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拨剌吟原文 诗词名句

拨剌吟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拨剌吟原文

拨剌复拨剌,回塘渌波活。

藻荇才梳翠,澄鲜液池阔。

锦鳞识筛候,游泳其尾鱍。

如鸟孳春日,如鹿鸣秋末。

万物各有时,至理不可夺。

惟人秉最灵,冬裘而夏葛。

此中苟有蔽,彝伦反不达。

所以圣人道,食饮于饥渴。

诗词问答

问:拨剌吟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拨剌吟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曷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三

参考注释

拨剌

(1).不正貌。谓琴弦压轸,声音走调。《淮南子·修务训》:“琴或拨剌枉橈。” 高诱 注:“拨剌,不正也。”

(2).张弓貌。《后汉书·张衡传》:“弯威弧之拨剌兮,射 嶓冢 之封狼。” 李贤 注:“拨剌,张弓貌也。”拨,《文选·张衡<思玄赋>》作“拔”。

(3).亦作“ 拨喇 ”。象声词。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腕头花落舞製裂,手下鸟惊飞拨剌。”《西游记》第二一回:“ 灵吉菩萨 将飞龙寳杖丢将下来,不知念了些甚么咒语,却是一条八爪金龙,拨喇的轮开两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头,两三捽,捽在山石崖边,现了本相。”

(4).鱼尾拨水声。喻鱼疾游。 唐 李邕 《国清寺碑序》:“畅拨剌以掉尾,恣噞喁而鼓腮。” 唐 杜甫 《漫成一绝》:“沙头宿鷺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宋 马纯 《陶朱新录》:“一边鳞肉与骨皆无,独其首全,与二鱼并游水中,但其游差缓,不復有扬鬣拨剌之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子游》:“秀才亦不知大王何人,送至鷁首,跃身入水,拨剌而去,乃知为鱼妖也。”

回塘

环曲的水池。 宋 王安石 《蔷薇》诗之三:“ 北山 输緑涨横陂,直壍回塘灧灧时。”《天雨花》第十三回:“桐叶萧萧秋气清,回塘曲水茭芦长。”

亦作“廻塘”。1.曲折的堤岸。《文选·张衡<南都赋>》:“收驩命驾,分背迴塘。” 李善 注引《广雅》:“塘,堤也。”《文选·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廻塘隐艫栧,远望絶形音。” 吕延济 注:“廻塘,曲岸也。”

(2).回曲的水池。 南朝 梁简文帝 《入溆浦诗》:“泛水入迴塘,空枝度日光。” 唐 温庭筠 《商山早行》诗:“因思 杜陵 梦,鳧雁满迴塘。”

渌波

清波。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南唐 李璟 《摊破浣溪沙》词之一:“回首渌波三 楚 暮,接天流。” 清 龚自珍 《同年生徐编修斋中夜集书卷尾》诗:“ 崑山 翰林召词客,酒如渌波灯如雪。”

澄鲜

清新。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金 元好问 《丙辰九月十六日挈家游龙泉》诗:“风色澄鲜称野情,居僧闻客喜相迎。” 郁达夫 《迟桂花》:“早晨的空气,实在澄鲜得可爱。”

液池

即 太液池 。 汉 、 唐 、 元 等朝皆有开凿,所在地方亦不相同。 汉 太液池 也称 蓬莱池 ,池中筑 渐台 ,高二十馀丈,起 蓬莱 、 方丈 、 瀛洲 、 壶梁 ,像海中神仙、龟、鱼之属。 明 杨慎 《白云岩为谢左溪赋》:“ 震泽 昔从龙, 液池 曾下鵠。”参见“ 太液 ”。

锦鳞

(1).鱼的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戏锦鳞而夕映,曜绣羽以晨过。”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明 卓尔堪 《近青堂》诗:“独向晴江破寂寥,锦鳞泼剌戏春潮。”

