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凤盘双阙壶天外
下联:鳌驾三山陆海中
对联凤盘双阙壶天外 鳌驾三山陆海中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双阙
(1).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两宫遥相望,双闕百餘尺。” 唐 吴融 《送僧归破山寺》诗:“别来双闕老,归去片云閒。” 明 王宠 《入消夏湾》诗:“千山翫迴转,双闕开嶙峋。”
(2).借指宫门。 唐 广宣 《驾幸天长寺应制》诗:“宸游双闕外,僧引百花间。”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比亦再过於双闕,未尝一对於清光。”
(3).借指京都。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闕间。” 唐 杜甫 《承间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意气即归双闕舞,雄豪復遣 五陵 知。” 仇兆鳌 注:“双闕,谓都中。” 明 戴缙 《楚江旅怀》诗:“客梦悬双闕,乡心逐五羊。”
天外
(1).天之外。极言高远。 战国 楚 宋玉 《大言赋》:“方地为车,圆天为盖,长剑耿耿倚天外。”
(2).谓极远的地方。 唐 岑参 《送崔子还京》诗:“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戴望舒 《示长女》诗:“然后,缅想着天外的父亲,把疲倦的头搁在小小的绣枕。”
(3).谓意想不到之处。《后汉书·西域传论》:“神迹诡怪,则理絶人区;感验明显,则事出天外。”
三山
(1).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 三壶 ,则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壶 ,则 方丈 也;二曰 蓬壶 ,则 蓬莱 也;三曰 瀛壶 ,则 瀛洲 也。” 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玄都五府风尘絶,碧海三山波浪深。” 宋 苏轼 《奉和陈贤良》诗:“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鼇。” 清 黄遵宪 《和沉子培同年》诗:“縹緲三山信 徐巿 ,横纵六里听 张仪 。”
(2). 福州 的别称。 福州 城中西有 闽山 ,东有 九仙山 ,北有 越王山 ,故 福州 又称 三山 。见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元 萨都剌 《入闽过平望驿》诗:“ 广陵 城里别匆匆,一去 三山 隔万重。”
(3).冠名。 唐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诗:“数点疏星紫锦斑,仙家新样剪三山。” 元 郭珏 《送友人从军》诗:“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明 费信 《星槎胜览·占城国》:“其酋长头戴三山金花冠,身披锦花手巾,臂腿四腕,俱以金鐲。”
(4).指三山骨。 唐 元稹 《望云骓马歌》:“蹄悬四跼脑颗方,胯耸三山尾株直。” 宋 黄庭坚 《次韵宋楙宗僦居甘泉坊书怀》:“家徒四壁书侵坐,马耸三山叶拥门。”详“ 三山骨 ”。
(5).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郭沫若 《颂党庆》诗之一:“三山白雪化,九域红旗鲜。” 萧华 《井冈山颂》诗:“推翻三山惊寰宇,社会主义日日新。”
陆海
(1).物产富饶之地。《汉书·地理志下》:“﹝ 秦 地﹞有 鄠 杜 竹林, 南山 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 颜师古 注:“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云陆海。”《水浒传》第一○五回:“ 宛州 山水盘紆,丘原膏沃,地称陆海。”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十:“陆海从来沃野多,居民竟未识嘉禾。”
(2). 南朝 梁 锺嵘 对 晋 代文学家 陆机 有“ 陆 才如海”之赞语。见《诗品》卷上。后因以“陆海”比喻富于文才。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 潘 江,各倾 陆 海云尔。”
(3).借指 陆机 ,以喻称富于文才的人。 前蜀 贯休 《赠抱麻刘舍人》诗:“ 双溪 逢 陆 海, 荆渚 遇 平津 。”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李膺名士真佳偶 姚合诗翁见品题
李膺名士真佳偶
姚合诗翁见品题
(切姓婚联 - 李姚)对联: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清-曾国藩《格言联》,曾国藩赠胡林翼)对联:野树穿花月在涧 清风拂座竹环门
野树穿花月在涧
清风拂座竹环门对联:合意客来心不厌 知音人听话偏长
合意客来心不厌
知音人听话偏长
(《警世通言》第一卷)对联:一片乌金一片火 万家光彩万家明
一片乌金一片火
万家光彩万家明对联:红藕花开打浆人犹夸粉黛
红藕花开打浆人犹夸粉黛
朱门草没登楼我自吊英雄
(南京胜棋楼:黄翼升。粉黛:指莫愁女)对联:论秀重升乡万里丹山雏凤声宜清老凤
论秀重升乡万里丹山雏凤声宜清老凤
育材期报国十年黄卷古人道不薄今人
(何桂珍题云南丹凤书院)对联:岛联齐鲁领先秀 港对海洋无限青
岛联齐鲁领先秀
港对海洋无限青
(马萧萧贺山东省青岛市楹联学会成立)对联:文字炳千秋,会通中外古今,披劝学一编,振聩启聋,功迈昌黎原道上;
文字炳千秋,会通中外古今,披劝学一编,振聩启聋,功迈昌黎原道上;
经猷维百世,调剂盈虚消息,读变法三摺,忠君爱国,心方诸葛出师长。
(清-尹荣德《挽张之洞联》)对联:最关怀表里山河,天夺斯人,非仅吾乡福薄;
最关怀表里山河,天夺斯人,非仅吾乡福薄;
不留身担当宇宙,帝隆恤典,犹欣后起贤多。
(清-成策达《挽曾纪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