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满群山原文
冰结金壶,寒生罗幕,夜阑霜月侵门。翠筠敲竹,疏梅弄影,数声雁过南云。
酒醒敧粲枕,怆犹有、残妆泪痕。
绣衾孤拥,馀香未减,犹是那时熏。
长记得、扁舟寻旧约,听小窗风雨,灯火昏昏。
锦裀才展,琼签报曙,宝钗又是轻分。
黯然携手处,倚朱箔、愁凝黛颦。
梦回云散,山遥水远空断魂。
诗词问答
问:飞雪满群山的作者是谁?答:蔡伸
问:飞雪满群山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飞雪满群山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蔡伸的名句有哪些?答:蔡伸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冰结
冰冻。 北齐 刘昼 《新论·文武》:“盛暑炎蒸,必藉凉风;寒交冰结,必处温室。”《云笈七籤》卷九五:“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冻而为,梁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结。就此中间,云何得火?云何得热?” 鲁迅 《野草·死火》:“这是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象珊瑚枝。”
金壶
(1).铜壶的美称。 晋 陆机 《漏刻赋》:“挈金壶以南罗,藏幽水而北戢。” 唐 崔液 《蹋歌词》:“金壶催夜尽,罗袖舞寒轻。” 后蜀 毛熙震 《更漏子》词:“烟月寒,秋夜静。漏转金壶初永。”参见“ 刻漏 ”。
(2).黄金酒壶。《晏子春秋·杂上十九》:“ 景公 游于 纪 ,得金壶。”
(3).为酒壶之美称。 唐 韩翃 《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玉佩迎 * ,金壶醉老春。” 宋 曾巩 《降龙》诗:“凝寒堕指热侵骨,一宴百盏倾金壶。”
寒生
贫苦的读书人。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某 江 南一寒生,遭际真主。适主上以巨觥敌饮,仅至无算,抵掌语笑,如僚友之无间。” 宋 陆游 《与本路郡守启》:“某潦倒寒生,沉迷薄宦。”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予一介寒生,终身落魄。”
罗幕
丝罗帐幕。《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綺窻,兰室接罗幕。” 张铣 注:“罗幕即罗帐。”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夜阑
夜将尽;夜深
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期。——蔡琰《胡笳十八拍》
夜阑更秉烛,相对成梦寐。——杜甫《羌村》
夜阑人静
霜月
(1).指农历七月。《隶释·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叹霜月之灵,皇极之日。”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 引之 曰:弟一行‘霜月之灵’,霜月即《尔雅》之‘七月为相’也。霜相古同声,故霜字以相为声……《集古録》以霜月为九月,非是。”
(2).寒夜的月亮。 南朝 宋 鲍照 《和王护军秋夕》:“散漫秋云远,萧萧霜月寒。” 唐 王勃 《寒夜怀友》诗之一:“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清 黄景仁 《夜泊闻雁》诗:“悽然对江水,霜月不胜凉。”
(3).冬月。 宋 梅尧臣 《八月三日咏原甫庭前林檎花》:“从今数霜月,结子尚能成。”按,林檎果六、七月熟,有的能冬月再次结果。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林檎》。
翠筠
绿竹。 唐 白居易 《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笛竹出 蘄春 ,霜刀劈翠筠。” 宋 蔡伸 《飞雪满群山》词:“翠筠敲竹,疏梅弄影,数声雁过南云。” 清 汪琨 《水龙吟·送龚璱人出都》词:“任红蕉题就,翠筠书徧,饯词人句。”
弄影
谓物动使影子也随着摇晃或移动。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迭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 宋 张先 《天仙子》词:“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茅盾 《子夜》十九:“惨黄的太阳在窗前弄影。”
南云
(1).南飞之云。常以寄托思亲、怀乡之情。 晋 陆机 《思亲赋》:“指南云以寄欵,望归风而效诚。” 晋 陆云 《感逝》诗:“眷南云以兴悲,蒙东雨而涕零。” 唐 李白 《大堤曲》:“佳期大堤下,泪向南云满。”《檮杌闲评》第四八回:“悵望南云鸿雁断,可怜身世类蓬漂。” 王闿运 《哀江南赋》:“临时雨而出师,望南云而开府。”
(2).指 唐 南霁云 。 金 元好问 《四哀诗》之二:“欲吊 南云 无觅处,士林能不泣相逢。” 施国祁 注:“ 唐 《忠义传》:‘ 南齐云 ,少微贱,为人操舟, 睢阳 被围,募万死一生者无敢应,俄有喑呜而来者,乃 南霽云 也。’”参见“ 南八 ”。
酒醒
醉后清醒过来
残妆
亦作“ 残粧 ”。指女子残褪的化妆。 唐 张谓 《扬州雨中观妓》诗:“残妆添石黛,艷舞落金鈿。” 明 陈所闻 《当垆美人》词:“只见残粧半闪篝灯下,妒杀芙蓉两岸花。”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残膏的灯火照着残妆,粉有些褪了,眼圈显得微黄,眉毛的黛色也仿佛两边不一样。”
见“ 残妆 ”。
泪痕
眼泪留下的痕迹
满脸泪痕
犹是
(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