(2).指传说中的鲤鱼。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二折:“指望待跃锦鳞,过 禹 门,纔是俺男儿发愤,终有日际会风云。”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乘桃浪,跃锦鳞,一声雷动过 龙门 。”参见“ 锦鲤 ”。

(3).见“ 锦鳞书 ”。

游泳

(1)

(2)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人以各种不同姿势划水前进

(3) 在水中或水面游动

锦鳞游泳。——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春日

(1).春天;春季。《诗·豳风·七月》:“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 唐 寒山 《诗》之六十:“ 洛阳 多女儿,春日逞华丽。” 管桦 《故乡》:“我被这春日的太阳晒得发热。”

(2).春天的太阳。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虽壅之以黑坟,煖之以春日,犹不救于枯槁。”《晋书·乐志下》:“仁配春日,威踰秋霜。” 唐 杜牧 《商山麻涧》诗:“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塒春日斜。”

(3).立春之日。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鹿鸣

(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杨侯 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3).指鹿鸣宴。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 庆辰 云:‘作宵梦 赵 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

(4).借指科举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秋末

暮秋。《太平御览》卷二五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秋末、暮商、季商、杪秋。”《南齐书·周颙传》:“ 文惠太子 问 顒 :‘菜食何味最胜?’ 顒 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宋史·外国传四·交阯》:“去岁秋末抵 交州 境, 桓 遣牙内都指挥使 丁承正 等以船九艘、卒三百人至 太平军 来迎。”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至理

(1) 最正确或最根本的道理

团结御侮,自然是至理

(2) 最完善最美好的政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冬裘

冬季穿的毛皮衣服。《国语·周语中》:“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 唐 韩愈 《复志赋》:“居悒悒之无解兮,独长思而永叹。岂朝食之不饱兮,寧冬裘之不完。”《轰天雷》第八回:“即以 中国 大经 * 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

夏葛

(1).夏天穿葛衣。《列子·汤问》:“北国之人鞨巾而裘,中国之人冠冕而裳。九土所资,或农或商,或田或渔,如冬裘夏葛,水舟陆车。默而得之,性而成之。” 唐 韩愈 《原道》:“帝之与王,其号名殊,其所以为智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飢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

(2).指夏天穿的葛衣。 唐 薛能 《水帘吟》:“豪客每来清夏葛,愁人才见认秋簷。”

彝伦

(1).常理;常道。《书·洪范》:“王乃言曰:‘呜呼, 箕子 !惟天阴騭下民,相协厥居,我不知其彝伦攸叙。’” 蔡沉 集传:“彝,常也;伦,理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放斧斤而欲双巧於 班 墨 ,忽良才而欲彝伦之攸敍,不亦难乎!”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餘,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彝伦》:“彝伦者,天地人之常道……不止 孟子 之言人伦而已。能尽其性,以至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彝伦叙矣。”

(2).指伦常。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道德彝伦,又焉能外?”

(3).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魏书·彭城王勰传》:“自古统天位主,曷常不赖明师,仗贤辅,而后燮和阴阳,彝伦民物者哉?” 唐 杨炯 《庭菊赋》:“ 钟太傅 之家声,彝伦 魏 室,道合盐梅,功成辅弼。”

(4).指铨选官吏。《北史·魏纪四·世宗宣武帝》:“中正所銓,但为门第,吏部彝伦,仍不才举。八坐可审议往代擢贤之体,以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不达

(1).不明白;不通达。《尹文子·大道下》:“贫则怨人,贼则怨时……是不达之过,虽君子之邮,亦君子之恕也。”《汉书·元帝纪》:“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2).不通畅。《楚辞·九章·惜诵》:“情沉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 姜亮夫 校注:“谓情沉抑而不通利也。”

(3).不得志;不显贵。《史记·乐毅列传》:“ 商容 不达,身祇辱焉。” 晋 左思 《咏史》诗之七:“ 主父 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所以

