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2-07 15:50:36
课文《小竹排在画中游》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小 竹 排,顺 水 流,
鸟 儿 唱,鱼 儿 游。
两 岸 树 木 密,
禾 苗 绿 油 油。
江 南 鱼 米 乡,
小 小 竹 排 画 中 游。
【教材简说】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诗歌,它主要通过对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江南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12个生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江南的美丽与富饶,从而萌发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案一】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学习伙伴,(出示竹排图),你认识它吗?
(师板书:排)齐读。你觉得这个排字和老师手上的竹排图有什么关系?
是的,把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起,然后用绳子绑起来,就成了竹排。
(将手中竹排图与“排”字比较,让学生在比较图与字的共同之处,掌握排的字形与字义。这种形象识字方法,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更好掌握生字。)
你坐过竹排吗?你对竹排有哪些了解?(师介绍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带,农民伯伯常用竹排来运输粮食、货物,现在,竹排主要用在水上娱乐。如果有机会到武夷山或者雁荡山去玩,你就可以坐上竹排去观赏一下两岸美丽的景色。)
(竹排离学生生活较远,他们不清楚竹排是怎么样的。师的介绍让学生对竹排有了感性认识,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今天,小竹排就从河里流啊流,流到了我们这儿,它在河里流的时候啊,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就提笔写了一首诗歌,想知道它写了一首什么诗歌吗?
出示课题。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学习“中、游”。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这是一首怎样的诗歌呢?请小朋友翻开语文书,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
下面请小朋友自由读,要求把课文读通、读熟练,等听到老师说停的时候,你就停下来。
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小黑板出示课文)。
(《新课程》提倡,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课文插图正是最佳的教学资源,为此,第一次自由读时,安排学生看课本读,意在引导学生利用插图帮助自己理解课文。之后的看小黑板指名读,却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更好地完成后面的教学而设计的。)
三、图中感悟,随文识字。
小朋友,你觉得这首诗歌怎么样?小竹排觉得这首诗上描写的景物真美,他说,要是能把它画成一幅画那多好啊,可惜它没有学过画画。他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是画画高手,想请我们帮它画一画,你愿意帮它吗?
在帮忙之前,你可要听清它的要求:根据这首诗歌的内容,画一幅画。
下面请小朋友再读诗歌,想一想,我们该画些什么呢?(小朋友自由准备,也可同桌商量。)
(后面各分句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回答而随机学习,并不一定按照备课的过程依次学习。)
1学习“小竹排,顺水流。”
现在,我们要开始画画了,想,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竹排)
竹排在哪儿呢?(在小河里)那我们应该先画上什么?(小河)师板画。
现在我们该画竹排了,竹排是怎么流的呢?(顺水流,若说不出,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水流的方向,师解释顺水流的意思。)学习“流”,看流,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流的右下部就像小河流水,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
我这儿有个小竹排,你能帮我贴上去吗?
(请生贴图,是为了检测学生对“顺水流”的理解是否到位。《新课程》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贴图,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不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钻研的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趣。)
来,我们看着图,把这句话说一说。
2学习“鸟儿唱,鱼儿游。”
小竹排画好了,接着我们该画什么呢?(小鸟)是怎样的小鸟呢?(唱着歌的小鸟)教学“唱”,齐读,看唱,你发现了什么?“口”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小鸟为什么唱歌呢?(因为它很开心。)为什么这么开心呢?(因为这儿的景色很美)
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小鸟,还把什么小动物也吸引来了?(小鱼)
小鱼多吗?(多)鱼很多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鱼乡。(师板书:鱼乡)那么多的鱼,一下子是画不出来的,我们用一、两条来表示可以吗?
小鱼在河里干什么?(跳、游)它们为什么跳呢?(它们很高兴)
你能把它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3学习“两岸树木密”。
画好了鱼儿、鸟儿,接着我们该画什么了?(树)板书:树。你发现了什么?
