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对联大全 >> 对联:兆姓庆生还,教养兼施,十年弦诵声闻,务本先教培士气; 斯文失宗主,典型犹在,八百孤寒泪下,伤心岂为感私恩。

兆姓庆生还,教养兼施,十年弦诵声闻,务本先教培士气; 斯文失宗主,典型犹在,八百孤寒泪下,伤心岂为感私恩。

挽联名人名家

对联全文

上联:兆姓庆生还,教养兼施,十年弦诵声闻,务本先教培士气;
下联:斯文失宗主,典型犹在,八百孤寒泪下,伤心岂为感私恩。

对联备注:

(清-《挽曾国藩联》)

参考注释

兆姓

兆民。 宋 苏轼 《锡李乾德制诰敕书》:“朕子养兆姓,囊括四方。”《明史·王直传》:“陛下宵衣旰食,徵天下兵,与羣臣兆姓同心僇力,期灭此朝食,以雪不共戴天之耻。”《红楼梦》第五三回:“兆姓赖保育之恩。”

庆生

[celebrate one's birthday] 庆贺生日

庆生酒

教养

(1) [train;educate;bring up]∶教育培养

教养子女

(2) [education;breeding;culture;upbringing]∶指一般文化道德修养

他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兼施

[use both] 同时使用各种手段或方法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弦诵

[sing to the accompaniment of stringed instruments and chant] 弦歌和诵读,指学校教学

弦诵不辍

声闻

(1).亦作“ 声问 ”。音信。《国语·越语上》:“寡君 句践 乏无所使,使其下臣 种 ,不敢彻声闻於天王。”《吕氏春秋·赞能》:“ 孙叔敖 、 沉尹茎 相与友, 叔敖 游於 郢 三年,声问不知,修行不闻。”《汉书·苏武传》:“前发 匈奴 时, 胡 妇适产一子 通国 ,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北史·儒林传下·刘炫》:“ 炫 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谬误》:“ 丁晋公 之逐,士大夫远嫌,莫敢与之通声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北庭 节度使 李元忠 、 安西 四镇留后 郭昕 率将士守境,与朝廷声问中断。”

(2).亦作“ 声问 ”。名声。《荀子·大略》:“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韩非子·内储说上》:“子闻寡人之声闻,亦何如焉?”《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南阳 宋仲子 於 荆州 与 蜀郡 太守 王商 书”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益州耆旧传》:“ 商 字 文表 , 广汉 人,以才学称,声问著於州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论师﹞少好学,有才辩,声闻遐被,法俗归心。” 宋 沉辽 《真觉开堂》:“自诸祖述作已达者,皆著声问。” 清 曹寅 《题云辨上人小照》诗:“行识自来矜色相,声闻何惜证飞仙。”参见“ 声闻过情 ”。

梵文意译。佛家称闻佛之言教,证四谛之理的得道者。常指罗汉。《大乘义章》卷十七:“观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声闻。”《大乘义章》卷十七:“从佛声闻而得道者,悉名声闻。”《敦煌变文集·维摩经押座文》:“五百声闻皆被訶,住相法空分取证。”

务本

(1).致力于根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 河 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四折:“习诗书,学礼易,从先进君子务本。忘食发愤,能正其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有务本之法,止在善和其心。”

(2).指务农。《管子·禁藏》:“故先慎於己而后彼,官亦慎内而后外,民亦务本而去末。”《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你今年已大长,不思务本作家,日逐游荡,有何了日!” 清 顾炎武 《钱粮论上》:“昔人之论取民者,且以钱为难得也,以民之求钱为不务本也,而况於银乎。”

士气

(1) [morale]∶士兵的战斗意志,也指群众斗争精神

全体教员士气高涨

(2) [style]∶指读书人的气势、作风

士气为之一

斯文

(1) [culture or intellectual]∶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refined;gentle]∶温文尔雅

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宗主

(1).指宗子。一姓的继承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齐 崔杼 生 成 及 彊 而寡,娶 东郭姜 ,生 明 …… 崔成 有病而废之,而立 明 。 成 请老于 崔 , 崔子 许之, 偃 与 无咎 弗予,曰:‘ 崔 ,宗邑也,必在宗主。’” 杜预 注:“宗邑,宗庙所在。宗主,谓 崔明 。”

(2).列入宗庙的神主。《左传·昭公十九年》:“冬, 晋 人使以币如 郑 。问 駟乞 之立故……大夫谋对, 子产 不待而对客曰:‘ 郑国 不天,君之二三臣札瘥夭昏,今又丧我先大夫 偃 ,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於谋,而立长亲。’” 孔颖达 疏引 服虔 曰:“祏主藏於宗庙,故曰宗主。”

(3).众所景仰归依者;某一方面的代表与权威。《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弱冠知名” 裴松之 注引《傅子》:“是时 何晏 以材辩显於贵戚之间; 邓颺 好变通,合徒党,鬻声名於閭阎;而 夏侯玄 以贵臣子少有重名,为之宗主,求交於 嘏 而不纳也。”《晋书·羊祜传》:“故太傅、 鉅平侯 羊祜 明德通贤,国之宗主,勋参佐命,功成平 吴 。”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江湖间多新进小生,不知天下文有宗主,妄相倣傚,而又从而失之,遂至於支离褊浅之词,皆目为 元和 诗体。”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此语亦是 沉 谢 辈为儒林宗主时,好作奇语,故后生立论如此。”《西湖佳话·白堤政迹》:“ 唐 时以诗取士,有一位前辈老先生,叫做 顾况 ,大有才名。一时名士,俱推重他为诗文宗主。”

(4).本源。《云笈七籤》卷一:“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包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5).宗旨,主旨。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管子》一书,以富国强兵为宗主。然其时去 三代 未远,其言之粹者,非尽失先王遗意也。”

典型

[typical] 充分显现出其个性特征

典型的身体损伤

八百孤寒

众多的寒士。孤寒,指贫寒之士;八百,形容其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放孤寒》:“ 李太尉 德裕 颇为寒畯开路。及謫官南去,或有诗曰:‘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 李崖州 。’”

伤心

[grieve]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私恩

私人的恩惠。《韩非子·饰邪》:“必明於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制詔御史:诸侯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汉书·匡衡传》:“不以私恩害公义。”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庸闲斋笔记>褒贬未允》:“一则谓 左公 不感私恩,专尚公义,疑其卓卓能自树立,而羣相推重焉。”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对联推荐: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对联大全 兆姓庆生还,教养兼施,十年弦诵声闻,务本先教培士气; 斯文失宗主,典型犹在,八百孤寒泪下,伤心岂为感私恩。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