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宿南宫言怀原文
始寓南台直,偏惊素签霜。悲秋真骑省,出沐愧山郎。
自许鸥机息,谁矜鹤胫长。
尘缁洛客袂,枌老汉人乡,篝烛沈幽幔,繙经袭隐囊。
杯醪冰馀渌,砚滴泻寒光。
岁晚凋兰佩,风乾裂芰裳。
星乌绕枝倦,瑶草蔽庭荒。
道为虚心胜,情缘感物伤。
劳歌少悽恻,夷路即腾骧。
诗词问答
问:寓宿南宫言怀的作者是谁?答:宋庠
问:寓宿南宫言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宋庠的名句有哪些?答:宋庠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南台
(1). 十六国 夏 主 赫连勃勃 取 长安 后,称 长安 曰 南台 。《晋书·地理志上》:“ 勃勃 僭号於 统万 ,是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刘义真 於 长安 ,遣子 璝 镇焉。号曰 南臺 。”
(2).御史台。以在宫阙西南,故称。 南朝 梁元帝 《荐鲍几表》:“前宰 东邑 ,实有二 鲁 之风;近处 南臺 ,欲尊两 鲍 之则。”《通典·职官六》:“ 后汉 以来谓之御史臺,亦谓之兰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齐 ,或谓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会名簿,自尚书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 清 王士禛 《喜羡门阁学卜邻之作》诗:“东阁从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弹文。”又 元 代指由 扬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台。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扬州 ……二十七年,徙 扬州 行臺於 建康 ,专涖 江南 之地,号 南臺 。”
(3).台名。即 戏马台 。在 江苏省 铜山县 南。 晋 义熙 中, 刘裕 尝大会群僚赋诗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时,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尝登此。《水经注》谓即 项羽 掠马台 ,其下有玉钩斜道。 宋 苏轼 《次韵吕梁重屯田》:“待君笔力追 灵运 ,莫负 南臺 九日期。” 王文诰 辑注:“ 縯 曰:‘ 刘裕 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戏马臺 ,送 孔靖 辞位归乡。 谢灵运 、 宣远 等,并从作诗。’” 宋 苏轼 《台头寺送宋希元》诗:“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 南臺 便黯然。” 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戏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
(4).台名。 瀛台 的旧称。在 北京 。 清 吴伟业 《即事》诗之三:“从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 清 高士奇 《金鳌退食笔记》卷上:“ 瀛臺 ,旧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顺治 年间,别建宫室,为避暑之处。”
(5).山名。即 钓台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闽江 中,故亦曰 南台山 。 宋 陆游 《度浮桥至南台》诗:“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説 南臺 试一寻。” 钱锺书 注:“ 南台 ,一称 钓台山 ,在 闽江 中。”《明史·汤和传》:“寻拜征南将军……遂与副将军 廖永忠 伐 陈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风抵 福州 之 五虎门 ,驻师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广州 香山县 (今 中山县 )南五十里,两山相对如台,故名。参阅《明一统志》。
悲秋
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闲庭欹枕正悲秋。——刘兼诗
骑省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
出沐
谓官吏归家休息。《汉书·霍光传》:“入宿衞,察姦臣变,候司 光 出沐日秦之。”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三十韵》:“弥旬容出沐,终日喜羣君。”
山郎
汉 代宿卫郎。凡能出钱供宫中财用者,则给以文书,允许出宫购物。此郎官称为“山郎”。《汉书·杨恽传》:“郎官故事,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山,财用之所出,故取名焉。” 王先谦 补注引 钱大昭 曰:“此郎非尚书郎,是宿卫郎。” 宋 宋祁 《直舍》诗:“有位乘轩惭野鹤,出钱邀沐羡山郎。”
自许
自夸;自我评价。《晋书·殷浩传》:“ 温 既以雄豪自许,每轻 浩 , 浩 不之惮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有一俊士,自许史学,名价甚高。”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谁为倾国媒,自许连城价。”《明史·马林传》:“ 林 雅好文学,能诗工书,交游多名士,时誉籍甚,自许亦甚高。”
机息
机心止息。犹忘机。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机息知名误,形衰恨道贫。” 明 唐顺之 《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诗之一:“机息何妨奕,神全可却粮。偶来分半席,遽使世情忘。”
鹤胫
