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婺州州宅极目亭原文 诗词名句

婺州州宅极目亭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婺州州宅极目亭原文

尚书曳履上星辰,小为东阳作主人。
朱阁凌空云缥缈,青山绕郭玉嶙峋。
似闻旋教新歌舞,且慰重临旧吏民。
莫倚阑干西北角,即今河洛尚胡尘。

诗词问答

问:婺州州宅极目亭的作者是谁?答:陆游
问:婺州州宅极目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陆游的名句有哪些?答:陆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尚书

(1) 中国古代官名。执掌文书奏章。作为官名,始置于战国时,或称“掌书”。秦为少府属官,汉武帝提高皇权,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地位逐渐重要。后各朝均有设置,清代相沿不改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三国蜀· 诸葛亮《出师表》

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

(2)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

兵部尚书

曳履

拖着鞋子。形容闲暇、从容。 唐 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殿庭捧日飘缨入,阁道看山曳履迴。” 元 白朴 《梧桐雨》楔子:“四海承平无一事,朝朝曳履侍君王。” 刘师培 《文说》:“推之曳履歌商,声若出于金石。”

星辰

星的总称

日月星辰

东阳

(1).古邑名。 春秋 鲁 地。在今 山东省 费县 境。《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

(2).古邑名。 春秋 齐 地。在今 山东省 临胊县 境。《左传·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东阳 而遂围 莱 。” 杜预 注:“ 东阳 , 齐 竟上邑。”

(3).古邑名。 战国 楚 地。在今 江苏省 盱眙县 境。《国语·楚语上》:“若资 东阳 之盗使杀之,其可乎?” 韦昭 注:“ 东阳 , 楚 北邑。”

(4).古地区名。 春秋 晋 地。相当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东 邢台 、 邯郸 一带。《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吴 略 东阳 。” 杜预 注:“ 东阳 , 晋 之 山 东邑, 魏郡 广平 以北。”

(5).古地区名。 战国 赵 地。《韩非子·初见秦》:“以 代 、 上党 不战而毕为 秦 矣, 东阳 、 河 外不战而毕反为 齐 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鲍彪 曰:“ 东阳 属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

(6).指 汉 东阳侯 张相如 。《汉书·贾谊传》:“於是天子议以 谊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东阳侯 、 冯敬 之属尽害之。” 颜师古 注:“ 东阳侯 , 张相如 也。” 唐 皮日休 《悼贾》:“上既悦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与 东阳 ,道既摈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

(7).指 南朝 梁 沉约 。因其曾为 东阳 守,故称。 宋 曹组 《蓦山溪·梅》词:“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 东阳 也,试问花知否?” 元 袁易 《台城路》词:“风流渐懒,但诗恼 东阳 ,病添 中散 。”参见“ 东阳销瘦 ”。

(8).复姓。 南朝 宋 有 东阳无疑 。

作主

对某件事作出决定并负全责

这件事应由我作主

朱阁

(1).红色的楼阁。 晋 陆机 《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玄云拖朱阁,振风薄綺疏。” 唐 许浑 《宴饯李员外》诗:“云叶渐低朱阁掩,浪花初起画檣回。” 宋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转朱阁,低綺户,照无眠。” 清 孙枝蔚 《对酒》诗:“香气来朱阁,风光在画船。”

(2).通政院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官廨》:“朱阁,《翰墨大全》、《旧典》:通政本隶西臺,近制建官则领朱阁。”

凌空

(1) 高架在空中

铁路桥凌空架在两山之间

(2) 从天空通过

飞机凌空而过

(3) 高升到天空,耸立空中

缥缈

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青山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嶙峋

(1) 形容山石峻峭、重叠

岭巆嶙峋,洞无涯兮。——《汉书·扬雄传》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司空图《诗品》

怪石嶙峋

(2) 形容人消瘦或刚直有骨气

瘦骨嶙峋

歌舞

合称歌唱与舞蹈

歌舞晚会

吏民

官吏与庶民。《墨子·号令》:“敌人卒而至,严令吏民,无敢讙嚣。”《汉书·武帝纪》:“其令州县,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清 汪懋麟 《和孙屺瞻侍郎见怀原韵》:“吏民喧使节,湖海正秋天。”

阑干

(1) 纵横交织;弥漫嵌合

瀚海阑干百丈冰

(2) 用竹、木、金属等制成的遮拦物

(3) 横流的样子

忍不住泪珠阑干

西北

方位名,介于西和北之间。特指中国西北部

泰山西北。—— 清· 姚鼐《登泰山记》

即今

今天;现在。 唐 高适 《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宋 陆游 《连日有雪意戏书》诗:“壮岁羈游半九州,即今憔悴老菟裘。”《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事已如此,料留你不住了,只是你要去时,即今就去。”

河洛

亦作“ 河雒 ”。1. 黄河 与 洛水 的并称。《史记·郑世家》:“和集 周 民, 周 民皆説, 河 雒 之閒,人便思之。” 汉 班昭 《东征赋》:“望 河 洛 之交流兮,看 成皋 之旋门。” 明 方孝孺 《御赐训辞记》:“虽 河 洛 之所出,龙龟之所负,何以过于此哉?”

