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春冰原文
一步一愁新,轻轻恐陷人。薄光全透日,残影半销春。
蝉想行时翼,鱼惊蹋处鳞。底虚难驻足,岸阔怯回身。
岂暇踟蹰久,宁辞顾盼频。愿将兢慎意,从此赴通津。
诗词问答
问:履春冰的作者是谁?答:张萧远
问:履春冰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张萧远的名句有哪些?答:张萧远名句大全
张萧远履春冰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一步
(1).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以万里为一步,以千岁为一朝。”《朱子语类》卷二:“只似在圆地上走,一人过急一步,一人差不及一步,又一人甚缓,差数步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马儿往西行,坐车儿往东拽,两口儿一步儿离得远如一步也。”
(2).谓步伐一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收拾行李,一步地都行上,两口儿眉头暂开放。”
(3).指某一地步、境地或事务的某一段。《景德传灯录·灵龛禅师》:“出处非千佛,春来草自清,问碌碌地时如何?试进一步看。” 宋 真德秀 《西山语录·日至月至》:“ 孟子 教人只云养心莫善於寡欲, 周子 又进一步教人曰:‘由寡以至於无, 颜子 三月不违者,已到无欲之地。’”《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的意思,总等他进一步,功名成就,纔给他提亲呢。”《红楼梦》第七十回:“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 毛 *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肃清公开的或隐藏的汉奸势力;要做到这一步也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
(4).长度名。历代不一,如 周 以八尺为一步, 秦 以六尺为一步,后亦以五尺为一步。《礼记·王制》:“古者以 周 尺八尺为步,今以 周 尺六尺四寸为步。” 孔颖达 疏:“古者八寸为尺,今以 周 尺八尺为步,则一步有六尺四寸。”《新唐书·突厥传上》:“ 后魏 筑长城,议者以为人治一步,方千里,役三十万人。”
(5).中医运气学说以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为“一步”。《素问·六微旨大论》:“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王冰 注:“一步,凡六十日又八十七刻半。”
行时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驻足
(1).停步;停留。 明 宋讷 《壬子秋过故宫》诗:“北塞君臣方驻足,中华将帅已离心。”《东周列国志》第七二回:“﹝ 伍员 ﹞行过 陈国 ,知 陈 非驻足之处,復东行数日,将近 昭关 。” 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倘一驻足,也许就可以听到 疑古玄同 先生的又快又响的谈吐。”
(2).立足。 徐珂 《清稗类钞·战事·骆文忠擒石达开》:“且敌马纵横, 长江 以东,我辈实无驻足地。”
回身
转身
他放下东西,回身就走了
踟蹰
(1) 徘徊;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汉乐府《陌上桑》
踟蹰不知所措
(2) 也作“踟躇”
顾盼
(1)
(2) 观看,左顾右盼
俊眼修眉,顾盼神飞。——《红楼梦》
(3) 回视,眷顾
兢慎
小心谨慎。 唐 杜荀鹤 《泾溪》诗:“ 涇溪 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前蜀 杜光庭 《李绾常侍九曜醮词》:“事主立身,得罄忠诚之节;循怀省己,常持兢慎之心。” 宋 范仲淹 《淡交若水赋》:“游泳而学海同济,兢慎而礼防共守。”
从此
(1) 从那个时候起
王大伯从此负担更重了
(2) 从那个地方起或从那个时候起
通津
(1).四通八达之津渡。《梁书·武帝纪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 唐 皇甫冉 《西陵寄灵一上人》诗:“ 西陵 遇风处,自古是通津。” 明 邢昉 《雨后山家始见桃花》诗:“閒宜临浅水,暖欲傍通津。”
(2).喻显要的职位。 晋 陶潜 《咏三良》:“弹冠乘通津,但惧时我遗。” 唐 司空图 《榜下》诗:“三十功名志未伸,初将文字竞通津。”
精彩推荐:
- 观地产之所宜兮,惟金锡之最良。贡品肇於有姒兮,暨苍姬而加详。虽历代之所珍兮,凛英气其犹秘。欧冶子之神奇兮,爰採取而炼淬。剖赤堇而出锡兮,山色变而无云。涸若耶之铜液兮,俯不见夫潜鳞。铸岭岌其插天兮,冶井浸而寒冽。前丰霳为击橐兮,后雨师为洒尘。发铜牛之藏屑兮,赭林麓以炊炭。弃右冶之余滓兮,草木为之焦烂。炎烟涨乎铜孤兮,寒光浮乎炼塘。越砥妥其敛锷兮,铸浦沸其若汤。合众灵而成器兮,为宝剑凡有五。曰湛卢与巨阙兮,盖珍名之最著。既属之善相之薛烛兮,复谋之南林之处女。水试则断蛟螭兮,陆用而剸犀虎。扫搀抢使澌灭兮,伏蚩尤使左怖。岂吴钩之敢抗兮,非燕函之能御。客曰伟哉利器兮,诚为越国之珍。斯剑客之喜谈兮,非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