鹤的小腿。其形瘦而长。《庄子·徐无鬼》:“鹤脛有所节,解之也悲。” 唐 皮日休 《公斋四咏·小松》:“叶健如虯鬚,枝脆如鹤脛。” 明 王廷陈 《咏怀》之一:“鳧脛续则瘁,鹤脛截则悲。”
尘缁
语本 晋 陆机 《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 京洛 多风尘,素衣化为緇。”后因以“尘緇”谓尘污;污垢。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二:“何言年月驶,寒衣已擣治;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 明 高启 《题大黄痴天池石壁图》诗:“身骑黄鵠去未远,縞素飘落流尘緇。” 清 孙旸 《木兰花慢·送陆义山请假归里》词:“霏霏薄雪一些儿,为尔洗尘緇。”
老汉
(1) 年老的男子
(2) 老年男人的自称
繙经
犹读经。 清 徐增 《送中洲大师往庐山》诗:“繙经悟空假,缮性了真妄。” 清 唐孙华 《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繙经梵夹字,爇鼎水沉烟。”
隐囊
供人倚凭的软囊。犹今之靠枕、靠褥之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 梁 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跟高齿屐,坐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於左右。” 王利器 集解引 卢文弨 补注:“隐囊如今之靠枕。”《资治通鉴·陈长城公至德二年》:“上倚隐囊,置 张贵妃 於膝上。” 胡三省 注:“隐囊者,为囊实以细輭,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曲肱以隐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其与都邑之士,隐囊麈尾,裾屐风流。”
砚滴
滴水入砚的文具。也称水注。 唐 皎然 《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诗:“砚滴穿池小,书衣种楮多。” 宋 苏轼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诗:“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鬭妍。”
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刀已出鞘
乾裂
干旱而裂开;干燥而破裂。 何其芳 《画梦录·雨前》:“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茹志鹃 《剪辑错了的故事》:“一脸黑茬茬的络腮胡子,围着一张干裂的嘴。”
瑶草
(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虚心
(1) 谦虚;不自满、不自大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以纳下。——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心虚,心有所愧而胆怯
情缘
(1).谓男女间爱情的缘分。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徐德言 ﹞谓其妻曰:‘以君之才容,国亡,必入权豪之家,斯永絶矣。儻情缘未断,犹冀相见,宜有以信之。’” 宋 吴礼之 《霜天晓角》词:“痴騃佳人才子,情缘重,怕离别。”《红楼梦》第四回:“这正是梦幻情缘,恰遇见一对薄命儿女。”《中国歌谣资料·假如我们有情缘》:“假如我们有情缘,我和我情人的爱情呀,多么锋利的刀子也割不断。”
(2).指一般缘分。《西游补》第一回:“总见世界情缘,多是浮云梦幻。”
感物
(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
(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
(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古以来,亦未有感物动民其如此者也。” 明 刘基 《书绍兴府达鲁花赤九十子阳德政诗后》:“政之感人,犹气之感物也。”
劳歌
(1).劳作者之歌。《晋书·礼志中》:“新礼以为輓歌出於 汉武帝 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 唐 张旭 《清溪泛舟》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明 王世贞 《阜城道中》诗:“春色昼冥冥,劳歌倦自听。”
(2).忧伤、惜别之歌。 唐 骆宾王 《送吴七游蜀》诗:“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唐 许浑 《谢亭送别》诗:“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夷路
平坦的道路。 晋 潘尼 《赠河阳诗》:“逸驥腾夷路,潜龙跃洪波。” 唐 司空图 《十会斋文》:“闢夷路於前程,遏腾波於沸鼎。”
腾骧
(1).飞腾;奔腾。《文选·张衡<西京赋>》:“负笋业而餘怒,乃奋翅而腾驤。” 薛综 注:“腾,超也;驤,驰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虬龙腾驤以蜿蟺,頷若动而躨跜。” 刘良 注:“腾,飞;驤,举也。” 唐 李绅 《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羸牛未脱辕,老马强腾驤。” 宋 陆游 《冬夜读书有感》诗:“马昔腾驤离 冀 北,鹤今憔悴返 辽 东。” 黄质 《题晴窗读画图为顾某作》诗:“腾驤得骏足,长坂供奔驰。”
(2).引申为地位上升,宦途得意。 宋 司马光 《和吴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 冲卿 居京邑,青云正腾驤。”
(3).形容高昂超卓。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叙饮》:“我看你志气腾驤,人才超乗,笔下三千牘,学究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