(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记得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一切都还记得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唐· 李白《还山留别金门知己》
旧约
《圣经》中记载上帝和希伯来之间立的契约
小窗
苔藓虫群体交叉分枝之间的一种有花边的网格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灯火
泛指亮着的灯烛
昏昏
(1).昏暗貌;阴暗貌。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乐浪 之东,有背明之国……在 扶桑 之东,见日出于西方,其国昏昏常暗,宜种百穀。” 南朝 陈 阴铿 《行经古墓》诗:“霏霏野雾合,昏昏陇日沉。”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云溪王氏妇》:“步於沙莽中,天气昏昏,不能辨早暮。” 明 贝琼 《殳山隐居夏日》诗:“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月雨昏昏。”
(2).糊涂;愚昧。《老子》:“众人昭昭,我独昏昏。”《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清 萧山庸闲叟 《秋女士赞》:“昏昏大吏,忽搆兵戎。”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危言为人所不乐闻,大抵愿昏昏以死。”
(3).神志昏沉;昏迷。 唐 温庭筠 《春江花月夜词》:“蛮弦 代 写曲如语,一醉昏昏天下迷。” 宋 洪迈 《夷坚丁志·薛贺州》:“ 郑 人 薛鋭 仲藏 为 贺州 守,晚治事且退,意绪忽昏昏不佳,枕胡牀假寐。”《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早上开船,这客人情思还昏昏的,到了此刻,看见被囊开了,才晓得被人偷了去。” 叶圣陶 《城中·微波》:“他脑际有点昏昏,口里非常渴燥。”
(4).视力昏花模糊。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吾郡中亦有一人……两目昏昏然,不甚见物。”
锦裀
锦茵,锦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酒失》:“ 陇西 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唤人。”《红楼梦》第五三回:“众人围随同至 贾母 正室之中,亦是锦裀绣屏,焕然一新。”
琼签
漏箭的美称。 唐 温庭筠 《湘东宴曲》:“重城漏断孤帆去,惟恐琼籤报天曙。” 清 纳兰性德 《上元竹枝词》:“上清更有新翻曲,不许琼籤傍晓催。”参见“ 漏壶 ”。
宝钗
(1).首饰名。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 南朝 梁 何逊 《咏照镜》:“宝釵若可间,金鈿畏相逼。” 唐 李贺 《少年乐》诗:“ 陆郎 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釵金翡翠。” 宋 刘过 《谒金门·次京口赋》词:“明日短篷眠夜雨,宝釵留半股。”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宝釵罗带,非高蹈之口吻;碧云黄花,岂后乐之襟期?”
(2).见“ 宝釵楼 ”。
黯然
(1) 阴暗的样子
工地上千万盏电灯光芒四射,连天上的星月也黯然失色
(2) 心神沮丧的样子
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泪下。——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携手
手拉手
携手并肩
朱箔
红色的帘子。 五代 李存勗 《一叶落》词:“一叶落,褰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 宋 贺铸 《秦淮夜泊》诗:“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簫。” 明 康海 《一枝花·寿北山先生》套曲:“画栋朱箔,仙客皆奇妙。”
梦回
见“ 梦迴 ”。
亦作“ 梦回 ”。从梦中醒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梦一道士赤衣乘龙,诣 中宣 ,言: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中宣 因问姓氏,但笑而不答,持镜而去。梦迴,亟视篋中,已失所在。”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二:“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依阑干。” 宋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径曲梦迴人杳,闺深珮冷魂销。” 巴金 《静夜的悲剧》:“有时我午夜梦回,竟然觉得我在滴血或者我的生命跟着水在滴。”
云散
像天空的云那样四处散开。比喻曾经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各个地方
旧友云散
山遥水远
谓道路遥远。《水浒传》第八五回:“久闻将军大名,争奈山遥水远,无由拜见威颜。”《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贬云南传》:“山遥水远登途去,来到 西川 地界门。” 太平天囯 李凤祥 等《北伐回禀》:“如此山遥水远,音信难通。”
断魂
灵魂从肉体离散,指爱得很深或十分苦恼、哀伤
看山欲断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 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