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谁把南牙压武夫,到头还似二公无。矢心海上逃秦爵,努力山中匿赵孤。
赤羽星沈迷辇凤,红旗风劲逐樯乌。
三神杳眇人何在,留取丹心付董狐。
诗词问答
问:《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的作者是谁?答:唐泾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唐泾的名句有哪些?答:唐泾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
南牙
即南衙。指宰相。《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详“ 南衙 ”。
武夫
(1) 武士;勇士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诗·周南·兔罝》
武夫力而拘诸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武夫出于波间。——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指军人
一介武夫
到头
(1) 到了尽头
顺着这条路走到头,就是他家
(2) ;结束
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二公
指府和县的副职。《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适才我站在门口,遇见敝县的二公。”参见“ 二太爷 ”。
矢心
(1).陈示衷心。 唐 韩愈 《祭柳子厚文》:“念子永归,无復来期。设祭棺前,矢心以辞。”
(2).发誓;下决心。 明 何景明 《别思赋》:“皎秋日以矢心,指寒岁以为期。” 郭沫若 《落叶·第四一信》:“他们在开年之后便要出发,我已矢心跟着他们同去。”
海上
(1).海边;海岛。《吕氏春秋·恃君》:“ 柱厉叔 事 莒敖公 ,自以为不知而去,居於海上,夏日则食菱芡,冬日则食橡栗。”《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公孙弘 ﹞家贫,牧豕海上。”《后汉书·荀爽传》:“﹝ 荀爽 ﹞后遭党錮,隐於海上,又南遁 汉 滨。” 明 陆深 《春雨堂随笔》:“予家海上,园亭中喜种杂花。”
(2).指湖滨。《文选·江淹<恨赋>》:“迁客 海 上,流戍 陇 阴。” 李善 注引《汉书》:“ 匈奴 乃徙 苏武 北海 上无人处。”
(3).海面上。《汉书·郊祀志上》:“及 秦始皇 至海上,则方士争言之。” 南朝 梁 沉约 《夕行闻夜鹤》诗:“愍海上之惊鳧,伤云閒之离鹤。” 唐 皮日休 《奉酬崔璐进士见寄次韵》:“意超海上鹰,运跼辕下驹。”
(4).指 上海 。犹言 沪 上。《海上花列传》第一回:“只因 海 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壬寅春,旅 沪 志士 馀杭 章炳麟 ……因联络 海 上有志之士,发起中国教育会为策动机关。” 王旡生 《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吾闻 海 上诸君子,发大愿合大力,既賡续此报,復求所以改良者,吾未尝不为之距跃三百,喜而不寐也。”
逃秦
犹避 秦 。避乱。 唐 麴信陵 《移居洞庭》诗:“重林将叠嶂,此处可逃 秦 。” 宋 叶适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初如别逃 秦 ,疏附耻独贤。”
努力
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赵孤
(1). 赵氏 的孤儿。指 赵武 。 汉 王充 《论衡·吉验》:“ 景公 乃与 韩厥 共立 赵 孤,续 赵氏 祀,是为 文子 。” 宋 辛弃疾 《六州歌头》词:“君不见: 韩献子 , 晋 将军, 赵 孤存;千载传 忠献 ,两定策, * 勋。”
(2). 赵氏 的孤儿。亦泛指孤儿。 明 冯梦龙 《酒家佣·姊弟式庐》:“谢劬劳能存 赵 孤,这愁怀 灵均 难赋。”参见“ 赵氏孤儿 ”。
(3). 赵氏 的孤儿。指 宋高宗 赵构 。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 刘启之 以诗自许, 漫塘先生 得其诗,读至《韩蘄王庙》诗中两句云:‘皇天有意存 赵 孤, 蘄王 登坛鬼神泣。’先生掩卷曰:‘此未识作诗法也……今顾指 高宗 为 赵 孤,谓皇天眷命,有意存 赵 孤,而 蘄王 登坛,鬼神便泣,气势却如此其盛!毋乃抑君父之太过,而扬臣子之已甚乎!’”
