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报怨,刻薄之尤
《菜根谭》 作者:明·洪应明
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闻人之恶虽隐不疑,善则显亦疑之。 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译文】 受人的恩惠虽然很多很大也不,设法报答,但是一旦有一点点怨恨就千方百计报复;听到人家的坏事即使很隐约出深信不疑,而对于人家的好事再 显也不肯相信。这种人可以说刻薄冷酷到了极点,做人应该严加戒绝。
【注解】 虽隐不疑:对别人的坏事即使隐隐约约却也深信不疑。 尤:过分。
【评语】 传统文化中历来有“隐恶而扬善”的美德。孔子说:“或日‘以德报怨何如?’子日:‘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做人要恩怨分明,更 应有这样一个思想境界。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如果没有长久的磨炼,宽厚的 胸怀,良好的道德基础是不行的。在生活中,很多人好打听别人的隐事、坏 事,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有的人是出于一种好奇显能的恶习, 有的人却是出于一种记恶心态,出于秋后算帐的要求;有的人不仅知恩不能 涌泉相报反而会反目成仇。如此种种人的行为,使人际间的关系,有进真如 刀枪相见,远谈不上“和谐”二字了。所以隐恶扬善不仅是一种品德休养, 一种交际方式,也是人际和谐的一个前提,这和做人不讲原则不一样。
0
猜你喜欢:
- 《宋史》 ◎儒林三 ○邵伯温 喻樗 洪兴祖 高闶 程大昌 林之奇 林光朝 杨万里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
- 《贞观政要》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
- 《明史》 ◎诸王世表五 (略)
- 《宋史》 ○卫肤敏 刘珏 胡舜陟 沈晦 刘一止(弟宁止) 胡交修 綦崇礼 卫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
- 《西游记》 话表孙大圣无计可施,纵一朵祥云,驾筋斗,径转南赡部洲去拜武当山,参请荡魔天尊,解释三藏、八戒、沙僧、天兵等众之灾。他在半空里无停止,
- 《新唐书》 ◎宰相中 (表格略)
- 《隋书》 ◎礼仪五 舆辇之别,盖先王之所以列等威也。然随时而变,代有不同。梁初尚遵齐制,其后武帝既议定礼仪,乃渐有变革。始永明中,步兵校
- 《黄石公三略》《黄石公三略》是中国古代的一本著名兵书。《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原名《黄石公记》。旧题黄石公撰。学者一般认为此书是后人托名伪作,其真实作
- 《山海经》 东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爰有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
- 《说唐全传》 前言不表,再讲樊梨花双刀架住说:"原来是道符师叔,既是上古神仙,该识天命,也不该来助恶为虐.该命你弟子改邪归正,教番主降唐纳款
- 《宋史》 ◎忠义四 崔纵(吴安国附) 林冲之(子郁 从子震霆附) 滕茂实 魏行可(郭元迈附) 阎进(朱绩附) 赵师槚 易青
- 《安娜·卡列尼娜》 教授走后,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转向他弟弟. "我很高兴你的
- 《醒世恒言》 (一名《虎媒记》,又名《虎报恩》) 举世芒芒无了休,寄身谁识等浮沤! 谋生尽作千年计,公道还当万古留。 西下夕阳谁
- 《沉船》 诗人们所想象的最适合年轻的情人们活动的环境,一切扮演爱情故事所需的道具,在加尔各答这地方,是出奇的缺乏
- 《苏轼集》 ◎颂十七首 【仁宗皇帝御书颂(并叙)】 天禧中,仁宗皇帝在东宫。故太傅邓国张文懿公讳士逊为太子谕德,帝亲书十二字以赐之,
- 《醒世恒言》 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 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这首诗,为劝人兄弟和顺而作,用着三个故事,看官听在下一一
- 《复活》 "又可耻又可憎,又可憎又可耻."聂赫留朵夫沿着熟悉的街道步行回家,一路上反复骂着.
- 《周书》 ○王盟 贺兰祥 尉迟纲 叱列伏龟 阎庆 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六世祖波,前燕太宰。祖珍,魏黄门侍郎
- 《悲惨世界》 一 孟费的用水问题 孟费位于利弗里和谢尔之间,在乌尔克河与马恩
- 《宋史》 ○宁宗三 嘉定元年春正月戊寅,右谏议大夫叶时等请枭韩侂胄首于两淮以谢天下,不报。辛巳,下诏求言。壬午,王柟还自河南,持金人牒,
评论
发表评论
-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佚名《增广贤文·上集》
-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洪升《雪望》
- 灾人者,人必反 灾之。庄子《庄子·内篇·人间世》
-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王永彬《围炉夜话·第一三O则》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弟子《论语·里仁篇》
-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八节》
-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弟子《论语·季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