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文言文
语文 文言文 发布时间:2022-07-01 15:29:32
标签: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文言文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四节》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注释
巳:(yi挤)《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玄笺:“已,止。”《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不已。”《诗"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无罪。”《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论语·公冶长》:“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己矣。”《孟子·梁惠王下》:“人皆谓我毁明堂;毁诸?已乎?”《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广韵·止韵》:“已,止也。”这里用为停止之意。
翻译
孟子说:“在不该停止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人在任何地方都会停滞不前。在应该下大力气的`地方不下力气,这人在任何地方都不会下大力气。如果前进得太快,他后退得也会很快。”
读解
在不该停止的地方停了下来,这人其实就是不能尽心知命,所以他在任何地方都会停滞不前的。“于所厚者薄,无所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尽心知命,就不可能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查询很方便。
0
猜你喜欢:
- 文言文伤仲永提速练习《伤仲永》句子翻译测试卷1、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3、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
- 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僻性畏热文言文原文内容很简单,这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下面一起去欣赏僻性畏热文言文翻译吧!原文:一贫亲赴富亲之席,冬日
- 晋文公功原文言文翻译《晋文公攻原》,由韩非子所著的文言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章记叙了晋文公攻打原国时发生的故事,说明了守信和明察
- 《刺客列传·史记》汉·司马迁原文: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
- 曹利用,字用之,赵州宁晋人。父谏,擢明经第,仕至右补阙,以武略改崇仪使。利用少喜谈辨,慷慨有志操。谏卒,补殿前承旨,改右班殿直,迁为 延路走
- 宋书原文:王景文,琅邪临沂人也。祖穆,临海太守。伯父智,有高名, 甚重之。父僧朗,亦以谨实见知;薨,谥曰元公。美风姿,好言理,少与
- 课外文言文阅读最新选题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
- 忆屈原文言文呜呼!西戎灭六国,楚最不幸,但得存三户,安能亡秦?秦者,虎狼之残也。屠赵百万于长平;灭魏千里于黄水,掠燕万鼎于北海;平齐之岱宗,
- 张宪,飞爱将也。飞破曹成,宪与徐庆、王贵招降其党二万。有郝政率众走沅州,首被白布,为成报仇,号“白巾贼”,宪一鼓擒之。飞遣宪复随州,敌将王嵩
- 游石钟山记(明)罗洪先昔郦氏注《水经》 ,载石钟山,以为风起微波,激石有声,不详其故。东坡夜舣渔舟山上,听其所以鸣者,本石多窍,遂为辩,以补
- 《百家姓卫》文言文《百家姓卫》作者:佚名历史来源「卫」源出 ;一 ;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和《广韵》云 。周
- 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的语文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墓志铭苏辙欧阳文忠公夫人薛氏,资政殿学士、
- 文言文教学技巧一、文以载道的“思化”法选入教材的古典文学作品是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思想内容和艺术
- 清史稿原文:王士祯,字贻上,山东新城①人。幼慧,即能诗。顺治十五年进士。明年授江南扬州推官。侍郎叶成格被命驻江宁,按治通海寇②狱,株连众,士
- 伶官传序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1、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
-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文言文重点字词1、之: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2、以:徐喷以烟:介词,“用”。昂首观之:代词,“它,指夏蚊
-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今天我们一起来回忆高中的文言文,你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供大家参阅!高中经典文言文名句精选
- 老马识途管仲、隰(xí)朋(1)从于桓公而伐(2)孤竹(3),春往(4)冬反(5),迷惑(6)失道(7)。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
-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
-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尽心章句下·第十五节作者:佚名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