(2).指 黄河 与 洛水 两水之间的地区。 南朝 梁 江淹 《北伐诏》:“驍雄竞奋,火烈风扫,剋定中原,肃清 河 洛 。”《南史·宋纪上·武帝》:“时帝将镇 下邳 ,进兵 河 洛 ,及徵使至,即日班师。” 王闿运 《皇中宪大夫侯官陈君墓志铭》:“谁谓弗彰? 河洛 是仪。”

(3).指 洛阳 。《文选·班固<西都赋>》:“盖闻皇 汉 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 河洛 矣。” 李善 注:“东都有 河 南 洛阳 ,故曰 河洛 也。” 唐 张说 《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天下之大都有五,而 河洛 总其中。”

(4).指 洛水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臣闻 河洛 之神,名曰 宓妃 。” 清 顾炎武 《日知录·湘君》:“ 江湘 之有夫人,犹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

(5).河图洛书的简称。 三国 魏 曹丕 《以孙登为东中郎封侯策》:“盖河洛写天意,符讖述圣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取象乎河洛,问数乎蓍龟。”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 杨侃 称‘纬书之类,谓之秘经,图讖之类,谓之内学,河洛之书,谓之灵篇。’”

(6).亦作“ 河落 ”。即饸饹。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热洛河》:“今 齐 鲁 间以蕎麦作麪食,名河洛。”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生客细客吃挂面,熟客粗客吃河落。”参见“ 河漏 ”。

胡尘

(1).胡地的尘沙。 北周 庾信 《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 明 梁辰鱼 《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

(2).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 南朝 梁 任昉 《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 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 ,胡尘罕尝夕起。” 唐 白居易 《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明 屠隆 《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斩邪留正,誓扫胡尘。” 柳亚子 《题<张苍水集>》诗:“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 汉 山河。”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李衍,朝代:唐代
    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代
    凡游南国者,未有不蹉跎。到海路难尽,挂帆人更多。潮沙分象迹,花洞响蛮歌。纵有投文处,于君能几何?
  • 作者:宋祁,朝代:宋代
    中山花下举离樽,缟发萧萧重黯魂。假节共辞金马闼,满更先入玉关门。弥年锦帐残香燎,几夕兰陔撷露痕。早伏青规奏边事,五芝泥熟待新恩。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早岁志远游,万里携孤剑。所至必吊古,如疾得鍼砭。荒寒过吴宫,摧剥观禹窆。及仕杨润间,挂席度天堑。梁宋不可游,北望每怀歉。会有蜀汉役,奇嶮日窥觇。筑坛访遗址,烧栈想烈焰。辕门俯清渭,彻底绿可染。旧史所登载,一一尝考验。胡羊美无敌,黍酒实醇酽。枕戈南山下,驰猎久不厌。比参剑南幕,壮志就收歛。卜邻杨雄宅,遂欲老铅椠。但爱古柏青,肯顾海棠艳。人生不易料,白首东归剡。稽山秋峨峨,镜水春潋潋。余俸买扁舟,月下采菱芡。湖山最奇处,容我钓石占。婚嫁幸已毕,百事不关念。但当勤醉歌,一死不汝欠。
  • 作者:王安石,朝代:宋代
    寥寥萧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綦。犹有齐梁旧时殿,尘昏金像雨昏碑。
  • 作者:曾惇,朝代:宋代
    怀玉知名寺,诸峰翠插天。凌云飞略彴,照水舞蜿蜒。午日孤穿履,新凉定著鞭。更须烦惠远,小立虎溪边。
  • 作者:杨万里,朝代:宋代
    穿青度碧白云中,山正奇时路忽穷。引道老农辞我去,与君更上最高峰。
  • 作者:胡寅,朝代:宋代
    门开阊阖晓霞鲜,剑佩称觞玉座前。五福惠心敷下土,三呼稽首望层天。龙旗已荡淮祲,狼燧行清朔塞烟。复会东都临四海,众星环拱万斯年。
  • 作者:韩维,朝代:宋代
    一夜严风结素波,盍簪宁避晓寒多。范滂揽辔方清俗,墨子回车岂恶歌。云外雁寒惊岁晚,林间鸦语弄春和。知君不久承宽诏,始奈红裙绿酒何。
  • 作者:李孟阳,朝代:元代

    猎猎雁秋阑,寒轻点鬓班。

    书声一楼竹,诗思两桥山。

    白鹤延翁老,青猿迓客闲。

    雪睛楼有信,携月度云间。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