(1) 表示因果关系,常与“因为”连用

因为刻苦训练,所以成绩提高很快

(2) 指实在的情由或适当举动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来

夫仁义辨智,非所以持国也

(4) 原因;缘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圣人

(1) 德高望重、有大智、已达到人类最高最完美境界的人,有时也专指孔子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唐· 韩愈《师说》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2) 封建时代对君主的尊称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食饮

(1).吃喝。《周礼·天官·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宗威愍政事》:“公谓参佐曰:‘此易事耳,都人率以食饮为先,当治其所先,则所缓者不忧不平也。’” 明 李贽 《答刘方伯书》:“夫天下曷尝有不思食饮之人哉!其所以不思食饮者有故矣:病在杂食也。”

(2).指酒和肴馔。《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 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食饮甚设。”

举行宴会。《管子·君臣下》:“是故明君饰食饮弔伤之礼,而物属之者也。” 尹知章 注:“饮食,谓享燕。”《后汉书·东夷传·夫馀》:“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

饥渴

(1).腹饿口渴。《诗·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苟无飢渴。”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此蛇所以致鸟雀而捕之者,今留付汝,幸善饲之,勿令飢渴。” 艾青 《春》诗:“而这古老的土地呀,随时都像一只飢渴的野兽,舐吮着年轻人的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孔丛子·公仪》:“君若飢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 伋 亦愿在下风。” 清 李渔 《风筝误·遣试》:“小生方在惊疑之际,彼妇正在飢渴之中。”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二:“对于飢渴着胜利的老百姓,即使小败已经就是好消息了,何况还是‘大捷’。”

(1).腹饿口渴。饥,通“ 飢 ”。《商君书·战法》:“民倦且饥渴。”

(2).比喻期望殷切,如飢似渴。 宋 曾巩 《到亳州与南京张宣徽启》:“始敢通牋记参候之礼,庶几将心诚饥渴之勤载省孤蒙。”

0
纠错

精彩推荐: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小祀例惟两日斋,斋斯同一敬为偕。

    润滋东亩无需盼,捷待西川正系怀。

    曦北低看移牖影,昼长迟觉报壶牌。

    轻云薄雾常奄霭,不雨何妨雨亦佳。

  • 作者:胡仲弓,朝代:宋代
    抖擞征衣着,京尘点涴深。羡君有丘壑,愧我未山林。卜隐中年事,怀人静夜心。何时遂归兴,杯酒共清吟。
  • 作者:辅国将军,朝代:唐代
    乌乌在虚飞,玄驹遂野依。名今编户籍,翠过叶生稀。个树枝条朽,三花五面啼。移家朝度日,谁觉□□□。
  • 作者:王佐(汝学),朝代:明代

    手思尚右一心悬,鬓已成灰百念捐。

    岂为侬琼兄弟少,此情虽过是天然。

  • 作者:释印肃,朝代:宋代
    不奈何,不奈何,一长三短大谣讹。当时不是江西老,一口横吞起碧波。
  • 作者:石宝,朝代:明代

    春入瑶花又竹枝,依依寒雀向阳时。

    相呼相应皆吾乐,却恐鲲鹏亦不知。

  • 作者:刘拯,朝代:宋代
    峨峨乌目山,曾临贵侯宅。重房昔珠翠,峻宇焕金碧。泉激晨霞明,松摇暮云白。宜尔山中人,日轮自朝夕。
  • 作者:乾隆,朝代:清代

    照渚幸而逭温氏,刻杯仍此遇尤家。

    河源自在人间世,汉使讹传星汉槎。

  • 作者:李寄,朝代:明代

    清晨趱路我停骖,烟景佳时眼便贪。

    两岸青山回洛水,风帆树里认江南。

  • 作者:文同,朝代:宋代
    琵琶泉水碧溶溶,又见春归玉柱峰。欢绪已兰羞老大,交期将近懒游从。杏开暖萼融红蠟,柳放晴花拆白茸。赋得上林佳景尽,不知谁为荐临邛。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微信公众号
词典网app
下载词典网APP
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版 古诗文 在线查询
词典网 www.CiDianWang.com