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余功散缯楮。
南阳诸谢世有人,此邦亦自非其土。
一时与我俱作客,白发苍颜愧非伍。
儒术真传汉太翁,风流未减晋诸庾。
两家尚有往还帖,旧集脱遗应可补。
明窗展卷清泪滴,恍然似与故人语。
欲锁空厨付长康,恐君讥我不与取。
诗词问答
问:《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西南
(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自是
(1) 自然是
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
(2) 自以为是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3) 从此
贤俊
亦作“ 贤雋 ”。亦作“ 贤儁 ”。亦作“ 贤嶲 ”。1.才德出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隋书·高祖纪下》:“开进仕之路,佇贤雋之人。”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一:“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明 归有光 《顾夫人杨氏七十寿序》:“其子之贤俊者,予往往于南宫识之。” 清 陈用光 《上翁学士书》:“古之士,其知慕乎道者,未尝不欲见贤儁之君子,而祓濯其心,以获尊闻行知之益。”
(2).才德出众的人。《汉书·元帝纪》:“延登贤俊,招显侧陋。”《晋书·忠义传·王豹》:“简良才,命贤儁,以为天子百官。”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芹。”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荐》:“草泽卑位之间,恐遗贤俊,宜令兵部即作牒目,徵召奏闻。”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脚靴手板实卑贱,贤雋未可吏书绳。” 清 钱良择 《寄内》诗:“无方贤俊皆簪笔,有道乾坤渐止戈。”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四方贤嶲,自达官以至学人士,遇先生所在必求见焉。”
衰老
年老而精力、体质衰弱
思归
(1).想望回故乡。 汉 张衡 《思玄赋》:“悲离居之劳心兮,情悁悁而思归。” 晋 石崇 《思归引》序:“困於人閒烦黷,常思归而永叹。”
(2).鸟名。即子规,一名杜鹃。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姊规》:“子规,人但知其为催春归去之鸟,盖因其声曰归去了,故又名思归鸟。”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作古
逝世,死亡
笔墨
(1) ∶指文字或文章
我们的心情难以用笔墨来形容
笔墨酣畅
(2) 笔和墨
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余功
空馀的时间。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今 张君 不以謫为患,窃会计之餘功,而自放山水之閒,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缯楮
帛和纸。 宋 苏辙 《次韵文氏外孙骥》:“贤哉 与可 诗中杰,笔墨餘功散繒楮。”
南阳
郡名,现在湖北省襄阳县一带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
谢世
逝世
有人
(1).谓有杰出的人物。《晋书·忠义传序》:“ 卞壼 、 刘超 、 钟雅 、 周虓 等已入列传,其餘即敍其行事,以为《忠义传》,用旌 晋氏 之有人焉。” 唐 韩愈 《兴元少尹房君墓志》:“ 房 故为官族,称世有人。”
(2).谓有靠山。如:朝中有人好做官。
(3).泛指有某人。《孟子·尽心下》:“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 巴金 《春》一:“有人从梅林那面走过来,发出了这样的叫声。”
自非
(1).倘若不是。《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内忧。”《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而已矣。”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四:“自非 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自非有为而为,则文不妄作。”
(2).自觉其非。 唐 韩愈 《复志赋》:“欲奔走以及事兮,顾初心而自非。”
一时
(1) 一个时期
此一时彼一时
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 短时间
一时半刻
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同一时候。
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
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4) 一些时候
攻一时。——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作客
(1) 寄居异地
(2) 到别人处做客人
(3) 拜访,访问
白发苍颜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儒术
先秦儒家的学说、原则、思想
真传
犹嫡传。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方伯公遗事》:“先祖 方伯公 年九十餘……常揭一联於厅事云:‘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鲁迅 《华盖集·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 * ,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太翁
(1).曾祖父。《南史·齐纪五》:“时年五岁,牀前戏。 高帝 方令左右拔白髮,问之曰:‘儿言我谁耶?’答曰:‘太翁。’ 高帝 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曾祖而拔白髮者乎?’” 清 赵翼 《长孙公桂举一子》诗:“遂向人间作太翁,添丁应策长孙功。”
(2).祖父。 宋 陆游 《戏遣老怀》诗:“阿囝略如郎罢老,稚孙能伴太翁嬉。”
(3). 清 代亦以称人之父。《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的太翁 纪延寿 同他长兄 纪望唐 革职免罪。”参阅 清 袁枚 《随园随笔·今人称太翁之讹》。
(4). 元 明 时海船上对舵工的称谓。见 明 陶宗仪 《辍耕录》。
风流
(1) 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才华出众,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礼教
是真名士自风流
(3) 放荡不羁
如此风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响的婚礼
(4) 具有 * 特点或 * 上得到满足
风流小说
(5) 风俗教化
风流笃厚,禁罔疏阔。——《汉书·刑法志》
(6) 遗风,流风余韵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 风度;仪表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唐· 杜甫《咏怀古迹》
(8) 风韵,多指好仪态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红楼梦》
往还
去和来;往来
脱遗
(1).遗漏。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严公行状》:“恐他人纂撰益復脱遗,感念曩怀,遂书行实。”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汉人希姓》:“两《汉书》所载人姓氏,有后世不著见者甚多,漫记于此,以助氏族书之脱遗。” 清 陈田 《明诗纪事辛籤·凌义渠诗序》:“诸疏皆其风采卓卓者,今并不见其本集,则编次时亦不免有所脱遗。”
(2).舍弃。亦谓超然物外。 唐 元稹 《江陵三梦》诗:“君復不憘事,奉身犹脱遗;况有官缚束,安能长顾私。” 宋 苏辙 《李诚之待制挽词》:“脱遗章句事经纶,满腹龙蛇自屈伸。” 明 陈所闻 《驻马听·题新安汪无如环翠园》曲:“脱遗世事恋烟霞,读残坟典观禾稼。”
展卷
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展卷诵读
清泪
眼泪。 宋 曾巩 《秋夜》诗:“清泪昏我眼,沉忧回我肠。” 明 沉德符 《野获编·佞幸·佞人涕泣》:“乃以数行清泪,再荷收録,终以爱弛。” 郁达夫 《沉沦》一:“他的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来,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恍然
(1).犹忽然。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2).猛然领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从事於举业者,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而思改其所为。” 鲁迅 《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 四铭 恍然的说。”
(3).模糊不清;茫然。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达 既昇之,意识恍然,不復见家人屋及所乘轝。” 宋 陈师道 《次韵寄答晁无咎》:“往事不回如过雨,醉梦恍然忘恶语。” 明 邵璨 《香囊记·赶散》:“心酸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举措。”
(4).仿佛。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明 归有光 《詹仰之墓志铭》:“予与之谈 秀甫 之为人,恍然如生,相与为泪下。” 明 方孝孺 《书<黄鹤楼卷>后》:“展卷而卧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
故人
(1) 旧交,老朋友
足下待故人如此,便告退。——《三国演义》
(2) 古称前妻或前夫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指前夫)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
新人从门入,故人(指前妻)从阁去。
(4) 已死的人
昔年在南昌蒙尊公骨肉之谊,今不想已作故人。——《儒林外史》
(5) 对门生故吏既亲切又客气的谦称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后汉书·杨震传》
长康
晋 顾恺之 的字。 唐 李嘉祐 《访韩司空不遇》诗:“图画风流似 长康 ,文词体格效 陈王 。” 宋 苏辙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欲锁空厨付 长康 ,恐君讥我不与取。”
不与
不赞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诗文赏析
【原题】:
次韵文氏外孙骥以其祖父与可学士书卷还谢悰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