,鬲咽不通。少阴之胜,心下热
善饥,脐下反动,气游三焦。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腹满痛溏泄,
传为赤沃。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流散于外,病在胠胁,甚则心痛
热格,头痛喉痹项强,独胜则湿气内郁,寒迫下焦,痛留顶,互引眉间,胃满。
雨数至,燥化乃见,少腹满,腰脽重强,内不便,善注泄,足下温,头重足胫
胕肿,饮发于中,胕肿于上。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
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消烁,草萎水涸,介虫乃屈,少腹痛,下
沃赤白。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胠胁痛溏泄,内为嗌塞,外发疝,大凉肃
杀,华英改容,毛虫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太阳之胜,凝凓且至,非时
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
阴股,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
上行,头项囟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泻之。少
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太阴之胜,治以咸热,佐以辛甘,以
苦泻之。少阳之胜,治以辛寒,佐以甘咸,以甘泻之。阳明之胜,治以酸温,佐
以辛甘,以苦泄之。太阳之胜,治以甘热,佐以辛酸,以咸泻之。
帝曰:六气之复何如?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厥阴之复,少腹坚满,里急暴
痛,偃木飞沙,倮虫不荣,厥心痛,汗发呕吐,饮食不入,入而复出,筋骨掉眩
清厥,其则入脾,食痹而吐。冲阳绝,死不治。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
少腹绞痛,火见燔焫,嗌燥,分注时止,气动于左,上行于右,咳,皮肤痛,
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乃洒淅恶寒,振慄谵妄,寒已而热,渴而欲饮,少气
骨痿,隔肠不便,外为浮肿哕噫。赤气后化,流水不冰,热气大行,介虫不复,
病疿胗疮疡,痈疽痤痔,甚则入肺,咳而鼻渊。天府绝,死不治。太阴之复,
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阴气上厥,胸中不便,饮发于中,咳喘有声。
大雨时行,鳞见于陆,头项痛重,而掉瘛尤甚,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甚则入肾,
窍泻无度。太溪绝,死不治。少阳之复,大热将至,枯燥燔爇,介虫乃耗,惊瘛
咳衄,心热烦躁,便数憎风,厥气上行,面如浮埃,目乃瘛,火气内发,上为
口糜呕逆,血溢血泄,发而为疟,恶寒鼓慄,寒极反热,嗌络焦槁,渴引水浆,
色变黄赤,少气脉萎,化而为水,传为胕肿,甚则入肺,咳而血泄。尺泽绝,
死不治。阳明之复,清气大举,森木苍干,毛虫乃厉,病生胠胁,气归于左,
善太息,甚则心痛否满,腹胀而泄,呕苦咳哕烦心,病在鬲中头痛。甚则入肝,
惊骇筋挛。太冲绝,死不治。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雨冰,羽虫乃死,心胃
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头痛善悲,时眩仆,食减,腰脽反痛,屈伸不便,
地裂冰坚,阳光不治,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噫,甚则
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死不治。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
以甘缓之。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
以咸软之。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少阳之复,
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软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
少阴同法。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治诸胜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
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归其所宗,
此治之大体也。
帝曰:善。气之上下何谓也?岐伯曰: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
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以名命气,以气命处,而
言其病。半,所谓天枢也。故上胜而下俱病者,以地名之。下胜而上俱病者,以
天名之。所谓胜至,报气屈伏而未发也。复至则不以天地异名,皆如复气为法也。
帝曰:胜复之动,时有常乎?气有必乎?岐伯曰:时有常位,而气无必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岐伯曰:初气终三气,天气主之,胜之常也。四气尽终气,
地气主之,复之常也。有胜则复,无胜则否。帝曰:善。复已而胜何如?岐伯曰:
胜至则复,无常数也,衰乃止耳。复已而胜,不复则害,此伤生也。帝曰:复而
反病何也?岐伯曰:居非其位,不相得也。大复其胜则主胜之,故反病也。所谓
火燥热也。帝曰:治之何如?岐伯曰: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
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
道也。
帝曰:善。客主之胜复奈何?岐伯曰:客主之气,胜而无复也。帝曰:其逆
从何如?岐伯曰:主胜逆,客胜从,天之道也。帝曰:其生病何如?岐伯曰:厥
阴司天,客胜则耳鸣掉眩,甚则咳;主胜则胸胁痛,舌难以言。少阴司天,客胜
则鼽嚏颈项强,肩背瞀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瞑,甚则胕肿血溢,疮疡咳
喘;主胜则心热烦躁,甚则胁痛支满。太阴司天,客胜则首面胕肿,呼吸气喘;
主胜则胸腹满,食已而瞀。少阳司天,客胜则丹胗外发,及为丹<火票>疮疡,呕逆
喉痹,头痛嗌肿,耳聋血溢,内为瘛疭;主胜则胸满咳仰息,甚而有血,手热。
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则咳衄嗌塞,心鬲中热,咳不止而白血出者死。太阳司天,
客胜则胸中不利,出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厥阴在泉,客胜则大关节不利,内为痉强拘瘛,外为不便;主胜则筋骨繇并,
腰腹时痛。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尻股膝髀腨<骨行>足病,瞀热以酸,胕
肿不能久立,溲便变;主胜则厥气上行,心痛发热,鬲中,众痹皆作,发于胠
胁,魄汗不藏,四逆而起。太阴在泉,客胜则足痿下重,便溲不时,湿客下焦,
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主胜则寒气逆满,食饮不下,甚则为疝。少阳在泉,
客胜则腰腹痛而反恶寒,甚则下白溺白;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
