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原文
贞下元当起,辛来庚不留。
数成天地合,节会送迎酬。
烛影祥华灿,炉烟瑞霭浮。
今宵八帙满,明日一从头。
诗词问答
问:除夕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除夕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除夕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十
参考注释
下元
(1).节日名。旧时以阴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宋 洪迈 《容斋三笔·上元张灯》:“ 太平兴国 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张灯如上元之夕。”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月·安期》:“十五日下元之期,菴观寺院课经安期起,至次年正月廿五日,百日期满。”
(2).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宫,历一百八十年一周始,而称其中的第三甲子为下元,3.中医指肾气。《黑籍冤魂》第二三回:“他自戒烟以后,有个下元虚的毛病。”
(4).气功意守部位名称,即下元丹田,位于脐下。《云笈七籤》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下元丹田气海也,亦名精门。”
(5).道教称水中为下元。亦指水府。《西游记》第三回:“恳乞天兵,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成天
整天
节会
(1).音乐的段落节奏。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节会有数,故曲折不乱;周旋有度,故頫仰不惑。”亦泛指乐曲。 唐 王建 《捣衣曲》:“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皆起听。”
(2).节日所设的宴会。 汉 王桀 《英雄记·公孙瓒》:“ 公孙瓚 与诸属郡县每至节会,屠牛作脯,每酒一觴,致脯一豆。”
送迎
(1).送往迎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妇人送迎不出门,见兄弟不踰閾。”《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尝过 樊将军 噲 , 噲 跪拜送迎,言称臣。” 宋 王銍 《默记》卷中:“两州送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於道。” 陈毅 《泗宿道中》诗:“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2).指文笔的宕开与承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廻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烛影
(1).灯烛的光亮。 唐 杜甫 《夜》诗:“絶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宋史·镇王竑传》:“未几,遥见烛影中一人已在御坐。”《花月痕》第四二回:“忽听颼颼的风起,檐下一树丁香花纷纷乱落,瞥见金光一闪,烛影无焰,有个垂髫女子……空手站在炕前。”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二:“黯黯的烛影,寂寂的风声。”
(2).灯烛之光映出的人、物的影子。 唐 李峤 《银》诗:“思妇屏辉掩,游人烛影长。” 唐 卢纶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亲》诗:“步帐歌声转,妆臺烛影重。”
华灿
艳丽。 宋 周密 《乾淳岁时记·中秋》:“禁中是夕有赏月……灯烛华灿,竟夕乃止。”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玩具·四川贡扇》:“聚骨扇,自 吴 製之外,惟 川 扇称佳,其精雅则宜士人,其华灿则宜艷女。”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八:“ 日本 小孩子的衣服,比我们的华灿,比较的引人注意。”
炉烟
见“ 炉烟 ”。
亦作“ 炉烟 ”。1.熏炉或香炉中的烟。 南朝 梁简文帝 《晓思诗》:“炉烟入斗帐,屏风隐镜臺。” 宋 苏轼 《青牛岭高绝处有小寺人迹罕到》诗:“暮归走马沙河塘,炉烟裊裊十里香。”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炉烟暗递浩歌声。”
(2). 庐山 香炉峰 的云气。借指 香炉峰 。 宋 梅尧臣 《寄王江州》诗:“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炉烟。潮到 盆城 否?犹期信可传。”
(3).旧时宫殿前丹墀设焚香炉,后因以指代宫廷、朝官。 唐 无名氏 《元日观上公献寿赋》:“趋云陛以陈词,向炉烟而稽首。” 唐 韦应物 《燕李录事》诗:“与君十五侍皇闈,晓拂炉烟上赤墀。” 唐 方干 《送杭州李员外》诗:“必恐驻班留立位,前程一步是炉烟。”
(4).指炉火。 宋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词:“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炉,一本作“ 罏 ”。
瑞霭
吉祥的云气
今宵
今夜。 南朝 陈 徐陵 《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 雍陶 《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 刀州 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八帙
见“ 八秩 ”。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从头
(1) 从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 * 《忆秦娥·娄山关》
(2) 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