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将季布文言文阅读理解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6-24 22:25:05
中郎将季布文言文阅读理解
文言文,完成13~17题。(共18分)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
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②。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取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释:①瘳(chōu):痊愈。 ②招权顾金钱:大意是借重他人权势获得钱财。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 逊:恭顺
B. 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C. 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 善:友好
D. 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 说:劝说
1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上默然惭
B. 困于平城 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
C.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欲以为御史大夫
D. 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为上客,厚送之1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
B. 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河东是像我的大腿和臂膀一样重要的郡,所以特地召见你啊
C. 布辞之官
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D. 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我听说曹丘生不是年长之人,(有事)不必向他通报
16.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季布认为秦王朝对匈奴用兵,引起了陈胜等人zao6*反,带来了巨大创伤。
B. 有人说季布很勇敢,
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皇帝因此未晋升其官职。
C. 季布反思了一个月,终于明白自己没有功劳却做了河东守,这是罪过。
D. 曹丘生不听窦长君的劝阻,坚持让他给自己写介绍信,然后去见季布。
17.就文章内容来看,季布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说明。(6分)
13.D(“说”在此处是“喜欢”的意思。)14.B(两个“于”都是介词,相当于“在”。)
15.D(“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通”的意思是“交往”。)
16.C(原文“留邸一月”非“反思一个月”;“无功窃宠,待罪河东”是谦虚的.说法,不是实指。)
17.(6分)要点:①刚直不阿:季布不阿谀吕后,当面批评樊哙;敢当面指出孝文帝的没有主见。②见微知著:季布由孝文帝召他入京却不见他推测出背后的原因,且看出文帝没有主见。③喜好声名:曹丘面谀,季布即转怒为喜,可见其好名。④信守诺言:楚人谚语“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每个要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参考译文]
汉惠帝的时候,季布担任中郎将。匈奴单于曾经写信侮辱吕后,而且出言不逊,吕后大为恼火,召集众位将领来商议这件事。上将军樊哙说:“我愿带领十万人马,横扫匈奴。”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齐声说:“好。”季布说:“樊哙这个人真该斩首啊!当年,高皇帝(指刘邦)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围困在平城,如今樊哙怎么能用十万人马就能横扫匈奴呢?这是当面撒谎!再说秦王朝正因为对匈奴用兵,才引起陈胜等人起义zao6*反。直到现在创伤还没有治好,而樊哙又当面阿谀逢迎,想要使天下动荡不安。”在这个时候,殿上的将领都感到惊恐,吕后因此退朝,终于不再议lun6*攻打匈奴的事了。
季布做了河东郡守,汉文帝的时候,有人说他很有才能,汉文帝便召见他,打算任命他做御史大夫。又有人说他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季布来到京城长安,在客馆居留了一个月,皇帝召见之后就让他回原郡。季布因此对皇上说:“我没有什么功劳却受到了您的恩宠,在河东郡任职。现在陛下无缘无故地召见我,这一定是因为有人不符合实际地夸奖我来欺骗陛下;现在我来到了京城,没有接受任何事情,就此作罢,遣回原郡,这一定是有人在您面前毁谤我。陛下因为一个人赞誉我就召见,又因为一个人的毁谤而要我回去,我担心天下有见识的人听了这件事,就窥探出您为人处事的深浅了。”皇上默然不作声,觉得很难为情,过了很久才说道:“河东对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郡,好比是我的大腿和臂膀,所以我特地召见你啊!”于是季布就辞别了皇上,回到了河东郡守的原任。
楚地有个叫曹丘的读书人,擅长辞令,能言善辩,多次借重权势获得钱财。他曾经侍奉过赵同等贵人,与窦长君也有交情。季布听到了这件事便寄了一封信劝窦长君说:“我听说曹丘不是个德高望重的人,您不要和他来往。”等到曹丘回乡,想要窦长君写封信介绍他去见季布,窦长君说:“季将军不喜欢您,您不要去。”曹丘坚决要求窦长君写介绍信,终于得到,便起程去了。曹丘先派人把窦长君的介绍信送给季布,季布接了信果然大怒,等待着曹丘的到来。曹丘到了,就对季布作了个揖,说道:“楚人有句谚语说:‘得到黄金百斤,比不上得到您季布的一句诺言。’您怎么能在梁、楚一带获得这样的声誉呢?再说我是楚地人,您也是楚地人。由于我到处宣扬,您的名字天下人都知道,难道我对您的作用还不重要吗?您为什么这样坚决地拒绝我呢!”季布于是非常高兴,请曹丘进来,留他住了几个月,把他作为最尊贵的客人,送他丰厚的礼物。季布的名声之所以远近闻名,这都是曹丘替他宣扬的结果啊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猜你喜欢:
- 周密原文:淮北蜂毒,尾能 * ;江南蟹雄,螯堪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①,而捕蟹者未尝血指②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③得其处,则夜
- 未知原文: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 悼钱学森文文言文己丑年甲戌已酉,阴风卷地,天犹呜咽,冷雨不绝。国之伟才,万世功臣钱学森永诀吾等矣!神舟所以冲天,吾华所以强于天下,盖追斯人之
- 百年树人文言文翻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
- 刘夔,字道远,建州常安人。进士中第,补广德军判官,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权侍御史。李照改制大乐钟磬,夔以为:“乐之大本,与政化通,不当轻易其器
- 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赵襄王学御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王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
- 初中文言文狼的翻译导语:在我们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有我们遇到不懂的是正常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初中文言文狼原文及翻译,欢迎借鉴!《狼》原
- 宋仁宗忍饿文言文练习题宋仁宗忍饿宋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侍臣曰:“何不降旨取索?”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
- 后汉书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
- 老马识途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
-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
- 炳烛而学炳烛而学一词为师旷劝谏晋平公不要因为年老而放弃学习所设之比喻。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
- 《对牛弹琴》文言文的寓意《对牛弹琴》是东汉学者牟融的代表作之一,选自《牟子理惑论》,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分
- 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汉书.苏武传》 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
- 张岱原文:陔萼楼后老屋倾圮,余筑基四尺,乃造书屋一大间。旁广耳室如纱幮①,设卧榻。前后空地,后墙坛其趾,西瓜瓤大牡丹三株,花出墙上,岁满三百
- 戴震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及答案文言文,完成4~7题。戴震,字东原,休宁人。读书好深湛之思,少时塾师授以说文,三年尽得其节目。年十六七,研精注疏
- 书褒城驿壁文言文翻译书褒城驿壁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1],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 耐斋记归有光万安刘先生,来教昆山学。学有三先生,而先生所居称东斋。先是,两斋之衙,皆在讲堂东偏,近乃徙之西,颇为深远清秘。先生至,则扁其居曰
-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亨,人异义。其人滋众,其所谓义者亦滋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离
- 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高一语文学法:学好文言文三方法一、熟读成诵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