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合象昧译鞮,相彼往来,吾为东道主; 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收鱼盐蜃蛤,权其轻重,实佐大司农。

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合象昧译鞮,相彼往来,吾为东道主; 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收鱼盐蜃蛤,权其轻重,实佐大司农。

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合象昧译鞮,相彼往来,吾为东道主;
下联: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收鱼盐蜃蛤,权其轻重,实佐大司农。

对联备注:

(清-龚易图《山东海关联》)

参考注释

万里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gong77党。曾任冀鲁豫地委书记、南京市军管会经济部部长。建国后,任西南政委员会城市建设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市副市长、铁道部部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乃今

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问 《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诗一笑君应闻。” 清 方苞 《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

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培风

犹乘风。《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庄子》:“培之言冯也,冯,乘也,风在鹏下,故言负;鹏在风上,故言冯……冯与培声相近,故义亦相通。” 宋 叶适 《陈同甫抱膝斋》诗之二:“培风鹏未高, 弱水 海不纳。” 清 纳兰性德 《与韩元少书》:“ 唐荆川 如大鹏培风,游龙戏海,力量气魄迥异寻常。”

译鞮

翻译。《辽史·陈昭衮传》:“工译鞮,勇而善射。”参见“ 译象 ”。

往来

(1) [come and go]∶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dealings]∶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guest;visitor]∶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东道主

[host]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因郑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唐· 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三十

(1).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 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2).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 唐 崔灝 《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

(3).指三十年。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国用

(1).国家的费用或经费。《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於岁之杪,五穀皆入,然后制国用。” 郑玄 注:“如今度支经用。”《后汉书·袁安传》:“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 宋 王安石 《上五事札子》:“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2).言为国所用。《荀子·大略》:“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杨倞 注:“国赖其言而用也。”《韩诗外传》卷二:“君子谋之,则为国用。”

鱼盐

(1) [fish and salt]∶鱼和盐

(2) [person who sell fish and salt]∶贩卖鱼盐的人

举于鱼盐之中。——《孟子·告子下》

山东多鱼盐。——《史记·货殖列传》

(3) 又

通鱼盐。

蜃蛤

大蛤和蛤蜊。《左传·昭公三年》:“山木如市,弗加於山;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杨伯峻 注:“蜃,大蛤;蛤,蛤蜊。均海内可食的动物。” 汉 张衡 《西京赋》:“蘧藕拔,蜃蛤剥。”

轻重

(1) [weight]∶重量的大小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这两只箱子轻重不一样

(2) [degree of seriousness]∶情况严重程度的深浅,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轻重缓急,不能一把抓

(3) [propriety]∶恰当或合适的性质状态;[说话做事的]适当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说话不知轻重

(4) [significance]意义的大小

轻重固何如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大司农

官名。 秦 置治粟内史, 汉景帝 时改称大农令, 武帝太初 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 北齐 时称司农寺卿, 隋 唐 以后所置略同。 元 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 明 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九万里斯下,乃今培风,合象昧译鞮,相彼往来,吾为东道主; 三十年之通,以制国用,收鱼盐蜃蛤,权其轻重,实佐大司农。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