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原文
幼安亦贤者,无乃太矫饰。
牵牛蹊我田,而自与之食。
吁嗟有深意,众人固不识。
干戈日相寻,闻此庶少息。
诗词问答
问:管宁的作者是谁?答:朱朝瑛
问:管宁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朝瑛的名句有哪些?答:朱朝瑛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职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三十四
参考注释
无乃
表示委婉反问。不是;岂不是
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
矫饰
亦作“ 矫飭 ”。1.整饬;整改。《荀子·性恶》:“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新唐书·杨炎传》:“初, 炎 矫飭志节,颇得名。”
(2).造作夸饰,掩盖真相。《后汉书·章帝纪》:“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新唐书·朱朴传》:“与 朴 皆相者 孙偓 …… 偓 性通简,不矫饰。” 明 屠隆 《昙花记·遍游地狱》:“只因近日士大夫迷真逐假,矫饰欺人。” 马南邨 《燕山夜话·艺术的魅力》:“难道每个时代的本有的特质不是在儿童的天性中毫不矫饰地复活着吗?”
牵牛蹊
供牛、马及人行走的小径。《周礼·地官·遂人》“遂上有径” 唐 贾公彦 疏:“自然径不容车轨,而容牛马及人之步径。是以《春秋》有牵牛蹊,蹊即径也。”
吁嗟
(1).叹词。表示忧伤或有所感。《楚辞·卜居》:“吁嗟嘿嘿兮,谁知吾之廉贞。”《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平生仰令图,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韩诗章句》:“吁嗟,嘆辞也。” 陈毅 《感事书怀》诗:“吁嗟我与汝,沧海之一粟。”
(2).叹词。表示赞美。 明 黄溥 《闲中今古录》:“至今儿孙主沙漠,吁嗟 赵 氏何其隆!”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吁嗟 华盛顿 ,及今百年矣。”
(3).哀叹;叹息。《孔子家语·执辔》:“民恶其残虐,莫不吁嗟。” 汉 王符 《潜夫论·救边》:“一人吁嗟,王道为亏。”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乐交煎勿底涯。”《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辞。”《红楼梦》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韵。”
深意
非常深刻的含意
众人
(1) 大多数人
众人都感到惊奇
(2) 大家
众人竭力。——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一般人,普通人
今之众人。——唐· 韩愈《师说》
为众人师。——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众人待其身。——唐· 韩愈《原毁》
众人皆以奢靡。——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泯然众人。——宋· 王安石《伤仲永》
不识
(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记·檀弓》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化干戈为玉帛。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 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日相
方术的一种。谓采用日辰旺相的占卜方法来推测人事的吉凶。《后汉书·循吏传·王景》:“初, 景 以为‘六经’所载,皆有卜筮,作事举止,质於蓍龟,而众书错糅,吉凶相反,乃参纪众家数术文书,冢宅禁忌,堪舆日相之属,适於事用者,集为《大衍玄基》云。” 李贤 注:“日相,谓日辰王相之法也。”王相,即旺相。
少息
(1).稍事休息;稍稍休息。 唐 韩愈 《祭女挐女文》:“撼顿险阻,不得少息。” 许地山 《鬼赞》:“我因疲极,才坐在一个祭坛上少息。”
(2).暂停;稍稍平息。 汉 马融 《长笛赋》:“众音猥积,以送厥终,然后少息暂怠。”《宋史·张齐贤传》:“及 继迁 为 潘罗支 射杀,边患谓可少息。” 元 施惠 《幽闺记·文武同盟》:“告少息雷霆怒嗔。”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户部·江南白粮》:“庶几弊政少除,民怨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