赤羽
(1).赤色羽毛。《尔雅·释鸟》“鶾,天鸡” 晋 郭璞 注:“鶾鸡,赤羽。” 邢昺 疏:“鶾,名天鷄,赤羽之鸟也。”
(2).指羽毛赤色的禽鸟。 宋 梅尧臣 《赋红雀》诗:“赤羽异蒿鷃,来自东夷国。” 郭沫若 《蜩螗集·海上看日出》诗:“倍添黮暗夜将明,旷野飞传赤羽声。”
(3).羽箭名。铁镞。《六韬·虎韬》:“飞鳬、赤茎、白羽,以铜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铁为首。” 唐 李白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我把两赤羽,来游 燕 赵 间。” 王琦 注:“赤羽,谓箭之羽染以赤者。”
(4).赤色旗帜。《孔子家语·致思》:“ 由 ( 子路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聝,唯 由 能之。” 唐 高适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诗:“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明 汤显祖 《上之回》诗:“翠华中极驾,赤羽上之回。”
沈迷
亦作“沉迷”。1.专心致志。 汉 刘桢 《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2).深深地迷惑、迷恋。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沉迷猖獗,以至於此。” 清 侯方域 《与槁木大师书》:“僕邇来世网已深,沉迷万状。” 瞿秋白 《文艺杂著·猪八戒》:“你这畜生,怎么如此沉迷不悟!”
红旗
(1)
(2) 红颜色的旗子
(3) 优胜奖旗
(4) 喻指先进
红旗手
樯乌
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也用以比喻飘忽不定的生活。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与时集,檣乌终岁飞。” 宋 张先 《御街行·送蜀客》词:“纷纷归骑亭皋晚,风顺檣乌转。” 宋 苏轼 《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生涯到处似檣乌,科第无心摘頷鬚。”
三神
(1).指天神、地祇、山岳。《史记·司马相如传》:“挈三神之驩,缺王道之仪,羣臣恧焉。” 司马贞 索隐引 如淳 曰:“谓地祇、天神、山岳也。”《汉书·扬雄传上》:“感动天地,逆釐三神。”
(2).道教指人体三丹田之神。《黄庭内景经·隐影》:“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歘游遨无遗忧。” 梁丘子 注:“三神,三丹田之神也。”
(3).指三尸神。《黄庭外景经·中部经》:“外本三阳物自来,内拘三神可长生。”神,一本作“ 阴 ”。
杳眇
亦作“ 杳渺 ”。1.悠远、渺茫貌。《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頫杳眇而无见,仰攀橑而捫天。” 刘良 注:“杳眇,深邃貌。” 唐 权德舆 《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佳期远,相见少,试一望,魂杳渺。” 明 宋濂 《文原》:“南 桂 北 瀚 ,东 瀛 西 溟 ,杳眇而无际。” 叶圣陶 《义儿》:“同学们的喧声和沉重且急速的脚步……对于他只起很淡很淡的感觉,差不多春夜的梦一般,迷离而杳渺。”
(2).指幽深晦秘之境。 宋 陈亮 《祭王丞内子文》:“虽託契於夫君,岂能保安人之释然耶……安人岂以其言为堕於杳眇而不足听耶!”
(3).形容文字飘逸高妙。 清 谭献 《<古诗录>序》:“ 梁 之诗艷而荒矣,而 武帝 为最高;文士之杳眇明丽者,则 沉约 、 柳惲 有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楚辞》中有《九歌》……而綺靡杳渺,与 原 他文颇不同,虽曰‘为作’,固当有本。”
何在
在哪里
公理何在?
留取
犹留存。取,语助词。 宋 牟巘 《木兰花慢·饯公孙倅》词:“留取去思无限,江蘺香满汀洲。”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干戈尽戢文教崇,人间此时鱼化龙。留取 琼林 ,胜景无穷。”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贺程昆仑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词:“留取臂间长命缕,筭节过五日刚踰九,重为我先生寿。”
丹心
(1) 忠诚之心
一片丹心
(2) 又叫“丹寸”、“丹魄”、“丹襟”、“丹诚”、“丹慊”、“丹恳”、“丹愚”、“丹款”、“丹悃”、“丹抱”、“丹府”、“丹衷”、“丹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