树在哪儿?(两岸)两岸是哪儿呢?你能上来指一指吗?(生指)
是的,河的两边就叫两岸。齐读两岸。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师板画一棵树。)你觉得我这样画行吗?为什么?
(如何理解树木密呢?单纯的告诉学生树木密的意思,也许可节约许多时间,但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过程,被动的接受往往没有主动地探索来的印象深刻。师只画一棵树,是让学生感受到,树木太稀了,与文中树木密存在很大的差异,应多画一些树,才能体现树木密。这种以故意出错引导学生纠错的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句的理解。)
这儿的树多密呀,你能读出它的密吗?自由读。
4学习“禾苗绿油油”。
岸边除了树木,还有什么呢?(禾苗)禾苗是怎样的?(绿油油)贴图。多么多的禾苗呀,看到这么绿的禾苗,相信农民伯伯一定高兴极了。
齐读“禾苗绿油油”。
5看图,再现课文前面所学诗句。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小竹排看到的美丽景色被我们画出来了。现在,让我们看着图,说一说诗歌的内容。
6学习“江南鱼米乡”。
看着这么绿油油的禾苗,老师想到了很多。你有没有想到什么呢?(生若答不出来,师引出。)你想知道我想些什么吗?我在想啊,这么绿油油的禾苗,长大后该会有多么多的稻谷呀,那加工后碾出来的米肯定也会很多很多。像这种鱼很多的地方,我们叫它米乡。(板书:米乡)
而像这种鱼又多,米又多的地方就叫鱼米乡。(师板书:鱼米乡)
(“鱼米乡”的教学,结合鱼乡、米乡进行理解,让学生对“鱼米乡”有了深刻的理解。对江南也有了更多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爱江南、爱家乡的情感。)
鱼米乡在哪里?(江南)读“江南”。指名读,读准后鼻音。
现在老师告诉你们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浙江、我们衢州也是江南鱼米乡,让我们把写我们自己的地方读一读。
7学习“小小竹排画中游”。
江南这地方真是太美了,我都很想来说一说,可以给个机会我说一说吗?
师读课文,故意读错“小小竹排水中游。”(生指出画中)
将“画中”加横。那我可就不明白了,小竹排明明是在水中游,为什么说它是“画中游”呢?
读“小小竹排画中游”。
8读整首诗。
江南这地方太美了,让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它的美吧!齐说。
想不想单独来试试。(想)
那我们就来个擂台赛,读得好的,就请他站着,看看我们班谁朗读水平最高。
9背诗。
这首诗歌,你会背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四、出示生字,巩固练习。
小朋友真能干,课文都会背了。如果我把生字宝宝从课文里拿出来,你会读吗?
出示生字,读生字。
师范写生字。
生写字练习。
五、小结。
江南这个地方很美,很多诗人来到这里都会忍不住作诗,课后请小朋友再去找一找有关江南的诗,找到了拿到班里来与大家一起共赏,好吗?
【教学方案二】
(一)检查复习。
1.读汉字卡片:工田鱼鸟水儿
2.读韵母卡片: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画内容,练读短文。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练读短文。
(1)借助拼音自己练习读短文,读准字音。
(2)出示音节词语卡片练读:zh* p2i ni3o 6r ch4n li3nhg 4nl] y#u y#uy* m! xi1nghu4 zh#ngy$u
(3)自己练读短文,逐步做到一目双行。
(4)指名分句读,齐读短文。注意“绿油油”应读l] y#u y#u,“油”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y$u。
(三)看图读文,学句、学词。
1.指名读第1句,学词、学句。
(1)教师指图问:
①谁知道什么是小竹排,它有什么用处?(板书:小竹排)
②小竹排上坐着谁,竹排上还有什么?(祖孙二人,他们正在谈着什么,孙子手中抱着一只鸡,身后有一箩筐的米)
③什么叫顺水流?(顺着水流的方向往前行)
④这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2)读第1句,注意句号的停顿,要读出祖孙二人乘小竹排顺流而下、头上小鸟鸣叫、水中鱼儿成群这种美景。
2.指名读第2句。
(1)看图,读第3行,问:什么叫两岸?(板书:两岸)
①河的两岸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先看竹排的左岸)(岸上有许多树和古式建筑)师述:岸上有这样多的种类不同的树,我们总的叫它们“树木”。(板书:树木)
②这些树木长得怎样?
