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语文>> 课文>>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语文 课文 发布时间:2022-11-08 08:31:52 

标签:

课文《背影》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前言】
《背影》为朱自清创作的一篇散文,描述了在家庭遭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文章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愧疚和怀念之情,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背影》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注释】
差(chāi)使:旧时官场中称临时委托的职务,后泛指职务。旧社会在机关做事叫“当差”。
交卸(jiāo xiè):旧时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
狼藉(láng jí):凌乱,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 sù):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diǎn zhì):用地产、房屋、衣物作抵押,向当铺或私人借钱。典,当。质,抵押。
惨淡(cǎn dàn):凄惨暗淡,不景气。
赋闲(fù xián):指失业在家。晋人潘岳有《闲居赋》,因而后人便把没有职业的“闲居”叫做赋闲。
浦口(pǔ kǒu):镇名,在南京市西北部的长江北岸,是津浦铁路的终点站。
脚夫(jiǎo fū):旧时对搬运工人的称呼。
小费(xiǎo fèi):顾客、旅客额外送给服务人员的钱。
迂(yū):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颇(pō):很;相当地。
踌躇(chóu chú):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蹒跚(pán shān):因为腿脚不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拭(shì):擦。
月台(yuè tái):站台。
颓(tuí)唐:精神萎靡不振
琐(suǒ)屑:细小而繁多的(的事)。
惦(diàn)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是想着,放不下心。
惟(wéi):只是。
箸(zhù):筷子。
诸(zhū)多:许多。诸,指不确定的多数。
大去(dà qù zhī qī):意思指与世长辞,一去不返的时间。这是委婉的说法。
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指不幸的事接连的发生。
触目伤怀(chù mù shāng huái):看到(家庭败落的)严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
自已(zì yǐ ):控制自己(的心情)。
已:停止,这里是控制的意思。
奔丧 (bēn sāng ):从外地赶回去参加或料理亲属的丧事。
【教学讲解】
朱自清的《背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背影》则另辟蹊径。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四次背影。第一次为文章的开头。第二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三次是父亲离去时。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找不到了。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心愈近。第四次,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一个定格画面。是的,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姜白石说:“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背影的表现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内在精神。
写作对象的素材都是分散的、零碎的,艺术家如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这些光束进行聚合,从而形成艺术的焦点。父亲在火车站爬月台时“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它就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抓住这特殊的一点,似乎把儿子对父亲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绪都奔向一个中心进行集中、组合、强调,熔铸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挑选什么角度,除了便于将分散孤立的东西化为凝聚的一点外,还要注意能否表现事物的本质方面。有些角度,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些非本质的表象,有些角度,甚至可能丑化事物的本来面目,把次要的、局部的东西表现为主要的整体的东西。这样的角度就不足取,喧宾夺主。倘若刻画人物,如何选择最佳角度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特征呢?鲁迅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因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顾恺之语)。然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这个特殊的背影,却也同画眼睛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观察,不仅看到父亲“形”的特点,还洞察到他“神”的方面的种种本质特性。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
背影的表现角度,给人以驰骋想像的艺术境界。
特定情景下的父亲的背影,特别是离“我”有一定距离的背影,由于视觉角度的限制,省略了父亲的脸部及其正面表情动作的种种描绘,作者只用极简练的速写笔法,抓住传神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淡淡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自由想像的广阔天地。从父亲努力挣扎攀上月台的背影中,人们会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汗溢面颊,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人们还会想得更多,似乎会看到父亲家道日衰的过去,也会预见到他离“大去之期不远”的未来。而这背影,实际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投影。如果读者鼓起想像的双翼,那么,还会从中看到千万旧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由于背影的表现角度选得好,写得隐而不露,约而不繁,含不尽之意于背影之外,发人深思,催人联想,所以它具有较大的艺术容量,经得起读者反复鉴赏。记得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曾说过:“艺术家的全部技巧,就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朱自清先生选择这个特定的角度写背影,也就是要创造引起读者艺术想像的诱发物。如果表现角度平直浅露,写足写满,势必束缚了读者想像的翅膀,限制读者的艺术再创造,使笔下的形象变成失去艺术生命的“死物”。为此,选择角度,要从有利于给读者创造想像的艺术天地着眼。
散文的表现角度,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给散文带来摇曳多姿、群芳争妍的风采;散文的表现角度也需巧于运思,独具一格,散文具有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风格。散文的表现角度既是技巧问题,又同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观察有关,渗透着他们的美学理想。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课文《甘罗》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甘罗的爷爷是秦国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停地唉声叹气。“爷
  • 课文《春晓》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教材简说】《春晓》是一首古诗,
  • 课文《两只青蛙》出自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老井里住着两只青蛙,一只大,一只小。每天,他俩唱着一首老歌,眯着眼睛,欣赏着从
  • 课文《土地的誓言》出自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
  • 课文《唐老鸭新传》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教材简说】《唐老鸭新传》是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课文从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卡通明星
  • 课文《小狮子》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狮子妈妈生了一只小狮子。这只小狮子一天到晚懒洋洋地晒太阳,吃饱了就在大树下玩耍
  • 课文《皎皎空中孤月轮》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夜海是迷人的!时值盛夏,那深沉、苍茫的海,对于在海滨漫步的人来说,更有无
  • 课文《小猫钓鱼》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猫妈妈带着小猫在河边钓鱼。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看见了,就去捉蜻蜓。蜻蜓飞走了
  • 课文《不求甚解》出自九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练习册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
  • 课文《秋天是多彩的画卷》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8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折文”。2、能力目
  • 课文《世界多美呀》出自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
  • 课文《商鞅南门立木》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商鞅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到秦国后,便说服秦孝公变革旧的法规,争取国家富
  •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自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您好!我们虽然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却接到过
  • 课文《十月一日》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知道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全国人民都喜气洋洋庆祝祖国的生
  • 课文《雷雨》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
  • 课文《升国旗》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wǔ xīnghóng qí五 星 红 旗,wǒmen deguó qí我 们
  • 课文《望天》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放学了,小查理蹦蹦跳跳地出了校门,一溜烟跑上大街。他买了只香喷喷的面包,边吃边走
  • 课文《小朋友的家》出自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你有家,我有家,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各族风俗不相同,家家幸福笑哈哈。蒙古族
  • 课文《月光启蒙》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了,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
  • 课文《拾穗》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收获的季节,麦香混合在尘雾中,弥散在田野上。太阳偏西,收割过的地里已经堆起好几排金

评论

发表评论
手机版 语文 词典网 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