格中而呕。少阴同候。阳明在泉,客胜则清气动下,少腹坚满而数便泻;主胜则
腰重腹痛,少腹生寒,下为鹜溏,则寒厥于肠,上冲胸中,甚则喘不能久立。太
阳在泉,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
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
佐以所利,和以所宜,必安其主客,适其寒温,同者逆之,异者从之。帝曰:治
寒以热,治热以寒,气相得者逆之,不相得者从之,余以知之矣。其于正味何如?
岐伯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火位之主,其泻以甘,其补以咸。土
位之主,其泻以苦,其补以甘。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水位之主,其
泻以咸,其补以苦。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少阴之客,以
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少
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软之。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
苦泄之。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
津液通气也。
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曰:阳明
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帝曰: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
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
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
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
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
而中道气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
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
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
也。
帝曰:善。病生于本,余知之矣。生于标者,治之奈何?岐伯曰:病反其本,
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帝曰:善。六气之胜,何以候之?岐伯曰:乘
其至也,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
燥受邪,肺病生焉。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湿气大来,土
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所
谓感邪而生病也。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失时之和,亦邪甚也。遇月之空,亦邪
甚也。重感于邪,则病危矣。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帝曰:其脉至何如?岐伯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
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至而和则平,至
而甚则病,至而反者病,至而不至者病,未至而至者病,阴阳易者危。
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
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
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
以中气为化也。帝曰:脉从而病反者,其诊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
诸阳皆然。帝曰:诸阴之反,其脉何如?岐伯曰:脉至而从,按之鼓甚而盛也,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
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故《大要》曰:粗工嘻嘻,以为
可知,言热未已,寒病复始,同气异形,迷诊乱经。此之谓也。夫标本之道,要
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言标与本,易而勿损,察本与标,气可
令调,明知胜复,为万民式,天之道毕矣。
帝曰:胜复之变,早晏何如?岐伯曰:夫所胜者,胜至已病,病已愠愠,而
复已萌也。夫所复者,胜尽而起,得位而甚。胜有微甚,复有少多,胜和而和,
胜虚而虚,天之常也。帝曰:胜复之作,动不当位,或后时而至,其故何也?岐
伯曰: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
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
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
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
帝曰:差有数乎?岐伯曰:又凡三十度也。帝曰:其脉应皆何如?岐伯曰:
差同zheng6*法,待时而去也。《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
四塞。沉甚曰病,弦甚曰病,涩甚曰病,数甚曰病,参见曰病,复见曰病,未去
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反者死。故曰:气之相守司也,如权衡之不得相失也。
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此之谓也。
帝曰:幽明何如?岐伯曰:两阴交尽故曰幽,两阳合明故曰明,幽明之配,
寒暑之异也。帝曰:分至何如?岐伯曰:气至之谓至,气分之谓分,至则气同,
分则气异,所谓天地之正纪也。帝曰:夫子言春秋气始于前,冬夏气始于后,余
已知之矣。然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
利,正其味,则其要也,左右同法。《大要》曰:少阳之主,先甘后咸;阳明之
主,先辛后酸;太阳之主,先咸后苦;厥阴之主,先酸后辛;少阴之主,先甘后
咸;太阴之主,先苦后甘。佐以所利,资以所生,是谓得气。
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
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
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
谓也。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
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
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