③读短文第3行。
(2)看图,读短文第4行。
(3)看图,读短文第4行。
①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师述: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②看看图,读读短文第4行,说说禾苗长得怎么样?(“绿油油”讲禾苗很绿,长得好)
(4)指导读第2句。
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3.指名读短文第3句,读懂句子,理解词语。
(1)看图,师述: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疾飞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江南”是指什么地方说的?(教师板书:江南)师述:江南是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河流、湖泊多,鱼多,虾也多;江南适合稻子生长,每年成熟季节收获多,所以说江南是鱼米乡。(板书:鱼米乡)
(3)看图,读短文最后一行,问:为什么说“画中游”?
师述: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告诉我们江南风景美如画。祖孙二人坐在竹排上顺水前行,一路观赏着两岸如画的美景。真好像在画中游览一样。
(4)指导朗读第3句。
江南/鱼米乡,
小竹排/在画中游。
(四)巩固复习。
1.读词语:树木禾苗小竹排江南两岸鱼米乡
2.朗读短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教学方案三】
(一)检查复习。
1.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短文。
(二)学习2个新偏旁。
1.艹,草字头,笔顺是一艹,共3笔。
2.氵,三点水,一笔点,二笔点,三笔提。
(三)学习生字。
1.木,拼读音节m),读词语:树木。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说识记方法)
①用熟字加笔画的方法:“十”字加撇捺,十木。一共4笔。
②用数笔画方法:一笔横(一),二笔竖(十),三笔撇(),四笔捺(木)。一共4笔。
③书空练习。(第一,拼读音节;第二,口述笔顺笔画;第三,共几笔;第四,本课词语)
(2)口头组词语。
2.禾。(让学生自学后,进行书空练习,与“木”相同)
3.苗,拼读音节mi2o,读词语:禾苗。
(1)识记字形,让学生自学后,回答问题。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苗”字的?(我是这样记的,“苗”字,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田”字,一共8笔)
(2)书空练习。(①拼读音节;②字形结构;③偏旁;④笔顺笔画;⑤共几笔;⑥本课词语)
(3)读短文第2句。
4.竹,读音节zh*,读词语:小竹排。
(1)识记字形,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左右结构,左边一笔撇(),二笔横(),三笔竖(),右边一笔、二笔同左边相同(),第三笔是竖钩(竹),一共6笔。
启发学生自学,看田字格字帖,找出左右两边的异同点:第三笔,竖;第六笔,竖钩。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竹叶、竹椅、竹篓、竹竿、竹篮……
(4)朗读短文第1句。
5.江,拼读音节ji1ng,读词语:江南。
(1)识记字形: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启发学生自学,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江字的。(同“苗”)
(2)书空练习。(同“苗”)
(3)口头组词语:江南、江北、长江、江河湖海。
6.两,拼读音节li3ng,读词语:两岸。
(1)识记字形。
①比较法:用“雨”与“两”比较,外框儿相同(),里面不同,“雨”是竖,左右各两点,“两”是两个小“人”。
②用数笔画的方法。笔顺:两,共有7笔。
启发学生自学,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后,说出方法,如果没说比较法,教师可以提示:“两”字和什么字有点像?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两岸两双两幅两张两条斤两
(4)读短文第2句。
7.米,拼读音节m!,读词语:鱼米乡。
(1)识记字形,启发学生想出最简便、最好记的方法。
熟字加笔画的方法:“木”字上面加点、撇,一共6笔。
(2)书空练习。(同“木”)
(3)口头组词语。
鱼米乡大米玉米小米米粒
(4)朗读短文第3句。
8.朗读短文,要求正确、流利。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木、禾、米三个字让学生自学后,找三位写字好的同学,按田字格字帖写在小黑板上,大家评议,教师订正。
提示:①木、禾两个字的大横在横中线上面,米字的大横压横中线。②禾字第一笔是平撇。③木、禾、米三个字的撇捺两笔写法、占格相同。
2.指导书写“苗”字
(1)看整体间架结构,上小下大。
(2)教师范写(略),提示:
①草字头第二笔竖从左向右斜写,第三笔斜撇,略高于竖。教师范写一定讲清每一笔的位置及运笔方法。
②“曰”第二笔是横折钩。
(3)教师带写草字头。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订正。
3.指导书写“竹”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第一笔斜撇,从上半格中间靠竖中线收笔,撇过横中线,离左边线三分之一收笔,要有尖。第二笔小横,从横中线上一点儿横第一笔起笔,斜横过竖中线上一点儿收笔。第三笔竖压横中线起笔,直竖到下半格中间收笔。第四笔斜撇,与第一笔撇对称,略高一些起笔,过中心点,到左下格右上角收笔。第五笔大横,压横中线起笔,斜写到离右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第六笔竖钩,压横中线在横中左一点收笔,到长于三笔竖挑钩。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4.指导书写“江”字。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
