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全文
上联:双林飞出同龄鸟
下联:异姓结成百岁缘
对联备注:
(同龄婚)
对联双林飞出同龄鸟 异姓结成百岁缘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双林
(1).指 释迦牟尼 涅槃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 周祖谟 校释:“佛在 拘尸那城 阿夷罗跋提河 边娑罗(sala)双树前入般湼槃(见《大般湼槃经》)。在今 印度 北方Kasia(距Gorakhpur约三十二英里)。” 南朝 梁元帝 《荆州长沙寺阿育王像碑》:“然俱冥四德,脱屣双林;示表金棺,现焚檀椁。”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双林告灭,演摩訶般若之教,示阿耨多罗之诀。”参见“ 双树 ”。
(2).借指 释迦牟尼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论》:“别於方等深经,领括枢要,源发般若,流贯双林。” 唐 姚合 《赠王山人》诗:“既能施六度,了悟达双林。”
(3).借指寺院。 唐 韩翃 《题龙兴寺澹师房》诗:“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 五代 齐己 《答陈秀才》诗:“他年立名字,笑我老双林。”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司空曙》:“迁謫 江 右,多结契双林,暗伤流景。”
同龄
[of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age] 年龄相同的人
异姓
(1).不同姓。亦指不同姓的人。《书·旅獒》:“王乃昭德之致於异姓之邦。”《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高祖 弟子同姓为王者九国,唯独 长沙 异姓。”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 张叔夜 ﹞领兵勤王京师,拜枢密,以不肯推戴异姓,取过军前,饮恨而薨。”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道士取妻》:“科臣执奏,谓荫叙无及异姓之例。”
(2).指姻亲。《左传·隐公十一年》:“ 周 之同盟,异姓为后。” 郑玄 注:“庶姓,无亲者也;异姓,昏姻也。”《诗·小雅·伐木》“兄弟无远” 唐 孔颖达 疏:“礼有同姓、异姓、庶姓。同姓,揔上王之同宗,是父之党也;异姓,王舅之亲;庶姓,与王无亲者。”
结成
(1) [unite]∶为了一个共同目标,通过法律手续结合起来
通过结婚使二人结成一对夫妻
(2) [embody;form]∶结合成一体或一块;结合
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结成一块黄油
百岁
(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 周立波 《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
(2).终身;毕生。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
(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 唐 白居易 《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宋 苏轼 《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 戚姬 子乎?”
注释是词典网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对联推荐:
对联:万峰尽透剔玲珑,亦造物无心为结撰;
万峰尽透剔玲珑,亦造物无心为结撰;
一石也离奇变幻,是山灵故意显神通。
(清-王德馨《雁山灵岩寺》)对联: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
麝兰芳霭斜阳院
杜若香飘明月洲对联:国逢盛世家家乐 政顺民心处处歌
国逢盛世家家乐
政顺民心处处歌对联:作字有逸气; 听琴无邪心。
作字有逸气;
听琴无邪心。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九一七)》)对联:四座春风霭如瑞玉 一樽秋月淡比晴川
四座春风霭如瑞玉
一樽秋月淡比晴川对联:传家故物诗书礼; 伴我闲情松竹梅。
传家故物诗书礼;
伴我闲情松竹梅。
(清-林庆铨《自题知足知不足斋联》)对联:苍劲焦山柏; 清寒庾岭梅。
苍劲焦山柏;
清寒庾岭梅。
(清末近现代初-梁鼎芬《课儿联(其四十八)》)对联:度得鸳针如此巧 绣成凤彩自成文
度得鸳针如此巧
绣成凤彩自成文
(线店)对联:琼材歌舞群仙会 海屋衣冠百寿图
琼材歌舞群仙会
海屋衣冠百寿图对联:我亦典偏师,横三尺剑,挽六钧弓,每怀太傅风流,极不相忘淝水战;
我亦典偏师,横三尺剑,挽六钧弓,每怀太傅风流,极不相忘淝水战;
此即是乐境,读几卷书,饮数杯酒,若遇渔人过访,与之同话武陵源。
(清-谢鸿章陈禹门《贵阳箭厅漱流轩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