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孺封曹氏挽章原文
豪宗相承籍,遗懿本驯良。夫息遵慈芘,汙莱化阜康。
杯棬留燕机,丹篆勒阴堂。
愈愈垂青紫,诜诜庆祚长。
诗词问答
问:故孺封曹氏挽章的作者是谁?答:苏籀
问:故孺封曹氏挽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籀的名句有哪些?答:苏籀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宗相
与帝王同宗族的宰相。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 大中 十二年, 李衞公 謫 崖州 。歷 宣 懿 两朝无宗相。至 乾符 二年, 李蔚 为相,俄罢去。歷 乾符 …… 乾寧 ,悉无宗相,而宗室陵迟尤甚。”
承籍
承袭先人的仕籍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
遗懿
指死者遗下的美德。 唐 柳宗元 《虞鸣鹤诔》:“既克葬于 高阳原 ,二三友生皆至于墓,哀其行之不昭于世,追烈遗懿,求诸后土。” 唐 权德舆 《唐故鄜州伏陆县令赠左散骑常侍王府君神道碑铭》:“金石繫辞,式昭遗懿。” 宋 王十朋 《胡氏挽诗》:“ 韩 碑纪遗懿,彤管继芳馨。”
驯良
温顺善良
汙莱
1.谓田地荒废。《诗·小雅·十月之交》:“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毛 传:“下则污,高则莱。”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卒,尽也。田不治则下者污而水秽,高者莱而草秽。” 唐 白居易 《息游堕策》:“至使田卒污莱,室如悬磬。”
2.指荒地。《宋书·五行志三》:“宫室焚毁,化为污莱。”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污莱尽闢,甍宇兼倍。”《明史·汪应蛟传》:“ 应蛟 在 天津 ,见 葛沽 、 白塘 诸田尽为污莱,询之土人,咸言斥卤不可耕。”《清史稿·高宗纪三》:“今 乌鲁木齐 各处屯政方兴,客民前往,各成聚落,污莱闢而就食多。”
阜康
(1).富足康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 唐 陆贽 《韩滉加检校右仆射制》:“军无挠败,俗以阜康。”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惟昔有国,政简而章。洽于万邦,民俗阜康。” 清 吴伟业 《遇南厢园叟感赋》诗:“ 江 南昔未乱,閭左称阜康。”
(2).指使富足康乐。《旧唐书·裴度传》:“在 敬宗 时,阜康兆庶,尔则有活国庇人之勤。”
杯棬
亦作“ 杯圈 ”。亦作“桮棬”。亦作“桮圈”。 1.一种木质的饮器。《孟子·告子上》:“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 焦循 正义引《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卢辩 注:“杯,盘盎盆盏之总名也。盖桮为总名,其未彫未饰时,名其质为棬,因而桮器之不彫不饰者,即通名为棬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器械雕琢,财用之蠹也……故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其为害亦多矣。”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序:“持杯棬而承澍,雨自满而止,又安能测其霶霈之所至哉。” 唐 刘禹锡 《述病》:“视既分,则嚮时之僕已睆然执杯圈侍予于前矣。”
(2).《礼记·玉藻》:“母没而杯圈不能饮焉。” 郑玄 注:“圈,屈木所为,谓巵匜之属。” 孔颖达 疏:“杯圈,妇人所用,故母言杯圈。”后因用作思念先母之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明史·后妃传二·孝靖王太后》:“朕昔在青宫,莫亲温凊,今居禁闥,徒痛桮棬。” 清 顾炎武 《先妣忌日》诗:“无穷明发千年慨,岂独桮棬忌日思。”
(3).犹杯酒。 宋 苏辙 《早睡》诗:“杯棬相勤酬,往往见讥誚。” 明 高攀龙 《三时记》:“ 文山公 曾謁其祠,輒与二公杯棬酬酢。”
丹篆
(1).用朱砂书写的篆文。《隋书·潘徽传》:“至于采标緑错,华垂丹篆,刑名长短,儒墨是非。”
(2).指仙道之书或符箓。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韩退之梦吞丹篆》:“ 退之 常説,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令强吞之。” 唐 杜牧 《赠朱道灵》诗:“ 刘根 丹篆三千字, 郭璞 青囊两卷书。”
阴堂
(1).幽暗之室。《后汉书·周磐传》:“吾日梦见先师 东里先生 ,与我讲於阴堂之奥。” 李贤 注:“东南隅,谓之奥。阴堂,幽暗之室。”
(2).墓室;圹穴。《太平御览》卷三六一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往到於冢上,郎君沃酹,主簿俯伏在后,但见屠者弊衣蠡结,倨神坐,持刀割肉,有五时衣带青墨綬数人,彷徨阴堂东西厢,不敢来前。” 唐 柳宗元 《万年县丞柳君墓志》:“呜呼,铭誌之来古矣,是不可闕,遂勒玄石,措于阴堂。” 童宗说 注:“阴堂,壙中。”
愈愈
益甚。《诗·小雅·正月》:“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朱熹 集传:“愈愈,益甚之意。”一说为忧惧貌。 毛 传:“愈愈,忧惧也。” 徐念慈 《小说林缘起》:“事物现个性者,愈愈丰富,理想之发现亦愈愈圆满。”
垂青
比喻得到重视,受到优待
曾参活句垂青眼,未得生侯已白头。——耶律楚材《蒲华城梦万松老人》
诜诜
(1).众多貌。《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毛 传:“詵詵,众多也。” 郑玄 笺:“凡物有阴阳情慾者,无不妬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詵詵然众多。”一说为和集貌。 朱熹 集传:“詵詵,和集貌。” 唐 张说 《四门助教尹先生墓志》:“詵詵青襟,有所仰矣。”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廉孝詵詵, 湘 门排云。”
(2).和集貌。《艺文类聚》卷四引 晋 闾丘仲 《三月三日应诏诗》:“光光华輦,詵詵从臣。”
庆祚
幸福,福祚。《后汉书·朱浮传》:“惜乎弃休令之嘉名,造梟鴟之逆谋,捐传世之庆祚,招破败之重灾。”《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及 文帝 践阼,改为司空,进封 乐平乡侯 ” 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 《魏名臣奏》:“稽古先民,开诞庆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