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通义:
- ○易教上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或曰:《诗》、《书》、《礼》、《乐》、《春秋》,则既闻命矣。《易》以道阴阳,愿闻所以为政典,而与史同科之义焉。曰:闻诸夫子之言矣
作者:章学诚 - ○原道上道之大原出於天,天固谆谆然命之乎?曰:天地之前,则吾不得而知也。天地生人,斯有道矣,而未形也。三人居室,而道形矣,犹未著也。人有什伍而至百千,一室所不能容,部别班分,而道著矣。仁义忠孝之名,刑
作者:章学诚 - ○史德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氏之玄,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虽然,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
作者:章学诚 - ○说林道,公也。学,私也。君子学以致其道,将尽人以达於天也。人者何?聪明才力,分於形气之私者也。天者何?中正平直,本於自然之公者也。故曰道公而学私。道同而术异者,韩非有《解老》、《喻老》之书,《列子》
作者:章学诚 - ○申郑子长、孟坚氏不作,而专门之史学衰。陈、范而下,或得或失,粗足名家。至唐人开局设监,整齐晋、隋故事,亦名其书为一史;而学者误承流别,不复辨正其体,於是古人著书之旨,晦而不明。至於辞章家舒其文辞,记
作者:章学诚 - ○方志立三书议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徵。三书相辅而行,阙一不可;合而为一,尤不可也。惧人
作者:章学诚 - ○永清县志皇言纪序例史之有纪,肇於《吕氏春秋》十二月纪。司马迁用以载述帝王行事,冠冕百三十篇,盖《春秋》之旧法也。厥后二十一家,迭相祖述,体肃例严,有如律令。而方州之志,则多惑於地理类书之例,不闻有所
作者:章学诚 - ○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一书文安宰币聘修志,兄於史事久负,不得小试,此行宜踊跃。仆有何知,乃承辱询。抑盛意不可不复,敢於平日所留意者,约举数条,希高明裁择!有不然处,还相告也。一、州郡均隶职方,自不得如封建
作者:章学诚
-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 多谢梅花,伴我微吟。韩疁《高阳台·除夜》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刘安及其门客《淮南子·主术训》
- 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
-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王阳明《传习录·卷下·右南大吉录》
- 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吴文英《望江南·三月暮》
-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