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9-20 16:12:41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
《王翦将兵》是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相关文言文。节选自《史记》。大家是否已经阅读了呢。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王翦将兵,欢迎阅读。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释】①果:果断。②顿舍:停止。③为: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⑴王翦将兵()
⑵少而好兵()
⑶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⑷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⑸始皇以为贤勇()
2.下列句子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3.翻译下列句子。
(1)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李信果辱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始皇要攻取荆,问两位将军需要将兵多少时,李信回答曰:“不过用二十万人。”他为什么这样回答?王翦回答曰:“非六十万不可”,“非……不可”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看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文段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带(兵)⑵喜爱,喜欢⑶派 向南⑷对,正确⑸认为
2.D
3.⑴王翦是频阳东乡人。⑵我想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估计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⑶李信果真使秦国蒙受耻辱。⑷在这时王翦率兵六十万人,始皇亲自送到灞上。
4.李信年轻气盛,又刚用不多的兵力打败了燕太子丹,所以认为用较少的兵力就可以战胜敌方,在始皇面前显示自己本领大。 王翦是老将军,经历的战事多了,能正确估计敌方的兵力,来决定自己用多少兵力才有把握取胜对方,比较沉稳。
5.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楚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楚军,表现了王翦不计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司马迁原文: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 商鞅,固见非於世;有独
- 周书原文: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俊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
- 原文: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帝召殊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
- 观第五泄记①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
- 文言文的“五读”法介绍所谓文言文的“五读”法,就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按顺序进行五步阅读,即预读、抄读、解读、品读、诵读。下面分别介绍其具体
-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
- 张希崇,字德峰,幽州蓟县人也。希崇少通《左氏春秋》,复癖于吟咏。阿保机南攻,陷其城,掠希崇而去。阿保机询希崇,乃知其儒人也,因授元帅府判官。
- 文言文考点的分析情况【考纲解读】《考试大纲》要求对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的考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
-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
- 扬江陵府曲江楼记文言文阅读及译文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 高考语文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类型1. 省主语,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
- 王源原文:刘处士,讳献廷,字继庄,别号广阳子,大兴人。处士颍悟绝人,博览负大志。不仕,不肯为词章之学。年十九,亲殁,挈家而南,隐于吴。志在利
- 乞者赵生传苏辙高安丐者赵生,敝衣蓬发,未尝沐洗,好饮酒,醉辄殴詈其市人。虽有好事时召与语,生亦慢骂,斥其过恶。故高安之人皆谓之狂人,不敢近也
-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
- 刘元卿原文: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兢兢握固,自分失手,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
- 胡玉吕传[清]黄宗羲距余居数里,有双瀑之胜。荒山穷谷,鲜游人之迹。余幼时见有《游双瀑诗》题于古庙者,其姓氏“胡廷试”,初不知为何许人也。长而
- 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鞹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
-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