(2)教师示范,重点指导三点水的写法。三笔成一弧形,教师给学生用红笔画出弧线。第一点,点在左上格右下方,第二点点在左半格中间,压横中线,第三笔提,从左下格中心点提到横中线上,离中心点四分之一处。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5.指导书写“两”字。
(1)整体位置,第一横在上半格中间。下半部压横中线。
(2)教师范写(略),提示:①第二笔竖,自左向右斜,②二个人的撇对称,点写在横中线下面。③第三笔钩略长于竖。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五)巩固复习。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2.填空。
苗,第3笔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笔。
或上面是_________,下面是__________,共__________笔。
竹,第3笔是_________,第6笔是___________。
3.填词语。
大米禾苗江水
木耳火苗两手
竹刀竹尺竹子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童年的问号》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生字,能按正确笔顺工整地书写
- 课文《俗语》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
- 课文《扳手腕》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容和小敏要比赛扳手腕啦!”同学们“呼啦”一下围过来,都要看一看这场龙虎斗到
- 课文《门铃响了》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能听清录音带中小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对话。2.能照样子或用自己的话与别
- 课文《小儿垂钓》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学习目标】
- 课文《白公鹅》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要是可以把军衔授给禽类的话,这只白公鹅理当荣膺海军上将衔了。它板正的姿势啦,步态啦
- 课文《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96年11,在第八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的开幕式上,一个虎头虎脑的
- 课文《清明上河图》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
- 课文《要下雨了》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天气很闷,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小燕子从他头上
- 课文《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
- 课文《修鞋姑娘》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修鞋姑
- 课文《铁杵磨成针》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李白是我国唐朝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小时候很贪玩,怕困难,读书很少长进。有一天
- 课文《米佳的日记》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冬天,米佳坐雪橇从山坡上滑下来,又同伙伴们到河面上溜冰。他高兴地写下日记:
- 课文《阅读大地的徐霞客》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
- 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出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亲爱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
- 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淅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
- 课文《写字读书的姿势》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反复训练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培养
- 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苏艾和琼珊都是画家,她们联合租了一间画室。深秋的时候,琼珊得了肺炎,躺在床
- 课文《钟表店里的争吵》出自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课文】“滴答,滴答……”钟表店里充满着这种声音。钟表们听惯了这种声音。谁如果没有发
- 课文《孙悟空大闹蟠桃会》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重点认识8个字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