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
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
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
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
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
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
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
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
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
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
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适事为故。帝曰:何谓逆从?岐伯曰:
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寒
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
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
帝曰:善。气调而得者何如?岐伯曰:逆之从之,逆而从之,从而逆之,疏
气令调,则其道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
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
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帝曰:善。火热复,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
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
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薄,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帝曰: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二者皆在,新病复起,奈何治?岐伯曰:诸寒
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
帝曰:善。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
反也。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夫五味
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
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
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
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
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
善。
上一篇:卷二十一
下一篇:卷二十三
目录:黄帝内经素问

猜你喜欢:

  • 《安娜·卡列尼娜》    他们刚从莫斯科回来,十分高兴又只剩他们两个人在一起了.他坐在书房里的写字台旁在写什么.她,穿着他们结婚
  • 《庄子》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
  • 《文选》 【答苏武书】 ※李少卿 子卿足下:〔蔡邕《独断》曰:陛下者,群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
  • 《欧阳修集》 真宗朝,岁岁尝花钓鱼,群臣应制。尝一岁临池久之,而御钓不食。时丁晋公谓应制,诗云:“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真宗称赏,群臣
  • 《北史》 ○魏诸宗室 上谷公纥罗,神元皇帝之曾孙也。初从道武皇帝自独孤如贺兰部,与弟建劝贺兰讷推道武为主。及道武即帝位,以援立功,与建同
  • 《南史》 ○赵伦之(子伯符) 萧思话(子惠开 惠明 惠明子 眎素惠明弟惠基惠基子洽惠基弟惠休 惠休弟子介 介子允引 惠开从子琛)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国境线......就是两根柱子.它们面对面地竖在那里,默默地互相敌视,象征着两个世界.一根柱子刨得很光
  • 《晋书》 ◎律历下 魏尚书郎杨伟表曰:“臣览载籍,断考历数,时以纪农,月以纪事,其所由来,遐而尚矣。乃自少昊,则玄鸟司分,颛顼、帝喾,则
  • 《荀子》 天子无妻,告人无匹也。四海之内无客礼,告无适也。足能行,待相者然后进;口能言,待官人然后诏。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言而信,不虑而知,
  • 《欧阳修集》 ◎翰苑进札状七首 【论修河第一状〈至和二年〉】 右臣窃见朝廷近因臣寮建议,欲塞商胡,开横垄,回大河于故道,已下三司,候今
  • 《金史》 ◎世纪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
  • 《孟子》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於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他日,见於王,曰
  • 《格列佛游记》    作者得到消息,有人阴谋指控他犯有严重的叛国罪,只好逃往不来夫斯库......他在那里受到欢迎.&nbs
  • 《明史》 ◎艺文一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永乐四年,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
  • 《明史》 ○申时行(子用懋 用嘉 孙绍芳) 王锡爵(弟鼎爵 子衡) 沈一贯方从哲 沈氵隺(弟演) 申时行,字汝默,长洲人。嘉
  • 《明史》 ◎礼十四(凶礼三) 谒祭陵庙 忌辰 受蕃国王讣奏仪 为王公大臣举哀仪 临王公大臣丧仪中宫为父祖丧仪 遣使临吊仪 遣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儒家类存目四 △《大学辨业》·四卷、《圣经学规纂》·二卷、《论学》·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国朝李塨撰。塨有《周易传注
  • 《醒世恒言》 世事纷纷一局棋,输赢未定两争持。须臾局罢棋收去,毕竟谁赢谁是输? 这四句诗,是把棋局比着那世局。世局千腾万变,转盼皆空,政如下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易类三 △《周易窥馀》·十五卷(永乐大典本) 宋郑刚中撰。刚中字亨仲,金华人。绍兴二年进士及第。官至礼部侍郎,出为川陕
  • 《白鲸》    我对于鲸皮这个颇为麻烦的问题,已经给予不少的注意.我曾经为了这个问题,跟海上那些经验丰富的捕鲸人,和陆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国学 文学名著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